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讀后感(2)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讀后感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篇4
長白山第三高級中學一年二班 修美萍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物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這首詞給了我很大的感想,首先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這一句完全讓我們想象出了那種脫俗的橘子洲的美感。再接著看下一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一句更加讓我們體會到了動物掙脫自由的那一種情緒。
這首詞有著更深的意義,每讀一遍這首詞,仿佛我們跨過了這漫漫歲月,依稀看到1925年秋天的下午,有一位偉大的人佇立在橘子洲頭,看著湘江的碧水,緩緩的水波一層層的向北飄去,這是一個多么美的秋天啊。再看向遠處那層層疊疊的那片紅色的山,滿江的水清澈見底,飛鷹翱翔這幅美麗的畫卷,而魚兒嬉戲在這清澈的小河里。
作者惆悵的感嘆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回憶到以前,崢嶸歲月,于舊友聊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起劃著船聊天,那時候是多麼的美好。
而我們再將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物霜天競自由聯(lián)合到一起,可以感覺到”字字句句都張揚著不凡的生命力,讓我心潮澎湃,這也許是一種根植于心的民族情感亦或是中國人對于漢字心靈上的一種共通性。也難怪海外游子日思夜想、魂牽夢縈的都是我們的祖國,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他們在異地,哪怕只是看到大街上招牌里有些許漢字,也會感到十分暖心,十分親切。“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這兒便是吶喊,面對天地的吶喊,這種霸氣和膽魄注定:中國將被這樣一群人改變。
我曾經(jīng)很“沖動”地想過要打破平靜的生活,創(chuàng)造一種屬于自己的年輕景致,可這句話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似乎讓我有了一些覺悟,原來那些所謂,也只不過是青春的豪情罷了。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是多麼好的一句話,就如這首詞一樣的感慨,讓我們?yōu)閲鴱姟?/p>
指導教師:郝秀紅
《沁園春·長沙》讀后感篇5
1925年的中國,革命形勢蓬勃發(fā)展,作為湖南農(nóng)民運動直接領(lǐng)導者的毛澤東,又將去廣州主持全國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國家前途和個人前途是一樣的光明。因此雖然他已經(jīng)32歲,過了青春時期,不再有虛幻的感情爆發(fā),但他骨子里依然流淌著詩人之血,當他在離開長沙去廣州之前,重游橘子洲,我們不難想見他內(nèi)心的喜悅和高昂的激qing。穿過80年的漫漫時光,我們似乎依舊看到,這個瘦高個子的偉人在略有寒意的秋日午后,用濃重的湘音吟唱的樣子。
他是一個人來的,我們從開頭的“獨立寒秋”就知道了。至于他為什么是一個人來,這個問題雖然觸及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某種背景;但對我們賞讀詩歌來說似乎不是很重要。而從詩人的創(chuàng)作過程來說,“獨”字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
我們習慣將這首詞分為“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和“中流擊水”圖,重點分析本詞“景中顯情”的生動表達和“化悲秋為樂秋”的高邁境界。的確,這樣的文本分析解決了詞的基本內(nèi)容和基本手段,尤其是遠近仰附的視角變換和鮮明的色彩對比,很好地彰顯了詩人的開闊胸襟,拓展了秋詞的內(nèi)容范疇。
但是,當我們進入詩人的內(nèi)心,就會發(fā)現(xiàn)“獨”字貫穿了全詞。我們可以將本詞中的幾個關(guān)鍵動詞拿出來,“立”“看”“問”“憶”;因為這幾個動詞串起了本詞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有“領(lǐng)詞”之稱。“獨立”,他才強烈感覺到寒意,而這個寒不是心寒,相反,他的內(nèi)心是高亢的;因為“獨”,他才“看”得細,慢慢瀏覽體會風景的細節(jié),靜靜觀看遼闊江面的船只和高曠青天的雄鷹,才可以看到水底的魚兒,看到秋天中亮麗的色彩;“獨問”,他才會攬景興懷,自言自語直抒胸臆,噴發(fā)內(nèi)心的喜悅和高昂的激qing;而最后,是因為“獨”才“憶”的,正是一個人來的,他才會懷想故人往事,才會展望未來??芍^是抒盡襟懷一“獨”字啊。
我們設(shè)想一下當時是詩人和他的眾多朋友一起來的,那會怎么樣呢?他應(yīng)該把一部分心思放在朋友身上吧?因為他離別了,所以必須和朋友交流、對話、論辯、祝福,他就不會那樣專注地看風景、想往事、發(fā)幽思,那么,他也許會記載下當時的場景,而我們也許就會讀到另外一種版本的《沁園春·長沙》了。
是的,特定的寫作場景會影響寫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理和創(chuàng)作風格,分析文章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就是作者,揣摩一下寫作者的寫作姿勢、寫作習慣、寫作氛圍,那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我們也許可以從這里窺見寫作的奧秘。
猜你喜歡:
6.沁園春長沙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