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10篇
我們要寫事跡,無論是先進個人還是先進集體,他們的先進事跡,內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整理材料,不可能固定一個模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一
于文靜,女,漢族,中共黨員,1978年出生,1996年入伍,20__年退役,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政委。
該同志在生活中,是一百多個自閉癥兒童的“于媽媽”,她用愛和陪伴打開孩子的心扉,點燃他們生活的希望。她牽頭成立“運河金盾志愿服務隊”,參與“崇尚功臣,關愛老兵”活動,走訪慰問北京市通州區(qū)600余名80歲以上的抗戰(zhàn)老兵,拍攝留存近萬張寶貴照片資料。在工作中,她創(chuàng)造的“323”、“五爭五創(chuàng)”工作法在全市推廣,特別是疫情期間創(chuàng)新啟動疫情防控遠端查控,帶領全所干警累計核查594萬輛車次,核錄476萬人次,牢牢守住了首都東大門。20__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學雷鋒標兵”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二
劉維,女,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出生,1995年入伍,20__年退役,陜西省西安市大興醫(yī)院質控科主任。
兩次疫情,該同志都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出征。20__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時任西京醫(yī)院消化病院護士的她,逆行北上,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北京小湯山醫(yī)院,堅守兩個月時間,直至戰(zhàn)勝SARS病毒。20__年,新冠疫情肆虐,她再次寫下請戰(zhàn)書,逆行南下,出征武漢,奮戰(zhàn)60多天,她所在醫(yī)療隊負責援助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西院重癥病區(qū),感染風險大、醫(yī)護任務重。作為醫(yī)護隊護理副組長,她主持制訂60多項工作流程制度,科學合理排班,和陜西醫(yī)療隊醫(yī)護人員一起,累計護理患者280名,收治患者113名,其中重癥78名,危重癥21名,治愈出院104名,醫(yī)療隊員無一例感染,醫(yī)護隊被授予外省援武漢醫(yī)療隊湖北“工人先鋒號”。20__年榮獲陜西省“最美退役軍人”、“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三
趙孝英,女,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出生,1994年入伍,20__年退役,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胸外科護士長。
趙孝英投身護理事業(yè)23年,有著防治烈性傳染病的豐富經驗。汶川抗震救災有她堅定的身影,援助利比里亞抗擊埃搏拉有她堅實的足跡。新冠疫情發(fā)生后,她主動申請“援鄂抗疫”,作為第一批抽組醫(yī)療隊員,到武漢金銀潭醫(yī)院、火神山醫(yī)院的高危污染病區(qū)參加救治工作。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四
王昌群,女,漢族,中共黨員,1934年出生,1949年入伍,1955年退役,云南省糧油運輸公司退休干部。
王昌群15歲參軍,先后參加解放西南、剿滅匪患、保衛(wèi)邊疆等任務。1955年,她服從組織安排參加地方經濟建設,與丈夫一起扎根邊陲,為建設邊疆、發(fā)展邊疆作出貢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南邊境戰(zhàn)火燃起,她主動請纓擔任支前慰問領隊,一家6人奔赴戰(zhàn)場,丈夫是前線指揮員,女兒和女婿參加救護隊,2個兒子英勇作戰(zhàn)壯烈犧牲。退休后,她傳承紅色家風,熱心社會事業(yè),作報告講傳統(tǒng)、做公益獻愛心,始終恪守共產黨員初心本色,演繹無疆大愛,其家庭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五
謝彬蓉,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重慶市支教教師。
1993年入伍,轉業(yè)前系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高級工程師,技術七級,大校軍銜,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艱苦邊遠地區(qū)工作20年,20__年轉業(yè)后選擇自主擇業(yè)。__年初,謝彬蓉從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團委管理的網站看到“苦蕎花開支教團”的社會公益組織信息,得知該地區(qū)長期需要能吃苦、有愛心、負責任的社會公益人士接力支教。這一信息激起了她當年因參軍沒能如愿從教的夢想,于是,謝彬蓉決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涼山地區(qū)義務支教。自此就像一只候鳥,每逢學校開學她就離開繁華的重慶,“飛”到山里與孩子們在一起,一待就是幾個月,沒有長假她一般不“出山”,因為出去一趟要花上兩天。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六
李春燕,女,漢族,中共黨員,1990年出生,20__年入伍,20__年退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白縣鳳山鎮(zhèn)峨嵋村黨支部書記。
該同志退役后著力打造客家桂圓品牌,建立桂圓產業(yè)鏈,研發(fā)模擬自然干燥技術,有效解決桂圓保鮮問題;利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輻射帶動全縣60多個村加工桂圓肉。扶持123戶貧困戶就業(yè),幫助峨嵋村36名困難群眾就業(yè)。她致富不忘鄉(xiāng)親,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回到家鄉(xiāng)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峨眉村里歷史上第一個“女支書”,她帶領村民種植銀妃李、青柚等水果,發(fā)展果林產業(yè)850畝,將峨眉村打造成遠近聞名的果園村。她推動村里參與縣農村改革試點,帶領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形式入股合作社成為“股東”,參與分紅;她為村里修橋鋪路、開渠引水、修建文化休閑廣場,對低收入家庭進行就業(yè)指導,引進第三方公司,科學管理村級集體經濟產業(yè),帶動村民創(chuàng)業(yè)致富。20__年榮獲“全國優(yōu)秀農民工”稱號、“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七
孟金霞,女,蒙古族,中共黨員,1973年出生,1990年入伍,1993年退役,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家政服務協(xié)會會長。
該同志巾幗不讓須眉,退役后艱苦創(chuàng)業(yè)、拼搏奮斗,將一個只有幾人的家政公司,發(fā)展成為呼倫貝爾市最大的家政服務企業(yè),擁有12家子公司、3000多名員工。她致富不忘帶動周圍群眾脫貧,熱心幫助盲人、貧困殘疾婦女,培訓家政服務員4656人,帶動本市3800人就業(yè),服務1.2萬多戶家庭。她牽頭成立呼倫貝爾市家政服務協(xié)會,組織家政服務技能大賽,提升從業(yè)人員就業(yè)能力;舉辦家政服務員推介會,拓展擇業(yè)空間;建立智慧家政網絡信息服務平臺,規(guī)范引領當地家政服務行業(yè)健康發(fā)展。20__年榮獲“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首屆內蒙古好人”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八
汪秋萍,女,中共黨員,現任北新涇派出所綜合窗口民警。
汪秋萍愛崗敬業(yè)、認真踏實,在平凡的窗口崗位上以踏踏實實的作為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她積極踐行市局“一網通辦”的決策部署,不僅熟練掌握戶籍、出入境、交通、治安、境外人員網上自主申報等業(yè)務工作,還成為了受理大廳的自助終端設備和臨時身份證制證機的“工程師”,以備不時之需。在業(yè)務辦理過程中,汪秋萍始終能站在辦事群眾的角度,急群眾之所急,做好接待工作。對于來辦理業(yè)務而未帶相關證件的群眾,汪秋萍會主動引導和告知“隨身辦”APP的“亮證”模塊,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少跑路。
在綜合窗口融合改造過程中,汪秋萍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依靠自己多年積累的業(yè)務工作經驗,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貼合實際的建議和方案,為所內綜合窗口受理工作的順利推進作出了突出貢獻。曾獲得分局5次嘉獎,1次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九
夏琦,女,中共黨員,現任番禺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夏琦曾經是一名海軍士兵,退伍后在社區(qū)扎根近十年,從居民區(qū)干事做起,歷任副書記、書記等職務。
一路走來,她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勇挑重擔,勤懇為民,在垃圾分類、文明創(chuàng)建、疫情防控等社區(qū)治理一線奮力拼搏、爭先創(chuàng)優(yōu),在關愛功臣、尊崇軍人方面傾注真情,抓好信息登記、光榮牌懸掛、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等每一項重點任務,切實溫暖每一戶光榮人家,軍民更顯魚水情深。她用軍人的作風和實干為“人文新華,花園社區(qū)”添磚加瓦,贏得了居民的交口稱贊,都說“退役軍人就是不一樣,最可愛的人就在我們身邊”。
最美退役女兵先進事跡材料篇十
雷鋒同志曾經說過:“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愿永遠做一顆螺絲釘?!痹谖覀兩磉叄陀羞@樣的“活雷鋒”。她刻苦學習,不斷進取,敬業(yè)奉獻,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她就是周妙群同志。
她甘當“革命螺絲釘”,發(fā)揚刻苦學習和不斷進取的“釘子”精神。1977年9月出生的周妙群同志,在父母的支持下,把正值花樣年華的19歲,奉獻給帶著迷彩夢的“綠色方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通訊女兵。服役期間她熱愛學習,工作認真,刻苦訓練,憑借良好的軍事素質和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得到了領導和戰(zhàn)友們的高度認可。經過推薦和考核,她在連隊中宣誓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1999年12月退伍后,周妙群同志先后在佛山市石灣區(qū)環(huán)市鎮(zhèn)總工會、祖廟街道國土所和祖廟街道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等單位工作。進入地方工作22年以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退役女兵,她一直以黨員和軍人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無論在什么崗位,始終將“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工作理念貫穿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由于工作踏實肯干,表現優(yōu)異。她多次被石灣區(qū)總工會評為工會先進通訊員,并于20__年和20__年兩次分別被祖廟街道辦評為先進個人和佛山市表彰為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個人。
一項項成績、榮譽的背后,與周妙群同志堅守初心和信念密不可分。她表示,剛參軍入伍時,她是在領導和戰(zhàn)友們的鼓勵幫助下才從一名懵懂的女青年成長為合格的技術骨干;回到地方后,也是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同事們的幫教協(xié)助下才能不斷適應新的崗位,履行新的職責。她認為,自己的成長和成績離不開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和無私幫助,這些成績是集體的榮譽。
周妙群常說:“我參軍的時候認真學習過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并被他的革命螺絲釘精神深深感染了。從那時候起我就告訴自己,我就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要是組織和上級安排的工作,沒有什么別的道理可講,必須認真做好?!?/p>
這就是周妙群同志,用22年的時間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她時常告誡身邊同事,只有自己用心了,把點滴細節(jié)做好了,工作才能做好,任務才能完成好,集體的工作效率才能更高。這些年來,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