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導游歡迎詞范文
西藏山南介紹
山南是指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區(qū),橫闊420公里,縱長329公里,總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沿西南方向逶迤的喜瑪拉雅山脈將不丹、印度與山南分隔。山南北跨雅魯藏布江曲水大橋達拉薩,溯江而上往西可至日喀則,相反則抵達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區(qū)--林芝。
山南海拔3600米,氣候溫和,屬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區(qū)。岡底斯、喜瑪拉雅等高大山脈的巍然夾峙,使得此地降水頗豐,氣溫也不似藏西、藏北那般嚴寒。橫貫于山南中部的雅魯藏布江正處中游,江面開闊,支流眾多,寬十數(shù)公里、長幾十公里不等的河谷多有分布。河谷兩側山地的高處是牧場,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則是肥沃的農田,最適宜于青稞、蕎麥、小麥等高原農作物生長,是歷史悠久的人類聚居區(qū)和農業(yè)發(fā)達區(qū),自古享有“西藏糧倉”之美譽。
山南地區(qū)以澤當鎮(zhèn)為地區(qū)中心,山南地區(qū)下轄12個縣,現(xiàn)有藏、漢、回、門巴、珞巴等民族共29萬多人口,其中藏族占98%。
山南是西藏自治區(qū)最富庶、歷史文化淵源最深厚的地區(qū)。由高地農業(yè)文明發(fā)展壯大而起的吐蕃王朝便是自山南興起的,因此,山南又被稱為西藏文明的發(fā)祥地并兩度成為西藏史上的統(tǒng)治中心。群峰、湖泊、溫泉、河谷組成了山南獨特的地理風光,雅礱河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這里有吐蕃王朝時期留下的藏王陵墓群、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雍布拉康、昌珠寺等著名的古寺、文化遺跡。悠久歷史留下的豐厚的文化遺產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使山南成為旅游者向往之地。
西藏那曲
那曲地區(qū)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qū),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qū)相連。
那曲地區(qū)下轄那曲、安多、聶榮、比如、嘉黎、巴青、索縣、班戈、申扎、尼瑪?shù)?0個縣,1個雙湖特別行政區(qū),截止1995年底,全地區(qū)總人口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總人口的98.98%,漢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qū)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遼闊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其間。東部屬河谷地帶,多高山峽谷,是藏北僅有的農作物產區(qū),并有少量的森林資源和灌木草場,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間,氣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區(qū)屬亞寒帶氣候區(qū),高寒缺氧,氣候干燥,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濕度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時數(shù)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無絕對無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間,是干旱的刮風期,這期間氣候干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xù)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jié),這期間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占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jié),這時的草原一片青綠,萬物茂盛,人歡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zhèn)是青藏公路的必經之路,又是西藏對外開放的旅游區(qū)之一,每年8月(藏歷6月)舉辦的賽馬節(jié)是藏北草原的盛會,屆時,旅游觀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販等云集此處。旅游者可以領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風光、節(jié)日氣氛和民族風情,還可以參觀游覽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區(qū)境內,遼闊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無人區(qū),都會給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qū),棲息著野牦牛、藏羚、野驢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給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納木錯位于拉薩市的當雄與那曲地區(qū)的班戈縣之間,每年都有許多前來轉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鎮(zhèn)是被西藏列為開放的旅游區(qū)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黃金季節(jié),一年一度的賽馬節(jié)在此舉行,觀光群眾、各業(yè)商販、嘉賓游客紛紛云集而來。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藍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綠色織就的錦緞畫,旅游者都會在這里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西藏拉薩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也是全區(qū)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薩市、郊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40萬人口。其中市區(qū)面積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萬多,有藏、漢、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紀中葉,吐蕃部族首領松贊干布在此創(chuàng)基立業(yè)。公元641年,松贊干布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進藏后建議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于是,人們把最初的寺廟,即現(xiàn)在的大昭寺,命名為“惹薩”,藏語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薩”被譯成了“邏些”,逐步又變成為“拉薩”了。而上千年來,這里曾幾度成為西藏政教活動中心,于是,拉薩成為名副其實的“神圣之地”。
拉薩城風景優(yōu)美,被稱為“藍色歡樂之波”的吉曲河(拉薩河),從白雪皚皚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噴珠吐玉,雪浪飛翻,穿過無數(shù)森林峽谷,田園牧野,全長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灣匯入雅魯藏布江,形成了藍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觀。拉薩古城就佇立在這條蔚藍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達拉宮高聳云天,街道縱橫,高樓群集,車水馬龍,色彩繽紛。古老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宗教與世俗,轉經筒與電腦,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薩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標東經91°06,北緯29°36。在群山環(huán)繞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攝氏8度(華氏43°)左右。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比鄰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全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譽。
拉薩年降雨量約500毫升,集中在7、8、9三個月,夏秋雨季是拉薩最美好舒適的季節(jié),雨水多在夜間降落,形成了"拉薩夜雨"的獨特氣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臨,好雨淅淅瀝瀝從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熱塵埃,使林園街市一片光潔。
西藏導游詞相關文章:
2.西藏導游詞
4.導游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