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師課題結題報告
通常,結題報告與開題報告相對應。下文是2017教師課題結題報告,歡迎閱讀!
2017教師課題結題報告一
一、課題結題報告的結構及寫作方法
撰寫課題報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由于其結構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寫課題報告,首先必須把握各類報告的特征。
教育技術研究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正文、討論或建議、結論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技術研究報告是教育實驗研究之后,對教育實驗研究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結論、分析與討論、參考文獻和附錄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書面材料。由題目、引言、正文、結尾等幾部分組成。
至此可見,課題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但可以歸結為前言,正文、結論這種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課題報告。除了上述幾個組成部分外,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科兩個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并表明對報告的所有權。附錄和參考資料是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參考文獻是指在課題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注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卷期、頁碼、出版機構及出版時間。
二、撰寫課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課題報告的開場白。引言部分必須說明進行這項課題研究工作的緣由和重要性;前人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進展情況,存在什么問題;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計劃解決什么問題,在學術上有什么意義等。要求簡明扼要,直截了當。應該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對前人的工作隨意否定,或輕易斷言此問題前人沒有研究過,屬于歷史空白,這是不妥當的。怎樣開頭為好,應根據課題報告的內容、各人的寫作風格等因素全面考慮后確定。但必須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著邊際,文不對題;或一步登天,言盡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課題報告的主體,占報告的絕大部分篇幅;是課題報告的關鍵部分,體現著報告的質量和水平。所以,必須重視正文部分的撰寫。各種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在正文部分敘述的內容不盡相同。但要寫好正文部分,都必須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經過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過程,最后得出正確的觀點。并以觀點為軸心,貫穿全文,用材料說明觀點。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tǒng)一,這是基本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說。往往易出現兩種毛病:一種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論點,而缺乏科學的論證;只有論點,沒有材料,缺乏說服力。另一種毛病是羅列大量材料,平鋪直敘,看不出其主要論點是什么。出現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沒有能以確鑿的論據來說明論點,做到論點與論據的統(tǒng)一。為了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研究成果,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還應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而采用圖、表、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的情節(jié)。當然,選用的圖、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準確無誤。
3.結論
課題報告的結論部分是作者經過反復研究后形成的總體論點,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結論必須指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什么問題尚待研究。有的報告可以不寫結論,但應作一簡單的總結或對結果開展一番討論;有的報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議;有的報告不專門寫一段結論性的文字,而是把論點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個部分。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科學研究報告。都必須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guī)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內容的簡單重復,更不是談幾點體會,喊幾個口號。寫結論必須十分謹慎,措詞嚴謹,邏輯嚴密,文字簡明具體,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
三。撰寫課題報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重點應放在介紹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方面。課題報告的價值是以方法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條件的,而這兩者又有內在的聯系,因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學的,才能保證研究結果是可靠的。人們閱讀或審查課題報告,主要關心的是如何開展研究,在研究中發(fā)現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沒有,是如何解決的。研究結果在現階段達到什么程度,還有什么問題需要繼續(xù)解決等。因此,寫作課題報告,主要精力應花在方法和結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該項研究在方法上無懈可擊,從而不得不承認結果的可靠性。
2.理論觀點的闡述要與材料相結合。在課題報告中怎樣使自己的觀點得到有力的論證,是應該關心的重要問題。論點的證實除了必須依靠邏輯的力量外,還需要依靠科學事實的支撐,做到論點與事實相結合。課題報告一定要有具體材料,尊重事實,從事實中列出觀點。首先在論述過程中要處理好論點與事實的關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選好事實。
除了要注意事實的典型性、科學性以外,還要善于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來說明問題,揭示普遍規(guī)律。其次是恰當地配置事實,用事實論證,主要是用來幫助人們理解不熟悉的論點。
3.分析討論要實事求是,不夸大,不縮小。在下結論時要注意前提和條件,不要絕對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經驗說成是普遍規(guī)律。
例:“小學生生活作文研究”報告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心小學,是一所先進學校,1996年3月,我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的《小學生生活作文研究方案》被列為蘇州市教育科研“九五”立項課題,經過幾年的實踐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總結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們提出如下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生活教育理論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理論借鑒和廣闊的研究天地。陶行知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內容。作文活動本身是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在將來知識經濟時代,會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內容即生活之內容,作文教學可以成為生活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間有多大,作文的領域有多廣,生活作文研究是我們在作文教學領域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2)寫作理論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佐證。寫作理論告訴我們,作文是生活的再現、反映、創(chuàng)造,學生的生活內容是學生作文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
內容豐富的作文。教師只有研究、了解、豐富、引導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學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領、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繽紛的色彩。
(3)生活作文是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的良好途徑。根據活動心理學原理,兒童的寫作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寫作的內部動力。寫作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動機。而語言的本質特征在于
它是社會的交際工具,生活教育理論指出,學生這個名詞,就是學習生活,學習人生之
道。學會生活,學會交際,是人發(fā)展的必須與必然,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
學生的寫作動機,使他們樂寫、想寫,從動機走向目的。
二、研究的理論假設。
生活作文的概念假設。所謂“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師通過研究和實踐,創(chuàng)設條件豐富學生生活,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習寫作,提高學生認識生活、表達生活、思想、情感
的能力。
生活作文研究的重點,是尋找溝通生活與寫作的良好途徑,即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導,也不是泛泛而談寫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學寫作文,指導學生寫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學會做人。
三、研究的目標。
生活作文研究的雙向協調目標假設。生活作文研究樹立了做人與作文的協調統(tǒng)一的目標,所謂“雙向”,即指向于做人的目標與指向于作文的目標,做人目標與寫作目標統(tǒng)一,對各年級段的學生提出了生活目標和寫作目標,以期達到生活與寫作的同步前進,協調發(fā)展,最終為達到生活教育理論求真人的目標服務。
要在研究中,總結出生活作文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提高教師作文教學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認識生活的能力,使學校成為作文教學特色學校。
四、研究的主要策略與原則。
1、致力于生活教育理論的運用與發(fā)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博大精深,我們的首選策略是通過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來提高教育教學的自覺性,真學陶,得真經,開展生活教
育理論指導下的生活作文研究實踐,通過生活作文的研究實踐豐富生活教育理論的內容。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才是深入的實踐,沒有生活教育理論來指導的生活作文
實踐是難以得真效的,膚淺的。
2、著眼于人的整體和諧發(fā)展。教育的終極目標應當是人的發(fā)展,我們要從人的發(fā)展的高度來開展生活作文研究。作文能力本身是生活教育內容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命形態(tài)
的內容之一。我們著眼于人的整體發(fā)展,處好育德與育文的關系,特別加強了學校的德育工作,以德育促智育,以育人來育文,以作文來育人,來促進人的整體和諧發(fā)展。
3、追求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從教師與學生兩個層面達到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全體教師協同研究,為完成生活作文研究工作而努力,又要根據自身條件,保持研究個性,尋找
能發(fā)揮自己所長的又能體現學校作文教學共性的模式。課題組教師開展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生活的研究》、《加強作前指導“點”“面”結合之研究》、《融情感教育于作文批改之中的研究與實踐》、《鼓勵性、針對性、主體性原則在作文批改中的運用》、《運用綜合講評方式,提高寫作修改水平》、《運用遷移原理,提高修改能力》、《自評自改欣賞性作文講評方法的研究》、《小學生生活作文的個性化指導》、《班隊活動與生活作文結合的研究》、《生活作文情境的創(chuàng)設研究》等子課題研究。從學生的層面上說,既要加強學生的作文基礎,又要實現在寫作中的個性發(fā)展,做到“保底不封頂”。
4、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和諧發(fā)展。作文教學改革不能離開了語文教學整體改革來進行,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表現,我們在進行生活作文研究中,與語文教學整體改革
相結合,特別是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5、開展作文教學規(guī)律的探索。重視規(guī)律的探索,從實踐中得到經驗,從經驗中研究規(guī)律,規(guī)律即科學,尋找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規(guī)律與方法。在開展作文教學規(guī)律探
索中,注意繼承傳統(tǒng)、借鑒他人與創(chuàng)新,吸取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精髓,認真總結生活作文教學經驗,在探索中學會反思,學會從生活教育理論高度反思教學現象,創(chuàng)造出
符合本校實際的教學經驗。特別加強了對生活作文基本規(guī)律的研究,對作文教學相關問題和基本問題的探討,對作文教學基本過程的研究。
五、主要措施和體會。
我們進行生活作文研究,首先理清的一個思路就是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即:作文即做人,教文以教道,生活與作文是統(tǒng)一的,生活作文是富于生活教育之中的。
生活作文的基本做法是:讓學生在認識生活中提高寫作能力,通過提高寫作能力提高對生活的認識能力。
生活作文主張:生活有情文有情——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善從文中品生活——指導學生認識生活;能以妙筆繪春秋——指導學生表達感受。
1、把生活作文置于整個教育觀念的改造的系統(tǒng)中來觀照。
教育觀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撐,我們在生活作文研究中加強教育觀念的更新,在更新整個教育觀念基礎上進行生活作文研究。
在觀念改造工作中,我們開展了分層的逐步深入的工作,課題立項后,我們即成立了課題組,并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組成成員。我們又成立了校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每月進行一次學習,編印一期《師陶活頁文選》,每學期編印一期會刊《求真》,參加第二、三屆全國中青年學陶骨干培訓。每學期有計劃地對全體語文教師、全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講座。編印摘編因特網網絡教育信息的《他山石》周報,成立教科中心組,定期學習,拓展教師的眼界,用科研的力量團結教師,領導觀念。
2017教師課題結題報告二
教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的撰寫提要:結題報告的撰寫,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重形式更重與內容,一份行文規(guī)范的研究報告可以顯現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態(tài)度與研究水平。
教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的撰寫
20xx年度—20xx年度尚有部分立項課題沒有結題,按照學校規(guī)定,這些課題必須在6月底前整理好現有資料,撰寫好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為便于教師撰寫,將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方法和格式簡單整理如下,希望對課題研究者有所幫助。
結題報告的撰寫,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重形式更重與內容,一份行文規(guī)范的研究報告可以顯現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態(tài)度與研究水平。
結題報告應該包含三大塊的內容:標題部分、正文部分、附錄部分。
一、標題部分
標題:題目中看內容,要求簡練、體現報告的主觀點。
署名:一般不超過三個,以對課題研究的貢獻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內,常用200字以內。內容為“為什么做?”、“怎么樣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結論”。英文摘要50個單詞左右,用第三人稱描述,時態(tài)是過去時。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結果分析”、“討論”、“結論”五大部分。當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類的說法。
“引言”:即前言、問題的提出,必須和課題研究的內容相對應。
“方法”:即課題的對象與方法,
如果是實驗報告,需要闡述實驗研究的儀器、設備、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數據分析軟件等等。
現在我們教師大都采用的敘事方式的闡述,寫明課題研究的設計程序、整個研究過程的客觀描述。
“結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數據描述相結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數據描述時,可以采用餅圖、曲線圖、條形圖等圖形幫助說明,在表格形式進行描述時,可以采用三線表格形式。
“討論”,討論包含以下內容:
討論預期與結果的一致性,判斷為什么一致。
討論本研究與其他的同類研究的異同,說明本研究的前瞻性與科學性。
討論還有哪些可以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結論”:簡單、明了。
三、附錄部分
包含“參考文獻”、“附件”兩個內容。
“參考文獻”:即時性強,不要引用許多年前的雜志或專著。格式如下:
專著的引用:作者.書名.出版社,版本及年代.
雜志上文章的引用:作者.文章名.雜志名,XX年第X期。
“附件”:非必要,有就附上。
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
一般格式的標題序號撰寫方式如下:
“一、”“二、”……
“(一)”“(二)”…..
“1.”“2.”……
“(1)”“(2)”……
科技項目格式的標題序號撰寫方式如下:
“1”“2”……
“1.1”“1.2”……
“1.1.1”“1.1.2”……
“1.1.1.1”“1.1.1.2”……
2017教師課題結題報告三
為了促進我縣中小學及幼兒園立項課題的深入研究,認真做好結題工作,撰寫好結題報告,現搜集以下結題報告范例,供老師們在課題研究中參考和借鑒。
范例1:
《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結題報告
張家港市朱建榮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yǎng)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梢姡攀肿寣W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能力。
而現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大量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變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此,我確立了《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后,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1.通過互批互評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為習慣,以提高寫作的能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內容
培養(yǎng)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能力
本課題系蘇州市中小學指導學生自學微型課題,課題編號1009059,組長:朱建榮。主要研究成員:施路平、鄭詠梅、蔡秀蘭、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進行調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綜合,為課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為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guī)范、合理。
經驗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guī)律,來指引今后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0月: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tài)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tài)課堂的文章。2.醞釀制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情況,搜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并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積極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后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tài)理論,基于蔡明的生態(tài)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tài)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的生態(tài)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日?;顒?/p>
09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干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10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征細致描繪》
10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10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tài)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說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有三點評價,1.港區(qū)初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后注重應用,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和能力。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3.養(yǎng)成了一種市進修學校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后與進修學校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學校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tài)語文群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并進行評課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墩n標》特別強調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yǎng)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也符合葉圣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于課堂,恰好符合張家港市生態(tài)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鑒賞,又是對課文鑒賞的復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注,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表明鑒賞能力越來越高。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guī)范符號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積極中肯的發(fā)表意見。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fā)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能力。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個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接受,其價值能被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有鑒賞能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表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建議。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里就輕松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積極思考,大膽發(fā)現,大膽發(fā)表意見。學生的日記可以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yōu)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鑒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能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zhàn),一次提高。它激發(fā)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fā)了教師的知困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困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5.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tài)語文群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并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后的評價a.一直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為了分數早就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創(chuàng)作能力和批評鑒賞能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升華和再創(chuàng)造。這是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途徑。b.一直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內容性的再現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達到了文意的自然統(tǒng)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煉了孩子的審美能力。c.一直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讓孩子發(fā)現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fā)現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接受批評的能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yǎng),則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tài)作文教學?;ヅジ淖魑淖钅芊从成拘栽瓌t,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tài)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
7.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能力。
20xx年10月朱建榮老師對全市骨干教師上了一節(jié)以學生為主體的的作文評講課。受到老師和專家們的好評,也為小組內教師作了示范,20xx年上半學期研究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在學校開了一節(jié)課題研討課。通過開課、研討,大家的指導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們總結了很多文章,朱建榮《學生評講作文一舉多得》和《生態(tài)課堂給學生的天空》發(fā)表在《中學生學習報》她還總結有論文《樂學樂教生態(tài)作文師生的精神風貌》、《高素養(yǎng)生態(tài)課堂的基本要求》、《學生互批互評作文顯示了生長性原則》(已發(fā)表)、《學生互批互改作文體現了生本性原則》、《學生互批互改作文豐富了讀寫結合的含義》、《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課》、《我是怎樣教學生互批互評的》等(待發(fā))。施路平《對作文評改的幾點建議》發(fā)表在《中學生學習報》。另外朱建榮開了兩次市級作文評講公開課(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在20xx年11月施路平和鄭詠梅各開了一節(jié)作文指導市級公開課。
朱建榮指導學生史明珠作文《因你而美》發(fā)表在《作文導報》(09-5-14)瞿希能的《那一幕夕陽見證》發(fā)表在《科技信息報》(20xx-3-7)指導印夢嬌市作文(2016年結題報告)競賽一等獎。(20xx年1月)聞興羽的作文《那一次我真?zhèn)摹钒l(fā)表在《現代教育報》
9.積累了很多資料。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文和學生優(yōu)秀的批改作文。也積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經驗。尤其是對于學生評講,由粗糙到細致了。有了訓練寫作互批互改互評完全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也有由簡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訓練思路,評講也有了系統(tǒng)性。老師們的反思也積累了起來。
10.我們的課題研究得到市教研室高度重視。著名特級教師蔡明和我市教研室書記袁建忠、市學科帶頭人朱治國、還有市基教科副科長顧松鶴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課后都認為值得推廣。10年11月份教研室又推薦朱建榮面相全市開了一節(jié)展示課。我們的做法已得到很多老師的認同,也在逐步推廣中
九、課題研究反思
我們的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有很多東西有待進一步鉆研。比如說作文訓練要有計劃性、系統(tǒng)性。課堂上對課文的批注能力要進一步訓練。批改作文也要由淺入深,步步為營,一次一個點來互批。學生評講要堅持,評講也要有針對性,也要有計劃的進行。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