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學設計
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學設計
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概述關于生命起源問題的幾種主要觀點。
2.描述生命起源的大致過程。
(二)能力方面
1.嘗試運用證據(jù)和邏輯作出推測。
2.嘗試比較“神創(chuàng)論”“海洋發(fā)生論”和“宇生論”等幾種生命起源觀點,了解每一種觀點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提高比較、甄別各種觀點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
1.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
2.認同敢于質疑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
2.嘗試運用證據(jù)和邏輯作出推測。
三、教學難點
嘗試運用證據(jù)和邏輯作出推測。
四、課前準備
PPT課件、相關的視頻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思想 |
(一)導入 | 【圖片展示】世界各地關于生命起源的神話傳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圣經》片段《創(chuàng)世紀》等。 提問:最早人們認為生命是怎么起源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世神話,這些神話的共同點是什么?你們相信這些神話嗎?為什么? 講授:基督教在西方在統(tǒng)治地位以后,神創(chuàng)論成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條,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生命的起源的探索。 | 聆聽,觀看;感受著悠遠而神秘的氛圍,并想象原始的地球。 回答問題,學生大膽解釋其中的內容。 | 將學生帶入悠遠而神秘的氛圍,引導學生產生興趣。 |
(二)原始地球的形成 | 講授:迄今為止,我們發(fā)現(xiàn)了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來自澳大利亞西部,距今約三十五億年前的巖石,因此我們可以說生命起源不晚于三十五億年。 提問:35億年前地球上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呢? 【播放視頻】《原始地球環(huán)境》。 組織小組間交流:這樣的原始地球環(huán)境中,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呢? 引伸提問:生命起源的物質基礎是什么?能量條件是什么?原始生命誕生的場所在哪兒? | 1.打開思維的閥門進行想象,用自己的生動語言描述想象中的地球。 2.指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整理課前收集的人類對生命起源問題的認識自然發(fā)生說、宇生說、熱泉生態(tài)系統(tǒng)說、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說等。 |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推測能力。 學生展示自己通過多渠道收集的材料,發(fā)揮小組的力量。 |
(三)米勒實驗 | 講授: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猜想:在紫外線、閃電、熱能和宇宙射線的激發(fā)下,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氨、氫、甲烷和水蒸氣等相互作用形成有機小分子。 提問:科學家的猜想是否正確?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生成有機小分子嗎?如何驗證? 【圖片展示】米勒的實驗。 提問:米勒實驗裝置各部分分別模擬什么? 講授:1周后,在裝置底部實驗瓶的水溶液中,發(fā)現(xiàn)了多種有機小分子,其中有些是組成生命物質的必要成分。 提問:從米勒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 觀察米勒實驗的裝置,分析實驗設計的原理和結果,根據(jù)老師提供的資料,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讓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更深入些。 在全班交流成果,使得問題的解決更加完善。 回答:水蒸氣、氫、氨和甲烷等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沸水模擬原始海洋;電極模擬閃電和輻射等環(huán)境條件;冷凝器模擬降雨過等。 回答: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生成有機小分子。 | 實驗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 |
(四)生命起源學說 | 講授:科學家進一步推測:有機小分子隨著雨水匯入熱湯似的原始海洋,經長期演變,最終形成簡單的原始生命形式。 提問:1976年,我國吉林地區(qū)曾發(fā)生了一場罕見的隕石雨,科學家們在隕石表面發(fā)現(xiàn)了多種有機小分子物質,你以此能得出怎樣的推測結論? 閱讀:海洋起源學說 提問:科學家的推測是否正確?在原始海洋能夠形成原始生命嗎?如何驗證? 講授:我國的科研成果展示。(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轉運RNA等。) 提問:這些研究成果說明了什么? 講授:所有的生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體內都含有蛋白質和核酸。蛋白質和核酸是構成生命有機體的基本素材。 設問:有了基本材料在實驗室里是否就可以制造出原始生命呢? 【播放視頻】錄像《實驗》。 總結 | 聆聽。 思考。 回答:地球生命可能從外星球起源。 學生總結歸納:生命是復雜的,生命的起源的問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 | 推測能力的培養(yǎng)。 從學生理解的角度出發(fā)梳理重點難點知識,幫助構建知識框架。 |
(五)反饋練習 | 分析:腐肉生蛆 提問:有人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提出一些新的見解,勇于對“神創(chuàng)論”提出挑戰(zhàn),比如善于觀察的人們看到腐肉生蛆、枯草化螢、青蛙從淤泥中跳了出來、臭水溝里突然出現(xiàn)了老鼠等,便提出了自然發(fā)生論,認為生命是由無生命物質自然產生的,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完成,甚至可以自然產生。 提問:你們是否贊同自然發(fā)生論? 分析:巴斯德的“鵝頸燒瓶”實驗。(出示實驗裝置圖片) 提問:你能解釋實驗現(xiàn)象嗎? 提問:如果不加熱肉湯是否會變質?為什么?有無對照?還可以怎樣設計對照? 講授: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倫敦的一個研究所中,還一直保存著19世紀后期為否定自然發(fā)生論所用的一些陳年肉湯,它們在70年后依然清亮如故。 講授:巴斯德實驗使人們堅信:“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隨時自發(fā)的產生新生命”。 | 回答問題。 回答:微生物來自空氣中;燒瓶里有微生物;前后對照;設置兩組,一個移開S管,一個不移開。 | 學生推測能力的反饋。 |
(六)課堂小結 | 提問:生命是怎樣產生的?你個人支持哪一個觀點? 總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如何誕生的?雖然說目前這一問題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相信在人們不懈的努力下,這一千古之謎終會水落石出。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夠為這一謎底的揭曉做出自己的貢獻! | 學生自由發(fā)言。各抒己見,總結歸納所學。 | 使學生敢于發(fā)表個人觀點。 |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學反思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是科學家關注的爭論的焦點之一。也是學生愿意學習和了解,樂于參與辯論的話題。本課我覺得可拋出一些基本的觀點,讓學生根據(jù)教材所提供的較為豐富的證據(jù)進行一定的邏輯推理,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結論。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授課中最好作些必要的知識和邏輯方面的鋪墊。課堂中我為學生介紹了目前有爭議的四種唯物主義生命起源說:自然發(fā)生說、宇生說,熱泉生態(tài)系統(tǒng),化學起源說。介紹的目的是告訴學生關于地球上生命起源問題,目前依然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這也印證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本課教材提供了較為豐富而且內容較新的證據(jù),分別支持著化學起源說(包括米勒模擬無機小分子演變?yōu)橛袡C小分子階段和奧巴林模擬的有機大分子演變成多分子體系的過程),宇生說和自然發(fā)生說。這樣的介紹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視野,需要老師注意的是將科學推測貫穿在教學的始終,可以將它們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這樣可以初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聯(lián)想能力和想像力。至于學生認同哪一種學說,這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學生通過科學推測,對生命的起源要有自己的看法。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