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熱門旅游導游詞
河北省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戰(zhàn)到融合。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砗颖睙衢T旅游導游詞。
河北熱門旅游導游詞篇1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筑。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里“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于此”,建關設衛(wèi)。“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
山海關位于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里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zhàn)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筑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里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zhèn)東”,即“天下第一關”門。在關城的東西各筑羅城,關城南北各筑翼城,以駐軍隊,互為犄角。關城東數(shù)里外又筑威遠城、烽火臺、敵臺等附屬工程。以上這些建筑,好像眾星捧月般拱衛(wèi)著主體建筑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體系,起著長城東首要害重鎮(zhèn)的作用,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筑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著“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其中“一”字一筆,不顯淡薄;繁體“關”字筆畫雖多,不顯臃繁。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筑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zhèn)タ⌒恪K敲鞒數(shù)剡M士肖顯書寫的?,F(xiàn)在,原匾收藏在箭樓內,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0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渺;北望長城,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在那連綿起伏的城墻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敵臺高聳,臺上的箭窗宛如一只只睜大的眼睛,注視著祖國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樓上,俯瞰附近座座敵樓、烽火臺,凝視樓內兵器盔甲和青龍偃月刀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仿佛置身于古代戰(zhàn)場。面對這一幅壯麗圖景,人們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為了建筑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經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犧牲。
長城自關城蜿蜒南下,在南??诩斌E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俗稱“老龍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么長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老龍頭”正是這條巨龍之首。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筑于渤海之濱,伏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74米,墻體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素來享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它英姿勃發(fā),每日迎風擊浪,形成了海濱長城的獨特風貌,稱為萬里長城中的一絕。
河北熱門旅游導游詞篇2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北省井陘縣東南30公里,距石家莊市70公里,海拔1000余米,為太行山支脈,景區(qū)面積180平方公里,是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蒼巖山周圍皆為荒山禿嶺,唯獨此山林木蒼翠,古樹蔥籠,故名“蒼巖”。古詩稱其為“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蒼巖山上斷崖絕壁,古木參天,層巒疊翠。山上飛瀑高懸,山下清泉流暢,其中以“碧澗靈檀”、“陰崖石乳”、“峭壁嵌珠”等“蒼巖十六景”最為著名。這里氣候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游覽和避暑勝地。
蒼巖山古建筑甚多,主要的有福慶寺、書院、萬仙堂、公主祠、橋樓殿、玉皇頂、峰回軒、藏經樓等。在對峙的斷崖之間飛架著一座長15米、寬9米的單孔石拱橋,橋樓殿就坐落在這臨深約70米的橋上。此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建筑的杰作。從橋樓殿再向北行,就是福慶寺。相傳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曾在福慶寺削發(fā)為尼,居住在南陽公主祠。
河北熱門旅游導游詞篇3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它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歷時89年。清代前中期的幾位皇帝幾乎每年都來這里消夏避暑,處理政務,通常是每年農歷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個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山莊可分為宮殿區(qū)和苑景區(qū)兩部分,宮殿區(qū)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苑景區(qū)又分為山區(qū)、湖區(qū)、平原區(qū)三部分。以山區(qū)面積最廣,約占山莊總面積的70%多。山莊集全國園林精華于一園,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
清代山莊內共有亭子90座,堤橋29座,碑刻摩崖25處,假山疊石70余組,殿宇、樓堂、寺廟、亭臺、塔閣等各種建筑120余組,總建筑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滴趸实垡?個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個字命名的36景最為著名,合稱“避暑山莊72景”??滴趸实鄯Q贊這里是“自有山川開北極,天然風景勝西湖。”山莊宮墻長約10公里,因為它形似長城,承德人親切地稱它為“小長城”。宮墻外是仿全國各族著名廟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廟群,這些寺廟呈半圓形環(huán)繞在山莊外圍,形成眾星拱月之勢,象征著當時全國各民族緊緊圍繞在清王朝統(tǒng)治中心的周圍。隨著歲月的流逝,朝代的變更,避暑山莊也歷盡了滄桑。新中國成立后,山莊才得到了新生,現(xiàn)在是全國保存得最好、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外馳名的旅游勝地。
清朝初年,中國藏傳佛教在我國蒙、藏地區(qū)(包括青海、新疆)勢力強大,教徒信仰虔誠,佛經教義是蒙、-民的精神支柱。喇嘛教上層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著地方政權,經濟上匯聚著大量財富,文化上掌握著經堂教院。清政府為加強對北疆的統(tǒng)治,鞏固國家統(tǒng)一,對邊疆各少數(shù)民族實行“懷柔”政策。“懷柔”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蒙藏民族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習俗為治”的方針。乾隆說“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反映了清統(tǒng)治者以順應少數(shù)民族習俗、尊重蒙藏上層人物宗教信仰,來實現(xiàn)密切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關系,鞏固國家統(tǒng)一為目的的戰(zhàn)略思想。
避暑山莊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駐蹕使用以后,皇帝每年秋狝(秋狝(xiǎn):中國古代在不同的季節(jié)打獵有不同的稱呼。在春季稱為春蒐;在夏季稱為夏苗;在秋季稱為秋狝;在冬季稱為冬狩。)前后均要在此長期停住,消夏避暑,處理軍政要務。由此而來的大批蒙藏等少數(shù)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謁見皇帝,參加慶典。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興土木,建造寺廟,為前來的上層政教人物提供瞻禮、膜拜等宗教活動場所,功能上同避暑山莊相輔相成,互為補遺。
猜您感興趣:
1.河北導游詞
2.河北最好的導游詞
4.河北導游詞
5.河北旅游導游詞
7.河北景點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