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的繁殖方法與栽培要點
蠟梅(拉丁學(xué)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
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著生于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nèi),先花后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無毛,花絲比花藥長或等長,花藥內(nèi)彎,無毛,花柱長達(dá)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zhì)化,口部收縮,并具有鉆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葉開花,
栽培變種有磬口蠟梅;柴油心蠟梅;狗繩蠟梅。蠟梅原產(chǎn)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zhì)要求不嚴(yán),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蠟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斗寒傲霜,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在強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shù),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藥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fēng)濕麻木、風(fēng)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郁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xué)成分有芐醇、乙酸芐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種子含蠟梅堿(calycanthine)。
臘梅的繁殖方法與栽培要點
一、臘梅常用播種、分株、壓條、嫁接等方法繁殖
1、播種
多用于砧木繁殖及新品種選育,也可直接用于園林栽植。6~7月種子呈棕黑色時即可采收,以隨采隨播最好,播后10天即出苗,當(dāng)年苗高可達(dá)10厘米以上。如春播,種子應(yīng)在陰涼處干藏,播前溫水浸種12小時。一般實生苗3~4年即可以開花。
2、分株
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進(jìn)行。分株時,每小株需留有主枝1~2根,并在主干10厘米處剪截后栽種。
3、壓條
有普通壓條、堆土壓條和空中壓條等方法,目前應(yīng)用較少。以5~6月梅雨季節(jié)進(jìn)行壓條最好。
4、嫁接
是蠟梅主要的繁殖方法。采用切接、腹接、靠接、芽接均可。切接及腹接在3月當(dāng)葉芽萌動如麥粒大小時進(jìn)行。這一時期只有一星期左右,如貯藏接穗和剝除母株枝條上萌發(fā)的芽,可延長嫁接期限,接活后要及時除盡砧木萌條??拷釉诖合亩伎蛇M(jìn)行,但以5月最適宜。芽接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佳。
二、臘梅栽培技術(shù)
移植蠟梅,宜在秋、冬落葉后至春季發(fā)芽前進(jìn)行,大苗要帶土球。種植深度與原地相同。在管理中要掌握下列三條:
1、勤施肥
每年早春和初冬各施一次肥,施肥后隨即澆水。盆栽者,盆土要用腐葉肥摻沙壤土作底肥,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6~7月應(yīng)少量多次施薄肥水,促進(jìn)花芽分化。
2、巧修技
早春花謝后進(jìn)行回剪,基部保留三對芽,促使蠟梅多抽枝,或者在新枝長出2~3對芽后摘去頂芽,促進(jìn)萌發(fā)副梢。夏末秋初要修去當(dāng)年生新枝頂梢,使中下部枝條花芽發(fā)育充實、飽滿。
3、少澆水
蠟梅怕澇,土壤濕度過大臘梅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和開放。盆栽土壤保持半墑即可,露地在雨季尤其要防止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