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樹林和鳥讀書筆記
父親樹林和鳥讀書筆記
《父親、樹林和鳥》這篇課文出自語文課本。大家學習時筆記都怎么寫?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父親、樹林和鳥》讀書筆記,希望你有所收獲。
《父親、樹林和鳥》讀書筆記篇一
今天,我讀了《父親,樹林和鳥》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的父親對樹林和鳥的深厚感情。因為喜愛鳥,父親不用眼睛看,用鼻子聞聞就知道樹林中有沒有鳥,而且他還知道小鳥最快活的時刻就是唱起美妙的歌和飛向高高的藍天。樹林最快活的時刻是每天和小鳥一起醒來,舒展美麗的枝葉。小鳥最危險的時刻就是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因為黎明時的露水打濕了小鳥的翅膀,所以小鳥在飛離樹枝的瞬間翅膀比較沉重,容易被獵人打中。
讀著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小鳥在樹林間歡快的歌唱、飛翔,翠綠的樹葉在小鳥的歌聲中輕輕抖動,好像在為小鳥美妙的歌聲鼓掌,父親和"我”靜靜地坐在樹林邊凝神靜聽,真是一幅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圖畫啊!
讀了這篇文章,我聯想到了環(huán)境保護問題,也意識到了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有一些人不斷地砍伐樹木,破壞植被,使土地面臨著沙漠化的危險,這樣,生態(tài)平衡遭到了破壞,森林越來越少,鳥兒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我們人類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比如,現在的沙塵暴天氣越來越多等等,所以,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保護了它們,也就是保護了我們的美好家園。到明年植樹節(jié)的時候,我還要種下一棵樹,因為種下了一棵樹,就是種下了一片綠蔭、一片希望。
《父親、樹林和鳥》讀書筆記篇二:《父親、樹林和鳥》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 課文生動地講述了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的故 事,表達了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理解課文內容, 指導用“舒暢”“快活’造句。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 一、多讀多想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在上課時,先讓學生反復讀課文,把課文讀順
讀 通、讀正確,注意讀好課文中的長句子。引導學生運用“多讀多想“的方法,弄 懂課文所講的內容,弄清課文前后兩部分的聯系。我以談話導入新課,讓學生暢 談感受,渲染與課文相對應的氣氛,形成了一個心理場,直接作用域學生,讓學 生去感受,促使學生進入具體的課文情境。 二、抓關鍵詞理解課文的內容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 的關鍵詞深入學習課文。 如“我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親。”“茫 然”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樣子, 那我為什么茫然地望著父親?學生卻不 大理解。所以在講解時我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和“凝神靜氣”。 “我”并沒有看見看見一只鳥飛, 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父親卻說林子里不少鳥。 “我”不明白父親為什么這么說,所以茫然地望著父親。父親凝神靜氣地站在樹 邊,從中可以體會到父親不想驚動鳥,看出父親對小鳥的喜愛。而在最后“我’ 聽了父親的話, 為什么心里掠過一陣沉重,也由衷的地感到高興?學生在理解這 句時能體會到的只是第一層意思, 我心情的沉重是因為小鳥在黎明飛翔時最容易 被獵人打中,而對于我又由衷的高興卻無法理解,在講這部分時,讓學生聯系前 面所提到的父親一生喜歡小鳥,對小鳥非常了解,而且他不是獵人,是不會去傷
害小鳥,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通過引導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學會與 文本對話,抓住重點詞句,深入感受父親知鳥愛鳥。促使學生達到感情的熏陶。 三、借助課件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我抓住文章的父親又對我說的話進行重點教學,引領孩子們感悟。多次讓學 生合作討論學習。 課堂效果比較好。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 造性,培養(yǎng)了大膽想像,創(chuàng)意表達的能力,加深了對課文中愛鳥護鳥這一主題的 深刻認識。 不足之處: 1.但是我在教學生字詞時,指導不夠到位,一些難寫的字學生很難記住,在 以后的教學中,特別是低中年級,教學生字,多花點時間,重視多指導學生記字 的方法。 2.老師講的太多,學生發(fā)言不大積極。 3.朗讀的太少。
拓展閱讀:原文
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童年時,一個春天的黎(lí)明,父親帶著我從滹沱(hūtuó)河岸上的一片樹林邊走過。突然,父親站住了,朝幽(yōu)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林子里有不少鳥。”父親喃(nán)喃地說。
可我既沒有看見一只鳥,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我茫然地望著凝(níng)神靜氣像樹一般兀(wù)立的父親。
父親指著一棵樹的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
我仔細找,沒有找到晃動的葉子。
“還有鳥味。”父親輕聲說,他生怕驚動了鳥。
我只聞到有濃濃苦味的草木氣,沒有聞到什么鳥的氣味。
“鳥也有氣味?”
“有。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群的,羽毛焐(wù)得熱騰騰的。黎明時,所有的鳥抖動著渾身的翎(líng)羽,要抖凈露水和濕氣。每一只鳥都張著嘴,舒暢(chàng)地呼吸著,深深地呼吸著。它們要唱歌了。這時候只要你靜靜地用心地聞,你就會聞到那種鳥類特有的氣味。”
父親和我坐在樹林邊,突然聽到“喳喳,喳喳”“布谷,布谷”……群鳥齊鳴。哇!太動聽了!鳥真的唱了起來。
“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父親說。
我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刻。
過了一會兒,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是飛離樹枝飛向天空的那一瞬(shùn)間,但這時也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為什么?”我驚愕(è)地問。
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沉重。”
我的心里掠(lüè)過一陣沉重。我也由衷(zhōng)地感到高興,因為父親不是獵人。
《父親、樹林和鳥》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