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形象初探(一)
《紅樓夢》人物形象初探(一)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
十二支仙曲,一人一曲一冊錄,命途昭昭。
形形色色的人物,鐘靈毓秀之輩,或是庸庸碌碌之徒,都不可或缺,成為《紅樓夢》中獨特美學(xué)架構(gòu)的一部分。
遍觀全書,凡說教之處必為欲蓋彌彰的譏諷,凡真知灼見必借人物之口道出,而不付之于說教。
可以說,紅樓一書,是以人物立言。
大旨談情,但其意不止于情。
眾生百態(tài),從富貴閑人到雜役奴仆,富貴的有詩酒風流,也有藏污納垢;勞碌的有家長里短,也有練達洞明。
大智者若愚,情深者濫情;天然真誠者,以叛逆的姿態(tài)遭人恥笑;追求利祿者,以名仕大儒的身份備受推崇。
有時,似乎一切都是顛倒,但顛倒,同樣是生活的本質(zhì)。
寶玉,情榜上的判詞是“情不情”,即對無情的人亦有情。凡書中對其有所評判,則多為貶抑,笑他癡傻,恨他叛逆乖張,說他原來腹內(nèi)草莽;才華橫溢的黛玉,偏又敏感多思,眾人皆知她的刻薄小性兒,嘴上半點不饒人,一點小事也能牽惹出清淚漣漣;寶釵最為聰慧識大體,秉性寬宏,卻也落得無人理解,情緣成空。
無偏見的書寫,使每個人的形象都立得住、又靈得很。
嬉笑怒罵,各人依著各人的秉性行事,活潑潑的、帶著十足煙火氣的,在字里行間忽閃跳躍起來。
此外,人物塑造又自有其深意所在。
作者在他們身上賦予了一些美學(xué)上的意象,但絕不會將意象中美好的一面截取出來,拼湊了事,而是讓你體會美好,也看到陰暗。
所以信奉真理者以反叛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秉詩人之才氣必有詩人情緒化的性情,有賢者之風往往也拘束了自己。
正如寶玉毀僧謗道,不愛八股文章,宣稱除四書以外的書都不可盡信,卻也在生活中打破了儒釋道的界限,以本真待人,是以反叛者的姿態(tài)表達作者對原始儒學(xué)道學(xué)的捍衛(wèi)。
黛玉有詩人的才情趣味,自然也有詩人的脾氣秉性,敏感而大起大落的情緒,好高喜潔的氣量風骨,在生活中,往往易被理解為不通人情。
寶釵有高士賢者之風,對自身也就多有拘束,禮重于情,輕易不與人交心。
每個人都矛盾,都不完美,都有作者未直接道出的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