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讀后感范文
影響力讀后感范文
《影響力》被某位我不曾聽說過的著名營銷專家推薦為從事營銷、銷售工作的人必讀的五本書之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影響力讀后感范文,希望你喜歡。
影響力讀后感范文篇一
《影響力》一書從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quán)威和稀缺六個原則全面闡述了人的社會心理行徑,從而為我們平常的一些“一按就播放”的無意識行為和買賣博弈,政商常用伎倆等行為作了很好的闡述。以下我分別從這六個原則來陳述自己的學習心得!
一、互惠原則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可以說古今中外這種盡量以類似的方式報答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的觀念已深深的銘刻在我們的潛意識里。甚至中國儒教倡導(dǎo)的以德報怨更是深化了這種意識!當然好的傳統(tǒng)美德,仍需繼續(xù)發(fā)揚光大。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一有效武器可以被別人加以利用,用于商道政道。若在不傷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不失為一種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好辦法!
互惠原理適用于強加的恩惠,一個人靠著硬塞給我們的一些好處就能觸發(fā)我們的虧欠感,甚至可以觸發(fā)不對等交換,因為虧欠感讓人掛懷而且違背互惠原理,接受而試圖不回報他人善舉的人是不受社會群體歡迎的!這很容易給人得寸進尺的機會!現(xiàn)在“服務(wù)至上”,這背后就是運用了“互惠原理”人類這一感性的情愫,以至于最后都不好意思拒絕商家推薦的東西和服務(wù)了。
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有時候也要懂得拒絕對自己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和服務(wù),果斷地說“不”.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做到倘若別人的提議我們確實贊同就不妨接受它;倘若這一提議別有企圖就置之不理。特別是面對互惠式讓步時,別人一開始可能對你提出一個你無法接受的請求,當你拒絕時他再提出一個小的請求,你會因為之前的拒絕而感到有所虧欠,轉(zhuǎn)而從不順從變成了順從,須謹防這樣的坑!不過大部分人對這些沒有免疫力,有時加以利用可以成就自己的愿望!
二、承諾和一致
“言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行一致大多跟個性堅強,智力出眾掛鉤,它是邏輯性、穩(wěn)定性和誠實感的核心,反之則被看成是腦筋混亂、表里不一,甚至是精神有毛病的。承諾和一致原理認為,一旦做出選擇或采取某種立場,我們就會立刻碰到來自內(nèi)心和外來壓力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會想方設(shè)法以行動證明之前的決定是正確的。正如之前在電視劇中出現(xiàn)的場景一樣,經(jīng)常會看到女主角要求男主角對天發(fā)誓,這樣雖然在觀眾看來很可笑,但是當你身處發(fā)誓一方的立場時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為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的愿望。
當我們一旦做出艱難的選擇,我們自然就會去捍衛(wèi)這種選擇,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也為向大家證明自己做的沒錯。所以有時候重要的并不是選擇本身,而是你為了這份選擇而去奮斗并最終取得的成績。人具有惰性,在面對抉擇時經(jīng)常像鴕鳥一樣想盡快把腦袋埋進土里,再也不動腦筋了。所以人們這種不假思索的機械反應(yīng)常常為某些人所利用,他們可以慢慢從你身邊的人入手,讓你做出對他們的承諾,再以他們的需求來向你們索取利益。
承諾可以改變一個人,我們可以用筆寫下甚至向眾人承諾的方式來逼著自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wù)”,比如戒煙戒酒等。承諾會影響行為,相反行為也會影響承諾,為一個承諾付出的努力越多,對承諾者的影響也就越大。就比如書中講到的美國學生加入學校兄弟會所需要的地獄周式的嚴苛入會儀式。雖然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詬病但還是深得會員的認同。能夠成功入會的學生對兄弟會有著深深的認同感和惺惺相惜感。畢竟費盡周折才得到某樣?xùn)|西的人,比輕輕松松就得到的人,對這件東西往往更為珍視!所以想想有些公司招聘弄那么多招聘環(huán)節(jié)和花樣也是很好地運用了這個道理,讓新進員工更具凝聚力和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
三、社會認同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因為對多數(shù)人來說,很多意見都是人云亦云,抱著從眾心理把跟自己相似人的意見作為自己的意見而沒有深入的去思考,而那些另類卻很容易受到排擠,他們因為能看透真相而與眾不同,這也成為了招封殺的理由!社會認同原理認為,在判斷何為正確時,我們會根據(jù)別人的意見行事,尤其當我們在特定情形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正確時。如果看到別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我們就會判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
現(xiàn)在社會上很多別人有難無人幫忙甚至圍觀的事件都是因為大家在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下,特別是在陌生人堆里,由于人多而使責任分散,大家見機行事,都不想做出頭鳥而導(dǎo)致多元無知效應(yīng),最后落得見死不救的悲劇。向相似的人看齊造就了著名的“維特效應(yīng)”(“維特效應(yīng)”指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fā)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fā)表后,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fā)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維特效應(yīng)”因此得名。),這是社會認同原理的一個病態(tài)例證。這些人根據(jù)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動而決定自己怎么做。這也是導(dǎo)致自殺事件遭媒體曝光后,死亡事件增加的原因。包括搞笑片的“罐頭笑聲”,選秀節(jié)目可以買到的“煽情”觀眾都是社會認同原理的體現(xiàn)。
弄清楚原理后,我們可以反過來為之所用。比如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直呼某個人幫忙,這樣可以減少不確定性,為自己贏得時間!基于交通自殺事故曝光后,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出行方式,讓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跟當?shù)刈詺⑷说慕煌üぞ卟灰粯?。領(lǐng)導(dǎo)要善于安排群體內(nèi)部條件等。
四、喜好
“愛屋及烏”,現(xiàn)在很多公司借助鋪天蓋地的名人營銷而賺得盆滿缽滿。我們大多數(shù)人總是更容易答應(yīng)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所提出的的要求,對于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人感到吃驚。令人吃驚的是,有些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卻想出了上百種方法利用這條簡單的原理,讓我們順從他們的要求。
在決定是否購買該產(chǎn)品時,社會紐帶的影響要比消費者對產(chǎn)品本身好惡強兩倍!服務(wù)的宗旨就是讓消費者喜歡上你這個人,而不只是產(chǎn)品本身,這是粉絲經(jīng)濟和發(fā)燒營銷的根本。當然讓人喜歡你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說外表魅力,與他人的相似性,善于恭維,接觸與合作等。研究表明我們會自動給長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的特點,比如有才華,善良,誠實和聰明等。我們也總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不管相似之處是在觀點、個性、背景還是生活方式上,我們會下意識地向相似的人做出正面的回應(yīng)。有時甚至夸張到我們在不認識選舉人時會選擇名字熟悉的人。
同樣的,根據(jù)條件反射和關(guān)聯(lián)原理,愛屋及烏的反面是糟糕的消息會讓報信人也染上不祥。人總是自然而然地討厭帶來壞消息的人,哪怕報消息跟壞消息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天氣預(yù)報員就經(jīng)常成了氣候變幻莫測的替罪羊。
包括飯桌談生意,體育粉絲關(guān)聯(lián),把自己的形象跟某些光彩的事跡地方相連等都是希望借助這種積極的聯(lián)系來提高自己的公共形象,進而達成自己的目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盡量讓身邊正能量的東西多起來,因為大家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五、權(quán)威
“跟著權(quán)威走”,權(quán)威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即使是具有獨立思考的成年人也會為了服從權(quán)威的命令作出一些完全喪失理智的事情來。權(quán)威可以從一個人的頭銜,衣著,身份標志如名車名牌等來展示。畢竟,服從權(quán)威人物的命令,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實際的好處。很多情況下,只要有正統(tǒng)的權(quán)威說了話,其他本來應(yīng)該考慮的事情就變得不相關(guān)了。
文中講到一位教授去酒吧餐館和陌生人閑聊,每當他一說自己是教授,人際交流的氣氛馬上就變了。前半個小時風趣自然的聊友就像換了個人:他們對他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乏味透頂。他的看法,先前可能引出一場激烈的討論,現(xiàn)在卻只能帶來一串文縐縐的附和。確實頭銜除了能讓陌生人表現(xiàn)得更恭敬,還能讓有頭銜的那個人在旁人眼里顯得更高大。這也是喜好原理的體現(xiàn)吧,頭銜越大感覺長得越高大威猛。也難怪那些行騙之人總是把自己打扮的很干凈和得體!
因此,要辨別真正的權(quán)威,不要被外在的這些蒙蔽了雙眼,要學會以知識辨知識,通過自己實踐檢驗來看清本質(zhì),況且現(xiàn)在很多磚家經(jīng)常被拍磚!在還沒確定事情真相之前不要盲目跟風!
六、稀缺
“機會越少見,價值似乎就越高”的稀缺原理會對我們行為的方方面面造成影響,對失去某種東西的恐懼似乎要比對獲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發(fā)人們的行動力。倘若瑕疵把一樣?xùn)|西變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錢的寶貝。
商家很會玩弄這種手法,經(jīng)常人為地制造缺貨的現(xiàn)象制造稀缺騙局來使消費者入網(wǎng)。什么大甩賣之類的很多都是噱頭而已!究其深層原因,“物以稀為貴”的原理背后是人們自由選擇權(quán)的減少。人類追求自由有很久的歷史了,當很多事物還在的時候并不會去珍惜,只有失去了才覺得可貴!最能說明這一原理的是經(jīng)典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yīng)”.這對年輕人感情和行為的強烈程度令人迷惑不解!如果聽憑這對青年男女自由戀愛,他們的濃情蜜意說不定只是初戀時短暫的沖動罷了。正是兩個家族設(shè)置的龐大障礙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對即將失去的愛情的追求,自由愛情變得稀缺使情侶雙方覺得彼此更加相愛,更想結(jié)婚了。這同時也有承諾和一致原理的體現(xiàn)!每當有東西獲取起來比從前難,我們擁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們就越發(fā)地想要得到它。因此想讓信息變得可貴,不一定非要封殺它,只要把它變得稀缺就行了。這也是人們對得不到的信息變得更接受和包容的原因,或許這也是很多色情信息屢禁不止的原因吧。
為了避免在賣場或者在拍賣會上頭腦發(fā)熱,我們必須做到一旦在順從環(huán)境下體驗到高漲的情緒,我們就可以提醒自己:說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的手法,必須謹慎行事。我們務(wù)必記?。合∪钡臇|西并不因為難以弄到手,就變得更好吃、更好聽、更好看、更好用了。
總體讀下來,感覺真的是“世事洞察皆學問”,跟《牛奶可樂經(jīng)濟學》有異曲同工之妙,還需要自己對身邊的世界多思考和觀察,做一個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