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領》反思回顧
《失物招領》是一篇一年級下冊第十二課的課文,課文也倡導小學生愛護環(huán)境。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恕妒镎蓄I》反思回顧,希望大家喜歡!
《失物招領》反思回顧篇1
昨天,我講了《失物招領》(一年級下冊12課)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唐老師帶領同學們到植物園參觀,有學生將垃圾丟到草坪上,唐老師收集之后,讓學生認領,丟到垃圾箱里的事情,告訴同學們要保護環(huán)境,不能隨手丟垃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效果比較好,回想一下,有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導入貼近學生的生活。
前兩天,班里有個小朋友丟了一本語文書,我在班里發(fā)動大家找,沒有找到。昨天,又一個小朋友洪歷展的語文書找不到了,告訴我之后,我很生氣,心里想一定是有個別學生惡作劇了,本想在班里發(fā)火,可想想又沒有任何證據,決定還是以情入手調查這件事。于是我對班里學生說,洪歷展丟了書很難過,讀書寫作業(yè)都很不方便,哪些小朋友拿錯了他的書,請還給他。但沒有結果。
剛好要講《失物招領》一課,看到課題,我想“失物招領”這個詞學生們明白是什么意思嗎?如果不明白,怎么講這一課呢?對,可以和班級發(fā)生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我就替洪歷展寫了一份失物招領。大致內容是洪歷展丟了語文書,書是什么樣子的,封面上有什么。丟了書之后,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的不便。上課伊始,我就將這份失物招領給大家讀了一遍,然后貼到墻上,隨后我問學生,失物指的是什么?“失”什么意思?“物”呢?“招領”什么意思?學生都回答的很好。接著我又問,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也是“失物招領”,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的思維非?;钴S。隨后,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很順利。
《失物招領》反思回顧篇2
在上課過程中,我采用競賽的方式來識記生字。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一會就坐不住了。我采用競賽的方式來學習,三個大組之間有了競爭,誰表現好,給誰哪一組加星星(在黑板上),同學們的積極性非常高。
學完課文之后,聯系我們的生活,讓學生行動起來。
講完課文后,我問大家,草坪上的垃圾是怎么產生的?學生說是小朋友們自己產生的。我又問,我們教室里的垃圾是誰產生的?學生說是自己班里的同學產生的。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怎么產生的呢?學生發(fā)言很積極。我又問,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播放一段視頻,垃圾倒垃圾中轉站之后又被分類送到不同的地方,可回收的被再利用,不可回收的被壓縮填埋。有的垃圾很不容易被分解利用??赐旰螅瑢W生明白了垃圾來自生活,回歸自然。不會消失,要保護好環(huán)境。
下課后,有不少學生圍著大屏幕,還想再看看垃圾的回收過程,舍不得散開。
《失物招領》反思回顧篇3
從學校到家里,從家里到校外我們的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垃圾。因而,垃圾對他們而言并不陌生。從這堂課中我總結出這么幾個方面:
一、整體設計思路有新意
教學中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如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jié)目,由老師擔任主持人,學生做現場來賓,先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問題一:你家里的垃圾有哪些?問題二:它們是怎么來的?問題三:你家里的垃圾怎么處理的?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二、課前調查,積極準備
于是我在上這堂課前,先是布置學生回家去調查一下,你家里或者是家旁邊的垃圾。我給學生出了這么幾個問題,讓他們按照這幾個問題去展開調查。問題一:你家里的垃圾有哪些?問題二:它們是怎么來的?問題三:你家里的垃圾怎么處理的?而且我還告訴學生,對于這幾個問題如果你自己沒注意過的話,可以向家里的人詢問。
三、親自實踐,感受深刻
在這堂課前兩個晚上我是讓學生回家去調查家里的垃圾。但我為了讓學生對身邊的垃圾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在上這堂課前20分鐘,我又讓學生拿著他們從家里帶來的袋子去找一找我們校園里的垃圾。上課了,我看到學生都拾到了很多的垃圾。為什么要讓學生去撿垃圾,目的有兩個:一、讓學生親自實踐,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很多很多,我們需要時時的不去亂丟垃圾。二、我們用什么辦法去處理垃圾。對于第一個目的,學生的了解可以說是非常深的,當他們看到那么多的同學都撿到那么多的垃圾時,他們就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實在太多了。
也知道如果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亂丟一張紙,我們的身邊就非常的臟了。對于第二個目的,學生感受更深,當時我問學生打算如何處理時,有許多學生開始說我們把垃圾扔到垃圾筒。于是我讓一些同學去扔,但沒幾個,教室的垃圾筒就滿了。這時我又問他們“這時我們又該把垃圾怎么處理?”這時學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學校的垃圾箱里。那時我就問學生,那么我們整個社會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們該把垃圾怎么處理呢?這時學生就積極動腦想各種各樣的辦法。
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辦法,比如有個學生就提出把垃圾進行處理,生產出有用的產品。經過撿垃圾,處理垃圾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認真動腦,積極發(fā)言,親身體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