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清真食品管理條例
上海市清真食品管理條例
清真食品是一種特殊的食品,其特殊性表現在對食品的成分及食品的制作方式方法均有與宗教相關的“禁忌”性規(guī)定。下文是上海市清真食品管理條例,歡迎閱讀!
上海市清真食品管理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保障清真食品供應,加強清真食品管理,促進清真食品行業(yè)發(fā)展,增進民族團結,根據《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等少數民族(以下簡稱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飲食、副食品、食品。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qū)域內清真食品的生產、儲運、銷售及其監(jiān)督管理活動。
第四條 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和監(jiān)督本條例的實施;市商業(yè)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清真食品的行業(yè)規(guī)劃和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市工商行政管理、財政、稅務、衛(wèi)生、房屋土地、工業(yè)經濟等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的職責,協(xié)同實施本條例。
區(qū)、縣人民政府負責在本行政區(qū)域內實施本條例。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和商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清真食品行業(yè)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對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的投資。
市和區(qū)、縣人民政府及其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對在生產、經營、管理清真食品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六條 市和區(qū)、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宣傳、教育。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企業(yè)應當對職工進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民族政策的培訓。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尊重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不得歧視和干涉。
第二章 清真標志牌的管理
第七條 市商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清真食品網點和保障清真食品供應的基本供應點的規(guī)劃及其調整,并做好清真食品供應點的扶持工作。
區(qū)、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全市清真食品網點、基本供應點的規(guī)劃,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設置清真食品供應點;在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區(qū)、交通樞紐和商業(yè)中心地段,應當設置清真食品基本供應點。
第八條 市和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向社會公告清真食品基本供應點。基本供應點附近應當設置明顯的指示牌。
第九條 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應當向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申領清真標志牌,其中在機場、火車站等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應當向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申領。
未取得清真標志牌的,不得生產、經營清真食品。
第十條 清真標志牌由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統(tǒng)一監(jiān)制。
禁止偽造、轉讓、租借或者買賣清真標志牌。
第十一條 申領清真標志牌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生產和經營的場地、設備、設施符合清真要求;
(二)主要管理人員和職工中,有適當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公民;
(三)企業(yè)的負責人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接受清真食品行業(yè)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
(四)企業(yè)的負責人、承包人或者承租人一般應當是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公民,個體工商戶應當是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公民。
第十二條 申領清真標志牌的,應當根據本條例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向市或者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相應材料。
第十三條 市或者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領清真標志牌的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并作出書面答復;對符合條件的,核發(fā)清真標志牌。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應當在生產、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懸掛清真標志牌。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不再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應當向市或者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和商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并將清真標志牌交回原核發(fā)部門;其中屬于基本供應點的,應當事先征得市或者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和商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第三章 生產、經營條件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應當按照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屠宰、加工、制作。
第十六條 清真食品的主輔原料應當符合清真要求,并附有效證明。
第十七條 清真食品的運輸車輛、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儲存、銷售的場地應當保證專用,不得運送、稱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應當在其字號、招牌和食品的名稱、包裝上顯著標明“清真”兩字,并可以標有清真含義的符號。
未取得清真標志牌的,不得在其字號、招牌和食品的名稱、包裝上使用“清真”兩字或者標有清真含義的符號。
第十九條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其字號、招牌以及食品的名稱、包裝和宣傳廣告,不得含有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禁忌的語言、文字或者圖像。
第二十條 禁止攜帶清真禁忌食品、物品進入清真食品的專營場所。
清真食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有權拒絕攜帶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者進入清真食品的專營場所。
在非專營清真食品的區(qū)域內,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的攤位、柜臺,應當與清真食品的攤位、柜臺保持適當距離或者設置明顯有效的隔離設施。
第二十一條 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公民所在的單位,一般應當設立清真食堂或者提供清真伙食。不具備條件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發(fā)給食用清真食品少數民族職工清真伙食補貼。
市級醫(yī)院和區(qū)、縣中心醫(yī)院應當為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病人提供清真伙食。其他醫(yī)療機構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為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病人提供清真伙食。
第二十二條 設立清真食堂或者提供清真伙食的單位,采購、加工、制作、儲運、銷售清真食品,應當符合清真要求。
第四章 優(yōu)惠措施
第二十三條 市和區(qū)、縣人民政府應當對清真食品基本供應點,給予下列優(yōu)惠:
(一)對改造項目給予補貼;
(二)對經營場地租金給予補貼;
(三)對銀行貸款利息給予補貼;
(四)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其他補貼。
前款優(yōu)惠措施所需資金,列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
清真食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可以依法享受稅收減免的優(yōu)惠措施。
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不再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自不再生產、經營清真食品之日起,停止享有本條例規(guī)定的各項優(yōu)惠。
第二十五條 因建設工程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拆遷清真食品供應點的,拆遷人應當事先征求市或者區(qū)、縣商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和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并遵循同等條件“拆一還一”、就近、及時、便于經營的原則,妥善安置。
在拆遷安置過渡期間,拆遷人應當為臨時設立清真食品供應點提供條件,并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予以下列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處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第十條第二款、第十八條第二款、第十九條規(guī)定的,處以兩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情節(jié)嚴重的,市或者區(qū)、縣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暫扣或者吊銷其清真標志牌。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對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二十八條 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有關事項的實施辦法。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清真食品標志
伊斯蘭飲食規(guī)定以佳美為原則,所謂“佳美”除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營養(yǎng)滋補外,更主要的是指該食物的“潔凈與性格。”穆斯林是講“衛(wèi)生與衛(wèi)性”的,可謂“食以養(yǎng)性”。舉凡食草類動物其性善,其食潔,如牛、羊、駝等。而尖齒、獠牙的食肉類動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動物其性貪、惡,其食污,如豬、狗、烏鴉等。正所謂“貌俊、性溫、潔凈”可食,“貌異、性惡、污穢”不食。
清真食品標志牌是穆斯林鑒別清真食品的重要標志。制作清真食品的企業(yè),穆斯林員工須占一定比例。
清真標志牌辦理:凡符合《山東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規(guī)定的清真食品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向所在地區(qū)民族事務行政管理部門遞交掛牌申請書,并提供下列材料:少數民族職工比例數;少數民族負責人身份證影印件。
辦理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的本區(qū)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國營、集體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生產和經營的場地、設備、設施符合清真要求;主要管理人員和職工中,有適當比例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公民;企業(yè)的負責人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接受清真食品行業(yè)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企業(yè)的負責人、承包人或者是承租人一般應當是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公民,個體工商戶應當是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公民。
猜您感興趣:
1.加盟清真食品項目
3.青海回族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