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毛細血管瘤治療方法
兒童毛細血管瘤治療方法
毛細血管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又名嬰兒型血管瘤。那么,對于兒童患上毛細血管瘤要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兒童毛細血管瘤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兒童毛細血管瘤癥狀
1.新生兒斑痣
新生兒斑痣是毛細血管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又稱橙色斑,常見于前額、上眼瞼、眉間、鼻周或頸頜部。橙紅或淡紅色,不突出皮面,輕壓即可退色,隨患兒生長而略增大,但顏色并不加深,大多數(shù)在數(shù)月后自行消退,毋需治療。
2.葡萄酒色斑
多見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軀干或四肢,呈淡紅至暗紅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變范圍隨患兒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有些病人并發(fā)全身性異常如青光眼等。
3.蜘蛛形痣
細小如針眼,多見于面、臂、手、軀干部。
4.草莓狀毛細血管瘤
少部分患兒出生時即表現(xiàn)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由散在紅斑點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塊,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僅為極小的小紅點,擴大并互相融合成塊,常高出皮膚3-4毫米,鮮紅色,表面呈許多顆料狀,類似草莓而得名。能自行消退,常在1-4歲間消退。
5.家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病變
多見于鼻腔粘膜,其次為面、舌、唇、手指等,擴張的毛細血管主要位于真皮及粘膜下,管壁菲薄,僅有一層內(nèi)皮與表皮相鄰,病灶直徑一般為1—3mm,不規(guī)則,平坦或隆起,紅色或紫紅色,加壓時顏色變白。本癥有顯著的出血傾向,隨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現(xiàn)相應的出血癥狀,如鼻衄、咯血、泌尿系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
6.肉芽性血管瘤
位丁皮膚的肉芽狀血管瘤,中央為毛細血管,周圍為炎性肉芽腫,因此又名化膿性肉芽腫。多見于手指,可能由于刺傷或毛細血管瘤繼發(fā)感染所致。
兒童毛細血管瘤西醫(yī)治療方法
對于毛細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尚存在爭議。
1.觀察
發(fā)展較慢或靜止,不影響視力或外觀,可不予任何干擾,靜待其自行消退。
2.皮質(zhì)類固醇療法
腫瘤發(fā)展較快,可口服或腫瘤內(nèi)注射皮質(zhì)類固醇。采用長效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40~80mg和速效的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6~12mg混合液,注射于腫瘤內(nèi),1~2次腫瘤可完全消退。用地塞米松代替倍他米松有同等療效。口服皮質(zhì)類固醇也可達到治療腫瘤目的,但長期應用可引起全身并發(fā)癥。
3.硬化劑瘤內(nèi)注射
用于腫瘤較小的皮下病變,常采用5%魚肝油酸鈉或50 %尿素瘤內(nèi)注射。也可采用瘤內(nèi)注射無水酒精0.5~0.7ml于病灶中央,施行1~2次據(jù)稱腫瘤可全部消退。另外,熱凝也可應用,但應避免形成皮膚瘢痕。
4.抗癌藥瘤內(nèi)注射
應用平陽星4~8mg與地塞米松混合,瘤內(nèi)注射,可使腫瘤消失。
5.冷凍和激光照射
應用于表層病變。
6.放射治療
小劑量放射治療對防止腫瘤增長,促使病變萎縮有肯定的效果。淺層病變應用軟X線、深層病變應用60Co或加速器照射。
7.手術切除
毛細血管瘤無囊膜,與正常結構界限不清,且手術出血較多,廣泛切除易損傷功能結構,除非以上方法不能實行或無效才考慮手術切除。手術要注意保留重要正常結構,如腫瘤邊界未能完全切除,在手術床上冷凍可避免復發(fā)。如存在美容問題,留待以后解決,有些病例在生長過程中可自行改善外觀。
毛細血管瘤預后
取決于患兒的病變程度。新生兒斑痣、草莓狀毛細血管瘤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顏色會越來越淡 。鮮紅斑痣、葡萄酒色斑顏色隨著患者的年齡增長由淡紅到深紅甚至暗紫色,未經(jīng)治療終身不退,特別是在面部,因為影響美觀,使病人產(chǎn)生心里煩惱和思想負擔,對嬰幼兒的成長心里發(fā)育造成很大影響,對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有的甚至造成性格孤癖、內(nèi)向、極端等。家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化膿性肉芽腫病變表面容易發(fā)生潰瘍引起出血,創(chuàng)面難愈合,愈后留疤痕等危害。
看了"兒童毛細血管瘤治療方法"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