古玩古瓷器收藏價值
古玩古瓷器收藏價值
古玩古瓷器的價格是由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三個要素構成的。那么古玩古瓷器的收藏價值如何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古玩古瓷器收藏價值,希望對您有用。
古玩古瓷器收藏價值
對于開始時的皇室定窯貢器表示不滿,最后“棄定用汝”,因為汝窯的色澤是天青色,與道教青幽靜謐的審美觀正相符合。所以雖然這是皇帝的愛好導致了“棄定用汝”,但上行下效,皇帝的愛好決定了當時社會文化審美的風尚,加之宋代由儒教發(fā)展出來的理學盛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了折射出當時宋代的文化生態(tài)。南宋時期,由于景德鎮(zhèn)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的上等瓷土這一條件,加上精致青白瓷的燒制成功,使景德鎮(zhèn)逐漸知名海內外,為不久以后成為我國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兩宋時期的黑釉茶盞是當時社會上普遍盛行的飲茶、斗茶風氣的產物,茶道在我國自唐朝陸羽倡導以來至宋代已經成為民風民俗的組成部分,而斗茶則是茶道的主要內容之一。建窯和吉州窯的黑釉茶具因為其色澤易于判別斗茶水平高低而成為專用器具,對茶道的推動和傳播域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元代是蒙古族統(tǒng)治的王朝,由于蒙古打通了東西方的商業(yè)通道,所以元朝與西亞及更遠的東歐都有貿易往來,當時阿拉伯商人與元朝的貿易非常頻繁,而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我國也有大量信仰該教的回族人,所以藍色就成為一種新的時尚色彩,這也使青花瓷在元代得以有了較大發(fā)展,自此之后,我國青花瓷一直是瓷器制造的主流品種,歷久而彌新,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遠。元代制瓷的發(fā)展除了內需外,最大的動力在于對外貿易的興盛,在宋代就已經成為瓷器名品的龍泉瓷獲得了巨大發(fā)展,規(guī)模比宋代擴大數倍,在我國對外貿易的商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瓷器對外銷售的大幅提高,對于中外文化的交流是十分有利的,它使我國固有的以儒學為體系的傳統(tǒng)文化接收了更多的域外文化因素,豐富了內涵,擴大了外延,增進了我國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明代對于中國的陶瓷發(fā)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其最主要的標桿就是景德鎮(zhèn)陶都地位的確立和明代御窯廠的設置。明代中國的政治中心雖然仍在北方,但由于南宋以來大批中原世家大族的南遷,和元代江南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至明代江南地區(qū)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大量鎮(zhèn)市得以涌現(xiàn),這也使瓷器市場獲得了新的擴大,瓷器交易同步增多,以景德鎮(zhèn)為代表的中國瓷器無論在工藝水平和內外貿易上都取得了空前發(fā)展。御窯廠的設立,使瓷器的創(chuàng)新得以在雄厚的資金支持下順利進行,明代永樂的鮮紅和甜白、成化的斗彩、弘治的嬌黃在我國陶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但明代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特別是明代后期,大量的富有民間畫風的紋飾使青花瓷成為傳播民俗民風的媒介,吉語款識的應用和各種祥瑞圖案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傳統(tǒng)文化在這一時期的陶瓷上影響極為巨大,后世學者通過對這些紋飾的研究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狀況,從而逐漸形成了專門的學問。明代中期以后,江南地區(qū)的市民階層日益擴大,手工業(yè)工場開始采用新的用工方式,資本主義進入了萌芽狀態(tài)。從大量的外貿陶瓷產品上可以認識到這樣一個史實,就是各種紋飾中增加了其他外來文化的因素,如果當時沒有外族入侵,那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會與其他文化有更多的融合,從而形成新的不同于我們今天所認知的面目。
在中國陶瓷史上,清代承明代陶瓷大發(fā)展的余緒,憑借御窯廠的雄厚實力,加上皇帝個人對陶瓷的愛好,中國的陶瓷工藝達到了歷史的巔峰??滴鯐r期的青花瓷濃淡明麗,色階上呈現(xiàn)出極為豐富的特點,被后世稱之為“五彩青花”。這一時期紋飾上的祝愿圖案最多,也是人們在大亂之后希望生活穩(wěn)定美好的企盼。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到這一時期的秋水蘆雁、臨流吟誦、耕讀漁樵等畫面也非常多,這反映了一種隱士的心態(tài),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高士的理念,也反映了農耕時代的生活情景。清代前期的著名御窯有郎窯、年窯和唐窯,燒制的瓷器非常精致,可稱為中國瓷器高峰時期的代表性窯口,這些御窯不僅很好地傳承了明代的陶瓷工藝,而且在原有基礎上有了更多更大的成功探索。特別是清代乾隆年間,這是被后世學者稱為盛世的歷史階段,在乾隆皇帝親自過問下,御窯廠不僅以純熟工藝燒造出了各種色釉和青花瓷器,而且還燒制成功集諸多色釉于一體的大瓶,工藝之難嘆為觀止。自康熙至乾隆時期,許多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進行傳教活動,于是耶穌、圣母、天父等人像開始在陶瓷上出現(xiàn),值得注意是,當時皇帝御用的器物中也專門燒造了這類產品,這是過去任何時代所沒有的現(xiàn)象。但盡管外來的文化在不斷沖擊著中國固有的文化藩籬,清代的文化生態(tài)仍然非常保守,顯示出中國文化中惰性的一面。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當時人所謂的“恒古未有”的巨大變遷,封建皇朝走到了歷史的最后一站,但在陶瓷的制品上我們看不到反映鮮明時代特征的紋飾。當然從陶瓷史的角度來說,清末的陶瓷有著自己的特色,在經歷了嘉慶、道光、咸豐三朝的低潮之后,同治和光緒年間的陶瓷生產又出現(xiàn)了興盛的局面,此階段仕女畫占據了陶瓷紋飾的主流,這既是一時審美風尚,也是新興的商業(yè)化生產的結果。
縱觀中國的陶瓷發(fā)展史,我們可以看到傳統(tǒng)文化始終對陶瓷的紋飾和色彩影響巨大。從陶瓷紋飾來說,雖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有新的特點出現(xiàn),我們可以據以鑒定陶瓷的年代,但是其主體紋飾數百年來都不曾有根本的改變。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保守的特點,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是一種選擇性融會,而且排斥的動力非常大,以致于中國社會雖然在明末已經初步具備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條件,但終于又在原地徘徊了200年,直到被外國的堅船利炮攻破。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在人類文明史上綿延時間最長,內涵最為豐富,所以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完全可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目前尤其要重視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為構建新的歷史時期核心價值觀提供強有力的歷史文化支撐,更好地為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服務。
二、古陶瓷收藏和研究必須以國學為基礎
一般來說,傳統(tǒng)文化和國學是不可分割的,有時傳統(tǒng)文化就是指國學,是國學的同義語。但嚴格地分析,傳統(tǒng)文化的外延要遠大于國學,而國學則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從古陶瓷收藏和研究來看,因為古陶瓷承載著歷史文化信息,反映了某一時期的人文和科技狀況,所以必須以國學為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更有深度地了解古陶瓷,從而提升古陶瓷收藏和研究水平。
談到國學,我們就想到以孔子作為創(chuàng)始人的儒家學說,因為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后,兩千多年的中國文明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的印記。古代中國孔廟遍布各地,四書五經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選拔的官員都是以能夠熟讀儒家經典為標準,民風民俗中儒家的理念無所不在,可以說儒家學說影響了中國社會達兩千年之久,是國學的核心理論。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中,佛教和道教的影響也非常廣泛,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大多與佛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從總體上來歸結,國學就是以儒釋道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術體系,其中哲學、史學和文學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在古陶瓷收藏過程中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專門研究各種紋飾,發(fā)現(xiàn)盡管紋飾繁簡不一,類型不同,但其反映的理念都與儒佛道有關。比如龍的畫面,根據爪的區(qū)別,有三爪、四爪和五爪三種類型,為什么會有這種區(qū)別呢?原來明清時期,隨著皇權的鞏固和中央集權制進一步加強,作為帝王化身的龍自然要受到特別的待遇,但龍又是一種與自然界的風云雷電相關的傳說中的神獸,在民間繪畫中經常會描繪有龍的場景,一概禁止當然不妥,所以就必須對其從形象上予以限制,于是由官方作出規(guī)定:凡是民間畫龍只能畫成三爪,親王等使用的瓷器可以畫四爪,而只有皇帝的御用品才可以畫五爪龍。這樣的龍紋表明了皇權的獨尊地位,是儒家學說的反映。又如在明代嘉靖年間的瓷器上,有不少畫的是仙鶴祥云和八卦。經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了解到嘉靖皇帝崇奉道教的史實,為了過所謂清虛玄寂的生活,他數十年不上朝與群臣見面,而把執(zhí)政的權柄交到一代奸臣嚴嵩手上,明王朝由此進入了衰落的階段。因為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所以這一時期反映道教理念的仙鶴八卦圖在瓷器上也比前朝大量增多。再如清代順治年間瓷器出現(xiàn)的降龍羅漢圖,描繪了羅漢降伏飛龍的畫面,宣傳了佛法的廣大和愿力。一些反映民俗民風的畫面隱現(xiàn)出儒佛道的身影,如明代后期瓷器上較多出現(xiàn)的四書五經圖,其中就有魁星的形象,民間有魁星點狀元的傳說,只要魁星手中的筆點到誰的名字,誰就會名列三甲踏上仕途。這是儒道結合的理念。又如明清時期瓷器上大量出現(xiàn)的高士圖,從儒家的學說來分析,這反映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理念,從佛道方面來看,則又表現(xiàn)了超塵脫俗和崇尚自然的思想。明清瓷器上還常有“狀元及第”“高官厚祿”等畫面,這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從儒家學說來詮釋,是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心態(tài),也是文人學子應該齊家平天下的正道。另外有一些瓷畫雖然同樣反映了儒家思想,但顯示了儒學中對待人生消極的一面,如周敦頤愛蓮圖,畫了一個隱士模樣的文人欣賞蓮花的情景,這是用畫筆來詮釋宋代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周敦頤既是文學家,又是理學家,他用蓮花的潔白來比喻自己情操的高尚,表示不愿與污濁勢力同流合污的決心。所以我認為,無論古陶瓷的紋飾上有什么異同,但總的來說都是反映儒釋道的學說和理念,真正游離于國學核心的只是極少數。
古陶瓷紋飾圖案反映的內容固然與國學有關,其器型也如此。試舉幾個例子予以說明。一是清代出現(xiàn)的一種一統(tǒng)瓶,其形制是上下粗細一致,寓意是天下一統(tǒng),顯然此瓶的形制反映的是儒家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統(tǒng)思想。此外中國瓷器中典型品種之一的梅瓶,自宋代創(chuàng)燒以來一直盛行于后世,其蘊含的意象應該是國學中表示人生高尚境界的“歲寒三友”松竹梅之一,所以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喜愛。一是始見于元代知名于明代永宣年間的僧帽壺,壺蓋采用了僧人帽子的造型,顯得別具一格,雖是受外來影響的器物,但也與中國本土的佛教相關連,所以受到陶瓷界的采納。同樣反映佛教題材的瓷器還有觀音尊,這種侈口豐肩的器形因為與觀音菩薩手中所持瓶式相似而得名,清代對佛教極為崇奉,并以之為國教,所以這種瓶創(chuàng)始于清代康熙年間并盛行不衰,人們甚至把它作為觀音的化身予以供奉。還有一種由南宋時期龍泉窯創(chuàng)制的葫蘆瓶,總的型制就是模仿葫蘆的形像,有的還大書“大吉”二字底款,這種瓶應該是受到道教文化的影響,或是直接為道教人士燒制。其實早在西漢時就有一種名為“博山爐”的陶上釉器型,據考證,這種爐仿制于青銅制成的熏爐,爐蓋高聳,象征海上蓬萊三山。漢代雖然自漢武帝開始獨尊儒術,但實際上道家的影響遍及天下,道家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理念深深影響了漢代的皇族官僚及臣民。此爐一般都出土于皇室及貴族墓中,也印證了歷史文獻中對于漢代廣泛崇奉道教的記載。
毫無疑義,古陶瓷收藏需要國學作為根基,缺乏國學的基本知識,那么所謂的古陶瓷收藏只是玩物而已,并不能真正了解古陶瓷中反映出來的大量文史信息,也就失去了收藏古陶瓷的意義和價值。但對于國學的學習來說也需要采取漸進的方式。因為國學包含的內容極為宏博精深,所以一般來說作為收藏家只能學習其中的某一部分,我認為主要是學習儒家的重要典籍,如科舉時代文士必讀的四書五經等,雖然不一定學得很深很精,但必須真正掌握基本的知識。其他如佛教和道教的典籍也要選擇性學習一部分,特別是對于佛教和道教的歷史要重點學習,這樣在研究古陶瓷的紋飾和器型時就可以了然于心。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國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史學,史學包羅的內容非常繁多,我們既然要收藏古陶瓷并加以研究,那么至少應該比較多地了解中國古代史。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可以選擇通史類著作,如《史記》和《資治通鑒》等,也可以學習宋元明清的斷代史,因為中國的陶瓷在這幾個朝代中取得的成就最為輝煌。最后,還要重視民俗史的學習,因為中國的民俗民風反映在古陶瓷紋飾上的內容最為豐富,一些古陶瓷雖然已經損壞,但其中的畫面可能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社會的風情、時尚和理念,所以盡管它已經殘缺,更多的甚至只剩下殘片,但因為具有史料佐證價值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重視。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正面臨產業(yè)升級轉型的巨大壓力,各方面的推進都有待于政策的扶持和法治的加強,古陶瓷收藏看起來同經濟發(fā)展狀況并沒有直接關系,但稍有市場目光的人士已經做過細致的調研,認為雖然包括古陶瓷在內的藝術品市場并不處于火爆階段,然而總的說來人們對于高端藏品的需求仍然是供不應求,近年來國際重要拍賣會都創(chuàng)新了拍賣紀錄,有力證明了古代高端藝術品的稀缺性和潛在市場價值。我注意到今年的春拍中,原來一直不被看好的有破損的器物也拍出了高價,這也預示今后的拍賣中,如果有重大工藝和歷史價值的器物即使已經受損,仍然能夠得到有眼力的收藏家的追捧。收藏與市場是緊密相關的,沒有收藏就沒有市場,而沒有市場則收藏就無從著手。所以作為收藏家,必須要具備宏觀的市場目光,對于自身藏品要認真進行基于國學的深入研究,善于從藏品中揭示新的文史信息,從而使收藏的過程成為真正的文物欣賞和文史研究的過程,不斷提高收藏的品位和水平,并進而推動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
古玩古瓷器收藏鑒定方法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貴在一個“古”字。古瓷器屬于傳統(tǒng)收藏,或稱古玩(現(xiàn)代收藏稱現(xiàn)玩)、古董。遠古的器物是歷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 玉、銅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貴。
第二要“稀”。物以稀為貴。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貴,尤其是御用汝瓷。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從北宋晚期至今傳世的御用汝瓷總數不超過百件,且分 別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各國博物館和少數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國內外古瓷收藏界,均 以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作品為熱點,其次要數元代青花彩瓷了。
第三要“美”。在宋代五大名窯中,只有定窯白瓷,而汝、官、哥、鈞都是以青釉取勝。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貴,倒不僅僅在于其如雪似銀的胎釉,而在于 它精美的劃花、刻花和印花的紋飾。如何判斷瓷器的收藏價值?而汝瓷的精美,可謂宋代瓷藝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既注重古樸典雅,又追求造型美麗,把東方美學 特有的藝術神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聞名,雖然在民間有一定的藏量,但價格也都不菲。
第四要“俏”。要注重收藏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的古瓷。這種“俏”貨價格攀升潛力大。約10年前,清三代官窯瓷器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才幾千、幾萬 元。由于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現(xiàn)在的官窯瓷器價格已達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了。另外,國內古瓷的拍賣價近年來雖然不斷升高,但與國際拍賣價相比還是 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目前在古瓷器收藏隊伍中,除少數學者型收藏鑒賞家和企業(yè)型收藏投資家擁有一些高檔古瓷珍品外,大多數喜愛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檔瓷器為主,其收藏 目的也是出于興趣愛好、陶冶情操。
古玩古瓷器收藏價值相關文章:
1.古董瓷器收藏價值
2.古玩古瓷收藏價值
3.瓷器收藏價值分析
5.古瓷器收藏訣竅
6.古瓷器收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