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寧夏的導游詞精選
今天小編想和你們分享一些關于寧夏的導游詞范文,歡迎閱讀借鑒,希望你們喜歡。
寧夏高廟保安寺導游詞
古城中衛(wèi)城北建在接連城墻的高臺上的雄偉古建筑——高廟,格外引人注目。高廟,始建于明永樂年間,稱“新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秋,因地震坍塌重建,后經(jīng)道光二年、咸豐三年、光緒八年續(xù)建,改稱“玉皇閣”。民國初年增建后,改稱“高廟”,建筑面積達2510平方米,是一處造型完整、氣魄壯美的古建筑群。
高廟坐北朝南。前院為保安寺,進入山門,耀眼的單檐歇山頂大雄寶殿正面屹立;兩側(cè)廂房、地藏宮、三霄宮和3座配殿各具特色。保安寺后就是高廟主體建筑。沿24級青磚鋪砌的臺階而上,高廟磚雕牌坊聳立眼前。牌坊立的一幅對聯(lián)十分有趣。上聯(lián)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里;下聯(lián)是: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橫批是:無上法橋。過南天門,達中樓。中樓靈巧別致,六角三重檐四面坡頂分三層疊合。途中兩側(cè)有東西天池和磚砌天池,分別有飛橋同南天門相連,渾然一體。中樓上層塑的太白金星像,肅穆尊嚴;中層塑的觀音像,寧靜慈善;下層繪的二十八宿,各展風采。最后,是分上中下三層而設的五岳玉皇、圣母寶殿。下層正面是五岳廟,東有三宮殿,西有祖師殿;中層正中塑有玉皇像,后樓為大成殿,祀孔子;上層正面為瑤池宮,東西兩側(cè)為三教宮。三殿底層東西兩側(cè)的文武樓別是一番景色:文樓塑文昌,身騎四不象怪獸;武樓塑關公,騎赤兔追風馬。文武樓下層的龍王宮,塑四海龍王,神態(tài)各異,功力超群,令人敬慕。磚牌坊下面的地獄宮,繪滿了各種怪像,或青面紅發(fā),或鋸齒獠牙,或面目猙獰,或神態(tài)從容……整個繪畫想象豐富,結(jié)構(gòu)嚴謹,色彩鮮艷,筆法細膩,顯示了民間藝人不同凡響的高超技藝。
十分可惜,高廟1700多個彩塑造像和大量彩畫在動蕩年代,遭到了破壞,如今,雖補塑了不少彩像,但遠不及矣! 高廟的主要建筑都位于一條中軸線上。層層相因,逐步增高;輔助建筑位于兩側(cè),均衡對稱。在僅 2000余平方米的高臺上,建筑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shù)雀鞣N類型、不同風格的殿宇。整個建筑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飛檐相啄,回環(huán)曲折,緊湊而富于變化,真是寧夏古建筑中的杰作。
寧夏沙坡頭旅游導游詞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縣的沙坡頭旅游區(qū)是一處景觀獨特的游覽區(qū)。過去,沙坡頭是以治沙成果而聞名。包蘭鐵路在中衛(wèi)境內(nèi)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頭坡度最大,風沙最猛烈,為了保證鐵路暢通,避免路軌被沙埋住,從50年代起,在鐵路兩側(cè)營造防風固沙工程。 這項工程取得了成功,鐵路兩側(cè)巨網(wǎng)班的草方格里長滿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綠色的波浪,包蘭鐵路沙漠段幾十年來安然無恙。 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關注,不少外國專家慕名前來考察。
到了80年代,旅游部門發(fā)現(xiàn)沙坡頭有著獨特的景觀,便將它建成一個頗具特色的游覽區(qū)。
沙坡頭游覽區(qū)的特色之一是滑沙。游人從高約百米的沙坡頭的坡頂往下滑,由于特 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滑沙時座下會發(fā)出一種奇特的響聲,如洪鐘巨鼓,沉悶 渾厚,稱之為“金沙鳴鐘”。
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而沙山南面則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沙 漠綠洲。游人既可以在這里觀賞大沙漠的景色,眺望包蘭鐵路如一條綠龍伸向遠方; 又可以騎駱駝在沙漠上走走,照張相片,領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黃河之中,渡向彼岸。這種羊皮筏俗 稱“排子”,是將山羊割去頭蹄,然后將囫圇脫下的羊皮扎口,用時以嘴吹氣,使之鼓起,十幾個“渾脫”制成的“排子”,一個人就能扛起,非常輕便。游人坐在 “排子”上,筏工用槳劃筏前進,非常有趣。
寧夏石空寺石窟導游詞
又名大佛寺,位于中寧縣西北的石空山南麓,《甘肅新通志稿》載其造于唐代,“寺內(nèi)造像皆唐制”。西夏、元代重修增制。這里原有上中下三寺,13個洞窟。
現(xiàn)存最大的洞窟是九間沒梁寺洞,面寬12.5米,進深7.4米,高約25米。洞窟內(nèi)竟無一根梁柱,俗稱“九間沒梁寺”。
寧夏第一座以清代仿古建筑群為主體的小型園林――寧園,于1987年國慶節(jié)期間落成。
寧園位于銀川市解放東街南側(cè)。從西門進園,便進入盆景區(qū)。主要區(qū)由“興慶殿"、“沁茗"閣、碑、廊及水池組成。“興慶殿"是園中最高大的殿宇。殿內(nèi)壁畫“西夏風云"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西夏國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及風土人情。“興慶殿"前的方型水池中置漢白玉石雕“哪吒鬧海"。“興慶殿"左側(cè)是卷棚式仿古建筑“沁茗"閣,右側(cè)則是一個四角由重檐亭和一個六角亭連接的曲折碑廊,名“翰墨"。廊壁刻有毛澤東、董必武及區(qū)內(nèi)外書法家的作品。東區(qū)的北面是一組大型假山,有池塘、藤架、花池、供游人活動休息。
近幾年,為了發(fā)掘被淹埋的文化藝術(shù)寶藏,自治區(qū)和中寧縣人民政府對石空寺石窟進行了清理和修理工作,大部分石窟及寺院已整修和重建。
石空寺始建于何時,尚難明確論斷。據(jù)明代史料記載,稱其為“元故寺"。對于石窟的開鑿年代,歷來有唐、西夏、元三種傳說。今天從窟室的形制和風格看,以始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石空寺石窟,明清時代成為遠近聞名的風景之一,曾有“石空夜燈"之稱。當時有詩贊曰:“疊嶂玲瓏竦石空,誰開蘭若碧云中,僧閑夜夜燃燈坐,遙見青山一點紅?
寧夏導游詞相關文章:
1.寧夏導游詞
2.導游詞大全
4.四川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