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雨點教學實錄
蘇教版雨點教學實錄
《雨點》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第二篇課文。全詩共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動態(tài)。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蘇教版雨點教學實錄,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雨點教學實錄篇一
看圖導入
出示圖片
師:誰來叫叫它的名字?
生:雨點
師:你從圖上看到了怎樣的雨點?
生:小小的雨點
生:可愛的雨點
生:開心的雨點
生:很多的雨點
生讀題(多開心啊
真可愛
小小的,我喜歡
這么可愛的雨點誰都喜歡)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叫叫它的名字
生齊讀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雨點》
出示第一句: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
指名讀
師:看,(出示圖片)小雨點落到了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生:池塘里
生:睡覺
師:小雨點,小雨點,你為什么睡得這么香?
生:因為我很累
生:因為池塘的景色很漂亮讓我想睡了
生:因為池塘很小,正好給我睡覺
師:小朋友再看一下,池塘的水怎么樣?
生:很清
生:很靜,沒有波紋
師:是啊,靜得就像一面
生:鏡子
師:老師在這送你們一個詞:水平如鏡讀詞
師:小雨點躺在上面就像睡在一張大床上一樣,讓你覺得?
生:很舒服
生:很開心
生:很享受相機指導讀詞“睡覺”
師:能在這么一張大床上睡覺可真享受,難怪小雨點會睡得這么香!誰來讀好這句話?
生讀(真香啊好舒服我 聽出開了,你不想吵醒它)
師:讓我們也去美美地睡上一覺,一起讀
過渡:不一會兒,小雨點醒來了,瞧它又來到了哪里?(出示圖片)在干什么?
出示第二句:雨點落進小溪里,在小溪散步
生:小溪里
生:散步
師:看著圖片,想想看,這時小雨點為什么不能在里面睡覺了?
生:小溪里的水是會動的
生:池塘的 水比較平靜,小溪的 水是流動的,如果在里面睡覺的 話雨點會被沖走的
生:如果還在里面睡覺會撞上石頭的
師:為什么會裝上石頭啊
生:因為水在流動
師:是啊,小溪的水緩緩地流動著,雨點就邁著步子走起來了,就像在散步一樣,小朋友平時散過步嗎?是怎樣走的?
生:慢慢走的
生:邊走邊看
生:走走停停
師:心情怎么樣?
生:很開心
生:舒服
生:很放松相機指導讀詞“散步“
師:看小雨點多悠閑啊,誰來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蘇教版雨點教學實錄篇二
片段一:
師:小雨點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生讀課文后回答: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師表揚后指名讀詞。一生讀的很有特點,聲音太小,一看到我的手勢,立刻提高嗓門。所以感覺就好像有意這么讀的。我順勢問到:為什么聲音要由低到高?孩子一愣,可是立即就有別的孩子舉手了:因為從池塘到海洋,水越來越多了,所以聲音要越來越高。受到別人的啟發(fā),讀詞的孩子也有了新發(fā)
現(xiàn):因為池塘是平靜的,小溪開始慢慢的流了,到海洋就會掀起大浪,所以要讀得聲音越來越高。師再問:僅僅讀得聲高就可以了?生:不行,還要把小溪慢慢的流讀出來,小溪要拖的聲音長一點,海洋多大啊,又要大聲讀,又要有力量!師:可以試試嗎?孩子讀得搖頭晃腦,很有味道。
片段二、
師:你們怎么理解這個“散步”的?
生1:我做動作(在教室慢慢的走,邊走還邊東張西望,怡然自得)
生2、我知道散步就是走得很慢,一邊走還可以一邊欣賞周圍的風景。
生3:我爺爺常常在早上出去散步,說可以透透氣,能鍛煉身體呢!
生4|、我想表演兩個人散步的樣子(過來就挎著我的胳膊,緊緊挨著我,邊慢慢走,邊指指點點,微笑著,很愉快的樣子,他的表演贏得了同學的掌聲。)
其實我也不知道語文課到底怎樣上才是最好的,但我和孩子在課堂上的快樂卻是實實在在,孩子的思維想象越來越讓我驚嘆,能讓孩子深深愛上語文,這是我努力的目標。
蘇教版雨點教學實錄篇三
師:(出示“雨點下落池塘圖”;手指池塘)這是什么?
生:(齊聲)池塘。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池塘呀?
生:小池塘。
師:你從哪兒看出這是個小池塘的?
生:雨點躺在池塘里睡覺,頭接近池塘的那邊,腳接近池塘的這邊,從這里可看出這是個小池塘。
師:瞧雨點的樣兒,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點也不擔心池塘里的水會把他沖走呢?
生:因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會流動的。
生:有時可能有點兒晃動。
生:有點兒晃動,像搖籃一樣,雨點會睡得更香。(板書:睡覺)
師:(出示“小溪圖”)如果雨點落進小溪里,他還能像落在池塘里那樣躺下靜靜地睡覺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我看出小溪正在山間慢慢地流淌著,雨點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樣,躺下靜靜地睡覺了。
師:雨點會隨著溪水慢慢地流淌著,雨點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樣,躺下靜靜地睡覺了。雨點會隨著溪水慢慢地流淌,就像人在———(師以散步姿態(tài)提示)
生:(齊聲)散步。(板書:散步)
師:(出示“江河圖”)如果雨點落進江河里呢?
生:(看圖后若有所思)那他再也不是散步的樣子了。
師:會是一幅什么模樣呢?
生:奔跑。
師:你為什么要用“奔跑”這個詞來形容?
生:我背過一首唐詩,其中有一句是“不盡長江滾滾來”,落在里面的雨點,一定會隨著滾滾江河不
停地“奔跑”。(板書“奔跑”)
師:你真聰明!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畫,聯(lián)系背過的詩句回答,完全正確,我們給他鼓掌。
師:如果雨點落進海洋里,又會是什么模樣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幅圖。(出示“雨點隨海浪跳躍圖”)請小朋友觀察畫面,看看落進海洋里的雨點在做什么?
生:雨點在隨著海浪跳躍。(板書“跳躍”)
師::“跳躍”和“奔跑”有什么不同?
生:“奔跑”是在地面上跑,“跳躍”要離開地面,像飛起來一樣,比奔跑更快。圖畫上的雨點,隨著
涌起的海浪,像騰云駕霧的孫悟空,飛上了天空。
師:理解理解得真好!
師::雨點只有落進池塘里,才有可能靜靜地躺下,一動不動地睡覺;他落進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就會動個不停,沒有片刻的寧靜,要么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在山間散步,要么隨著滾滾的江河不停地
奔跑,要么跟著涌向天空的海浪一個勁兒跳躍。
【評析】:這一教學片斷精心設計,別具匠心,給人以深刻啟迪。
一是巧抓動詞。老師巧妙抓住雨點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特點,從教材中提煉出“睡覺
”、“散步”、“奔跑”、“跳躍”等動詞,在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示、結合詩意理解時,相機板書,連同
先前有心留下的板書,組合成有機整體,學生自然層次分明地把握全篇了。
二是運用比喻,加深理解。雨點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呈現(xiàn)了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
態(tài)勢,但如何具體理解呢?老師注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學知識,或用搖藍中甜睡的小囡、或
擬人散步的模樣、或引唐詩佐證“奔跑”、或借孫悟空比狀“跳躍”,這就更讓學生覺得貼近可感、
收到“因方借巧、即勢會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