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書法基礎知識
毛筆書法基礎知識
毛筆書法現(xiàn)在一共有六種書體,即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楷書體和馬書體六種書體書法。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毛筆書法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毛筆書法臨帖的方法、要求
書法臨習的基本內(nèi)容:
書法臨習就是依照范帖進行書寫基礎訓練和作品欣賞,它是接受書法傳統(tǒng),發(fā)展書法的必由之路。書法臨習的基本內(nèi)容是書寫技法、書法形象作品精神。
臨習方法:
(1)讀帖
書法臨習應先動腦后動手,未臨摹之前,先要理解,這就需要讀帖。讀帖就是體會范帖的神韻,認識范帖,分析它的寫法,掌握它的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
(2)摹帖
摹帖就是直接依托在范帖或其仿樣上書寫。常用的摹寫形成有四種。
仿影法:把透明的紙覆在范帖上,照著紙面上透過來的字影描摹。
描紅法:在印有紅色范字的紙上描摹
廓填法:也叫雙勾填墨法。就是把透明的書寫紙覆在范帖上,用硬筆沿字點畫的外沿精確勾畫,然后照空心字描摹。廓填法的好處是在勾勒過程中能加深對范帖點畫形態(tài)的認識。
豐肌法:就是把透明紙覆在范帖上,用硬筆在字的點畫中線上勾畫,然后看著字帖沿單線描摹。
(3)臨帖
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一邊,憑觀察、理解和記憶書寫。常用的臨寫形式有四種。
對臨法:反范帖放在眼前對照著寫,可以寫得與范字一樣大,也可以放大或縮小。
背臨法:不看范帖,憑記憶書寫臨習過的字。
意臨法:不求局部點畫的逼肖,注意力放在對帖的大關系上和神韻的把握上。
創(chuàng)臨法:運用對范帖點畫、結(jié)體、篇章和風格的認識、書寫范帖上沒有的字,或聯(lián)字成文,創(chuàng)作作品。
臨帖要求
字帖應放置于書案左上方。硯臺放在右上方,練習用紙正對自己,不能歪斜,書寫時紙可上下左右移動。 墨不可蘸得太飽,養(yǎng)成完后再蘸的習慣,不能寫一筆就蘸墨。
書法格式為從上到下豎寫,先右后左。 每天的臨帖時間應保證半小時以上,至少應寫三十字,節(jié)假日也不要間斷。如欲在書法上有所成就,這點時間是很不夠的。
初學可參照點畫運筆動作圖示,但千萬注意這只是為初學方便而提供的圖示。事實上點畫的運筆都是一氣呵成的,決不是簡單的機械動作的重復。因此,臨寫點畫既不能信手涂雅,也不能像木偶一樣動作僵化。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臨習中逐漸領悟筆法,否則一旦形成不良習慣,糾正起來就不容易了。
字的結(jié)構(gòu)要經(jīng)過長時間臨習才能掌據(jù)。應先看清楚字再下筆,盡量養(yǎng)成看一個字寫一個字的習慣,不能看一筆寫一筆。特別要注意第一筆起筆的位置。初學只要能把字工整地寫在格子中間就算達到目的了。
米字格是供臨習書法的界格紙,臨習時對照范本字形,掌握點畫位置,充分利用米字格,能幫助我們盡快掌握字的結(jié)構(gòu)安排,為過渡到“背臨”奠定良好的基礎。
毛筆書法關于用筆
以指執(zhí)筆,靠腕、肘和臂的運動,使筆鋒著紙而出現(xiàn)各種點畫,叫做用筆。用筆的過程,可分為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階段。起筆、收筆有“藏、露、方、圓、轉(zhuǎn)、折”等的分別,行筆有中鋒、側(cè)鋒兩種方法;整個運動過程提按交替、抑揚頓挫,富于節(jié)奏。由于用筆方法的不同,筆畫有方有圓,或方圓兼?zhèn)?。用筆是關系到書法線條質(zhì)量高低的決定因素,也是書法最根本的要素。掌握了用筆方法,才能寫出到位的筆畫,然后構(gòu)成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
用筆方法,是人們從無數(shù)次的書法實踐中分析、歸納、總結(jié)出來的,懂得了用筆方法,然后在臨帖和日常書寫時依次類推,身體力行地進行這些技法的投入訓練,自然會達到融洽、熟能生巧的地步。
書法從楷書學起
什么是書法?《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說:書法是“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而我國的文字形態(tài)的變化。大體依次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八個階段。那么,學習書法應追本溯源,先從篆隸入手,后學楷書,其實不然,學書法應先從楷書學起,這是因為:
(1)古人說:“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正說明只有先學好楷書打好基礎,才能依次學行、草、隸、篆書。
(2)漢字的基本筆畫是橫、豎、撇、捺、點、鉤、挑、折八種,楷書具備了這八種基本筆畫,且形態(tài)清晰分明,結(jié)構(gòu)整齊,勻稱端正,容易掌握。
(3)從魏晉以來,楷書都作為正規(guī)的字體使用,實用價值最大。
在我國楷書的書寫藝術中,首推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為代表之作,他們各領風騷自成體系。
各種書體的介紹
篆書:是大篆和小篆兩大類的合稱。甲骨文、金文以及籀文等秦統(tǒng)一六國以前的所有文字統(tǒng)稱大篆
隸書:萌芽于戰(zhàn)國,興盛于漢,隸書因篆書演變而來,有些字形還帶有篆書痕跡。在書法史上,隸書是漢代的瑰寶,它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和崇高的美學價值。
正書:濫觴于漢代,完備于魏晉南北朝而定型于盛唐,經(jīng)歷六百余年,在這過程中,因時代、行制、地域、用途及師承的不同,楷書形態(tài)不一,風格殊異,但從總體風格上可分為三大類:即“晉楷”、“魏碑”、“唐楷”。唐楷:唐代是我國書法史上楷書的鼎盛時期,唐楷也因崇尚法度而成為楷書之冠。
行書: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行書的用筆比楷書活潑,但沒有草書放縱。行書的興盛時期在晉代,王羲之父子把行書發(fā)展推向成熟,對后人影響很大,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草書:是為了書寫簡便而產(chǎn)生的一種“刪繁就簡、筆畫連帶”的連筆字,講求“起搶收曳”、“化斷為連”,自由放縱、變化多端。草書產(chǎn)生于漢代,是從漢魏時期流行至今的一種書體,草書按年代和風格可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種;按大小可分“大草”、“小草”兩種。
書法作品的形式、章法、格式、款式、內(nèi)容
(1)章法是指書法作品中線結(jié)構(gòu)的組織,它包括單字中對點畫的組織和作品中對單字的組織。而習慣上把単字中對點畫的優(yōu)化組合稱為結(jié)字、結(jié)體,也稱“小章法”;把作品中對字與字之間的組合,稱“大章法”;但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通常都有正文、落款、印章三個方面構(gòu)成,而三者又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且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2)格式
立軸:是指長方形的獨幅作品,一般是將整張宣紙豎著對開,自上而下、從右到左,逐行書寫。
屏條:由條幅組成的書法作品叫屏條。大多由4、6、8成偶數(shù)搭配。
中堂:指整張宣紙書寫的書法作品。它因懸掛在老式堂屋正中而得名。
橫幅:與立軸相對,是將宣紙橫著對開書寫而成。
長卷:指行制扁長、卷著保存的書畫作品,其長度不受限制。
扇面:是圓弧形的作品,有折扇和圓扇等。
斗方:是長和寬比例相仿的書畫作品。
楹聯(lián):又稱對聯(lián),由上下兩聯(lián)組成。兩聯(lián)之間,字數(shù)相等,字性、內(nèi)容相對。
(3)款式是書法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在布局上對正文起補充、平衡的作用,而且可以通過文字組織去補充與發(fā)揮作者的創(chuàng)作才能,表現(xiàn)作者學識修養(yǎng)的重要方面。
稱謂:一般人可以稱先生、仁兄等,上了年紀的則要更加尊稱,如果是女性的則可稱女士;如是同行,可稱方家、法家、法師等;對老師稱我?guī)熚釒?,對學生可稱同學、學弟等等。
套語:一般的應酬可用,屬書、雅屬、屬正等,或用清賞、清玩、惠存等,稍微謙虛一些的,可用正腕、雅教、教正等,如系自己的詩作,還可用兩正、正律一類詞語。使用這些套語時也可以在名字之前冠以應、為、奉、書應、書為、書奉一類字樣。祝壽一般可用華誕、大壽、大慶等。
下款:下款包括紀時、紀地、紀名等。
看過“毛筆書法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
2.毛筆書法教程大全
3.毛筆書法講解
4.常用毛筆書法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