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讀書筆記
《古文觀止》的藝術(shù)性和思想性有著極高的造詣。那么,讀完此書,讀者們會做些什么筆記呢?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古文觀止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篇一:庖丁解牛
〔戰(zhàn)國〕莊周
【作者小傳】莊子名周(約前369前286),戰(zhàn)國中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是道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妒酚?middot;老莊申韓列傳》說他做過漆園吏,曾拒絕楚威王的宰相之聘,游學(xué)于齊、魏諸國,終生不仕。莊子繼承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強調(diào)無為,一切任其自然,鼓吹復(fù)古,回到愚昧無知的與禽獸共處的原始時代,因此不免陷入不可知論,思想則悲觀厭世。但他對客觀世界矛盾變化的認識,含有某些辯證法的因素;對當時統(tǒng)治階級和社會黑暗的揭露,對禮法名教的毀棄,都說明他的思想和理論也有其積極的一面。
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莊子的作品想象奇?zhèn)?,言辭瑰奇,設(shè)喻貼切,句式靈活,析理鞭辟入里,獨具一格。所以,魯迅在《漢文學(xué)史綱要》中給予很高的評價,說莊子“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據(jù)《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二篇,分《內(nèi)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一般認為,《內(nèi)篇》為莊子自著,其余的出自門人之手。
【題解】《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是莊子的代表作。它旨在說明:世上萬物紛紜,雖有“小大之辯”,但“猶有所待者”,都要依賴客觀條件。鵬是大鳥,只有憑借九萬里風(fēng)才能起飛;蜩與鴬鳥是小蟲小鳥,故能在蓬蒿間自由飛翔。真正的逍遙者,追求的是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應(yīng)當達到無已、無功、無名的境地。這正是莊子哲學(xué)思想的體現(xiàn)。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它以神話傳說熔鑄成篇,構(gòu)思宏偉,氣勢磅礴,筆墨恣肆,洋洋灑灑,“寓真于誕,寓實于玄”(劉熙載《藝概》),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喻的運用,繁復(fù)靈活,令人應(yīng)接不暇,回味無窮。
【原文】
北冥有魚(1),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2),其翼若垂天之云(3)。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4),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5),志怪者也(6)?!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7),去以六月息者也(8)。”野馬也(9),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0)。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11),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2),則芥為之舟(13);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14);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15),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鴬鳩笑之曰(16):“我決起而飛(17),槍榆枋(18),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19)?”適莽蒼者(20),三飡而反(21),腹猶果然(22)。適百里者,宿舂糧(23);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24),小年不及大年(25)。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26),蟪蛄不知春秋(17),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28),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29),眾之匹之(30),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31):湯問棘曰:“上下四方有極乎?”棘曰:“無極之外,復(fù)無極也(32)。窮發(fā)之北(33),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粃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34),絕云氣(35),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3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37),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38)。
故夫知效一官(39),行比一鄉(xiāng)(40),德合一君(41),而征一國者(42),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43)。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44),定乎內(nèi)外之分(45),辯乎榮辱之境(46),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47)。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48),泠然善也(49)。旬有五日而后返(50);彼于致福者(51),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52),而御六氣之辯(53),以游無窮者(54),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堯讓天下于許由(55),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56);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57),而我猶尸之(58),吾自視缺然(59),請致天下(60)。”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61);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62),不過一枝:偃鼠飲河(63),不過滿腹。歸休乎君(64),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65),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66)!”
肩吾問于連叔曰(67):“吾聞言于接輿(68):大而無當,往而不反;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69);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70),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71),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72),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73)。吾以是狂而不信也(74)。”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75),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76)。是其言也,猶時女也(77)。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78),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79)!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80),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81),孰肯以物為事!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82),越人斷發(fā)文身(83),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84)、汾水之陽(85),窅然喪其天下焉(86)。”
惠子謂莊子曰(87):“魏王貽我大瓠之種(88),我樹之成而實五石(89)。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90)。非不呺然大也(91),吾為其無用而掊之(92)。”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93),世世以洴澼絖為事(94)。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95)。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96),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97),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98)!”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99);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100),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101)。立之涂(102),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貍狌乎(103)?卑身而伏,以候敖者(104);東西跳梁(105),不辟高下(106),中于機辟(107),死于罔罟(108)。今夫?牛(109),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110),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cè)(111),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112),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選自王先謙《莊子集解》本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篇二:馮諼客孟嘗君
《戰(zhàn)國策》
【題解】戰(zhàn)國時期各國盛行養(yǎng)士之風(fēng),士成為社會上一種特殊勢力。最著名的養(yǎng)士者如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以上號稱戰(zhàn)國四公子),秦國呂不韋等,都廣招門客至數(shù)千人,極力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本篇所記,就是孟嘗君禮待食客馮諼,馮諼知恩報答,為孟嘗君出謀劃策、奔走效勞,使孟嘗君既獲美名,又得實益的故事。其中矯命燒債券之舉,雖然目的是為孟嘗君收買民心,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關(guān)于這則故事,《戰(zhàn)國策》和《史記》的記載頗有出入。
齊人有馮諼者(1),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2),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3)。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魚客(4)。”居有頃,復(fù)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5)。”后有頃,復(fù)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fù)歌。
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xí)計會,能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6)?”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于憂(7),而性愚(8),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zé)于薛乎?”馮諼曰:“愿之。”于是約車治裝(9),載券契而行(10),辭曰:“責(zé)畢收,以何市而反(11)?”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qū)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zé)賜諸民(12),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qū)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zé)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廊,美人充下陳(13)。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14),因而賈利之(15)。臣竊矯君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說(16),曰:“諾,先生休矣!”
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17):“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18)。”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fù)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19),謂梁王曰(20):“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于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qū)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赍黃金千斤(21),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22),被于宗廟之祟(23),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寡人不足為也。愿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tǒng)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愿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于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者(24),馮諼之計也。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標點本《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篇三:逍遙游
〔戰(zhàn)國〕莊周
【題解】這個寓言故事選自《莊子·內(nèi)篇·養(yǎng)生主》。它說明世上事物紛繁復(fù)雜,只要反復(fù)實踐,掌握了它的客觀規(guī)律,就能得心應(yīng)手,運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敘議相間,層次分明。寫宰牛時動作之優(yōu)美,技術(shù)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滿等,繪聲繪色,如聞如見,引人入勝。語言生動形象,“目無全牛”、“游刃有余”、“躊躇滿志”成語,即出自本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響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經(jīng)首之會(6)。
文惠君曰:“譆(7),善哉!技蓋至此乎(8)?”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15),而況大軱乎(16)!良庖歲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20)。彼節(jié)者有間(21),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23),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24),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28)。”
選自王先謙《莊子集解》本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