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五篇模板
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五篇最新模板
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源泉,提高人們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yǎng)靜氣的搖籃。讀書的妙處可謂無窮,書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1
孤獨是個頑疾,當死亡成為我們路之終點的時候,孤獨也就隨之而來,這世間有多少吵鬧,就會有多少孤獨。無疑,孤獨本身就是一道枯澀而不可理解的背影,但馬爾克斯的筆卻是含笑的。他沒有徒勞地去化解苦難,而是裹了一層糖衣在外面,那幾欲和神話接壤的想象力,讓每個冰冷的字都長了一雙翅膀,也曾讓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飛的沖動。
我永遠記得中考考完的那個夏天,每天下午,坐在屋頂上,低頭,一頁一頁地欲罷不能地讀。七代人每一個名字,迷宮般的血統(tǒng)都能以一張譜系表來區(qū)分。我一直驚異于作者想象力的無邊無際,后來,看到一段話,說是每一個作者都只能描摹自己或者周圍人的生活。我就在想,哥倫比亞,那個遙遠的國度,究竟發(fā)生過什么,發(fā)生著什么。會不會有人,擁有像奧雷良諾上校一樣的孤獨神情?在大雨后,那輪新鮮的、磚末一樣的紅日,真的在大地上升起過么?
真正的愛與了解,真的存在么?奧雷良諾上校在心底拼命搜尋,卻找不到與母親之間真正的情感紐帶,終于還是在孤獨的硬殼中高傲的死去。他至死都披著毛毯,難以解脫的孤獨和沒有前途的高傲。高傲激起怒氣,怒氣讓他去反抗,只是最終,他也沒有學會,怎樣去表達愛。
喜歡雷蓓卡,這個被烏蘇拉稱為家族中的一個具有堅強意志的女人,在婚事被一再耽擱后,終于拋棄了虛榮,選擇了踏實自在的生活,選擇了自己的欲 望所指的生活?;ㄟ吅屯婢?,只是愛情的幻想而已。少女時代的愛情,都是可以為心愛的人退化吃土的。皮埃特羅·克雷斯庇在地球的另一端,精美的漆皮靴踩在潮濕的石徑上,每一步都踩在愛人的心上。一個悲劇,這個怯懦的男人的兩次愛情,最后只能以死結(jié)束。
阿瑪蘭塔,家族歷的最溫柔最深沉的女人,卻沒有勇氣去承受自己和另外任何人的命運;沒有勇氣去嘗試接受愛的羞恥和絕望。一直在想,為什么她不能接受克里奈多。馬爾克斯上校?為什么她明明愛著,卻不能邁出那一步?直到后來的后來,才了解愛情的羞恥與絕望。才明白,原來那種不明所以的恐懼和怯懦真的存在。終于明白,她寧愿孤獨終老,也不愿意伸出手去采摘的是什么。
馬貢多那與大地渾然一體的原始、未經(jīng)開化的純粹,仿佛讓我看到了最初傍河而居的人類部落。那個時候他們是團結(jié)的,是大膽的,是赤誠的,也是智慧的。而后的故事就可以簡單歸結(jié)為外族和殖民者的入侵。馬貢多的居民一步步由“愚昧”走向“文明”的長征中,歷經(jīng)了一次次沖擊,精神的物質(zhì)的,在蛻變?yōu)槲拿魅酥?,馬貢多連同它的居民在颶風中消失了,如同從未存在過一般。
在錯亂的時空中,在亦真亦幻的馬貢多,沒有一樣至真至貴的東西沿著慢慢難休的循環(huán)到達了孤獨的背面。
就像馬爾克斯自己說的那樣“人的內(nèi)心苦楚無法言說,人的很多舉措無可奈何,百年一參透,百年一孤寂?!?/p>
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2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記
“孤獨的力量是可怕的”。這是我在讀完《百年孤獨》后的感受?!栋倌旯陋殹繁蛔u為“再現(xiàn)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是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
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不斷重復(fù),布恩迪亞家族的人無論消極又或是積極都無法擺脫孤獨。在這個可怕的循環(huán)中,能看到布恩迪亞家族所代表的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活狀態(tài)。
在整個故事中,布恩迪亞經(jīng)歷了從純樸的鄉(xiāng)村生活到戰(zhàn)爭、革命,接著殖民入侵的西方思潮的沖擊,最后,一切歸結(jié)于平靜的絕望,正是拉丁美洲歷史的演變和社會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在初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產(chǎn)生人物已經(jīng)死去,卻又復(fù)活的錯覺,這正是因為故事主人公常常采用相同的姓名,而作者正是通過不斷重復(fù)的姓名與七代人的復(fù)雜關(guān)系來加深整篇小說的魔幻孤獨色彩。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那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边@是我讀《百年孤獨》中最為喜歡的一句話,生命中最重的事往往在死前才會想清楚,或許欣慰,又或許會很,但一切都無法重來。人活在世人總需要一種精神寄托,而布恩迪亞家族卻始終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義,他們害怕自己陷入孤獨中,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反抗孤獨,但他們生存卻又離不開孤獨。
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起需要一位合格進去的,而衰落也只需要一代人不如一代人而已。小說的結(jié)局在奧雷良諾·布恩迪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后瞬間,布恩迪亞家族連同小鎮(zhèn)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jié)尾寫到“羊皮紙手稿所記載著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xiàn),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壓抑的,這本書幾乎全部是孤獨和頹廢,作者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個家族的孤獨和頹廢。在這個家族中親人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突出了么而克斯所謂的“孤獨的含義”——孤獨就是不團結(jié)。
《百年孤獨》對于現(xiàn)在仍然有警醒的作用,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孤獨。
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3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百年孤獨這部名著,直到最近才把這本書看完。說實話,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并沒有看懂,因為這是一部內(nèi)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jié)曲折離奇的巨著,而《百年孤獨》的另一大魅力就是書中有大量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宗教典故,而作者所用的敘述手法更是讓人又愛又恨。對于我來說,這種獨具特色的寫作手法讓我一方面既迷戀,但同時給我理解文章帶來一定的難度。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jīng)歷,特別的是,這個家族的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是那樣的充滿神話色彩,無論是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第七代的奧雷利亞諾,抑或是文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經(jīng)歷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以致于有一個作家曾這樣評價過,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到讓你感到害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爾蘇拉,她是那樣的充滿活力與激情,在那樣一個不正常的大家庭里,在經(jīng)歷種種不幸與變革下,在她慢慢變老后,她還能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她離去后的這個家庭,在我看來已經(jīng)是個空巢,沒有了核心,可惜她離開人世的方式讓我的心中始終留下一個結(jié),那種方式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或許這又是作者的特色吧。
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4
即使人命定有孤獨相隨,即使我們必然要行走于大大小小亦真亦幻的循環(huán)之上卻又不可以如莊子般“得其環(huán)中”,那我們又為何要構(gòu)筑銅墻鐵壁,孤獨重復(fù)從前的故事和悲愁,又為何要放棄我們尚被自己承認的自由,而不選擇栽下能隨性漫步的花草,集結(jié)交合起世上人的生活,能隨心從這個循環(huán)走上另一個循環(huán)——以構(gòu)建起生活的新意直至消亡?讓心到達孤獨背面,讓真理與愛充盈我的眼界,我只愿做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孤魂。
真正不會體悟到孤獨之痛的人只有美人兒蕾梅黛斯那樣的神話,但她終須幻化上天。而我們只屬于地面。所以偉大的馬爾克斯寫就此書并非為了批判孤獨,而是希望能使拉美人乃至全世界的人能有所警醒,正視孤獨,打破各自封閉的枷鎖,停止無知愚昧的循環(huán),走向融合與團結(jié)。他甚至創(chuàng)造出了將來過去未完成時的語句,企盼今天和將來的人們能像馬孔多人一樣對抗失憶,正視歷史,但又不會像他們一樣到頭來懷念的是亦成孤魂的梅爾吉基亞德斯的部落的智慧,以及只有鳥鳴可以指引方向的封閉生活。接受、求索、敞開心懷,我們背負孤獨,卻不會枉活。
大風掠境,羊皮卷上的家族被抹去,自永遠至永遠,都不應(yīng)再被重復(fù)。
初中百年孤獨讀后感5
剛開始看《百年孤獨》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幾個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亞家族中的人名反復(fù)用的都是阿卡蒂奧和奧雷連諾,這也仿佛他們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種可怕的循環(huán)中度過的;其次,故事的情節(jié)很具神話色彩,死去的人可以因為按奈不住寂寞從新回到人間,甚至與活人交談。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沖動,這是一個仿佛描述一個國家百年的繁衍與生存、恥辱與壓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亞帶領(lǐng)他的妻子,以及他的親屬朋友們歷盡千辛來到了一片未開墾的土地上,開辟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這塊后來被命名馬孔多的小鎮(zhèn)上,蘊含了無窮的神秘,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亞陷入了無窮的孤獨。在他身上也體現(xiàn)了那種可怕的循環(huán),在他對創(chuàng)造發(fā)明產(chǎn)生厭倦以后,便整日地呆在實驗室里制作金屬金魚,每做到二十條的時候就將它們?nèi)刍刈?。他的后代奧雷連諾又從戰(zhàn)爭走向孤獨,終于也陷入了循環(huán)制作金魚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傳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獨樣,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代奧雷連諾·布恩蒂亞的出世,由于壟斷資本主義的入駐,不僅是布恩蒂亞家族,整個馬孔多已經(jīng)開始沒落了。那本羊皮書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這個家族從建立到?jīng)]落其實已經(jīng)是注定的宿命,終究是一個可怕的循環(huán)。
《百年孤獨》讀完后都會給人留下一種沉重感,我認為這種感覺才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