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只能獨行》讀書心得體會(2)
《靈魂只能獨行》讀書心得體會
生命中出現(xiàn)過,或者將要出現(xiàn)很多很多的人,父母親人同學老師朋友。有時覺得那么多人可以依賴,那么多人在自己身邊??墒窃谝股钊遂o,在晚上的最后一盞燈也被熄滅,在你覺得這個城市只有你才醒著的時候,或者僅僅是在與喧囂與吵鬧格格不入的那一瞬間,突然地,就發(fā)現(xiàn)其實只是自己一個人啊。周圍是人山人海,可你的靈魂卻只有自己一人相依。
從前第一次參加了親戚的葬禮,第一次發(fā)現(xiàn)死亡它其實離自己那么那么近,甚至夜晚的時候躺在單人床上時不敢關燈,生怕自己那么閉上眼就真的死去了,自己好像還有那么多的事沒有做過,沒有試過。還害怕有那么一天父母也會離開,從小一起生活的長輩也會離開。那種恐懼無法言語盡述,不知道你有沒有過經(jīng)歷,或者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jīng)歷過吧。但好在,不知不覺地,慢慢長大了也就不再那樣的怕了。“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歌里這么唱,也許是這樣的吧。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就算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就算默契高的驚人,也無非如書中描寫的“在黑暗中并肩而行”罷。我們的目的地終將不同,因為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
你也許聽古典音樂交流莫扎特貝多芬巴赫,你讀晦澀的文學哲學思想理論,你思考學習研究??墒悄阋膊恢肋@樣的精神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離心中的圣地更加近一步。但也許也只是滿足自己“讓自己看起來精神境界變得更高”的愿望吧。靈魂注定孤獨,沒有什么能夠改變。
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只有自己的心能夠指引自己,只有自己的靈魂能夠帶著自己走向那個所謂的圣地。
只要有了自己的追求。
讀周老這樣一本充滿哲理意味的書,很多地方不懂,很多地方難懂。理解很淺,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靈魂只能獨行》讀書心得
通常來說,網(wǎng)絡就是一大雜燴,魚龍混雜,我們必須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才不會被其迷誤。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也要學著適應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會潛規(guī)則一樣,其實,虛擬社會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個世外桃源。在我看來,豆瓣讀書就有類似的感覺。閑來無事,抑或心緒混亂,我都會去豆瓣坐坐,尋覓幾本感興趣的書,讓心慢慢沉淀下來。而周國平的這本《靈魂只能獨行》就是這樣被我發(fā)現(xiàn)的。
起初,只因書名叫人心動,便有讀下去的沖動,一起讀的還有另一本靈修類的書《少有人走的路》。帶著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寫作之人要傳達的思想,我便試著放下塵念,慢慢進入寫著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觸周國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閱讀課上,每人拿著一本雜志,靜靜地品味文學的魅力。在我還不知文學為何物的時候,竟癡迷上了幾百字的散文,“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tài),這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凈化。現(xiàn)代人的典型狀態(tài)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沒有信仰,離神很遠;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離自然也很遠,仿佛懸在半空中,在爭奪世俗利益中度過復雜而虛假的一生。那么,從上下兩方面看,小生命的到來都是一種拯救,引領我們回歸簡單和真實。”,一段《寶貝,寶貝》,還記得當時讀到這段文字時的心情,好容易把它從網(wǎng)上摘下來,放在這。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講過:人是一只會思想的蘆葦。生命雖然脆弱,但可貴,因為會思想。而人的高貴的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瞬息萬變的21世紀,很難再找回曾經(jīng)的靜態(tài),曾經(jīng)的春暖花開。在商品大批量生產(chǎn)的推動下,人才也即將踏上這條機械化的道路。中國則是最典型的例子。雖然大陸的很多地區(qū),還有孩子念不起書上不起學,卻已不再缺大學生。每年,從大學畢業(yè),走向社會,等待就業(yè)的大學生大概有三百萬。這是個比較龐大的數(shù)字,在人才緊缺的年代,中國的人才好像供不應求。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從之前的北漂到現(xiàn)在的蟻族蝸居,無不正面的諷刺中國的教育。當教育逐步走向產(chǎn)業(yè)化時,我不認為這個民族能真正地強大起來。
現(xiàn)在的生活的確像一條匆忙、躦程的急流,誰都能被這條急流裹著向前,不富有寧靜的沉思,閑適的享受,潛心的精神的創(chuàng)造。然而,我們都能否在匆匆趕路時,停下來,稍作休整,給心靈一個緩沖的時間。有著純正追求的青春歲月,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而大家卻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最終剩下的只能是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
孤獨是一種具有形而上學意味的人生體驗。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并不能消除這種孤獨。我們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無法預知是否在走向同一個圣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自己說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樣的,但同樣的朝圣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朝圣地。
孤獨之所以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獨寂寞早已成為流行語,我不知道他們嚴重的孤獨是不是周國平所言的孤獨,但我能感受到的是,這個節(jié)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會,正在發(fā)出一些怪異的聲音。人們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純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蓋內心最真實的吶喊,彷徨在心門外,大喊孤獨,在夜生活愈發(fā)豐富的都市,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尋找他們的共鳴。
在外地上大學,除了不能?;丶?,我認為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親眼看著家鄉(xiāng)那日新月異的變化。每當寒暑假回家時,總能感受但鋼筋水泥撲面而來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腸小道已被寬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現(xiàn)代化靠攏。欣喜地同時,總有幾分傷感,假如我?guī)资瓴换丶?,那會不會不再識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來,是心靈的歸屬地,當一顆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歸的路,可能更多會感到無助和悲傷吧。
記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現(xiàn)在是怎樣的,將來又如何,我們都必須要銘記。
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的時候,民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愛你的人,你愛的人,都永遠只能是“同床異夢”的痛苦。我們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即使你極不愿面對獨處的時刻,也必須得接受。
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于盧梭的這話都會發(fā)生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閑聊才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于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么樂于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死亡,不管你有沒有思考過,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實存在的,沒有死,就沒有愛和激情,沒有冒險和悲劇,沒有快樂和痛苦,沒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來臨。我相信一切深刻的靈魂都蘊藏著悲觀。換句話說,悲觀自有其深刻之處。在我看來,沒死來臨時,我們已經(jīng)不在。因而死與生者和死者都無關。”盧克萊修也附和說:“對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來解釋。用貝多芬的話說:“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憐蟲!”當然,我們可以補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憐蟲!”真正深刻的靈魂決不會沉溺于悲觀。悲觀本源于愛,為了愛又竭力與悲觀抗爭,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創(chuàng)造,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深刻更在于,無論獲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蘊藏的悲觀,因而終能以超脫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種悲觀可以輕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斷定那不是悲觀,而只是膚淺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