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關于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教師們應該怎么樣的去編制一份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的教學計劃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吧!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歡迎閱讀!
關于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一):
一、教學指導思想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明確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樣的三維課程目標。在九年級教學中,應加強科學探究的教學、增加學生的活動(討論、探究、制作等)以改變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有利于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
九年級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動都是實驗性探究,絕大部分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而過去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或測量性實驗,相比之下,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在操作上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在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上,要求卻要高出許多。另外課本中利用身邊易得的器材所做的實驗比過去多,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到科學并不神秘、科學就在我身邊。用身邊易得的材料做實驗,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價值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做實驗,積極開展家庭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九年級新教材中的許多知識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所有的科學內容在引入時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經驗,列舉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加強了物理知識與自然現象和各種技術的聯系,這點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這個理念體現出來,使學生理解社會生活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同時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九年級階段,教師應著重提高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fā)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在了解和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有滿足感及興奮感;
(2)學習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或作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
(3)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
(4)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地懷疑,養(yǎng)成尊重事實。大膽想像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5)關心科學發(fā)展前沿,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二、教學建議
第十章教材講述能的初步知識。機械能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的能,本章將繼續(xù)探究能量中的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一些問題,進一步認識宇宙萬物之間能的轉化,以及能的轉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內能的改變引入熱量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講述內能的利用,介紹內燃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最終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一章的核心是“電流和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它們的電路中的基本規(guī)律。通過讓學生研究基本的串、并聯電路和一些基本測量,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在電流和電路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對家庭電路的學習,受到安全用電的教育。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雖然“電”不是陌生的東西,但是它卻讓人感到神秘。為了讓學生在開始學習電的時候就能消除恐懼感和神秘感,教材使用配文喚起學生注意觀察自己身邊的電的世界,同時讓學生明白“一切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組合而成”的道理。只要從最簡單的、基礎的“電”學起,掌握其規(guī)律性的東西,“電”就不會那么神秘也不那么可怕,使學生認識到電是可操作的,并產生進一步探究其奧秘的興趣。
第十二章通過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得出歐姆定律,這是本章的核心。要讓學生理解“歐姆定律”的探究過程和結論,知道歐姆定律揭示的是“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電學基本量的內在聯系和規(guī)律,知道“控制變量法”這一重要的實驗方法。在基本測量方面,要讓學生在會用電流表的基礎上,學會使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等,并通過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對學生進行伏安法測電阻的電學基本技能的訓練。
第十三章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了解電能和電功率的概念,知道電流的熱效應以及與電功率有關的安全用電方面的問題。重點在于電功率是量度電能轉化快慢的物理量,以及電能和電功率的單位;學生應該會讀取電能表的數值,并會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這一章強調電能的概念,對電功只是一帶而過,這種編寫方式反映了新教材的兩個基本理念:1、能量是比功更基本的概念,從更深層次上反映了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的本質;2、重視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生活經驗的作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接觸“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有關安全用電的知識,在新教材中做了較大的改動,把安全用電的教學內容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放到“電流和電路”、“歐姆定律”、“電功率”三章之內。這樣處理有兩個原因:第一,使家庭電路和安全用的電的問題多次出現,從不同角度反復學習,意在強調安全用電的重要性。第二,加強對于家庭電路和安全電知識的理性認識。
三、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1、建立探究性學習的思想和習慣
探究式教學就是用知識作為載體,注重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把傳統(tǒng)教育中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化到以學生為中心;把科學內容和科學方法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把只重視傳授知識轉化到以知識為載體,加強對學生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上。在新的課程理念中,科學探究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一個教學內容,同時還是一種精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貫穿本套教材的始終。
九年級教材中電磁學的探究活動也比較容易進行,實驗成功率比較高。例如, “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雖是一個典型的探究活動,但它的“猜想與假設”無非是A、B、C三點的電流哪處大、哪處小,可以很明確地表達出來;實驗設計的難度也不大,一般都能想到用電流表進行測量,看看哪里電流大,哪里電流小。“歐姆定律”的探究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探究,這個探究涵蓋了探究的七個基本要素。教師要多注意引導,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步驟,幫助學生根據實驗現象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同時,這里還涉及兩個變量的問題,教師應適當介紹一下“控制變量法”。
教師要設法鼓勵、提示、引導。學生能干的事情,教師不做;學生能說出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懂的問題,教師不講。不顧惜時間,堅持下去,學生逐漸學會探究了??梢詮囊韵聨追矫媾囵B(yǎng)探究的習慣:
(1)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自己形成知識結構的習慣,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認識新的知識。不管是探究活動、課堂講授,還是資料查詢、還是調查,都注意盡量應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2)注意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提出問題。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是求知的開始,是教學的最好開端,抓住這個機會,嘗試應用實驗探究,查詢資料、調查討論等,極為重要。教學中,我們盡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動腦主動地發(fā)現提出問題,特別是當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便因勢利導,并大加贊賞和鼓勵.以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的興趣和習慣。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習慣和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現代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自主學習所必要的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新課本示范得很好、很多,所以平常教學中,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從電視、電腦、報刊、書籍、音像、事實、觀察、實驗、調查、訪問等多渠道獲取知識信息。
(4)注意討論交流習慣的培養(yǎng)。探究教學過程的始終,都需要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交流討論,只有通過充分的交流討論,才能發(fā)現更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更迅速地設計出更好的實驗方案,更快地發(fā)現規(guī)律。交流討論又是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所以我們盡量增加學生討論機會,以便于討論習慣的養(yǎng)成,為促進交流討論習慣的養(yǎng)成,在學習情況評價表中專門設置了“小組討論發(fā)言情況”一欄內容。
2、重視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課程應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教師應聯系科學、生產、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分析,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檢查電路中是否存在故障,應用所學的電學知識排除家庭電路中的小故障。
在練習中要讓學生分析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最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理論聯系實際的視野可廣闊一些,讓學生通過參與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來提高自己的學以致用的能力。如使用照相機時,如何調節(jié)才能照得更清楚。
同時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人格主要表現為:良好的思維品質;獨立的個性特征,如懷疑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不迷信權威;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強烈的求知欲;不竭的進取精神。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其過程主要經過以下階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 激發(fā)創(chuàng)新欲 → 實施創(chuàng)新行為 → 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 → 塑造創(chuàng)新個性.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可以在課外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如引導學生開展家庭實驗,即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物理實驗,這樣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家庭實驗可以利用家庭中、生活中現成的器具或簡單加工就可制成的器材,提倡“瓶瓶罐罐作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如:在一個陀螺的上平面用美術顏料涂上不同顏色制成“七色板”,用細繩抽動陀螺快速旋轉就能做色光的混合實驗。利用鉛筆、導線、手電筒設計調光燈電路。
3、充分發(fā)揮教材中各欄目的教育功能
在新教材的每一節(jié)中,都設置有一些欄目,如“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想想做做”、“科學物理社會”、“科學世界”等欄目,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提問角度靈活、設置精巧、有很強的思考價值和教學價值,在教材結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將這些欄目融合在課堂教學中,可使教學效果錦上添花,會收到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素質的綜合效果。
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新穎、典型、興趣、巧妙。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的重要材料,我們想方設法全做,并設法增加一些演示,器材不足就借、自制,代用。
“想想做做”、“想想議議”中安排課堂中的學習活動,極利于學生主動動手動腦,教師可以完全放開讓學生去議去做,讓他們經歷和體驗。在發(fā)現和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腦動手的能力和習慣。在議和做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協(xié)作精神。
“科學物理社會”欄目的內容,展示物理學與技術、社會的關系。有的反映出物理科學的價值,有的反映科學的方法。這個欄目的內容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而且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緊迫感,都是學生是很想知道的、很感興趣的。
“科學世界”欄目,對某些有關的物理科學知識擴展性的介紹,把學生引入了科學的殿堂,其中有奇妙的科學知識、知識應用、教學內容的拓寬、科學的方法、妙趣橫生的現象等等,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還有利于興趣的鞏固。
這些欄目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化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認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于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二):
一、教學指導思想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明確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樣的三維課程目標。在九年級教學中,應加強科學探究的教學、增加學生的活動(討論、探究、制作等)以改變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有利于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
九年級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動都是實驗性探究,絕大部分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而過去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或測量性實驗,相比之下,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在操作上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在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上,要求卻要高出許多。另外課本中利用身邊易得的器材所做的實驗比過去多,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到科學并不神秘、科學就在我身邊。用身邊易得的材料做實驗,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價值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做實驗,積極開展家庭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九年級新教材中的許多知識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所有的科學內容在引入時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經驗,列舉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加強了物理知識與自然現象和各種技術的聯系,這點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這個理念體現出來,使學生理解社會生活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同時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九年級階段,教師應著重提高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fā)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在了解和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有滿足感及興奮感;
(2)學習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或作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
(3)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
(4)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地懷疑,養(yǎng)成尊重事實。大膽想像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5)關心科學發(fā)展前沿,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二、教學建議
第十章教材講述能的初步知識。機械能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的能,本章將繼續(xù)探究能量中的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一些問題,進一步認識宇宙萬物之間能的轉化,以及能的轉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內能的改變引入熱量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講述內能的利用,介紹內燃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最終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一章的核心是“電流和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它們的電路中的基本規(guī)律。通過讓學生研究基本的串、并聯電路和一些基本測量,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在電流和電路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對家庭電路的學習,受到安全用電的教育。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雖然“電”不是陌生的東西,但是它卻讓人感到神秘。為了讓學生在開始學習電的時候就能消除恐懼感和神秘感,教材使用配文喚起學生注意觀察自己身邊的電的世界,同時讓學生明白“一切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組合而成”的道理。只要從最簡單的、基礎的“電”學起,掌握其規(guī)律性的東西,“電”就不會那么神秘也不那么可怕,使學生認識到電是可操作的,并產生進一步探究其奧秘的興趣。
第十二章通過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得出歐姆定律,這是本章的核心。要讓學生理解“歐姆定律”的探究過程和結論,知道歐姆定律揭示的是“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電學基本量的內在聯系和規(guī)律,知道“控制變量法”這一重要的實驗方法。在基本測量方面,要讓學生在會用電流表的基礎上,學會使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等,并通過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對學生進行伏安法測電阻的電學基本技能的訓練。
第十三章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了解電能和電功率的概念,知道電流的熱效應以及與電功率有關的安全用電方面的問題。重點在于電功率是量度電能轉化快慢的物理量,以及電能和電功率的單位;學生應該會讀取電能表的數值,并會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這一章強調電能的概念,對電功只是一帶而過,這種編寫方式反映了新教材的兩個基本理念:1、能量是比功更基本的概念,從更深層次上反映了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的本質;2、重視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生活經驗的作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接觸“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有關安全用電的知識,在新教材中做了較大的改動,把安全用電的教學內容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放到“電流和電路”、“歐姆定律”、“電功率”三章之內。這樣處理有兩個原因:第一,使家庭電路和安全用的電的問題多次出現,從不同角度反復學習,意在強調安全用電的重要性。第二,加強對于家庭電路和安全電知識的理性認識。
三、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1、建立探究性學習的思想和習慣
探究式教學就是用知識作為載體,注重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把傳統(tǒng)教育中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化到以學生為中心;把科學內容和科學方法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把只重視傳授知識轉化到以知識為載體,加強對學生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上。在新的課程理念中,科學探究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一個教學內容,同時還是一種精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貫穿本套教材的始終。
九年級教材中電磁學的探究活動也比較容易進行,實驗成功率比較高。例如, “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雖是一個典型的探究活動,但它的“猜想與假設”無非是A、B、C三點的電流哪處大、哪處小,可以很明確地表達出來;實驗設計的難度也不大,一般都能想到用電流表進行測量,看看哪里電流大,哪里電流小。“歐姆定律”的探究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探究,這個探究涵蓋了探究的七個基本要素。教師要多注意引導,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步驟,幫助學生根據實驗現象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同時,這里還涉及兩個變量的問題,教師應適當介紹一下“控制變量法”。
教師要設法鼓勵、提示、引導。學生能干的事情,教師不做;學生能說出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懂的問題,教師不講。不顧惜時間,堅持下去,學生逐漸學會探究了??梢詮囊韵聨追矫媾囵B(yǎng)探究的習慣:
(1)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自己形成知識結構的習慣,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認識新的知識。不管是探究活動、課堂講授,還是資料查詢、還是調查,都注意盡量應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2)注意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提出問題。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是求知的開始,是教學的最好開端,抓住這個機會,嘗試應用實驗探究,查詢資料、調查討論等,極為重要。教學中,我們盡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動腦主動地發(fā)現提出問題,特別是當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便因勢利導,并大加贊賞和鼓勵.以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的興趣和習慣。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習慣和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現代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自主學習所必要的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新課本示范得很好、很多,所以平常教學中,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從電視、電腦、報刊、書籍、音像、事實、觀察、實驗、調查、訪問等多渠道獲取知識信息。
(4)注意討論交流習慣的培養(yǎng)。探究教學過程的始終,都需要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交流討論,只有通過充分的交流討論,才能發(fā)現更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更迅速地設計出更好的實驗方案,更快地發(fā)現規(guī)律。交流討論又是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所以我們盡量增加學生討論機會,以便于討論習慣的養(yǎng)成,為促進交流討論習慣的養(yǎng)成,在學習情況評價表中專門設置了“小組討論發(fā)言情況”一欄內容。
2、重視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課程應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教師應聯系科學、生產、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分析,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檢查電路中是否存在故障,應用所學的電學知識排除家庭電路中的小故障。
在練習中要讓學生分析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最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理論聯系實際的視野可廣闊一些,讓學生通過參與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來提高自己的學以致用的能力。如使用照相機時,如何調節(jié)才能照得更清楚。
同時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人格主要表現為:良好的思維品質;獨立的個性特征,如懷疑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不迷信權威;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強烈的求知欲;不竭的進取精神。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其過程主要經過以下階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 激發(fā)創(chuàng)新欲 → 實施創(chuàng)新行為 → 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 → 塑造創(chuàng)新個性.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可以在課外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如引導學生開展家庭實驗,即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物理實驗,這樣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家庭實驗可以利用家庭中、生活中現成的器具或簡單加工就可制成的器材,提倡“瓶瓶罐罐作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如:在一個陀螺的上平面用美術顏料涂上不同顏色制成“七色板”,用細繩抽動陀螺快速旋轉就能做色光的混合實驗。利用鉛筆、導線、手電筒設計調光燈電路。
3、充分發(fā)揮教材中各欄目的教育功能
在新教材的每一節(jié)中,都設置有一些欄目,如“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想想做做”、“科學物理社會”、“科學世界”等欄目,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提問角度靈活、設置精巧、有很強的思考價值和教學價值,在教材結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將這些欄目融合在課堂教學中,可使教學效果錦上添花,會收到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素質的綜合效果。
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新穎、典型、興趣、巧妙。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的重要材料,我們想方設法全做,并設法增加一些演示,器材不足就借、自制,代用。
“想想做做”、“想想議議”中安排課堂中的學習活動,極利于學生主動動手動腦,教師可以完全放開讓學生去議去做,讓他們經歷和體驗。在發(fā)現和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腦動手的能力和習慣。在議和做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協(xié)作精神。
“科學物理社會”欄目的內容,展示物理學與技術、社會的關系。有的反映出物理科學的價值,有的反映科學的方法。這個欄目的內容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而且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緊迫感,都是學生是很想知道的、很感興趣的。
“科學世界”欄目,對某些有關的物理科學知識擴展性的介紹,把學生引入了科學的殿堂,其中有奇妙的科學知識、知識應用、教學內容的拓寬、科學的方法、妙趣橫生的現象等等,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還有利于興趣的鞏固。
這些欄目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化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認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進度
關于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三):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fā),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系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fā)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于掌握知識,又有利于培養(yǎng)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自已的目標。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fā)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科書采用了苻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fā)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苻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guī)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并附有章首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jié),每節(jié)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huán)節(jié),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fā)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jié)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二、學生分析
本學年我擔任初三年級35、36兩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其兩班學生在物理學科的基本情況是:大多數學生對初二學年的物理基礎知識掌握不太好,很多知識只限于表面了解,機械記憶,忽視內在的、本質的聯系與區(qū)別,不注重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及靈活運用,特別是少數學生對某些章節(jié)或者是一問三不知,或者是張冠李戴。就班級整體而言,35班成績大多處于中等偏下,36班成績大多處于中等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根據各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以使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成績都有一個大的提高。
三、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于積極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guī)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鼓勵他們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教育,并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于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