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歌曲排名
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歌曲排名
世界上難度最高的一首歌曲應該是《戰(zhàn)士在武裝的陣地》吧,閹伶的聲樂藝術及其美聲唱法,包括各種裝飾樂句,如瑟音、連音、震音、顫音和華彩段等等,都融進了這首歌曲中。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世界難度最大的歌曲,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難度最大的歌曲
巴洛克時期難度排名第一的華麗的花腔詠嘆調(diào)!
作曲家為意大利拿波里人Riccardo Broschi,是他為自己的弟弟Carlo Broschi——也就是史上最偉大的閹伶歌唱家法拉內(nèi)利Farinelli所寫的歌劇Idaspe里的詠嘆調(diào)“Qual guerriero in campo armato”(“就像戰(zhàn)場上武裝的戰(zhàn)士”),此詠嘆調(diào)后來又被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編入歌劇Bajazet。
此曲無論在音域上還是在花腔技術上難度已經(jīng)達到極致。作曲家本來并不是寫給“凡人”,即男人和女人唱的,所以法拉內(nèi)利以后幾百年間鮮有人敢問津。在梵蒂岡取消閹伶制度后閹伶歌手逐漸凋零絕跡,后來就基本沒人有能力敢在公開場合唱此神曲了。據(jù)信現(xiàn)在世界上不多于五人會唱此曲。
法拉內(nèi)利Farinelli(1705-1782)是那個年代最最偉大的歌唱家
法拉內(nèi)利1705年1月24日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自幼隨父兄學習音樂,和另一位閹伶歌手卡法瑞利師出同門,都是波波拉的得意門生。法拉內(nèi)利有著傳奇的歌唱業(yè)績。15歲起,他在那不勒斯登臺演唱,展示出特殊的歌唱才能。1722年,17歲時的法拉內(nèi)利在羅馬以一曲超高難度的詠嘆調(diào)演唱令音樂家和觀眾傾倒,從此聲名鵲起。 此后近20年內(nèi),法拉內(nèi)利的歌技達爐火純青,成為一流歌唱家。根據(jù)當時的記錄,法拉內(nèi)利的嗓子可以涵括三個半八度,在一次呼吸中變換250種音調(diào),持續(xù)超過一分鐘之久。他唱歌難度極高,如詠嘆調(diào)《像一個在戰(zhàn)場上全副武裝的戰(zhàn)士》(Qual guerriero in campo armato)中十度音程的跳進等復雜技巧,被稱為“喉嚨協(xié)奏曲”,除法拉內(nèi)利外幾乎無人敢于問津。1934年,他的歌唱水平達到巔峰。有一則傳聞說,法拉內(nèi)利在倫敦演出,排練時他的歌聲使樂隊萬分驚奇,竟忘記演奏;在首演中,扮演暴君的塞涅西諾在聽了扮演戰(zhàn)俘的法拉內(nèi)利演唱的詠嘆調(diào)后,居然不顧自己的“帝王”身份,激動地走上前擁抱了這個披枷戴鎖的“敵人“。觀眾對他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瘋狂高呼:“天上有一個上帝,地上有一個法拉內(nèi)利!”
1737年,法拉內(nèi)利在事業(yè)如日中天時,受到伊麗莎白王后力邀,從舞臺退隱,在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宮廷供職,每晚為患怪癖的國王唱歌解憂竟長達10年,耗費了極寶貴的光陰。費丁南德六世繼位后,法拉內(nèi)利為其訓練了一支歐洲最優(yōu)秀的樂隊,邀請歐洲著名歌唱家演出歌劇,他還兼管宮廷外交事務和公共事務。1750年,法拉內(nèi)利獲西班牙最高騎士爵位。1759年,因與新國王查爾斯三世意見相左,離開宮廷,開始了退休生活,在博洛尼亞終其一生。法拉內(nèi)利不僅歌唱無人企及,還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謙虛的品性。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都毫無疑問是那個年代最杰出、最偉大的閹人歌唱家。總之,法拉內(nèi)利已經(jīng)成為歷史,永遠都不會再有第二個法拉內(nèi)利了。
電影《法拉內(nèi)利 Farinelli》
英文原名:Farinelli: Il Castrato
中文譯名:法拉內(nèi)利,絕代妖姬
導演: Gérard Corbiau
演員:Stefano Dionisi, Enrico Lo Verso,Elsa Zylberstein
電影出品時間:1995
這部電影是由意大利、比利時、法國合拍的,曾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凱撒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他的歌唱,在人間的確是沒有的,因為那聲音,是運用了現(xiàn)代先進電腦技術把幾個不同聲部的男聲、女聲和童聲混合制作而出的,而那位三百多年前聲名卓著的意大利歌唱家法拉內(nèi)利的歌聲,已經(jīng)永遠地塵封在歷史的記憶里了。
閹伶(或作“閹人歌手”)歷史極其悠久,大約15世紀就有這種為藝術“捐軀”的藝術家。當然,他們不一定是為了藝術,多半是因為生活貧苦,所以從小被迫閹割(至于如何操作的...就省略了吧...),體內(nèi)不再分泌荷爾蒙,音域極廣,能夠演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甚至男低音的角色(從Alessandro Moreschi的那張唱片可以聽出)。據(jù)說閹伶能夠很自然地做到真聲和假聲的轉(zhuǎn)換,而一般人卻很難做到這個。他們甚至超越了女高音的音域,發(fā)出異乎尋常的高音,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做了手術嗎?其實不是這樣的,閹伶≠閹人!他們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來練習,那樣穿梭于高音花腔和低音的飛速花腔和氣息平穩(wěn)的綿長樂段不可能也無法由一個普通的閹人來完成。
他們是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充滿了血淚,當然,也是音樂史上最為神秘和令人費解的一個部分。
嘔心創(chuàng)造歷程
其實,對中性人和雙性人的迷戀并非現(xiàn)在才有,巴爾扎克的《吊閘》還有李漁的小說中都有豐富的描繪。人們很奇妙地對性別這個東西產(chǎn)生遐想,后來也有學者提出“第三性”,還有“酷兒理論”(Queer Theory)。最近也在一些刊物上看到要求取消證件上“性別”一欄,或者女人打算用“立式馬桶”等等,可見,性別(Gender)越來越遭到人類的懷疑!為什么“男”、“女”二字就把60多億人分開了?男人同樣可以發(fā)出天籟般沁人心脾的男高高音(這種稱呼在音樂界一直有爭議...),女人也有Cher一般沉厚音質(zhì)的人。由此來看,閹人歌手們是性別運動的先驅(qū)、領頭羊!他們用一支支美麗的詠嘆調(diào)告訴人們什么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眾多閹伶藝術家中,法里內(nèi)利無疑是最著名者之一。這對于廣大觀眾來說,是個不小的噱頭。法里內(nèi)利是閹伶的高峰。但是好景不長,18世紀末,閹伶?zhèn)兊乃囆g生涯臨近危機(唉...很多窮孩子都白閹了)。音樂史中總是用客觀的眼光來分析這一現(xiàn)象,什么單純地炫耀技巧啊……膚淺啊……其實我以為不能怪罪可憐的閹伶?zhèn)?,他們受到了肉體上的摧殘了,哪里還能背負歷史的罪名呢?!怪只能怪大多作曲家們不能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總是用那些返始詠嘆調(diào)來糊弄聽眾。
總之,那個漫長的閹伶時代還是結(jié)束了,僅在1902留下了唯一的一張唱片:《The Last Castrato》——做為對偉大的閹伶時代的總結(jié)和與新音樂時代的接軌——我認為是不夠的,因為那個歌手Moreschi的唱工平平,且錄音質(zhì)量極其糟糕,難道它能代表那個讓莫扎特聽得昏厥的法里內(nèi)利?能代表那被稱為“離上帝最近的聲音”的“閹伶”二字?
至于這里提及的《法里內(nèi)利》電影原聲帶,其中有11支詠嘆調(diào)(aria),由作曲家Riccardo Broschi, George Frideric Händel, Johann Adolf Hasse, Giovanni Pergolesi, Nicola Porpora所作。其中Riccardo Broschi即是法里內(nèi)利的哥哥。雖然亨德爾的音樂在影片中占有不小的分量,但是其他那些生僻的巴洛克歌劇卻是分外搶眼。個人十分喜歡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是歌劇,但是這張原聲帶中的第一和第四首真是靈氣逼人,無處不閃耀這華麗高雅而智慧的巴洛克美,不得不讓我叫好!更為稱奇的是這張唱片的制作工藝。它是由Christophe Rousset所指導,將男高音Derek Lee Ragin和女高音Ewa Mallas Godlewska的聲音混合而成。Christophe Rousset本人是一位出色的古鋼琴演奏家和Les Talens Lyriques樂隊的指揮以及創(chuàng)建者。
如何打造出法里內(nèi)利的聲音是導演Gérard Corbiau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而問題在于,除了上文提及的那張Alessandro Moreschi的唱片外,再無其他閹伶留下的聲音了。所以劇組人員開始閱讀關于法里內(nèi)利聲音的文獻。而第二個問題就是怎么去制作這常人難以企及的聲音,導演再三思忖,還是將目光投向了三頭六臂的計算機。制作過程極其繁雜和辛苦,光是錄音就用了1993-1994年的數(shù)月時間。后期處理也是十分困難,有時甚至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進行處理,第一階段的處理就花費了10個月,累計3000次編輯。
這在電影原聲帶的制作上可謂罕見!不過制作群體的心血是很值得的!在這部電影中,每段音樂都是那么的悅耳動聽,感人至深。
12首高難度歌曲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發(fā)行于1993年,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 李娜的代表作品,由張千一作詞作曲,是1993年電視劇《天路》的片頭曲,后又作為2005年電視劇《雪域情》的片尾曲。2001年《青藏高原》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作品金獎。
歌曲氣勢磅礴,有力量,放蕩不羈,聽后就會讓人有熱血沸騰的感覺,歌曲直接橫跨了3個八度,這首作品堪稱挑戰(zhàn)高音的典范,也是中國范圍內(nèi),傳唱度最高,最有代表的作品之一。
我看見一座座山
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
《不見不散》
《不見不散》是 孫楠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張和平作詞,三寶作曲,收錄到專輯《南極光》中,是電影《不見不散》主題曲。
不必煩惱
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
不必徒勞
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
這世界說大就大 說小就小
就算你我有前生的約定
也還要用心去尋找
不見不散
Be there or be square
……
《愛是你我》
《愛是你我》是由刀郎作詞作曲, 刀郎和云朵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刀郎2006年發(fā)行的專輯《謝謝你》中。該作品獲得了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云朵的女聲最高音據(jù)說到A3,大概是目前國內(nèi)最高音的一首合唱歌曲,她的高音真的很美,美到無可挑剔,
這首歌曲調(diào)美,詞意更美,含意深刻,是刀郎為印度海嘯賑災義演而創(chuàng)作。這首歌超出了國界,超出了青年男女的情愛,它源于人們的生活,它源于人們心里的真實感受。它涵蓋了人類社會全部最美好的感情——這就是愛!
愛是你我
用心交織的生活
愛是你和我
在患難之中不變的承諾
愛是你的手
把我的傷痛撫摸
愛是用我的心
傾聽你的憂傷歡樂
……
《我相信》
《我相信》由 劉虞瑞填詞, 陳國華作曲、編曲, 楊培安演唱,這首作品也是楊培安的成名曲,高音部分較多,幾乎都是高音,歌曲最大的難點在于部分高音的咬字困難,全歌的氣息要求不是太高,只是能把你唱到缺氧而已,沒有#F3的實力盡量少去碰。^_^
《我相信》曲調(diào)高昂,是一首激勵人心的勵志歌曲。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使人激昂振奮,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楊培安高亢清亮的聲音把《我相信》的勵志主題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我相信希望…我相信明天…”,無論是青春道路上追求夢想的莘莘學子,還是步入社會遭遇挫折的職場戰(zhàn)士,這首歌都能給他們帶去永不妥協(xié)和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
在日落的海邊
在熱鬧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樂園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邊
讓生活更新鮮
每一刻都精采萬分
I do beli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