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xué)習(xí)啦 > 實用范文 > 導(dǎo)游詞大全 > 浙江導(dǎo)游詞 >

      精選杭州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范文5篇

      時間: 文瓊21297 分享

        杭州市浙江省的省會,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風(fēng)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城市的由衷贊美。那浙江杭州導(dǎo)游詞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選杭州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范文5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xué)習(xí)!

        六和塔導(dǎo)游詞1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要去游覽的景點是六和塔。六和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和保俶塔、雷峰塔和白塔并稱為杭州四大古塔。六和塔聳立在錢塘江畔的月輪山上。月輪山是龍山的支脈,因其形仿佛一輪明月而得名。

        觀賞六和塔的全貌要走一段小小的山坡。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六和塔的來歷。關(guān)于它的來歷,民間一直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錢塘江里住著一個性情暴躁的龍王,它喜怒無常,常常使潮水漲落無定。江水泛濫,淹沒了沿江兩岸的屋舍良田,人民飽受其害。后來有個名叫六和的小伙子,發(fā)誓要跟龍王爭斗,率眾搬石填江,終于制服了龍王。從此,江邊的荒灘重又變成了良田,年年五谷豐登,人人得以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后人為了紀念這個勇敢的小伙子,就在六和填江的地方,造起了這座以六和塔命名的六和塔。另一個傳說是:春秋戰(zhàn)國時,列國紛爭,弱肉強食,當(dāng)時七國中勢力最強的秦國,常常借故欺侮鄰近的弱小諸國??v橫家蘇秦就往來游說于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之間,使六國和好聯(lián)盟,合縱抗秦。據(jù)說當(dāng)年這六國君主的結(jié)盟大會,就是在這錢塘江畔的月輪山上召開的,后人就在此建塔紀念。因六國聯(lián)合,故六和塔又叫“六合塔”。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但它表達了杭州人民對這座古代建筑的珍愛。

        其實,根據(jù)歷史記載,這里曾是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吳越王錢弘俶聽從延壽、贊寧兩位和尚的建議,在此建塔以鎮(zhèn)江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傲退?,指的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爭,意和同悅”。

        這是佛教的六種規(guī)約。此塔建成后,就取“六和塔”之義,定名為“六和塔”。塔旁的塔院,也就稱之為六和寺。南宋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改六和寺為開化寺。至于又叫六合塔,則取“天地四方”之意。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六和塔前。塔前有一座二龍搶珠的石坊。再看雄偉壯觀的塔身為平面八角形。這座樓閣式磚木結(jié)構(gòu)的塔,占地867平方米,塔高59。89米,外觀13層,每兩層為一級,實際塔內(nèi)只有七級。每級之間,鋪有螺旋形階梯,回旋上升,可直登至塔頂。塔內(nèi)還有南宋的石刻佛經(jīng)。每層塔壁的須彌座上雕刻著花卉人物、鳥獸蟲魚等各式圖案。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來到六和塔,在塔內(nèi)每層各書匾額,第一層叫“初地堅固”,第二層叫“二諦俱融”,第三層叫“三明凈域”,第四層叫“四天寶網(wǎng)”,第五層“五云扶蓋”,第六層叫“六鰲負載”,第七層叫“七寶莊嚴”。塔內(nèi)共有226級臺階,從外到里分外墻、回墻、內(nèi)墻、小室四部分。各層木檐由下而上層層向上遞減,使檐上明亮,檐下陰暗,一明一暗,襯托分明,宜于遠眺,這說明我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中,已注意到了登高遠眺的藝術(shù)構(gòu)思。在塔的每層檐角上還掛有104個大鐵馬,起風(fēng)時,鐵馬會發(fā)生悅耳的聲音。

        六和塔雖然是宗教建筑,但它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據(jù)有關(guān)文獻記載,六和塔初建時規(guī)模很大,塔身共有九級,高170米左右。據(jù)傳此塔初建時,北宋建筑名匠喻皓參加了設(shè)計,他所著的《木經(jīng)》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筑著作,書中對宋代建筑的結(jié)構(gòu)、裝飾、營造方式等,都有詳細記載,六和塔就是按照《木經(jīng)》的建筑方式建造的。六和塔頂上,當(dāng)時還裝有塔燈,在錢塘江上夜航的船舶,都利用它作為指示方向的航標。六和塔建成后,到了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就完全毀于兵火。現(xiàn)存的塔身是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開工重建的,歷時11年,到南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才全部竣工,但高度遠不如前,只有七級了。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修建外部木檐時,光搭一個施工用的腳手架就花了三年時間。可見在當(dāng)時技術(shù)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建造這樣浩大工程是相當(dāng)艱巨的。解放后,國空于1953年、1971年和1990年分別進行了三次大修,并在塔內(nèi)裝上扶手欄桿和電燈。六和塔自南宋重建迄今,雖經(jīng)多次修繕,但整座塔身還基本上保持著南宋時期的風(fēng)貌。

        六和塔還有不少文物古跡。塔后側(cè)壁上有石刻鎮(zhèn)海神像,是明代萬歷年間重刻的。塔左側(cè)有“敕賜開化之寺”石碑,是南宋碑文。塔后高臺上,有清乾隆皇帝游塔時手書的六和塔塔碑。另外,據(jù)《水滸》記載,梁山泊英雄花和尚魯智深在南征后,因不滿朝廷統(tǒng)治,就在六和塔“聽潮而圓,聞信而寂”,死后葬于開化寺。那位在山東景陽崗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行者武松,后來也老死在這里。故舊時六和塔內(nèi),曾繪有魯智深和武松的畫像。最近,在月輪山上又建起了一座“中華古塔集萃園”,使前面的古塔與后面的塔群相映生輝,給六和塔增添了新的游覽內(nèi)容。

        游完六和塔,大家請往南看,這就是著名的錢塘江。江呈“之”字折疊形,所以錢塘江又名“之江”,“浙江”省名也由此而來。錢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古稱羅剎江,發(fā)源于安徽省東南部休寧縣的六股尖,全長605公里,流域面積4。88萬平方公里。因錢塘江口闊身狹,至杭州灣后呈喇叭狀,海潮倒灌形成氣勢澎湃的錢塘江大潮,全世界只有巴西亞馬遜河的海潮可以與之媲美。錢江潮在每年農(nóng)歷8月18這一天最為壯觀,最佳觀賞地點在海寧縣的鹽官鎮(zhèn)。

        大家再看,在錢塘江上有一座橫貫?zāi)媳钡蔫F路公路雙層兩用橋,這就是錢塘江大橋。在錢塘江大橋未建立之前,過往行人都通過六和塔下的古龍山渡擺渡過江。錢塘江大橋是我國自己設(shè)計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橋,負責(zé)此橋設(shè)計和施工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學(xué)專家茅以升教授。大橋始建于1934年8月8日,建成于1937年9月26日,大橋全長1453米,分正橋和引橋兩部分,共16個橋孔,15個橋墩。上層通公路、行人,下層通鐵路,浙贛線、杭甬線都通過此大橋。建橋資金共花費540萬兩銀元。錢江大橋建成后三個月,因日軍逼近杭州,被近于1937年3月1日,才又重新修復(fù)通車。

        1990年,國家在大橋下游13公里處又建成了一座鐵路公路平行的錢江二橋,總長度為3100米。1993年12月,錢江三橋的興建已經(jīng)動工。屆時,我們再來登塔觀江,看到的將是杭州外灘的一番新景象.

        靈隱寺導(dǎo)游詞2

        各位游客“湖山晝明寺,明寺藏深山”作為杭州歷史最為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千年古剎——靈隱寺。靈隱寺講究山門開闊,以炫耀法門,而氣勢宏偉的靈隱寺卻深隱在西湖群峰密林中,就是到了寺廟前,也尋不出“靈隱寺”這個寺名。各位要了解其中緣由,我得先簡要介紹靈隱寺的歷史。

        靈隱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元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杭州最大的叢林寺院,也是全國十大古剎之一。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經(jīng)靈隱”的說法。據(jù)《靈隱寺志》記載,公元326年,印度來了一個和尚叫慧理。見這里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靈鷲山,認為是仙靈所隱之地,一時便在此建寺取名“靈隱”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靈隱第一殿——天王殿前面。大家請看大殿重檐下懸掛的兩塊橫匾,一塊“靈鷲飛來”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書法家黃元秀所提,而另一塊“雲(yún)林禪寺”的匾額是清康熙皇帝的親筆手書。那清康熙皇帝為什么要把“靈隱寺”改為“雲(yún)林禪寺”呢?據(jù)靈隱寺記載,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在寺院主持諦暉法師陪同下一早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之間寺院籠罩在晨霧之中,眼前云林漠漠,分外幽靜,下山回寺后,觸景生情,引用杜甫“江漢終吾老,云林的爾曹”的詩句揮筆寫下了”雲(yún)林禪寺”四個大字,賜為寺額但300多年來,杭州人們從來沒有承認過康熙的改名,大家還是叫“靈隱寺”。

        從看天王殿前兩座經(jīng)幢,刻于北宋開寶二年,是吳越國王家廟“奉先寺”遺物,宋時由迎珊移置于此,經(jīng)幢也稱石幢,是一種刻著佛名活經(jīng)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標志物,作為鎮(zhèn)邪祈福之用,下面請大家隨我進殿內(nèi)參觀。

        靈隱寺自創(chuàng)建至今,重要的毀建有14次,歷史上靈隱寺規(guī)模最大要數(shù)五代吳越時,當(dāng)時全寺有9樓18閣72殿,僧房1300余間,僧徒3000余人。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靈隱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靈隱寺,足見靈隱寺在當(dāng)時的地位??上Ш髞恚`隱寺遭天災(zāi)人禍,破壞嚴重。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大部分建筑化為灰燼。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靈隱寺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修復(fù)。現(xiàn)在靈隱寺的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藏經(jīng)樓、華嚴殿等五大殿,兩邊有東西禪室、碑室、方丈院和五百羅漢堂建筑。實現(xiàn)了靈隱“還靈鷲之壯觀,復(fù)名山之勝景”的夢想。

        杭州西湖靈隱寺導(dǎo)游詞3

        各位朋友:

        我們的車剛經(jīng)過蒼松夾道的九里松,已到靈隱風(fēng)景區(qū)了。

        靈隱景區(qū)背靠北高峰,占地約36.9公頃。整個景區(qū)由靈隱寺、飛來峰、中華石窟藝術(shù)集萃園等組成,還流傳著濟公搶新娘,康熙皇帝錯題云林寺等傳說。我們先參觀1993年新增添的“中華石窟藝術(shù)集萃園”。游覽飛來峰石窟造像時,我們還要鉆一下青林洞,摸一下“濟公床”,看看理公塔、龍泓洞,找一找“一線天”,然后看一看飛來蜂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龕大肚彌勒佛。經(jīng)過壑雷亭和冷泉亭后,便是隱在清泉秀峰之間的靈隱寺。靈隱寺的主體建筑分三進: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靈隱是杭州的旅游熱點,游人很多,請諸位跟隨我,游覽后,不僅能使你感到“靈山、靈峰、靈水、靈鷲、靈隱”秀麗山水,使你欣賞到宋元石窟造像的精湛藝術(shù),更讓你為“西湖第一名勝”靈隱寺的雄冠而贊嘆。

        大家請看黃色粉墻的照壁上寫著“咫尺西天”四個大字,這就告訴我們只要再跨上一步,便到佛國世界了。

        靈隱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即公元326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比少林寺還早170多年(少林寺建于495年),是杭州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全國十大面,重檐翹角,上掛72個風(fēng)鈴,如遇風(fēng)起云涌,風(fēng)鈴丁當(dāng)作響,宛如天樂合奏。塔內(nèi)供奉的藥師佛可為眾生消災(zāi)延壽,所以香客常年不斷。據(jù)說,當(dāng)年侯景突然兵變,太監(jiān)也去抗擊,留下柴火與米。梁武帝縱有菩薩心腸,卻不知長明燈可以點火燒飯,最后終于活活餓死。雞鳴寺旁有口胭脂井,因為南朝陳后主,他在位時間是583。589年,他因為貪戀酒色而導(dǎo)致國破家亡,最后攜王妃投入此井,被后人稱之“辱井”。雞鳴寺和北極閣北面,是一塊被稱為西家大塘的水面,清末胥自修在此栽荷植菊,沿塘建園,名聲大噪。后因戰(zhàn)火,日漸荒蕪。天長日久,胥西諧音,胥家大塘被西家大塘所取代。如今,這塊被明末顧文莊夸贊的“水田村舍,世外桃源”的仙境已被高聳林立的樓群所代替,古貌換新姿。

        現(xiàn)在我們依女兒墻向下俯瞰,這一片掩映在參天大樹中的幢幢墨綠琉璃瓦大屋頂古建筑,是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這里曾經(jīng)是六朝最大的皇家園林華林苑遺跡和供奉關(guān)羽的武廟舊址,明代這里是可以容納九千大學(xué)士的國子監(jiān)的一部分。民國時,這里是中央政府的考試院。

        再向前走,我們可以登上木板搭建的觀景臺,讓玄武湖盡收眼底。晚唐詩人韋莊在登臨這段城后,曾在《臺城》這首詩中寫道:“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贝蠹铱梢韵胂笠幌?,當(dāng)時詩人在這里吟詩賞景,是不是給人一種身在圖畫中的感覺。大家請看:這里東界鐘山,南臨九華,西對清涼,環(huán)抱在群山之中的玄武湖,碧波百頃,娟秀嫵媚,像一面清澈明亮的鏡子,將“龍蟠虎踞”的古城映說。傳說飛來峰有七十二洞,由于年代久遠,大多湮沒無考。而在東部和北部的幾個洞壑中卻布滿了五代至元代的大批石刻造像。那藝術(shù)精湛的石刻造像,石縫中的奇樹古藤,給山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飛來峰一帶風(fēng)景秀麗,可以稱得上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無水不清。

        1993年,飛來峰旁又增添了一處新景觀,這就是“中華石窟藝術(shù)集萃園”,它借飛來峰山林之勢,塑造了大足石刻、安岳臥佛、龍門、麥積山、云岡石窟、樂山大佛等代表不同地方、各個年代的佛像近萬尊,大大豐富了杭州靈隱景點的文化內(nèi)涵。

        現(xiàn)在我們?nèi)タ纯达w來峰東南側(cè)最大的一個洞??青林洞。它因洞口形似虎嘴,又稱“老虎洞”或“金光洞”。大家請看,在洞口上方有三尊小佛,稱為“西方三圣”,是飛來峰現(xiàn)存有題記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龕,它雕于五代后周廣順元年,即公元951年,中間那尊叫阿彌陀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兩側(cè)分別是他的左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再看洞口崖壁上有一龕北宋乾興元年,即公元1022年雕刻的“盧舍那佛會”浮雕,是飛來峰中雕刻最精致的佛像。中間的盧舍那佛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眾生,故名大日如來即佛光普照的意思。盧舍那佛頭戴寶冠,身著袈裟,坐在正中的蓮花座上,上舉雙臂做說法狀。左面騎獅子的是文殊菩薩,牽獅的是拂森;右側(cè)騎象的是普賢菩薩,牽象的是獠蠻;旁邊還有四天王和四菩薩像及隨身供養(yǎng)一共15尊像。這組浮雕,結(jié)構(gòu)完整,主次分明,造型生動,場面熱烈,頗有裝飾味。洞內(nèi)除了古代石刻,還有不少濟公傳說中的遺跡呢。我們前方這塊酷似床樣的巖石就是“濟公床”。傳說濟公常隱在洞內(nèi)喝酒吃狗肉,吃飽喝足了便在石床上呼呼而睡。再請人洞看看,這就是濟公為救被飛來峰壓住的小孩,用力頂開倒坍的石塊而留下的“手印”,下方還有一頂濟公戴的船形“帽子”。身后黑黝黝的小洞里,還有一張石桌,傳說是濟公吃狗肉的地方。

        看完青林洞,我們再去看看玉洞。此洞因洞頂巖上滴下的含有石灰?guī)r溶液,呈乳白色而名,又因蝙蝠出沒棲息,頂部呈蝙蝠狀,又稱“蝙蝠洞”。洞內(nèi)曲折通明,有點像桂林伏波山下的伏波洞。伏波洞有宋代造像,玉洞四壁所刻20多尊真人大小的羅漢也都是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即公元1001年的作品。洞前這塊巖石平臺,稱“翻經(jīng)臺”,相傳南北朝詩人謝靈運曾在這里翻閱過經(jīng)書。此洞還有個名字叫“巖石室”,傳說晉代道人葛洪的祖父葛孝先是在此洞修煉而得道成仙的。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理公塔。靈隱寺開山祖師慧理和尚的遺骨就埋在塔下,現(xiàn)塔為明萬歷十八年重建。塔旁有兩尊石刻,一為佛母像,一為金剛手像。這是元榮祿大夫宣政院使脫脫夫人至元二十九年,即公元1292年出錢鐫刻的。按密宗的傳說,金剛手就是夜叉神,應(yīng)是兇、怒、丑、惡之相,可這里看到的金剛手卻頭戴金冠,手持金剛杵,身圍飛舞飄帶,洋溢著天真的稚氣,是唐宋傳統(tǒng)風(fēng)格同藏、蒙民族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特有風(fēng)格。

        據(jù)專家考證,自北魏到唐代的佛雕藝術(shù)主要集中在西北、華北和中原地區(qū),自晚唐以后趨向衰落,而飛來峰的五代、宋、元造像,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白,起到銜接前后的作用。飛來峰造像起自青林洞,緣溪上行,經(jīng)過靈隱寺,延伸到法云弄,在長約600米,寬約200米的區(qū)域內(nèi),共有153龕470余尊造像。現(xiàn)保存完整和比較完整的有335尊,而元代造像近100尊。飛來峰石窟是南方石窟的代表,與北方石窟比較有三方面的區(qū)別:其一,北方石窟的地質(zhì)形成大都為花崗巖,南方石窟的地質(zhì)形成大都為石灰?guī)r;其二,北方石窟大都為唐代以前的石窟藝術(shù),如敦煌莫高窟等,南方石窟大都為五代宋元的作品;其三,北方石窟大都是石窟造像,而南方石窟大都為摩崖石刻。飛來峰造像有三個全國之最:一是全國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處;二是雕造的對象從以佛為主體過渡到以羅漢為主體,成為全國石窟中雕造羅漢最多的地方;三是漢族地區(qū)供奉與西藏喇嘛教有關(guān)的佛像最多的地方。因此在中國石窟雕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1962年被國務(wù)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面就是龍泓洞。你看洞口上方的如來、觀音像,儀態(tài)莊重,面容慈祥,衣褶飄動自然。此洞因端坐一尊觀世音像,又叫“觀音洞”,大家抬頭又能看到洞頂開一小口,可以直接看到天,俗稱“通天洞”???洞頂那一大一小的自然石塊的背影像不像送子觀音?旁邊是射旭洞。請大家抬頭仰望黑咕隆咚的洞頂石縫間微露一線天光,這就是著名的“一線天”勝跡。

        飛來峰上造像藝術(shù),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正前方對崖壁間那袒腹露胸,笑臉相迎的大肚彌勒佛了。大家一看是否也會“開口便笑”呢?他這一笑整整笑了997年了,這尊討人喜愛的佛像正好雕于公元1000年,是浙江省奉化縣契此和尚的化身。因他一手執(zhí)布袋,一手掛念珠,所以又稱“布袋和尚”。你看他那豐滿的身軀,不羈的坐勢,寬闊的天庭,那眉開眼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樂觀和智慧,擺脫了佛教儀規(guī)的束縛。石刻采用寫實的手法,還將十八羅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天然巖壁間,起到陪襯作用,也反映了宋代作品結(jié)構(gòu)完整,技法精練。這尊彌勒佛像是整個飛來峰造像中最大的一翕,長9米,高2.6米,成為飛來峰造像的標志作品。面對各位來訪的朋友,彌勒佛怎么不笑逐顏開呢?“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親相近,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庇械朗恰按蠖悄苋萑萏煜码y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看到他,天下事還有什么不難為之寬懷呢?

        杭州西湖靈隱寺導(dǎo)游詞4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了靈隱景區(qū)。

        靈隱景區(qū)不僅有聞名全國的千年古剎靈隱寺,還有古代石窟藝術(shù)瑰寶飛來峰造像。這里名山勝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幽雅、秀麗,文化氛圍濃郁的仙山佛國。

        請看這面寫有“咫尺西天”的照壁?!板搿?,是我國周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咫尺”是距離很近的意思。就是說,從這里只要在往前邁一步就是佛國世界靈隱寺了?,F(xiàn)在請各位游客隨我進入景區(qū)游覽。

        “飛來峰概況、青林洞”: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我們眼前的這座海拔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風(fēng),就是蘇東坡詩句中提到的飛來峰了。相傳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奇峰怪石,風(fēng)景絕異,驚奇地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時飛來?”因此后人命此山為飛來峰,又名“靈鷲峰”。還有人說,飛來峰是從峨眉山飛來,并流傳著濟公活佛搶新娘就生靈的故事。真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其實飛來峰形成于地質(zhì)史上的二疊紀時期,已有2億年歷史,是一座石灰?guī)r山峰。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質(zhì)地松脆,易受水蝕和風(fēng)化,長年累月就 ......

        杭州西湖靈隱寺導(dǎo)游詞5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了靈隱景區(qū)。

        靈隱景區(qū)不僅有聞名全國的千年古剎靈隱寺,還有古代石窟藝術(shù)瑰寶飛來峰造像。這里名山勝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幽雅、秀麗,文化氛圍濃郁的仙山佛國。

        請看這面寫有“咫尺西天”的照壁?!板搿?,是我國周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咫尺”是距離很近的意思。就是說,從這里只要在往前邁一步就是佛國世界靈隱寺了。現(xiàn)在請各位游客隨我進入景區(qū)游覽。

        “飛來峰概況、青林洞”: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我們眼前的這座海拔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風(fēng),就是蘇東坡詩句中提到的飛來峰了。相傳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奇峰怪石,風(fēng)景絕異,驚奇地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時飛來?”因此后人命此山為飛來峰,又名“靈鷲峰”。還有人說,飛來峰是從峨眉山飛來,并流傳著濟公活佛搶新娘就生靈的故事。真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其實飛來峰形成于地質(zhì)史上的二疊紀時期,已有2億年歷史,是一座石灰?guī)r山峰。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質(zhì)地松脆,易受水蝕和風(fēng)化,長年累月就形成眾多形狀迥異的巖洞,大自然造就了“無石不奇,無水不清,無洞不幽,無數(shù)不古”的飛來峰。特別珍貴的是,在天然巖洞里和山崖上,布滿了五代、宋、元時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長約600米,寬約200米的區(qū)域內(nèi)共有153龕,470余尊造像,保存較為完整的有338尊。這些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品不僅給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飛來峰成為我國石窟造像中的藝術(shù)寶庫。 好,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叫“青林洞”,因洞口形似虎嘴,故又稱“老虎洞”。

        請大家抬頭細看,位于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華嚴三圣”:中間是“毗盧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邊是文殊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這龕佛像建于公元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龕。

        在“華嚴三圣”旁還有3尊小佛像,人稱“西方三圣”,它雕刻于五代后周廣順元年,即公元951年,這是飛來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中間那尊叫阿彌佗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兩側(cè)分別是他的左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這件作品雖然已經(jīng)風(fēng)化,但仍能看出五代時期精湛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讓我們再看那洞口右邊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盧舍那佛會》浮雕,這是飛來峰中雕刻最為精致的作品。石龕里正中坐在蓮花座上的是盧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眾生,故名“大日如來”。盧舍那佛頭戴寶冠,身披袈裟,雙臂上舉,呈說法狀,左右兩側(cè)騎在獅、象之上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還有四大天王和四菩薩像,再加上隨身供養(yǎng),一共15尊。龕外還有兩個“飛天”浮雕,都是北宋乾興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這組浮雕,雕刻線條非常細膩生動,很有現(xiàn)代裝飾畫風(fēng)格。

      35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