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人類的老師教案
蘇教版人類的老師教案
《人類的“老師”》是一篇科技小品文,是介紹有關仿生學方面內容的,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蘇教版人類的老師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人類的老師教案
一、教學要求:
1.會認本課9個生字,規(guī)范書寫8個一類字,能夠讀準“薄”“殼”這兩個多音字的讀音,通過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理解、積累“機毀人亡、教訓、均勻”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課文首尾呼應、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課文首尾呼應、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評價設計:
1.在檢查學生預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查看預習單、自由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識、寫生字及正確、流利讀書情況。
2.在初讀感知環(huán)節(jié),通過梳理文章脈絡,劃分意義段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層次,提升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讀課文環(huán)節(jié),采取學生自學、小組合作的方式,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抓住重點詞語,品讀課文,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并能結合課外搜集的有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4.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及時做出評價。
四、教與學的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單。(見后附件1)
教師:
1.教學課件
2.根據學生預習單查看預習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激趣引入,讀題激疑。
1.板書“老師”二字,學生齊讀,談談心目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
2.補充板書完整課題,讀題激疑:課題中的“老師”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人類的“老師”究竟是誰?為什么稱它們是人類的“老師”?
(二)借助預習單,檢查預習。
1.檢查能否讀準生字。
出示學生的預習單,檢查學生能否把文中的生字讀正確。老師重點提醒:“省”翹舌音;“鯨、亡”后鼻音;“某”的韻母是“ou”不是“u”。
2.借助預習單,檢查學生生字的書寫情況。
(1)出示學生預習單,組織學生生字寫得是否正確、規(guī)范。提醒學生處理好部件之間的比例關系、筆畫的繁簡及其在田字格中所處的位置,重點指導“勻”要寫得方正、舒展,而做“均”的部件時、左右要壓縮,“禍”是示字旁,“省”上面的一點不能少。
(2)學生練習自己寫錯的和寫得不滿意的生字。
3.出示詞語,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同位交流自學到的生詞。
(2)比賽認讀老師認為重要的詞語。
課件出示詞語:
破碎 教訓 新式 坦克 超過 均勻 堅固 機翼 慘禍 省料
某些 機毀人亡 輕而易舉 薄殼結構 流線體
① 讀準詞語,同位互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重點強調“薄殼結構”讀
作“bó qiào jié gòu”。
?、?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4.檢查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讀文,要求:讀正確、流利。教師注意提醒學生讀書、聽書習慣。
(2)重點指導長句子和難讀的句子的朗讀,指導學生注意合理的停頓。
如: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的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5.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課文讀到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了吧?
?、俪鍪镜谄咦匀欢?,齊讀: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板書: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這一點?
出示第二自然段:
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兒一種呢。
?、鄄煌木渥?,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分別在課文的前開頭和結尾,這樣的寫作方法在以前也接觸過?(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④指導朗讀,讀出對自然的敬畏。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舉例介紹了自然界的種種生物是人類的老師?能不能給課文分分段。
(3)學生自由分段后指名交流,教師小結。
第一段(1——2自然段):科學家在魚兒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指出
很多生物是人類的“老師”。
第二段(3——6自然段)分別舉了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的例子說明生物是人類的好“老師”。
第三段(7自然段):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人類的好“老師”。環(huán)節(jié)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重點感悟,研討探索自然的秘密。
1.學習1——2自然段,探究“魚兒”的秘密。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為什么說魚兒是人類的“老師”?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因為科學家從魚兒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所以說魚兒是人類的“老師”。)
(3)觀察圖片:上下游動的魚兒與潛水艇。
(4)齊讀1——2自然段。
(5)小結:因為科學家從魚兒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所以說魚兒是人類的——讀題。自然界中的“老師”還有哪些?它們的獨特之處是什么?人類學習后的結果怎樣?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環(huán)節(jié)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重點感悟,研討探索自然的秘密。
1.學習第3段,探究“蜻蜓”的秘密。
(1)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老師是誰?它的獨特之處是什么?人類學習后的結果怎樣?
(2)引導交流: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選用下面的句式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說清楚嗎?
出示:
科學家從___ _得到啟示,發(fā)明了____ 。
人們模仿____ 造出了____ 。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飛機設計。
(3)人類為什么要想發(fā)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飛機的?用直線在文中畫出有關句子。
(4)指讀句子: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讀出驕傲、自豪。
(5)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fā)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貢獻??梢婙B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6)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么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用彎線在文中畫出有關句子。
(7)指名讀句子。給“劇烈”換個詞語,說說“機毀人亡”的意思。
(8)(出示蜻蜓的圖片)教師補充: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
(9)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指導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10)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 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讀題)
2.學習第4自然段,探究“鯨”的秘密。
(1)指名讀課文,思考:老師是誰?它的獨特之處是什么?它對人類有什么啟示?
(2)師適時點撥并現場勾勒鯨的形體,并過渡: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狀的形體就是“流線體”。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車、火車、飛機機身、潛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線型。
(3)齊讀這一段,引導學生用“”人類 模仿,改進 ,提高了 。”的句式概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3.自學第5自然段,探究“雞蛋”的秘密。
(1)小組內學習第5段,完成表格
出示:
誰是人類的老師?獨特之處?向這位老師學習的結果樣?
(2)學生匯報。
(3)實驗探究:請學生上臺捏雞蛋,討論: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
出示句子:
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僦该x。
②用“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4)這種“薄殼結構”有什么特點?建筑師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5)你還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殼結構”?
(6)投影出示圖片并總結: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jié)省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著名建筑還有很多白宮、克里姆林宮、太空針塔等。這樣的建筑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課后同學們不妨去調查一下。
(7)齊讀第5自然段,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fā),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筑設計)
4.學習第6自然段,了解詳略得當的寫法。
(1)質疑: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僅僅是3—5自然段中的那幾個嗎?還有哪些?學生匯報。還通過什么可以看出來?(省略號看出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還有很多)
(2)你還知道哪些例子呢?(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介紹)
(3)課文寫了這兩位老師與前面的方法一樣嗎?為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有詳有略,突出重點。海陸空各一代表)自然界能夠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太多太多了,不能一一介紹。師小結本文的寫作方法:詳略得當。
環(huán)節(jié)三、回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四)總結全文,深化情感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出示:
人類從 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飛機;從 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新式飛機;從 身上得到啟示,改進了船體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從 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了許多“薄殼結構”的建筑物;模仿袋鼠制造了 ;模仿貝殼制造了 。所以說, 是人類的好“老師”。
(1)口頭填空。
(2)齊讀。
2.說說課題中的“老師”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3.學習了課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4.課堂總結: 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經過對許多生物的研究,人類獲得了不少啟發(fā),但這還遠遠不夠,更多的奧妙還有待于我們去發(fā)現。只要同學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為師,在走進自然的同時,一定會獲得更多的啟示,產生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五)作業(yè)超市。
1.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搜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做一期手抄報。
(六)板書設計
7.人類的“老師”(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飛機設計
輪船設計 詳
建筑設計
汽車設計 略
坦克設計
教后反思:
成功之處:教學中,我采取了引題質疑的方法,讓學生提出 “人類的‘老師’是誰?”這個大問題,說出自然界中種種生物是人類的“老師”。接著讓學生帶著“自然界中的‘老師’還有哪些?它們的獨特之處是什么?人類學習后的結果怎樣?”這幾個問題讓學生學習課文的3—6節(jié)。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先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第3節(jié),通過讀讀、畫畫、討論、交流等形式品讀課文,無拘無束地暢談自己的感受,輕松愉快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然后自學4——5節(jié),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討與研究之中,尤其是匯報自己搜集到的資料時,暢所欲言。課堂上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的氣氛極濃,激發(fā)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愿望,突破了教學重點。
不足之處:重點感悟過程有些平均用力,在學生學習第3節(jié)后未能提煉出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沒有完全讓學生自學,扶的較多。
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紹有關仿生學方面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都很強,文章結構簡明,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自讀自悟。因而,在教學中,要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guī),還自主學習于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討與研究之中,反復研讀,挖掘文本內涵,親身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愿望。
蘇教版人類的老師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重點介紹了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想動物學習的幾個例子,具體說明了人類以生物為師,向自然學習的收獲。文章知識性和趣味性都很強,結構簡明,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自讀自悟。因而,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guī),還自主學習于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討與研究之中,親身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感和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fā)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愿望。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時我遵循了這一原則。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預習的能力,所以,自主預習時,我讓學生多渠道搜集相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以便小組交流。精讀課文時,主要抓住重點段,即三、四、五自然段,反復研讀,挖掘文本內涵。因為這三個自然段結構相似,因此,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重點學習自已最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討。如:“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給我們什么啟發(fā)?除了文中列舉的那些事例外,人類還向哪些生物學習過?等等。
通過小組的交流,展示學習成果,體現了學習過程的合作。合作的過程,是師生、生生思維碰撞的過程,是相互學習的、接納的過程,也是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求知的欲望特別地強烈,課堂氣氛空前高漲。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