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景區(qū)導游詞怎么寫
山西的景區(qū)導游詞怎么寫,山西旅游業(yè)相當豐富,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去之前想看看導游詞吧,希望你們喜歡。
山西五老峰風景區(qū)導游詞
位于山西省永濟縣城東20公里處,以五老峰、古蒲州為中心,包括黃河灘岸,王官峪、龍頭山、云仙閣等6個景區(qū),最高處月坪梁海拔2100米,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區(qū)內重巒疊嶂,懸崖峭壁,怪石險洞,并有奇花異木,珍禽異獸和清幽澤潤的山泉流水,山上巖洞幽深,廟宇甚多,雙瀑飛流,為旅游勝地。
五老峰史稱東華山,歷史上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險峻,需攀鏈而上,屬丹霞地貌。這里是層層峰巒,森林古木,各種生物覆蓋著整個山野?;t草綠,山光水色,風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臺觀庫存宇,南在五老看風光”之說。游人往縣城西南遠眺,見有東錦屏峰、西錦屏峰、太乙坪峰、棋盤山峰四山峰仙態(tài)神姿,隱現于云煙蒼茫之中,將高1809.3米的玉柱峰環(huán)抱其中,“有偃蹇傴樓之伏”,猶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迎貴賓之勢,故名五老峰。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靈峰”,游人需攀鏈而上。峰頂上有3000平方米的擔地,北高南低,有七大人文景點:南天門、靈官廟、菩薩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師廟等建筑遺址。以玉柱峰為中心,左有東錦屏峰,峰腰建藥師洞;右有西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為棋盤峰。“四峰幫立不敢前,儼然商皓翌帝子”。還有五指峰、筆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爺視,或如椽筆聳天,或或者筆架橫列,珠輝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其間寺廟觀宮分布其間有64座,洞穴有12個,源泉有9處。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馬蹄印的張果老洞等洞穴深邃幽靜,形狀各異,對地質學、成因學、氣象學、水文學、生物學等分支學科和考古學都很有研究價值。泉水清純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卻舀之不盡,涌而不溢。這里的山奇水秀,無處不綠,還有松濤、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飛瀑等景觀,呈現出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風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圖畫之中。
據史籍記載,早在晉代張僧鑒的《潯陽記》中就有“五老峰橫隱蒼空,其形勢如河中府虞鄉(xiāng)縣五老山”的記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奇峰霞舉,孤標峰出,罩絡群泉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項”的描寫。歷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詩賦予以贊美和記述,如碑文記述“條山秀甲三晉,五老峰嶙峋萃律秀麗更甲條山”,譽為三晉之第一勝跡了。據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遺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細繩紋磚,宋代的方形花磚,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說明古代五峰山早為游客的留連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煉、禪坐、棲居之地。道教排列為“第五十二福地”。
從眾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榮紀事,又有許多民間傳說軼聞,宋代楊業(yè)在此屯兵練武,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在此安營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張果老、呂洞賓等人物都有許多傳奇的趣聞,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廟會,南北商賈官吏云集人數多達數萬?,F存明萬歷年木刻《條山玉柱晴峰圖》、民國初年印制的《新繪山西虞鄉(xiāng)縣西南五老峰勝景全圖》都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繁榮景象。直到日軍人侵前,從山下的虞鄉(xiāng)西關到山上的玉柱峰頂,沿途開設的茶館、飯律就達四十多處。山口的寺廟、梨園社戲輪番獻藝,余音繚繞,民間娛樂活動及迎神賽會盡情抒懷,熱鬧非常。之后,出于多種原因,五老峰便逐漸衰落而鮮為人知了。
山西崇福寺導游詞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筑,規(guī)??捎^,氣魄宏大,是國務院批準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正殿用減柱法建筑,乃國內孤例,堪稱一絕,彌陀殿為全國金代最大建筑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區(qū)東大街 ,門前有石獅一對 ,自山門由南向北有金剛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彌陀殿和觀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適當、主次分明,是一座規(guī)模完整、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陽古剎,藏經閣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 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為千佛閣),契丹時,其地為林太師府署。遼統和間復為增會,這可能是隋、唐“舍宅為寺”的遺風,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間(公元1149——1153年)賜額崇福禪寺。現寺內彌陀殿、觀音殿為金建 ,山門為清建,其余為明建。彌陀殿為寺內主殿,建于金皇統年間( 公元1141——1149年),由開國侯翟昭度負責施工,殿宇正檐下懸掛的“彌陀殿”豎匾,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彌陀殿建于 2米多高的臺基上,通高21米,冠于全寺,是全國現存較大的金代建筑。建筑面寬7間,進深4間入椽。殿前有寬敞的月臺,后與觀音殿月臺相連。單檐九脊歇山式。殿內梁架結構具有獨到之處,隨著殿內金柱的減少,主體結構與其他建筑不同。彌陀殿欞窗也很精致,鏤刻透心圖案紋樣達15種之多,有三角紋、古錢紋、桃白球紋等,這些圖案不僅是優(yōu)秀的藝術佳作,而且對研究金代建筑裝飾具有很高的價值。殿內中央磚砌佛壇上置三尊主像,中為彌陀佛,左為觀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稱“西方三圣”。主像兩側脅侍菩薩表情恭謙。別具神態(tài)。兩大天王怒目猙獰,似在護法守職。主像背光為編條泥壁,圖案呈草葉紋,邊沿是焰光。中間背光浮壁13尊伎樂天,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殿內四壁滿繪壁畫,10軀高大佛像結趺而坐,端莊慈祥,分布于東西山墻和后墻。壁畫上方為飛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間。西盡間繪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姿,變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繪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龍樓寶盤,刀戈劍戟,琴棋書畫等應有盡有,千變萬化。下左為婆藪仙,神情自若,老態(tài)龍鐘,下右方為吉祥天,神情安詳,持重彬彬。東盡間分上下兩層,繪三佛三菩薩,后壁門榻上繪16寶觀。整個壁畫莊重宏偉,氣勢奪人,畫工精細,設色以朱紅、石綠為主,色彩絢麗,壁畫與佛像交相輝映,大殿更加金碧輝煌。殿外九脊全為瓦條砌壘,殿頂上筒坂布瓦覆蓋,綠色琉璃和脊飾剪邊。兩個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間置有瓦樓一座,將軍居中,神志昂揚。戧獸、垂獸巨口獠牙,氣勢威武。整個彌陀殿集建筑 、壁畫 、塑像 、背光 、琉璃、欞窗、匾額等于一體,雖經歷代風雨寒暑,至今仍光澤燦爛。
觀音殿是僅次于彌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結構最富有獨創(chuàng)性。為“四椽伏對乳伏用三柱”。殿內前槽金柱全部減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壇兩側,使殿內前部更加寬廣。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 10 米,所以為減輕其負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載荷傳遞到前檐和后檐柱上。這種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師的才能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保護文物古跡,1953年對觀音殿進行了整修,1986年又撥款對彌陀殿進行落架大修。崇福寺 ,以其古樸巍峨的雄姿 ,再現于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著一座展示我國北朝佛教藝術成就的珍貴文物棗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因在塔剎、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稱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層樓閣,樓閣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圍空間則布滿小佛坐像,最下層每面中間都雕有一龕,龕內雕有一尊較大的主佛和左右脅侍佛兩尊,龕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態(tài)各異。整座佛像塔設計巧妙,工藝精湛,把中國古建藝術和印度佛塔藝術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我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令人驚嘆叫絕。
但讓人痛惜的是,這件備受世人矚目的藝術珍品,因世事變遷,飽受風霜,在半個多世紀前身首分離,不能合璧。目前,塔殺只能以一級藏品保存于崇福寺內,塔身則被臺北國立博物館收藏。
這座千佛石塔塔剎和塔身的分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千佛石塔建造于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46年),是獻文帝拓跋弘宮中的小官曹天度為了祈求國家太平,耗盡全家資產,在平城(今大同市)所造。建塔的人把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寄托在千佛石塔上,但石塔的命運卻與這個愿望大相徑庭。1937年,中華大地陰去密布,血雨腥風,日寇入侵,國土淪喪。保存在朔州崇福寺的千佛石塔也未能逃此劫難。當時,日本出版的《藝術美術全集》中收錄了千佛塔的全部資料。資料證實,當石塔在劫運日本裝箱時,朔縣城內一位愛國者,在敵人的嚴密監(jiān)視下,冒著生命危險將塔剎暗自藏回家中。全國解放后,這位愛國志士把塔剎獻給國家,交回崇福寺,而塔身歸初被陳列在日本東京博物館。1945年,中國人民歷經8年的浴血奮戰(zhàn),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千佛石塔的塔身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將其存放在南京博物館,爾后又運往臺灣,在臺北國立博物館棲居。
塔剎高57厘米,中間是兩層樓閣,在每層的四化個轉角處都刻有一個負重交腳菩薩。樓閣上部雕有九道相輪及摩尼寶珠。經過無數的風雨滄桑,寶剎雖已殘痕累累,然而其細膩精巧、匠心獨具的藝術風采仍然熠熠生輝。每當人們在崇福寺欣賞千佛石塔塔剎的時候,總有一種遺憾,總要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千佛石塔何日才能身首合一呢。
石塔身分兩地的這種狀況,多年來備受仁人志士的熱切關注。1979年,奧地利格拉茨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弗蘭茨先應我國文化部邀請來華訪問,將其所著的《中國塔及堵波》一書贈予中國歷史博物館,著名考古學家史樹青先生發(fā)現該書中收錄的千佛石塔是崇福寺之物,史先生著文予介紹和考證。1995年臺北國立博物館典藏組主任黃永川先生給崇福寺來函稱:“貴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層塔’一件,該件石塔為日本抗戰(zhàn)期間擄掠,勝利后歸還我國。該件石塔之塔頂據悉尚存貴寺,可謂大幸。現階段雖未能璧合,但該塔之價值不會因頂身分離而遜色。”歷史為我們制造了冬天的殘酷,也給我們講述著春天的故事。隨著我們社會主義祖的繁榮昌盛,隨著鄧小平同志“一國兩制”政策的貫徹落實,香港、澳門已順利回到祖國的懷抱,大陸和臺灣的統一已經為時不遠。我們堅信,當海峽兩岸骨肉團聚之時,也是千佛石塔身首合璧之日,歷經滄桑、精美絕倫的千佛石塔必將載著歷史賦予它的深刻含義完美地重新矗立在愛它、盼它的故土之上。
天龍山風景區(qū)導游詞
天龍山風景區(qū),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筑。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qū)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qū)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溫差較大,有時干燥多風,但環(huán)境優(yōu)雅,天氣涼爽。該景區(qū)是太原市近年開發(fā)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游覽價值。市區(qū)通往景區(qū)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游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郁,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tài)生動,姿式優(yōu)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虬松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F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fā)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導游詞相關文章:
1.山西導游詞
4.山西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