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藥的美麗傳說
每一味中藥背后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你都聽過哪些,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有關中藥的美麗傳說,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中藥的美麗傳說篇一
宋年間,潘州一帶有個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醫(yī)道,深得鄉(xiāng)鄰尊敬。
一天,他上山采藥被一種結在藤狀植物上的果實所吸引。果實形如山梔,又似訶子,去殼嘗之,其味甘淡,氣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帶回家來想研究它的藥性。
幾天后,郭使君見這些果實未干透,怕久放發(fā)霉,就放到鍋中炙炒。不一會兒,濃郁的香氣彌散開來,誘得年幼的孫子嚷著要吃。使君無奈,就揀出炒熟的三枚給孫兒吃。沒想到次日早晨,孫子解大便時竟排出了幾條蛔蟲。使君思想其緣故,莫非這果兒能驅除蛔蟲?于是就又給孫子吃了八九枚。這下子可把孫兒折騰壞了,又是一個勁打嗝,又是嘔吐。郎中斷定是過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給孫兒解了毒。幾天后,他再次給孫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孫兒又順利排出了幾條蛔蟲。這孫兒本偏食,面黃瘦弱,吃果子不僅驅了蟲,而且食欲大增,身體也漸漸強壯起來。
此后,郭郎中在行醫(yī)時,遇到疳積、蟲積的患兒,就酌量用這種果實去醫(yī)治,每獲良效。人們問起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時想不出,最后應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使君子是同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實。主要功能是驅蟲、消疳積。對蛔蟲、蟯蟲有良好的驅殺作用。
有毒性,勿過量。
有關中藥的美麗傳說篇二
當歸,是中醫(yī)和血補血的要藥,對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歸。故名當歸。《本草綱目》載:“當歸調血為婦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正應當歸之名。
在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腳下渭水源頭.住著—對恩愛夫妻.男的叫荊夫、女的喚秦娘。夫妻二人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不久,秦娘懷孕生子,得了產后血癥,荊夫四處求醫(yī)治療,不見好轉,心里著急。一天,門口來了一位老道人,聲稱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種百草百藥.醫(yī)治人間疾病,如荊夫愿去求藥,秦娘之病可治。荊 夫聽說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當即隨老道前往。經過千里跋涉,終于到了峨嵋山。這里重山疊嶂.云海綿綿,仙洞天池,奇花異香,真是個神仙境地。老道人將荊夫領到一座茅庵旁,指著一種紫桿綠葉開著蔥白傘形花序的植物說:“這就是你要找的那種藥,現(xiàn)在正在開花,要得成藥,最少要三年時間,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種成藥.還得施肥除草.精心護理,如有疏忽,時間倍增”。
荊夫按老道的指點,披星戴月,辛勤栽務。三年過去,所栽之藥有了收獲,他心里非常高興,準備回鄉(xiāng)給秦娘治病。臨行之時,拜別老道。老道人將所栽之藥捆在一起,交給荊夫說: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歸,當歸,當歸!”當歸之名即從此來。老道人邊說邊開得藥方一劑,交給荊夫。荊夫接藥,感激不盡,雙膝跪地,再拜師傅:“不知此藥能在吾鄉(xiāng)栽種嗎?”老道猶豫片刻說:“要種此藥得有三個條件:適宜的氣候.濕潤肥沃的土壤,勤勞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觀弟子家鄉(xiāng)有此三寶,這里有少許種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
荊夫拜別師傅,星夜趕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當即將所帶之藥如方配制,給秦娘灌服,病情立見好轉.不久便痊愈。夫妻二人感激不盡,就將老道人所贈藥籽依法種植,三年之后種成當歸,岷山腳下,洮渭之濱,遍地栽種,異香醉人。
有關中藥的美麗傳說篇三
許學士,是人們對宋代醫(yī)道高明的大醫(yī)學家許叔微的尊稱。相傳青年時代的叔微異常勤奮,每天攻讀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許學士有一個睡前飲酒的習慣,大概是取民諺“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養(yǎng)生之意吧!幾年后,他時時感到胃中漉漉作響,脅下疼痛,飲食減少,每過十天半月還會嘔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來。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會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這到底是種什么怪病?許叔微陷入深思并四處求治。誰知遍求名醫(yī)卻總不見效,他心中十分苦惱。于是,許學士摒棄了“醫(yī)不自治”的信條,開始自已解救自己。他對自己的病情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認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濕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藥在精”的一貫學術思想,選用蒼術一味為主藥,用蒼術粉1斤,大棗15枚,生麻油半兩調合制成小丸,堅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漸增加劑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藥數(shù)月后,他的怪病逐漸減輕,直至獲得痊愈。
為什么一味蒼術有如此效力,對于許叔微的怪病有這樣奇特的治療效果呢?原來,許叔微素嗜飲酒,傷及了脾胃,脾虛不運則水濕不化,脾與胃互為表里而致“濕阻胃”,從而出現(xiàn)了胃中漉漉有聲和夏天左半邊身軀無汗而右半邊有汗及嘔吐胃液等內濕癥狀。脾屬土,土愛暖而喜芳香。蒼術氣味芳香,性辛、溫而味苦,歸脾胃二經。藥證相合,氣味相投。蒼術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濕,濕邪屬陰之氣,得溫則化。許叔微辨證準確,選藥精當,一味藥而收神功。還要認識的是,許氏堅持長期用藥,且不斷加大用藥劑量的方法也是有良苦用心的。他深知濕邪性粘膩而滯,不易速去。只有堅持長期服藥并逐漸加大劑量,才能增加藥力在體內的積蓄,最終攻克濕邪。
有關中藥的美麗傳說_中藥背后的傳說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