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寨及陳永貴故居導游詞3篇
山西大寨及陳永貴故居導游詞3篇
陳永貴故居就是一個典型性大寨式的院落,院落并不大,與旁邊的院落形制完全一樣,大門兩側的對聯(lián)上寫著‘一生耕雲鋤月創(chuàng)神農新路,半世從政為官清廉哲賢’,這是對陳永貴最好的評價。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guī)淼纳轿鞔笳瓣愑蕾F故居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篇一:山西大寨及陳永貴故居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陽縣,解放前,這里窮山惡水,七溝八梁一面坡,自然環(huán)境惡劣,群眾生活十分艱苦。
解放后,當地人民當家做了主人,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以陳永貴、郭鳳蓮等為帶頭人的大寨人決心改變落后的面貌,敢于戰(zhàn)天斗地,艱苦奮斗,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建設了層層梯田,并通過艱巨勞動引水澆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1964年毛主席發(fā)出了“農業(yè)學大寨”的號召,從而成為全國農業(yè)的一面旗幟。全國掀起了“農業(yè)學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發(fā)揚,大寨經驗得到推廣。
現(xiàn)在大寨已經成為一個優(yōu)美的公園山村。層層梯田莊稼蔥綠,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蔥蔥,處處果園碩果累累。大寨村窯洞整齊,街道干凈、清潔,人民熱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訊等基礎條件已經大有改善,是一個成熟的農業(yè)旅游區(qū)。
大寨相繼建成了陳永貴墓、大寨陳列館、郭沫若詩碑、梅花鹿場、六個紀念觀景亭,開放了陳永貴故居、周恩來住址等,為大寨增色不少。
改革開放以來,大寨人把大寨精神發(fā)揚光大,利用優(yōu)勢,發(fā)揚長處,創(chuàng)造條件,開始建立基礎工業(yè),建成水泥廠、襯衫廠、羊毛衫廠、地方特產制品廠等,還通過生產原煤等,打開了致富門路,大寨人正用雙手建設富裕美麗的新農村。
現(xiàn)在大寨已經成為一個優(yōu)美的公園山村。層層梯田莊稼蔥綠,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蔥蔥,處處果園碩果累累。大寨村窯洞整齊,街道干凈、清潔,人民熱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訊等基礎條件已經大有改善,是一個成熟的農業(yè)旅游區(qū)。
大寨相繼建成了陳永貴墓、大寨陳列館、郭沫若詩碑、梅花鹿場、六個紀念觀景亭,開放了陳永貴故居、周恩來住址等,為大寨增色不少。
改革開放以來,大寨人把大寨精神發(fā)揚光大,利用優(yōu)勢,發(fā)揚長處,創(chuàng)造條件,開始建立基礎工業(yè),建成水泥廠、襯衫廠、羊毛衫廠、地方特產制品廠等,還通過生產原煤等,打開了致富門路,大寨人正用雙手建設富裕美麗的新農村。
篇二:山西大寨及陳永貴故居導游詞
大家好!我的家鄉(xiāng)在人杰地靈、物產豐富的昔陽,這里有不計其數的旅游勝地,其中最讓我自豪的要數馳名中外的大寨了。
大寨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鄉(xiāng),俗話說得好:工業(yè)學大慶,農業(yè)學大寨。解放前,這里窮山惡水,自然環(huán)境惡劣,老百姓生活十分艱苦。鄧小平爺爺南巡講話鼓起了大寨人的志,壯了大寨人的膽,使大寨人深刻體會到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大寨人開始戰(zhàn)天斗地,治山治水,陳永貴、郭鳳蓮開始帶領人們投入到艱苦卓絕的勞動中,漸漸地,大寨富裕起來了,家家都致富了!人們的生活美好了!
現(xiàn)在,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從縣城一直通到大寨虎頭山上,一進大寨,猶如走進了中國現(xiàn)代農業(yè)的歷史畫卷中。寨門上“大寨”兩個紅字十分醒目,寨門前的那兩棵老柳樹如今還根如磐石,挺拔俊秀,枝繁葉茂,它肅立在村口迎接客人,故稱“迎客柳”。不遠處有一處低矮的瓦房小院,陳設雅靜簡樸,原來這就是陳永貴的故居。四周依山筑砌的百余米長的下窯洞和上磚樓是以前大寨人的家,它是大寨獨特的景點,是其它村沒有的,游人可以進宅穿院或進入多年前大寨人耕耘過的田地里感受一下這兒獨一無二的鄉(xiāng)情以及大寨人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
大寨旅游的重點在虎頭山上,今日的虎頭山已是綠樹成蔭,松柏成林,蘊含一種自然美,一到深秋,虎頭山便會被花裝點,萬紫千紅,美不勝收。山麓的“大寨展覽館”是一座呈倒“山”字形的民族式仿古建筑,里面陳列著大寨人以前戰(zhàn)天斗地的照片、實物等,欣賞過它們的人都會不由的贊嘆:“真是不容易啊”!展覽館前有一座大地之子陳永貴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那種樸實堅強的性格,顯現(xiàn)出農民政治家的偉大魄力。經過四層臺地,登上228級青石臺階,你會看到一塊墓碑,上面寫著:陳永貴之墓。墓的三面依山,形成靠背式的墓圈,墓圈里花團錦簇,綠草成蔭,我們仿佛可以看到陳永貴爺爺生前的面孔。墓碑左側一百米處,是郭沫若紀念碑,是在郭老誕辰100周年立的,據說郭老的部分遺骨就在虎頭山上。
大寨還有很多景點,如:養(yǎng)鹿場,周恩來住址等,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如果你實在想知道的話,就來大寨一游吧,昔陽人民真誠地歡迎您!
篇三:山西大寨及陳永貴故居文章
我是在昔陽縣城的長途汽車站坐上出租車的,出租車載著我一直向東南方向行駛,時間不長就到達了大寨村口。
從昔陽縣一路走來基本上是平路,而在接近大寨村口的時候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是在上坡。
大寨村的大門面西而立,兩面的大墻書寫著‘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的中間是大寨村的大門洞,門楣上是‘大寨人民歡迎您’,大墻的最上面是紅色的兩個大字‘大寨’。所有來大寨的車輛都要在此停車,我的大寨行也就從這里開始了。
走進這個大門洞,早年在畫報上看到的那個大寨就正式進入了我的眼簾,這是一個三面環(huán)山的地方,沿著山腳都是富有大寨特色的窯洞式建筑,這些景象曾經多次出現(xiàn)在電影、畫報上,因而現(xiàn)在看來并不覺得陌生,覺得陌生或者說是新鮮的是在村莊的里面也出現(xiàn)了類似城市里面的居民樓,這一定是近些年來新建的。
大寨村的民居類建筑大體上分為三類,窯洞、平房、樓房。窯洞都是沿著山溝底下,有大寨特色的是在窯洞的上方是外觀與窯洞一樣的平房,這樣的建筑在外觀上看就整齊劃一了,與下面的窯洞渾然一體,仿佛是樓房一樣,此外這樣的建筑既節(jié)省了土地,又使下面的窯洞免受風雨的侵蝕。
在底層窯洞的外面靠近村中大道一側建設了一個個平房院落,現(xiàn)在這些院落大都開發(fā)成為面向游客服務的商店、飯店、旅店,而旅店最大的賣點就是大寨的窯洞,我如果不是買好了晚上從太原去西安的火車票,真是想在這里體驗一下窯洞之夜。飯店的賣點是大寨的農家飯,當然了也有時下流行的菜品,這些全寫在臨街的墻上。
宋立英是大寨的老一輩英雄人物,現(xiàn)在以她的名義的商店也在這里,宋立英是既陳永貴、郭鳳蓮、賈進財之后的大寨第四大名人。是大寨歷史上第一個女黨員和第一代婦代會主任,比陳永貴還早一年入黨。她先后擔任村婦女主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副鄉(xiāng)長、縣婦聯(lián)副主任、省婦聯(lián)副主任、第四屆全國婦聯(lián)執(zhí)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務。1957年,宋立英被評為“山西省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79年,被命名為全國婦女“三八紅旗手”,1980年,當選為山西省勞動模范。宋立英是大寨婦女中最能吃苦也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宋立英的商店出售的除了大寨的紀念品,還有這里的土特產。這里有許多的毛主席的雕像、畫像,顯示出大寨人對毛主席的熱愛;還有很多介紹大寨事跡的書籍與光盤,這是大寨的輝煌,大寨人怎么能夠忘記呢?想來這位宋立英老人應該年過八旬了,在這里經營的應該是她的家人。從這里繼續(xù)前行不遠處就是陳永貴的故居了。
陳永貴故居就是一個典型性大寨式的院落,院落并不大,與旁邊的院落形制完全一樣,大門兩側的對聯(lián)上寫著‘一生耕雲鋤月創(chuàng)神農新路,半世從政為官清廉哲賢’,這是對陳永貴最好的評價。
走進普普通通的院門,這里既有北方農居那種平房,也有大寨式的那種窯洞,平房就是三間北方最普通的瓦房,這里是陳永貴的接待室,當年中央的領導,外地來大寨學習的同志陳永貴都是在這里接待的,記得有一張周恩來在陳永貴家里的照片,想來應該就是在這里照的。陳永貴還在這里接待過很多的來大寨訪問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外國友人,三間平凡的瓦房記錄著那一段不平凡的歷史。
窯洞有兩口,一口是他的臥室,一口是廚房。西面這一口是開放的顯然是臥室,靠窗是一個不大的土炕,下面還有一個燒火坑的出灰口??簧箱伒氖謽闼?,應該是他當年的鋪蓋吧。在窯洞正面的墻上,懸掛著一幅很大的照片,是1959年毛主席接見陳永貴時所拍攝的。此外窯洞的其他幾面墻上貼滿了陳永貴與大寨人,陳永貴與來大寨的各級領導的照片,這些都是十分珍貴的歷史見證。窯洞里面的家具也是十分的樸素,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東西,包括農村常見的那種躺柜。窯洞的窗臺上是一部醒目的老式電話,據說是一部當年可以直播毛主席的電話。
在照片的下面,擺放著陳永貴在擔任國務院副的時候,北海艦隊送給陳永貴的龍蝦標本,以及廣東省佛山地區(qū)贈送的陶瓷雕塑“愚公移山”。
陳永貴的故居是不收費的,窯洞里面有一個中年婦女,她應該就是陳永貴的后代吧,照管著故居的事物,并向喜愛懷念陳永貴的‘粉絲’簽名售書,所出售的都是介紹陳永貴的書籍相冊等等。我就親眼看到有一個人買了厚厚的一整套陳永貴的書籍。來故居參觀的人真不少,我去的時候,小小的窯洞被擠得滿滿當當的,陳永貴這個戰(zhàn)天斗地的農民,這個人民共和國的副,人民沒有忘記你。
陳永貴身為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沒有城市戶口,不僅夫人孩子在大寨靠工分吃飯,他自己掙的也是大寨一個中等勞力的工分,吃的也是大寨那份口糧換的糧票。每月中央補助36元,山西省補助60元,京城開銷大,后提高到100元,在中央開會喝一次茶水都須付費貳角。家鄉(xiāng)來人、各地勞模、國務院同事去看他,工作人員辦理了客飯補助,他說“都是我的客人,要國家報?退掉”。國家給他的特供本,其實就是白白地拿著,一個人能夠幾十年如一日,永遠保持一個純樸農民的本性,拒腐蝕、永不沾,這是最令人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