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10篇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10篇范文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shù)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希望大家喜歡!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1
張桂梅同志深深扎根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中。她愛教育,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qū)教育特別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愛學校,不顧身患多種疾病,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經常超負荷地工作在教學崗位上;她愛學生,拿出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業(yè)余愛好,從各個方面關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業(yè)余愛好,從各個方面關愛學生。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一名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
張桂梅同志是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是教師的榜樣。張桂梅同志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張桂梅同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張桂梅同志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認真執(zhí)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切實加強師德建設,真正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張桂梅同志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勤奮工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處?什么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向傳遞真愛的使者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
通過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以后,我們要更加熱愛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yǎng)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甘為園丁,做到教育安心和專心,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yè)服務。熱愛本職,踏實工作,不追逐名利。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及時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與能力。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認真聽取他們的教誨。講好普通話,使用規(guī)范字,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上好每堂課。絕不得過且過和放任遷就學生,而要以又紅又專的高標準要求學生,以滿腔的愛心關心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誘,管教管導,既教書又育人,對學生一視同仁。做到深入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多辦實事。
敬業(yè)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的價值在于奮斗、進步與奉獻。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條。有人說,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重要的崗位,容易調動敬業(yè)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業(yè)也敬不起來。道理并非如此。教師們發(fā)揚敬業(yè)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可感召成千上萬人投身到教育事業(yè)建設中,推動社會現(xiàn)代化的建設與發(fā)展。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長期能愛崗敬業(yè),創(chuàng)造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業(yè)績,需要我們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2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yè)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yōu)越環(huán)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chuàng)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qū)女孩實現(xiàn)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xiàn)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qū)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3
昨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播出,南昌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獲評“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對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頒獎辭是:“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萬佐成和熊庚香在江西省腫瘤醫(yī)院附近經營一間露天廚房。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yī)院旁的小巷里經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求助,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十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近三百人來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為了讓“抗癌廚房”能維持下去,萬佐成夫婦開始收一點成本錢,炒菜收0.5元,后來,煤球漲價、電費漲價,兩人難以支撐,炒1個菜就收1元,維持收支平衡。
即便是春節(jié)期間,這里也不打烊。今年大年三十,這條小巷和平時一樣擠滿了癌癥患者和家屬,這個已經開了18年的愛心廚房,今年還為患者和家屬準備了免費的年夜飯。
萬佐成夫婦的初心十分簡單:“能讓病人吃得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他們還經常開導、幫助病人,讓大伙感受到家的溫暖。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4
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隨時聽從命令,絕不退縮”!一封封來自各地相關單位、組織的請戰(zhàn)書猶如最響亮的戰(zhàn)斗號角,吹響了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戰(zhàn)“疫”沖鋒。
本該是家人團聚,可是包括武漢在內的各地醫(yī)務工作者卻擋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護佑人民健康的堅固長城。不僅僅是醫(yī)務工作者,“逆行者”還有很多各行各業(yè)的人們:
武漢快遞小哥汪勇就是其中之一,他瞞著家人、堅持在深夜義務接送金銀潭醫(yī)院抗疫一線醫(yī)護人員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卻謙虛地自稱“組局者”:隨著支援武漢的醫(yī)療隊逐漸增多,他意識到個人力量有限,便通過朋友圈發(fā)布消息招募志愿者,聯(lián)系摩拜、青桔單車,對接滴滴,合力解決醫(yī)護人員的出行問題。當發(fā)現(xiàn)醫(yī)護人員吃飯不便時,汪勇又馬不停蹄地繼續(xù)“組局”,尋找合適的餐廳和便利店向支援團隊和滴滴車主提供用餐,解決“吃飯難”。此外,為保障醫(yī)護人員日常生活,他又找專人購買羽絨服等保暖衣物拿給一線人員……
2月26日,國家郵政局印發(fā)通知,決定授予順豐速運武漢分公司快遞員汪勇同志“最美快遞員”特別獎,并號召全行業(yè)向汪勇學習,凝聚起全行業(yè)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的強大力量。
汪勇的行動,給醫(yī)務人員送去了關愛。疫情當前,白衣戰(zhàn)士是火線上的中流砥柱。每天高負荷工作,他們承受了巨大的體力消耗,有時卻顧不上一日三餐。守護他們,便是守護戰(zhàn)斗力。為醫(yī)務人員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能持續(xù)健康、心無旁騖地投入戰(zhàn)斗,是全社會的責任。
要向汪勇同志學習,學習汪勇同志愛崗履責、恪盡職守的敬業(yè)精神,協(xié)作互助、投身實踐的志愿精神,開拓創(chuàng)新、擔當有為的時代精神,友善無私、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見賢思齊、激發(fā)斗志、真抓實干,勇當先鋒、敢打頭陣、不畏犧牲,凝聚起全行業(yè)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的強大力量。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5
仰望星空,我們能看見兩個“北斗”。一個有7顆星,已在宇宙間存在億萬年之久,自古以來為人類指位定向;一個有30顆星,從無到有誕生發(fā)展不過26年,在浩渺太空卻能為人類提供精確到10米的定位。
前者名為“北斗七星”,是自然的饋贈;后者名為“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一項由中國航天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
作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每談及此,謝軍總是有諸多感慨。
1982年,謝軍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yè),分配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工作,從這里踏上航天之路。
一張藍圖繪到底。198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芳允提出了利用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wèi)星進行定位導航的設想,即雙星定位設想,由此開啟了篳路藍縷般的偉大征程。
1994年,北斗一號衛(wèi)星系統(tǒng)工程建設正式啟動。2000年,2顆北斗一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國家。北斗一號系統(tǒng)采用有源定位體制,可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系統(tǒng)設計建設符合當時中國國情,充分體現(xiàn)了“快、好、省”的原則。
2004年,當北斗二號衛(wèi)星系統(tǒng)工程正式啟動時,謝軍也正式走上了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的崗位。于謝軍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崗位,也意味著一份全新的使命和職責。
相較北斗一號,北斗二號系統(tǒng)要在兼容北斗一號系統(tǒng)技術體制基礎上,增加無源定位體制,為亞太地區(qū)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謝軍坦言,盡管研發(fā)之路困難重重,荊棘載途,但他和團隊從未輕言放棄,始終攻堅克難,逆流而上。
在謝軍記憶中,2007年是北斗二號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為了保證國內申請的寶貴的頻率資源,我們克服困難,在4月14日成功發(fā)射了北斗二號第一顆導航衛(wèi)星。”謝軍說。
首戰(zhàn)告捷,也正式拉開了北斗二號組網建設的序幕。
從那之后,北斗二號進入了組網建設快車道。2010年,成功發(fā)射了5顆北斗二號衛(wèi)星;2011年4月,建成“3GEO+3IGSO”基本系統(tǒng);2012年12月,14顆衛(wèi)星正式組網運行,北斗二號系統(tǒng)提供正式運行服務。
謝軍表示,到2019年,我國已成功發(fā)射20顆北斗二號衛(wèi)星,走出了獨具特色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發(fā)展之路,“這是一種獨特的混合星座體制,亞太地區(qū)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p>
“混合星座系統(tǒng)優(yōu)點明顯,是利用高軌衛(wèi)星固定對一些區(qū)域提供服務,同時,中圓軌道衛(wèi)星對全球提供服務。”謝軍說。
步步鏗鏘,步步有力。
就在北斗二號建設如火如荼的2009年,北斗三號系統(tǒng)建設啟動。謝軍認為,這是北斗系統(tǒng)邁向世界一流、全面比肩GPS的關鍵一步。
“衛(wèi)星上天不能隨便動,一動就相當于坐標值在變,需要精準控制、精準測量,這就涉及到關鍵器件原子鐘?!敝x軍說,在北斗導航衛(wèi)星上,高精度原子鐘至關重要。
而最初,北斗導航衛(wèi)星上使用的原子鐘依賴于進口,既受制于人,又不能完全保證質量,影響導航服務。
時間精度是衛(wèi)星導航的命門,天地間時間越同步、誤差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深思熟慮之后,謝軍下決心讓星載原子鐘國產化,走自主研發(fā)之路,“一定要讓重要的核心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念既定,再難再苦也要迎難而上,快馬加鞭。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謝軍坦言,星載原子鐘的研發(fā)非常難。
應用于北斗導航衛(wèi)星上的銣原子鐘,通過微波場激勵銣燈泡中的銣原子來回運動產生固定的頻率,所發(fā)出頻率在經過濾光泡將不穩(wěn)定的噪聲濾掉后進入吸收泡,最后通過光電探測器生成光檢信號。
“高精度的時間頻率信號,決定著星地之間的時間服務精度,原子鐘對于空間環(huán)境要求非常高?!敝x軍說。
為了達到理想的上星使用效果,謝軍帶領研發(fā)團隊進行攻關、試驗,他們在整星上專門設計了溫控小艙,以極高的控溫精度,保障原子鐘空間溫度環(huán)境。
有時,為了一個問題,團隊成員也會爭得面紅耳赤,哪怕歸零,也要回溯問題所在。
就是在這樣嚴慎細實的研制過程中,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銣原子鐘裝在了北斗導航衛(wèi)星上。
謝軍說,從2004年還存在于圖紙上的“想象”,到如今大量應用于北斗導航衛(wèi)星上的高精度成品,回頭想想,這一路走來不容易,然而其過程卻正是新時代北斗精神的深刻體現(xiàn)。
自主創(chuàng)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這就是新時代北斗精神。
首獲占“頻”之勝、攻克無“鐘”之困、消除缺“芯”之憂。如今,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tǒng)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北斗二號衛(wèi)星上國產化比例不到80%,在北斗三號衛(wèi)星上已實現(xiàn)100%。
謝軍說,“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優(yōu)于10米的導航,根據實測結果,水平定位精度達到1.6米,高程定位精度達到4.4米,重點區(qū)域甚至更為精確,授時精度10個納秒?!?/p>
在謝軍看來,這就是自主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今年6月23日,是謝軍航天生涯中無法忘懷的一個重要日子。
那天清晨,謝軍早早就站在了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場發(fā)射塔架前,望著眼前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心情既激動又平靜。
這天9時43分,北斗系統(tǒng)第五十五顆導航衛(wèi)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wèi)星點火發(fā)射,翱翔太空。
在衛(wèi)星發(fā)射27分鐘后,星箭完成分離,衛(wèi)星兩側太陽翼順利展開。那一刻,謝軍緊繃的心終于松弛了下來。
謝軍說,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收官之星遨游太空,是幾代航天人、北斗人為之奮斗的目標最終實現(xiàn)的里程碑。
對謝軍而言,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就是實現(xiàn)中國航天夢的重要體現(xiàn)、重要一站。38年航天路,16年北斗路,謝軍感慨最多的是來路漫漫的不易、無數(shù)航天人為之奮斗的可敬,以及今朝回首的淡然與自信。
在這條道路上,26年春夏秋冬,400多家單位、30余萬名科研人員萬眾一心,將自己融入進中國北斗事業(yè)的浩大工程中,不計小我,成就大我。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敝x軍說,如今,更多的年輕北斗人成為這個征途上的主力軍,他們更有活力、更有干勁,也更有對航天強國夢的熱忱和期許。
據悉,“挑戰(zhàn)杯·大講堂”是第十二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八項大賽活動之一,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全國學聯(lián)、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中國青年網、東北林業(yè)大學聯(lián)合承辦,中國建設銀行、阿里巴巴釘釘、抖音合作支持。大講堂,大咖零距離。接下來活動將繼續(xù)邀請行業(yè)領軍人物、社會知名人士、業(yè)界知名學者通過直播分享人生經歷與行業(yè)經驗,引領廣大學子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充分了解科技前沿、把握時代脈搏。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6
1948年春,葉嘉瑩離開北平南下結婚,之后便再沒機會見到顧隨。葉嘉瑩在懷念顧隨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離開北平)三十年來我的一個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謁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葉嘉瑩第一次回國探親,她才得知顧隨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關于婚姻,對于很多女人來說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說絕大部分,但是對于葉嘉瑩來說,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盡管她不愿提起,然而這段婚姻還是給她帶來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葉嘉瑩在上海和趙鐘孫結婚,對于這段婚姻沒有愛情的基礎,婚后也沒有產生任何的愛情,兩人的結合不過是葉嘉瑩一時錯誤的選擇,這一錯,便錯了一生。
婚后兩人沒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兒后,初為人母的快樂還未來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問題入了獄,剛剛安下的家也被抄了個干凈,葉嘉瑩后來也連母帶子的被抓入獄,后來她找到警察局長寫了自白書出來,帶著四個月大的孩子居無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過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為了生活她到處去找工作,同時去很多所學校任教,夜以繼日的像個機器一樣工作,勉強能夠養(yǎng)活女兒和自己,丈夫出獄后,葉嘉瑩還未來得及歡喜,另一個陰影立馬籠罩上來,丈夫性情大變樣,心理扭曲,對葉嘉瑩多次實施家暴,在千難萬險中都堅強的走過來的葉嘉瑩,看見自己遍體鱗傷的那一刻陷入了絕望,她多次產生了自殺的想法,卻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隨著在教育界的成就越來越大,對詩詞的研究愈加深刻,葉嘉瑩的教學事業(yè)也逐步上升,由中學轉到臺灣大學任教,后來作為交換教師去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國詩詞愛好者的喜歡。
1966年,葉嘉瑩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國把父親接到美國,在美國定居,不料遭到阻擊,無法返回美國,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兒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時間,葉嘉瑩一個人承受了很多壓力,幾乎要把她壓垮。
首先是語言關,加拿大的UBC大學要求葉嘉瑩用英文給學生們講授中國古典詩詞,雖然之前在美國的時候已經接觸了英語,但是要用它來授課談何容易,但是為了生計,她只得答應下來;
第二個是生計,改居家拿大是突然之舉,兩個女兒要從美國接來加拿大,父親也要接來加拿大,丈夫也要來加拿大,于是葉嘉瑩獨自一人到處找合適的房子,添家具和生活用品,這些繁雜的工作在對于一個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弱女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第三是家庭關系,錯的人永遠不能指望他會改變,盡管葉嘉瑩無數(shù)次的容忍,寬容,沉默,丈夫既無用又大男子主義的惡劣性情絲毫都不知收斂,家內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義的虛榮心和存在感怎么捍衛(wèi)?那就家暴好了,通過對妻子發(fā)威來顯示做丈夫權威的作風。這讓葉嘉瑩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悶都寫進了詩里:
異國霜紅又滿枝,飄零今更甚年時。初心已負原難白,獨木危傾強自支。忍吏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氨?。行前一卜言真驗,留向天涯哭水湄。
獨木危傾強自支,多么無助,多么無力又多么無可奈何呀!
因為在授課方式和學術成就得到了UBC大學的肯定,不到半年時間,葉嘉瑩就被授予了終生聘約,本以為一生的苦難已經結束,不料人生的痛苦還在后面,
1971年,父親因病去世,葉嘉瑩悲痛萬分,從此葉嘉瑩的人生就沒有了來處,寫下一首挽詩《父歿》后,開啟了自己的歐洲之行。
老父天涯歿,余生海外懸。更無根可托,空有淚如泉。昆弟今雖在,鄉(xiāng)書遠莫傳。植碑芳草碧,何日是歸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長,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兒又出事了。在送母親去機場參加亞洲學會回來的路上,夫婦倆開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出了車禍,雙雙身亡。
女兒的驟然離去,讓葉嘉瑩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見任何人,她知道:
人與人的理解談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膚之痛旁人是無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勸慰的話都是那么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她寧愿自己忍!
她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詩,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際,又是詩歌給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許是一個人一生要經歷的災難也是有限的,葉嘉瑩之后的人生倒是沒有什么大災大難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陣小風罷了。
1990年,葉嘉瑩從UBC大學光榮地退休了。得知葉嘉瑩退休后,國內不少大學,包括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都先后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葉嘉瑩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留在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決定建立一個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由葉嘉瑩擔任研究所所長,葉嘉瑩開始雷厲風行的去海外籌款,還把自己在美國領到的九十多萬人民幣退休金捐贈出來,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領到獎學金的同學,所看到的不僅是這一點微薄的金錢,而是透過“駝庵”的名稱,了解到薪火相傳的重要意義和責任。
南開大學也對這個一生漂泊,半世艱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報,為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校園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號為名的四合院式的書院——迦陵學舍,以此作為葉嘉瑩的歸宿,庭院種滿了蓮花,蓮心不死,先生永在!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7
作為金銀潭醫(y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癥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于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阻擊戰(zhàn)中,沖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沖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堅守平凡崗位,干好本職工作,做愛崗敬業(yè)的典范。
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沖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癥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癥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著。疫情發(fā)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yī)護人員連續(xù)奮戰(zhàn)30多天。他曾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弊鳛辄h員教師,我們要以張定宇同志為榜樣,見賢思齊、自覺內化和完善自身品德,身先士卒做表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時刻不忘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做教書育人的表率。
學習張定宇同志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y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張定宇同志從醫(yī)33年,他曾隨中國醫(y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yī)療隊出現(xiàn)在重災區(qū)什邡市;2011年除夕,他以“無國界醫(yī)生”身份出現(xiàn)在巴基斯坦的蒂默加拉醫(yī)院;今天,他又戰(zhàn)斗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xiàn)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fā)生的現(xiàn)場。張定宇同志曾說:“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我們學習張定宇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敢于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作為黨員教師,要勇于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衛(wèi)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為謠言的止者,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樹立優(yōu)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于創(chuàng)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精神支撐,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習張定宇同志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癥、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跡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lián)系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y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y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為醫(y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yǎng)新時代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yè)的典范。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8
生命,有起點,也會有終點。張定宇——武漢抗疫一線一位醫(yī)護人員,似乎在按倒計時的方式與生命和時間進行著搏斗。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是武漢規(guī)模較大的??苽魅静♂t(yī)院。自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入院以來,張定宇院長率領全體醫(y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的繁重任務中,他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癥的病情,也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是奮戰(zhàn)在疫情前線的“最美逆行者”!
與時間賽跑,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當下,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正是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的緊要關頭,必須把抓好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最緊迫的政治任務,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黨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實,堅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樹立底線思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責任重于泰山。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要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樹立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分類指導,抓實每一項部署,把好每一道關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
繼續(xù)全面排查,確保聯(lián)防聯(lián)控到位。加強農村地區(qū)防控,強化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追蹤到人、登記造冊,落實居家醫(yī)學觀察,必要時對重點人員實行集中隔離觀察,確保疫情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加強城市社區(qū)防控,動員全體社區(qū)居民共同參與防控,重點針對節(jié)后返城人員開展新一輪摸排,做到全員上陣、責任到人、聯(lián)系到戶。加強家庭防控,引導群眾注重個人防護和家庭衛(wèi)生,及時開展心理干預服務,做好老年人、孕產婦、兒童的疫情防控,全力做實做細各項防控舉措。
醫(yī)者無懼,醫(yī)者仁心。真心祝愿每一位醫(yī)務人員都平安,希望被感染的病人能早日恢復健康。感恩有你,戰(zhàn)“疫”路上我們一起走進“春天里”,與“逆行者”一起出發(fā),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共同筑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譜寫著感天動地的生命贊歌。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9
輾轉5個鄉(xiāng)鎮(zhèn),奮戰(zhàn)96小時,出警411次,歷程600余公里,成功轉移和救出被困群眾2665人。一個個數(shù)字如陳陸迎戰(zhàn)洪水時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時代消防救援隊伍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形象風采。
面對濁浪滾滾的洪水,是進是退;本已疲憊不堪的身軀,是戰(zhàn)是休;回望群眾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陳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陳陸快速反應,連續(xù)作戰(zhàn),36歲的年輕生命被永遠定格在抗洪搶險途中。
陳陸短暫而閃耀的人生,為我們標定了前行的坐標,點亮了奮進的燈塔,樹起了光輝的榜樣。向英雄學習、向先進看齊,就是學習陳陸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竭誠為民的崇高品質、赴湯蹈火的英雄氣概、愛崗敬業(yè)的奉獻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的崇高事業(yè)中。
以陳陸為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黨中央對防汛救災各項工作高度關注,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廬江防汛救災中,陳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時刻沖鋒在第一線、戰(zhàn)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經連續(xù)奮戰(zhàn)了96小時,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腫,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覺扛起如山重任,向著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履行使命、恪盡職守,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將火紅的黨旗和鮮艷的隊旗牢牢插在抗洪陣地上。
以陳陸為榜樣,學習他赴湯蹈火、英勇頑強的英雄氣概。加入消防救援隊伍以來,陳陸參加滅火救援戰(zhàn)斗1500余次,曾奮戰(zhàn)兩晝夜抗擊特大冰凍雨雪災害,也曾千里馳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在此次防汛救災中,他多次請纓打頭陣、當先鋒,執(zhí)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務中,主動要求上首艇,為后面的救援隊伍開路。作為教導員,他有著清晰的使命自覺和責任擔當,有他參與的任務都是急難險重,但他越是艱險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戰(zhàn)員個個勇敢、人人爭先,始終沖在抗洪搶險的最前沿。在他犧牲后,他那種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勵著廣大消防指戰(zhàn)員在防汛一線再立新功。
以陳陸為榜樣,學習他牢記宗旨、竭誠為民的真摯情懷。面對被洪水圍困的群眾,陳陸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顧個人安危和身體疲勞,義無反顧帶領指戰(zhàn)員營救轉移災區(qū)群眾。作為基層大隊主官,他帶領大隊不斷提高消防執(zhí)法水平,滿腔熱忱地為群眾服務,堅持為民辦好事、辦實事?;I建鄉(xiāng)鎮(zhèn)消防救援站,為沿街商業(yè)門面、弱勢群體居住場所等安裝獨立式煙感報警器,千方百計為貧困戶拓展銷路……他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時時刻刻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以陳陸為榜樣,學習他扎根基層、擔當奉獻的精神品質。在合肥支隊紀??乒ぷ鲀H一年,陳陸便主動提出到基層去,并服從組織安排,到了防火形勢最為嚴峻復雜的廬江縣。到任之后,陳陸始終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與基層指戰(zhàn)員同甘共苦、并肩戰(zhàn)斗,以自身的過硬作風感染帶動部屬,帶出了過硬的班子和隊伍。改制后,陳陸本可轉業(yè),但他說自己喜歡基層,熱愛消防事業(yè),而且群眾家門口的消防站還未建設完成,便毅然選擇留下,繼續(xù)在火熱的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在防汛救災的關鍵時刻,陳陸堅守崗位,寸步不離。自己的手術一推再推,家人的團聚一盼再盼,陳陸卻一直堅守在抗洪一線,與基層指戰(zhàn)員肩并肩、同作戰(zhàn),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陳陸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豐碑,激勵我們扎扎實實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作奉獻,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體現(xiàn)責任擔當,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應急人”的奉獻之歌,將個體生命融入應急管理改革發(fā)展大局,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2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六百字10
奮戰(zhàn)96小時,出警411次,輾轉5個鄉(xiāng)鎮(zhèn),行程600余公里,解救和疏散群眾2655人。這是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交出的抗洪答卷,而他年輕的生命也永遠停留在7月22日的滾滾洪流中。
陳陸,男,漢族,1984年2月出生,籍貫江蘇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學本科學歷,2001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隊級正職、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生前任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
面對水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陳陸用生命注解人民至上——2008年,因參加汶川抗震救災表現(xiàn)突出,他被合肥市人民政府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16年,所在大隊因參加抗洪搶險任務成績突出,被安徽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三等功,他被被安徽省公安廳評為“優(yōu)秀人民警察”;2020年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導致4個村莊、5.8平方公里被淹,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陳陸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眾,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陳陸英勇犧牲,年僅36歲……陳陸同志犧牲后,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lián)追授“安徽青年五四獎章”,應急管理部批準他為烈士并追記一等功,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他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yōu)秀共產黨員”,安徽省總工會追授他“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陳陸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和地方忠誠履職,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我們要向陳陸同志學習,立足本職崗位,克服“不容易”、挑戰(zhàn)“不可能”,在風吹雨打中練就擔當?shù)摹皩捈绨颉焙统墒碌摹罢姹绢I”,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