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
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
國旗下講話是對全校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時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僅供參考。
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一)
老師們、同學們:
一株無名的小花,不因牡丹的絢麗而自卑,因為責任而默默地為春天增添一抹色彩;一棵山楂樹,不因蘋果的碩大而自枯,因為責任而默默地為金秋捧出幾簇紅果;一脈小溪不因江河的綿長而干涸,因為責任而默默地滋潤一方土地。物皆如此,何況人呢?
魯迅說:“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因為責任我們必須在逆境中掙扎,只有掙扎才會使山窮水盡變得柳暗花明,會使悲劇性的生命變得偉大。截癱的史鐵生因為對生命的責任而坐在輪椅上講述遙遠的清平灣的故事;殘臂抱筆的朱彥夫因為對生命的責任而寫出了30萬字的極限人生;“面對癱瘓我不哭”的桑蘭用迷人的笑容征服了世界;因為對生命沉甸甸地責任才有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訴的《二泉映月》,才有陸幼青的死亡日記。
責任不是甜美的字眼,它僅有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了解到責任時,責任如同一份人生禮物已不知不覺地落到你背上。他是一個讓你時時不得不付出,呵護的。而它時常給予你的往往是靈魂和肉體上感到的痛苦。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抱怨沒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飛也只是夢想。人生是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的人生需要用現(xiàn)實的方法來處理。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來就是這樣踐踏出來,人人都循著這路途走,你說它是薔薇路也好,你說它是荊棘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走完。如果真以為詩是有翅膀的,能帶詩人到天堂,海闊天空地俯瞰這人世間而且能長久地馮虛御風、逍遙于天庭之上,其結果一定是飛得越高,跌得越重,血淋淋地跌在人生現(xiàn)實的荊棘之上。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個人的責任感在于他對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遵守規(guī)范,履行義務的態(tài)度。“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理念,為歷代有識之士所追求。
生命的責任會使你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個日子,每一陣風雨,每一泓秋水,甚至每一次飄零……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有沖突也有和諧,請用你的智慧,選擇最佳契機,去尋找最合適的土壤,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走過這段肩負責任神圣的人生之路!
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二)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心存一顆感恩的心。
俗話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的,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同學們,我們要懂得感恩。如果你不會感恩,幸福就離你遠遠的;如果你會感恩,幸福就會常伴你左右。那么,我們應該感謝誰呢?
首先,我們要感激父母,感謝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謝他們攙扶我們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為我們搭建快樂成長的舞臺。
接著,我們又該感謝誰呢?我們要感激老師,感激他們傳授我們知識,讓我們擁有智慧、擁有克服困難的力量和奮發(fā)圖強的信心。
當然,我們也要感激陪伴我們成長的朋友們。
“感恩之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化為“感恩的實際行動”,作出我們的回報。比如,在家里,我們可以主動承擔一些家務,減輕家長的負擔,努力做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在學校,我們可以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讓老師開心。平時,我們可以做到不隨地亂扔垃圾,還校園一個整潔的環(huán)境,回報學校對我們的培育。
感恩,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讓我們每個人都心存一顆感恩之心,永遠綻放出最燦爛的笑容,回報這個五彩的世界!
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三)
老師們、同學們: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文學大家韓愈就曾說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說,學業(yè)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的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報酬,武裝自己的頭腦。
勤奮,是扣開成功人生的敲門磚。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傳說,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曾先生在家看書,重復誦讀了很多遍卻還沒有背下來,這時來了個賊,卻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覺。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比曾先生聰明的多,但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連毛主席都欽佩的人。
我們無法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就算是假的,我想這個編故事的人也無非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給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奮而將天分變?yōu)樘觳?記得一位哲人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精鶩八極,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作,艱苦奮斗了四十年,閱讀了數(shù)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做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史學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游跡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德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后花了八十五年時間,搜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震驚文學界和思想界的巨著《浮士德》;我國數(shù)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shù)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nèi)外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的看書學習,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勤奮分不開的。
勤出智慧。傳說古希臘有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fā)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壓倒。但他并不灰心,為了克服這個弱點,他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最終,他成為了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過宋代學者朱熹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個叫陳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上一兩百遍才能讀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知識與日俱增,后來終于“無書不讀”,成為博學之士。這就應證了一個道理——勤能補拙。
勤人登山易,懶人伸指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亦沒有掉餡餅的事。庸庸碌碌的人,永遠只能對別人勝利的果實垂涎欲滴,而自己卻嘗不到果實的味道;很多人讀完莫泊桑的《項鏈》之后都會認為瑪?shù)贍柕聬勰教摌s,追求享受,而我則更看中于他能勇敢面對打擊,用辛勤的勞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是值得尊重的。她也用巨大的代價告訴我們——勤勞才是立身之本!
默默耕耘,用心付出,這樣的人生,才是“勤勞的一生”。
坦然面對,在過程中付出汗水和心血,那么我們就可以自豪的交給人生一份滿意的答卷。
看過老師國旗下講話稿大全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