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篇
讀明朝那些事兒我們可以知道:在明朝,除了爾虞我詐的宮廷斗爭,最多的還是對外敵的入侵的抵抗和打擊。下面就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
用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我終于把《明朝那些事兒》(1-7卷)全部讀完,簡而言之,《明朝那些事兒》是一套可讀性很強的書,作者用通俗、幽默的手法、再加上自己的觀點描述了明朝從開國到滅亡300年的歷史,歷史是很精彩的,但把歷史寫的很精彩的人很少,《明朝》是一本好書。
“以史為鏡,可以知進退”,但讀完本書后,發(fā)現(xiàn)盡管人們的生活、科技、觀念、衣著變了,但規(guī)律依然沒變,該犯的錯還在犯,政治斗爭仍在繼續(xù),鬧獨立的依然在鬧獨立,仿佛是一個輪回?;ヂ?lián)網(wǎng)20年也許只是一頁紙,中國IT巨頭也許有一句話,盧松松博客都不值得一提。
300年的官場沉浮與科舉制度,就像現(xiàn)在的公務(wù)員與高考一樣,趨之若騖。整天吵架扯皮的大臣,整天內(nèi)部折騰,拿錢不辦事的欽差,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現(xiàn)代翻版。
總之歸納起來,讀完《明朝那些事兒》給了我一個感覺:做人要淡定!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2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卷》描寫了朱重八從放牛到建國成為明朝開國皇帝的奮斗歷程,講述了勞模朱元璋(作者說的)如何瀝精圖治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以及建國后的大肅反、“”、抗元保明、反腐倡廉的政治軍事以及一系列社會改革活動。第二章朱允炆篇,描寫了建文皇帝這個大宅男如何被社會不良青年的叔叔朱棣干掉的故事。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
首先,這是本勵志書。朱元璋從放牛娃成長起來成為一國之君,這個無學(xué)歷、無money、又無后臺的社會青年,所表現(xiàn)的智慧、沉著、勇敢與決斷,讓人敬佩,而且他用極大的勇氣與超人的毅力來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壯舉,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極少數(shù)農(nóng)民起義成功的經(jīng)典案例。而朱棣這個高干子弟不肯在蜜罐子里泡著,非要吃苦耐勞,而最終也成就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相反,朱允文雖然有良好的出生,可天天宅在家里,打游戲、看電影、聽音樂,這個文藝青年最終因為缺乏社會實踐而在皇位爭奪賽中被淘汰出局。這本書真正地讓我懂得了,人首先要吃苦耐勞,不停地學(xué)習(xí)進步,不能總宅在家里,應(yīng)該多投入社會交際與實踐中,才能有所作為。
其次,這是本社會心理學(xué)的書。戰(zhàn)略、政治、權(quán)位、投機,作者刻畫了一系列人物的心理特征,將人在社會交際中的成功與失敗的心理因素推向置關(guān)重要的位置,并列舉了幾個經(jīng)典案例。如劉基、胡惟庸、藍玉之案等。這亦是本《論上下級關(guān)系》的教科書,對作為各事業(yè)單位、公司、家庭成員的各類人士,極有幫助。 最后,這本書展現(xiàn)了作者的價值觀,雖然全書表現(xiàn)了人弱肉強食的天然本性,但是作者是不提倡暴力滴,并說明暴力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雖然不完全是仁者無敵,但真正不愄強權(quán)、剛正不阿、視死如歸的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這也是此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
在明朝,除了爾虞我詐的宮廷斗爭,最多的還是對外敵的入侵的抵抗和打擊。最頑固的外敵就是蒙古和日本,為什么他們會屢敗屢侵呢? 分析一下,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比較近,二是他們的資源非常缺乏,生存有困難。他們以為可以通過戰(zhàn)爭來達到目的,但他們每次均以失敗告終。
以日本為例:
事實證明,日本國一向盛產(chǎn)心理陰暗之變態(tài)者,后來的如近衛(wèi)文磨、東條英機之流,都是一路貨,在他們的心中,從沒有什么和平發(fā)展之類的概念,總覺得別人的比自己的好,搶劫的比生產(chǎn)的好,而他們的世界觀,也有著驚人的一致: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
從爺爺開始,到孫子,再到孫子的孫子,這幫孫子幾百年來窩在島上,做著同一個夢,卻始終不醒,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他們錯了,即使他運用經(jīng)濟學(xué)原理,把明朝的各種情況輸入電腦,用模型公式證明自己必定能贏,他們也一定會輸。
因為他們不懂得中國人。
幾百年后的1937年,日本人決定開戰(zhàn),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輸,當(dāng)時的日本比中國有錢,士兵比中國精銳,武器比中國先進,他們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戰(zhàn)斗機,有航空母艦,而中國內(nèi)地四處是軍閥混戰(zhàn),黑社會橫行,老百姓大多不認字,還怕死,重工業(yè)基本談不上,飛機能數(shù)得出來,幾條破船在長江里晃來晃去,且人心惶惶,一盤散沙。
于是他們打了進來,于是他們打了八年,于是他們輸?shù)袅藨?zhàn)爭。
因為他們不懂得中國人。
因為我們這個民族,是世界上最為堅韌的民族。
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其實大多名不副實,所謂埃及,所謂兩河流域,所謂印度,在歷史長河里,被人滅掉了N次,雅利安人,猶太人,阿拉伯人,莫臥爾人,你來我往,早就不是原來那套人馬了,文化更是談不上。
只有中國做到了,雖然有變化,有沖突,但我們的文化和民族主體,一直延續(xù)了下來,幾千年來,無論什么樣的困難,什么樣的絕境,什么樣的強敵,從沒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們,歷時千年,從來如此。
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jīng)牢牢地刻入了我們的骨髓——堅強、勇敢、無所畏懼。
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們失敗了,以前如此,現(xiàn)在如此,將來依然如此。
從來不需要想起,也絕不會忘記,這是一個偉大民族的天賦。
正義終究戰(zhàn)勝了邪惡,無論此時,或是三百四十年后,歷史都用事實告訴了我們相同的道理:
無論何時何地,總會有那么幾個不安分的侵略者,他們或許殘暴,或許強大,或許看似不可戰(zhàn)勝,但終將被埋葬。
然而無論大小,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這樣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為了摧垮貪欲和邪惡,遠赴他鄉(xiāng),進行過一場偉大的戰(zhàn)爭,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里,他們中的許多人,為此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yīng)該知道這一切,知道有這樣一場戰(zhàn)爭,有這樣一群人,曾為了捍衛(wèi)自由與正義,英勇奮戰(zhàn),毫無畏懼。
所以,我明白了,也會這樣去教育自己的學(xué)生:我們真的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那些或許精彩或許殘酷的事實,不能忘記我們的民族英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學(xué)好本領(lǐng),建設(shè)自己的國家,國家強大,外敵自然不敢入侵。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和平發(fā)展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掩卷沉思:對下一代愛國情感教育很有必要,而且永不能松懈。感謝當(dāng)年明月,讓我們一起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