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敘事
幼兒園是幼兒園小朋友成長的樂園,在這期間,教師會有怎樣的教育敘事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育敘事,僅供參考。
幼兒園教育敘事篇一:幼兒園中班教育敘事;處處留心皆教育
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一門沒有邊緣的科學,而教育重在教育契機的捕捉,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對他們的教育要做到使他們身臨其境,只有這樣,對他們的影響才深刻,教育才有良好的成效。
上周星期一中午午餐時,我們午飯吃的是骨頭湯泡饃,當時,剛好賀西香上完廁所,從打飯?zhí)幝愤^,我也順手遞給她一摞盤子,讓她去給分發(fā)一下,她把盤子放在了每個組的桌子上就走了,等待老師喊端飯。所有的小朋友都開始吃飯了,我忽然發(fā)現有一桌子上沒有盤子,也恰好這一桌子的小朋友也沒有喊沒有盤子,這時,我說:“賀西香,你把盤子發(fā)完了嗎?每個組都有嗎?”然后,我意味深長地望著她,這時,她才仔細檢查每個組,發(fā)現有一個組沒有盤子,她迅速地去取了盤子放在桌子上,我走過去摸摸她的頭說:“以后再發(fā)盤子或端饃時,一定要仔細檢查每個組是否都有了,都有了才說明這件事才完成了。”然后對全班小朋友說:“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做完后一定要仔細檢查,要養(yǎng)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且不管教育的效果怎樣,至少這個教育契機我已捕捉到了,因為教育的效果有時是短時期無法看出,而教育的契機只要留心,處處皆是。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需做個有心人,從小處著眼,關注細節(jié),對孩子的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幼兒園教育敘事篇二:讓感謝成為習慣
我在幼兒園擔任小班教師,第一個活動結束便是吃點心時間,我請小朋友坐好然后開始分點心。我有個習慣,就是要等孩子說“謝謝老師”后,我才把點心遞給他。這倒不是我想滿足被孩子尊重的虛榮心,而是想讓孩子學會感恩。
剛開始我給他們分點心時,小朋友們總是什么也不說,只是用力拉我手中的杯子,表情疑惑,似乎對我的舉動很是不解。我也沒說什么,只是對著他笑,杯子在空中僵持了一陣,我小心地松開手,叮囑他回坐位的時候要小心。接著第二個小朋友將杯子遞過來,第三個、第四個„„直到最后,也沒有一個小朋友想到說“謝謝”,我有些失落。等小朋友們喝完牛奶后,我忍不住舉起緊握在手中的杯子,對小朋友說:“剛才,老師在給你們分牛奶的時候,沒有把牛奶馬上遞給你們,是嗎?”
小朋友們都注視著我,表情疑惑。輕輕的說:“是的”。
我用平靜的目光從他們天真無邪的臉上一一滑過,說道:“你們知道為什嗎?” “因為我們不乖。”一個玲瓏般的聲音。
“因為老師生氣了。”
“你們說說看老師為什么要生氣啊?”小朋友相互之間看了看。我便提示小朋友,“你們剛才有沒有覺得少說了一句話啊?”
“謝謝老師——”小朋友們積極應答。
我笑著說道:“是的,老師給你們分牛奶或者分其他東西的時候,在你們有困難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說聲‘謝謝’。”
這事已過去一段時間了,但小朋友在接過牛奶時那理所當然的眼神時常在我腦中閃現,他們對這一切似乎已經習慣了?,F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在家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孩子總是無私的付出,而從未想過在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以致于他們不懂得什么是“感恩”。
不過,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則是失職。如果在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因為口渴,叫一個孩子幫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過來,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沒必要向孩子說聲“謝謝”;如果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因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彈珠蹦了一地,孩子自發(fā)地停下手中的“工作”,爭先恐后地去撿拾彈珠,而教師卻木然地站在一邊或忙著張羅其他的事情„„
那么,我們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所謂“言傳身教”,既然要求孩子的付出,自然成人也應該有同等的付出。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這不正指向教師肩負的責任嗎?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靈深處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師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叩開孩子的心扉,去喚醒這個“天使”,讓感謝成為習慣。到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彌漫著愛的芳香。
幼兒園教育敘事篇三:幼兒園教育敘事《愛美》
案例背景:
在幼兒園中,很多小朋友都特別愛“美”。特別是當誰穿著新衣服,新鞋子時,那面情別提多神氣。就想讓小朋友看看自己的新衣服是多么的漂亮,喜歡老師表揚表揚她。得意洋洋的沉醉在小朋友們羨慕的眼神中,贊揚聲中?,F在有些家長則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他想怎樣就怎樣,從不考慮要求是否合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樣更好的與孩子交流、溝通呢? 案例描述:
韶涵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說起話來總會露出甜甜的酒窩,怪惹人愛的。小家伙每逢和伙伴們玩耍時都是嘻嘻哈哈的談論著自己的奇思妙想,例如:希望自己是海洋里的美人魚,但最后的結局與故事里不同,自己漂亮的雙腿,能穿著漂亮的高跟鞋和王子跳著旋轉的舞步…嗯,還要畫漂亮的眼影,口紅呢!說著說著,韶涵 和 欣怡用手指蘸了蘸口水摸向墻上的紅色紙,頓時,手指變紅了,迅速的擦上眼皮,左一下,右一下,時不時兩小家伙還對著眨眨眼,都為自己畫上了眼影感到高興。
案例分析:
現在家庭中普遍都是獨生子女,而且家境也都比較富裕。又很多家長一味的寵著自己的孩子,把他們作為掌上明珠捧著,祖輩家長特別明顯。一遇到節(jié)假日,家長們都會給孩子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著新衣服,梳著潮流的發(fā)型,畫著甜甜的妝容走親訪友去。所以現在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愛“美”心理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外在電視里的寶貝明星秀之類的節(jié)目更加夸大了幼兒成人化的形象,盡管這種心理是在特定情況下能起積極作用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它會給幼兒心理健康和個性發(fā)展帶來消極影響。家長、教師應該以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幼兒的愛“美”心理。采取正確、合理的方法來引導幼兒,特別是對于那些非正常愛漂亮的孩子。幼兒愛“美”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從教師、家長和幼兒自身的特點來看。教師的夸獎很有可能促使幼兒愛“美”心理的動因,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判別能力不強,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當孩子提出物質要求時總是一味地滿足孩子。沒有教育孩子該怎么做,也沒有采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促使幼兒愛“美”心理的形成。有些幼兒自身愛“美”,教師、家長就要更加注意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的這種心理,導致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所帶來的不利因素。
案例反思:
《幼兒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早期教育重視發(fā)現、保護和引導他天性中固有的品質。”還指出:“只有家園聯系才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這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兒童發(fā)展。關注個別差異,滿足發(fā)展中的不同需要,促進每個幼兒的發(fā)展。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現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