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讀后感
陋室銘讀后感
《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陋室銘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陋室銘讀后感篇一
午后,女兒在讀文章,我也拿起書,劉禹錫的《陋室銘》如今讀來卻另有一番感觸。全文81個字,字字寫陋,卻不覺得陋。開頭的“仙”“龍”寫了山水之色,實則喻陋室之主。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全文中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主人的高尚思想境界,這就突出了陋室主人不追求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也不求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更突顯主人的“安貧樂道”之心。以抒情的筆調表明作者的高潔品格。
想起自己和孩子的老師,不僅再度感慨!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者要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然近段舞鋼教育界的中青年優(yōu)秀教師紛紛跳槽,不論原因如何,對教育、對學生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也許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教師確實處在社會的底層,走的實有自己的不得已。然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學者能對學生撫琴研經,教書育人,遠離嘈雜的世俗,遠離傷神的公務,尋求這個時期的一方凈土,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吾自認為也不失是一種風雅的生活。
陋室銘讀后感篇二
《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陋室銘》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多么優(yōu)雅漂亮的文章,每次讀起來都仿佛置身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恬靜的生活,心情格外的輕松。
人的物質欲望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的,在人生路上,難道你就愿意把這短暫的一生耗費在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上,最終沾得滿身的銅臭味,以致身心疲憊嗎?只有不貪慕虛榮,不奢求,安貧樂道,才會有恬適的心情。盡管只有“陋室”,但是“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勞形”。這種閑然和怡雅,正是金錢所難買的,因為那些在物質上萬分富貴的達官貴人,很難成為精神上的富有者,也很難有安心理得的快樂。這篇不足百字的室銘,表現(xiàn)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作者的樂觀心情是寶貴的財富。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盡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陋室銘》最后點題說:“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温?。”是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讓我悟到,人的生活當然需要物質基礎,但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支撐,當一個人精神生活充實時,物質生活的欠缺也就不會顯得那么不堪忍受了。
讓我們帶著淡泊的心境,在今后人生中享受那份淳樸、心安理得的生活吧!
陋室銘讀后感篇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周末,我在家里細細的品讀這段古文——《陋室銘》,呀!真是美!作者劉禹錫僅僅用了81個字,通過贊美陋室而表現(xiàn)出了他那種不求功名、不慕榮利的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的意思是: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兩句話中的仙和龍應該是突出山或水的,但是,作者卻是用仙和龍與他們的陋室相比較,突出了他們身居陋室,但是他們的行為,語言、并不“陋”,突出了劉禹錫的高尚情操。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意思是: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晚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劉禹錫認為他們都是一個個有才的學者,來和他們談論,所以,無論每個人,在他的心中,都是博學的,從這里可以看出劉禹錫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意思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看得出劉禹錫把地位、財富……放到了最后幾位,他是一個不求功名的人,因為他是一個追求之高雅的人。
從《陋室銘》之中,我知道了:一個人受不受人的尊敬不在于它的家是否華麗,而在于這個人人品怎么樣。我還感受到了劉禹錫是一個不慕榮利的人,并且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不求聞達的生活情趣!
看了陋室銘讀后感_讀陋室銘有感還看了:
1.《陋室銘》讀后感
3.讀陋室銘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