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毀銷骨的典故
積毀銷骨的的意思是比喻毀謗中傷的可怕。大家對積毀銷骨的典故的了解有多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積毀銷骨的典故,供大家閱讀!
積毀銷骨的解析
[釋義] 積毀:不止一次的毀謗;銷: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足以致人于毀滅之地。比喻毀謗中傷的可怕。
[語出] 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正音] 毀;不能讀作“huī”。
[辨形] 銷;不能寫作“鎖”。
[用法] 常跟“眾口鑠金”連用。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眾口鑠金;~;一代影星阮玲玉終于因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隕了。
積毀銷骨的典故
《史記·張儀列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謂眾口不斷毀謗,會致人于死地。《史記·張儀列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羣輕折軸(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宋 楊萬里 《答陳國材書》:"一事未作,羣咻至積毀銷骨,其何可當!" 魯迅 《集外集拾遺·題》:"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亦作" 積毀消骨 "。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昔 魯 聽 季孫 之說逐 孔子 , 宋 信 子冉 之計逐 墨翟 ,以孔墨之辯而不能自免,何則?眾口鑠金,積毀消骨。"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序》:" 孟軻 云:'堯舜不勝其美,桀紂不勝其惡。'傳言失指,圖景失形。眾口鑠金,積毀消骨,久矣其患之也。" 宋 蘇軾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積毀消骨,巧言鑠金,市虎成於三人,投杼起於屢至。"
積毀銷骨的造句
1. 古人云:“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領導一定不要輕信流言,否則就可能使好人受屈。
2. 有時謠傳也能殺人,所謂積毀銷骨,叫人死而不知其故。
3. 媽媽給我講了成語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意思。
4.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一代影星阮玲玉終于因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隕了。
5. 關于你的一些謠言,我勸你還是回避一下好,否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
6. 流言鑠金積毀銷骨哪!誰都要個面子,這唐彪自然也毫不例外。
7. 真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事實上,始作俑者是燕湖洄。
8. 王中山的臉色更加難看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
9. 啥叫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其實哪用得著那么多人來說,當你占據(jù)了絕對的位置,一個人,一張嘴就夠了。
10.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輿論的威力有時候是非常強大的。
11.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是何等可怕的。
12.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在某些別有用心的顛倒是非之下,被說成了是一場人事斗爭。
13. 積毀銷骨,如果因為救人給自己帶來“不虞之譽”,那將會得不償失。
14. 只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多年仇怨之下,武林正派對魔門成見已深,怕是難能改觀。
15. 法國學者諾埃樂·卡普費雷說謠言是“世界最古老的傳媒”,中國自古也有“三人成虎,狐鳴魚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之說。
16. 積毀銷骨,以訛傳訛的速度總是驚人的,傳到最后,事實成為王應坤遇見了鬼,最后嚇得尿了褲子。
17.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可畏啊,回頭我寫一封信,你親自去西川一趟,給李大人送過去。
18. 即便犧牲自己一切的名譽和成就,即便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他也要執(zhí)意面對。
19. 眾口鑠金的滋味我沒有嘗過,可是另類的積毀銷骨卻讓我深切體會。
20. 一開始基本上全部都是眾口一詞反對的言論,大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之意。
21.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22. 你看那蛇精那么兇(其實,誰也沒有看見過,道聽途說就像真的一樣了,這真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都被燒死了。
積毀銷骨的典故相關文章:
1.眾口鑠金的典故
2.眾口鑠金典故
3.人言可畏典故
5.積羽沉舟典故
6.人言可畏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