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狗盜的成語故事典故_字詞解析_造句
雞鳴狗盜的典故:
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有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lǐng)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孟嘗君留下,想讓他當(dāng)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秦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這個妃子說一,秦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得知后便派人去求這個妃子救助他脫離困境。妃子答應(yīng)了,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貍腋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
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孟嘗君沒有其他辦法,只得讓門客去試一試。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秦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就把它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
一天夜里,這個門客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孟嘗君見門客真的將狐白裘偷了出來十分高興,他連忙拿著狐白裘去求見秦昭王的妃子。
那妃子見到狐白裘毛色潔白像月光,摸起來滑溜溜的像是上好的錦緞,心里高興極了。她得到了這件獨一無二的狐白裘后,便想方設(shè)法說服秦昭王放棄殺孟嘗君。并且她提議過兩天為孟嘗君一行人餞行,送他們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兩天,立即率領(lǐng)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guān)(在現(xiàn)在河南省靈寶縣,當(dāng)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guī),函谷關(guān)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
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guān)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xué)公雞叫,而公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的。守關(guān)的士兵覺得奇怪,怎么還沒睡踏實雞就叫了呢?但是為了遵守規(guī)定,只得起來打開關(guān)門。這樣孟嘗君一行人就出了關(guān)。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jīng)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guān),人家已經(jīng)出關(guān)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這也是他廣納門客得到的回報。
雞鳴狗盜的漢語詞典解釋:
形容行為低下卑劣。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魯仲連固不肯與雞鳴狗盜者伍也,汲長孺固不肯與奴顏婢膝者齒也?!?/p>
●徐遲《牡丹》七:「原來的那個雞鳴狗盜的南京政府是毫無意思的,他也沒有能夠取而代之。」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小本事。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雞鳴狗盜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偷偷摸摸、狗盜雞鳴、旁門左道、鼠竊狗盜
反義詞:光明磊落、正人君子
用雞鳴狗盜造句:
1. 這種雞鳴狗盜之徒,隨時都要留意他的一舉一動才是。
2. 這又不是什么雞鳴狗盜的事,何必鬼鬼祟祟?
3. 他沒什么大能耐,只會干些雞鳴狗盜的小事。
4. 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5. 雞鳴狗盜之徒,不足為懼。
6. 小弟這種雞鳴狗盜之技,登不了大雅之堂。
7. 小奮這種雞鳴狗盜之技,登不了大雅之堂。
8. 雞鳴狗盜,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能,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它卻起了巨大的作用。
9. 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見,認為孟嘗君收攬的并不是國家棟梁之才,他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lǐng)而已。
猜你感興趣:
1.雞鳴狗盜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