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的讀后感范文1500字
《資治通鑒》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那么《資治通鑒》的讀后感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資治通鑒》讀后感1500字,希望幫助到你。
歷史不僅僅是歷史——《資治通鑒》讀后感1500字
那是一片什么樣的土地?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辰。漫步走在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撥開迷霧,看到的是冠絕世界之巔的繁華,也有狼煙遍地的硝煙,眼前盡是模糊,推不開,也揮不斷。
相信大部分人接觸到歷史是從影視劇開始的,但嚴格上來說,那已經(jīng)不算歷史,可以說是演繹,與嚴謹?shù)臍v史相比,它更加突出的是藝術的體現(xiàn)。小時候,喜歡看影視劇,《三國演繹》這部劇就不知道看了幾遍。之所以對歷史充滿興趣是在六年級時,看到姐姐初中的歷史課本,在里面我翻到“兩漢”的篇章發(fā)現(xiàn)影視劇與歷史還是有區(qū)別的。赤壁之戰(zhàn)似乎與諸葛孔明沒有多大關系,死諸葛嚇退活仲達也是無稽之談,劉禪似乎不是那么無……從那時開始,自己就決定看一下真正的歷史。
《資治通鑒》是宋朝司馬光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共以前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這部四百多萬的史實巨著共耗費十九年的光陰,記錄著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跡,簡單明了又不失生動地向我們展示著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zhí)著等,這些品質,在精神、物質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也是不可或缺的。與此同時,通過對事關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的重要事件的過程描述,以警示后人。
縱觀全書,我從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歷史規(guī)律,也有自己的感悟。在這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中,其中兩個朝代-秦朝、隋朝最為特殊。秦朝、隋朝都是中國古代大統(tǒng)一形勢下的短命王朝。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隋朝也在是在中國經(jīng)歷長期分裂后建立的統(tǒng)一王朝。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隋朝的“開科舉”可謂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績。然而,秦王朝的統(tǒng)治僅僅有十五年,隋朝國祚也不過37年。他們的迅速滅亡,根本上是其統(tǒng)治階級的局限性決定的。客觀上與其統(tǒng)治者實施苛政,毫無限制的奴役勞動人民有直接關聯(lián)。他們在帝國建立之初,百役繁興,征斂無度,揮霍浪費、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官逼民反。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吶喊,隋末的“七十二道煙塵,三十六路反王”,在勞苦大眾的憤怒中,建立的王朝如過眼云煙,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正如唐太宗所言:“人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知得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如果不能正視歷史,擺不正與人民的關聯(lián),甚至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必然造成脫離群眾,損害群眾,同時擺脫不了歷史的懲罰。
近現(xiàn)代的中國,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中國人民不斷抗爭的奮斗史。中華民國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和國,他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名義上結束了軍閥混戰(zhàn)的社會,實現(xiàn)了國家政權的統(tǒng)一。然而,以四大家族為主的代表大官僚、大資本主義的國民黨政府橫征暴斂,對內鎮(zhèn)壓革命,對外卑躬屈膝。最終如同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僅僅維持37年的統(tǒng)治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充分總結國內外歷史更替以及封建王朝興衰的經(jīng)驗教訓上,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定為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人民共同富裕而奮斗。
真的感謝司馬光先生,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觀察、學習;作為一個讀者,我感到何等幸運。然而,讀史者的幸運,不必是造史者的幸運,甚至往往是造史者的悲哀。就讓我們在緬懷歷史的同時,也該從中學到教訓,不讓歷史重蹈覆轍。作者:班超
歷史的禮貌———《資治通鑒》讀后感
那是一片廣漠的土地,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辰。我漫無目的地行走在古老的中國,遍野都是狼煙,我眼前盡是模糊,推不開,也揮不斷。只聽得遠遠近近,人的悲號和兵刃撞擊纏繞在一齊,偶爾還夾雜著野獸的嚎叫,迷蒙的煙霧中,顯現(xiàn)出幾個巨大的名字:堯、紂、漢高祖、唐太宗……煙霧漸漸散去,這些名字不見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鮮血,傾倒的旗幟,焚燒著的畫作、詩稿,以及倒塌的宮殿與茅草房……一束束竹簡從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數(shù)千年積聚的塵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樣的紅光在閃爍,那是鮮血寫就的兩個字—歷史。
是的,歷史。硝煙、鮮血和民眾的苦難,這是歷史在我腦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說,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書之前,我對于歷史的了解,還毫無例外地局限于歷史課本上的四在發(fā)明、三皇五帝,文學藝術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東西的話,那么解讀真正的歷史,無疑是對一個有良知的人一種殘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厚厚的史書那蠅頭小字里,幾乎每一頁都有戰(zhàn)爭、都陰謀、都有殺戮,都有著民眾苦難的呼喊與掙扎。文學、藝術,一切真善美的東西,要么為亂世所毀滅,要么在暫時的平靜里茍延殘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們得以保留下來的那一部分,歡呼、雀躍,為禮貌譜寫贊歌,很少有人翻開沉重的故紙堆,去看一眼歷史的真實。
正因,真實往往意味著殘酷,而我們總樂于理解快樂和幸福,然而,歷史從不因我們的好惡而改變一絲一毫。當我們豪邁地吟詠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候,處在外夷殺掠下的百姓正在那個時代之命奔逃,陳尸荒野;當杜甫含淚寫下《賣炭翁》的時候,他胸中對于苦難的同情遠遠高于我們這天對于詩的藝術本身的注意力,駱賓王一代才子,卻正因文人的不諳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權力之爭,最后落個身死名裂的下場。就連我們從小熟悉的那個讓梨的孔融,也正因得罪權貴,同全家人一齊被無幸殺害……
對于歷史,我們有什么能夠值得炫炔的呢?秦始皇窮兵牘武,期望能夠統(tǒng)一中原,甚至發(fā)動幾十萬人去修那座萬里長城。在這座這天讓我們倍感自豪和榮譽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萬萬秦朝百姓的血與尸骨,縈繞的是孟姜女們家破人亡的哭號,即便時刻將這一切都沖淡了,遮掩了,幾千年后你站在長城上時,看到的僅僅是雄偉壯觀,胸懷的僅僅是自豪嗎?
五千年的禮貌史啊!這五千年的禮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禮貌”呢?
歷史,字字行行都是殘酷。殘酷的統(tǒng)治,殘酷的文化,殘酷的道德。一個犯了大罪,不僅僅他的家人、他的鄰舍、他的朋友要與他同罪,就連妻子、祖母、母親的宗族以及許多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要受到誅連。一案既發(fā),成百上千的人無辜被殺,有的甚至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已經(jīng)禍從天降。而這種誅連九族的手法,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漫長的歷史中源源不斷地重演。就是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下魚肉人民的機會,他往往將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們,和他生前的嬪妃婢仆,一齊或殺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顿Y治通鑒》里就曾描述過這樣一個場景:武士們用刀槍將帝王的陴妾們逼進陵墓,然后用石頭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開始還能在靜夜聽到隱隱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聲息全無。
這樣杯具幾乎充斥了每個朝代。我們熟悉的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還有成吉思汗都做過類似的決定。不一樣的是太宗的遺命正因一個武則天而改為出家感業(yè)寺,總算保全了一群女生的性命。而這樣的行徑,在那個時代很少遭到人們的質詢。不公正的事情經(jīng)歷了年年月月,人們的感覺也仿佛麻木了起來,一此這天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辟如纏足、辟如文字獄,辟如女性的極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從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為老百姓所默認和遵循,連那些所謂有知識有見解的士大夫階層也深以為然。于是,無以計數(shù)的人們,不是死于戰(zhàn)亂流離,就是受害地那個黑暗的社會,難怪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個“狂人”,頻頻翻動歷史,卻從頭到尾只看見兩個字——“吃人”。
應對歷史我感到驚愕,我從不曾知曉那些燦爛輝煌的背后有著如此苦難深重的隱情。我們贊美著五帝三皇的非凡業(yè)績。卻看不到蓋世功勛背后的遍野枯骨;我們欣賞著古往今來的佳詩妙句,卻體會不到這些詩句中隱含的悲慘現(xiàn)實;我們炫耀著四大發(fā)明的成就,卻無視它們被應用于殺戮和掠奪的不光彩歷史,我們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輝與燦爛,卻忽視了作為任何一個社會之主體的老百姓的痛苦與悲哀。
解讀歷史,才漸漸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任何在對歷史的無知基礎上的自豪與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長眠于地下的先人們的潮諷。只有以一顆虔誠的心去走進歷史。你才會發(fā)現(xiàn),歷史留給我們最珍重的東西,不是文學,不是藝術,也不是偉人,而是和平與秩序的寶貴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學、藝術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夠展其所長,社會生活才繁榮穩(wěn)定,才有了真正令我們自豪的歷史。
因此,如果不曾解讀歷史,讓我們對所謂“華夏五千年禮貌”持續(xù)慎重的緘默‘
如果不曾解讀歷史,讓我們至少不對那些英雄偉人們作一知半解、津津樂道的評說;
如果不能從歷史中看到過去的苦難,未來的期望,那就看看此刻吧’
打開電視機,聽一聽伊拉克的槍聲,看一看非洲難民的眼淚,望一望世界動蕩的股市,你就知道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無論你讀與不讀,它都永遠存在,而且,只要貪欲與戰(zhàn)爭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天,真善美的東西便沒有生存和發(fā)展的余地,人類的杯具也將源源不斷地重演。
歷史永遠不僅僅僅是歷史。
《資治通鑒》 讀后感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集十九年的心血主編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的歷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下迄后周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共1362年。成書目的主要是通過對事關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統(tǒng)治階級政策和朝代更替的過程描述,以警示后人。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下迄后周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共1362年。成書目的主要是通過對事關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統(tǒng)治階級政策和朝代更替的過程描述,以警示后人。
近來,有幸在局圖書室借到臺灣黃錦鋐等27位教授撰譯的《資治通鑒》第一輯(戰(zhàn)國、秦、西漢)和第五輯(隋、唐)。閑暇之時,認真進行了閱讀,對秦-漢、隋-唐朝代更替時期統(tǒng)治階段執(zhí)政政策的變化及所帶來的國家興衰感想很多。
縱觀秦朝、隋朝統(tǒng)治史,都是中國古代大統(tǒng)一形勢下短命的王朝。秦王贏政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制國家,可謂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績,但秦王朝統(tǒng)治僅持續(xù)十五年;隋朝也是在中國經(jīng)歷長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統(tǒng)一王朝,建國初期,也有隋文帝開創(chuàng)的“開皇之治”,但統(tǒng)治時間也僅有37年。秦朝、隋朝迅速滅亡,究其原因,與秦朝、隋朝統(tǒng)治階級實施苛政,毫無限制地奴役勞動人民有直接關系。秦朝在統(tǒng)一之初,民生尚未得到修養(yǎng),國力尚未得到恢復的情況下,就大興徭役,僅建造阿房宮、秦始皇陵和長城所征發(fā)的民工就達300萬人以上,農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被征繳。隋煬帝統(tǒng)治期間,百役繁興,征斂無度,揮霍浪費,窮兵黷武,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征伐高麗,每年役使民眾數(shù)百萬人,弄得“耕稼失時,田疇多荒”。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和徭役,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官逼民反。西漢、唐兩朝統(tǒng)治階級在總結吸取秦朝和隋朝滅亡的的歷史教訓基礎上,施行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鼓勵農民生產(chǎn),注重節(jié)儉,實現(xiàn)統(tǒng)治分別達到210年、289年,期間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空前盛世局面。
正如唐太宗所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民猶水也,君猶舟也”。如果不能正視歷史,擺不正與人民的關系,甚至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自以為是,肆意妄為,其后果輕則脫離人民,重則損害人民,必然受到歷史規(guī)律的懲罰。
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充分總結吸取國內外歷史更替和封建王朝興衰的經(jīng)驗教訓基礎上,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奮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黨和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如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yè)稅,發(fā)放糧食補貼;探索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試點,免除了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了以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等,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但我們也清醒看到,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有擴大趨勢,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等。這就要求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為民辦事實,使人民群眾覺得有盼頭、有奔頭。在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告誡全黨要將“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資治通鑒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