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同時》后心得有感3篇
《同時》作為桑塔格生前最后的一部隨筆集,采用了她的肖像作為封皮,仿佛在提示著我:這個在我心目中一直作為文學精神的化身和知識分子良心的化身的偉大女性已經(jīng)不在了,以后我只能通過回憶這幅肖像來懷念她,通過閱讀她著作的方式維持她缺席的永恒在場。這是讀《同時》后心得有感,希望你喜歡,喜歡記得點贊哦。
讀《同時》后心得有感一:
黑色冷峻的封皮上,白發(fā)的桑塔格微托著下巴,凝視著遠方,雙目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是桑塔格的隨筆集《同時》的中文封面。迄今為止,這也是桑塔格論著集中唯一的一次采用了她的肖像作為封面的。借用桑塔格論攝影的話說,一張照片就是一塊碎片,一次瞥視,它隨時供我們回憶,“所有的照片都向往被回憶的狀況——即是說,難忘的狀況”?!锻瑫r》作為桑塔格生前最后的一部隨筆集,采用了她的肖像作為封皮,仿佛在提示著我:這個在我心目中一直作為文學精神的化身和知識分子良心的化身的偉大女性已經(jīng)不在了,以后我只能通過回憶這幅肖像來懷念她,通過閱讀她著作的方式維持她缺席的永恒在場。作為她的仰慕者,這種提醒和回憶的念頭頓時讓我陷入了無限的哀傷。
本書的編者說,《同時》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于她生前要編選出版的隨筆集了。但它也只能是“接近”,永遠不可能“是”。這是一次注定偉大的遺憾,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桑塔格假如活著會如何編選這本書,如何不斷地重寫其中的篇章。但是我們依然接受它,假裝她的存在和在場,在字里行間,依然為俄羅斯文學的精神強度搖旗吶喊,依然為推薦那些不知名的但才華出眾的作家不遺余力,依然為站在美國政府的批評者的立場上而倍感驕傲,依然為寫作之余的介入現(xiàn)實的姿態(tài)感到焦慮。她的存在仿佛是一種啟示,不是宗教和神學意義上的啟示,而是作為美學主義和道德主義上的英雄的啟示。她的兒子戴維·里夫在隨筆的前言中提到,葉芝死后,就立即“變成他自己的仰慕者”。而在我一如既往的對她的偏愛里,桑塔格死后,這個世界,將作為她的仰慕者存在。
在《一九二六年... ...帕斯捷爾納克、茨維塔耶娃、里爾克》一文中,桑塔格提到了帕斯捷爾納克的那句話:我的聲音只有在絕對孤獨的時候才能純粹而清晰的響起。在這篇為《三詩人書簡》所撰寫的序文中,桑塔格把這三位詩人看作了神,無比羨慕地看著他們互相通信,寫著“偉大的情書”。但在這種崇拜的背后,也許更多的是一種生不逢時感慨和找不到精神同類透徹骨髓的孤獨。要不然,這些給我印象深刻的句子不會一再出現(xiàn),“三位詩人都被似乎是難以兼容的需要所激動著:對最絕對的孤獨的需要和對與另一個精神同類進行最熱烈交流的需要”。還有,當有人問她如何培養(yǎng)作家的品德的時候,她脫口而出的是“生在一個你肯定很有可能會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和契訶夫振奮和影響的時代,要多加小心”。俄羅斯文學傳統(tǒng)在桑塔格思想譜系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剩下的還有德語文學的傳統(tǒng),被那種德語文學中崇高的嚴肅性和德國的獸性所困擾:這兩種文學都強調(diào)“精神高度”的傳統(tǒng),都充滿了彌漫于兩種語言的“文學神性”的夢想。試著想一下,一個美國人,生活在紐約的文化圈子中,但是對周圍的文化熟視無睹,對美國的傳統(tǒng)嗤之以鼻,只把她的目光聚焦和投射到大洋彼岸的美國之外的文化傳統(tǒng)身上,這種“神交”的孤獨感已經(jīng)是不言而喻了。毫無疑問,當她作為崇拜者,對她過往時代中的文學中神一樣的作家頂禮膜拜的時候,她是孤獨的;當她作為一個被崇拜者,被她之后的時代中人奉為文學精神的化身的時候,她同樣也是孤獨的。孤獨的現(xiàn)實感不僅伴隨她一生,還會伴隨她的著作,一次次地誤讀和翻譯。
翻譯同樣是一種孤獨的狀態(tài)。桑塔格在書中提到了她的著作在法國的出版的境況。法國的文學傳統(tǒng)中,往往把翻譯看作改寫,寧愿犧牲對文本的嚴格忠實。當桑塔格指出她的某本書存在著明顯的不準確時,她的法國出版商往往會告訴她說,但是這樣改寫在法語中“讀起來蠻好的”。這種文化上的誤讀也只是孤獨的一個方面?;蛟S提一下另外一位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會更好。奧斯特在他的自傳性質(zhì)的作品《孤獨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一書中說,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孤獨的圖景。書中的詞語代表一個人好幾個月或者好多年的孤獨,所以當人們讀者書中的每個詞時,人們可以對自己說,他正面對著那孤獨的一小部分。“一個人獨自坐在一間房內(nèi),寫作。無論這本寫的是孤獨還是陪伴,它一定是孤獨的產(chǎn)物。A在他自己的房間里坐下,翻譯另一個人的書,而這就仿佛他正進入那個人的孤獨并使它變成自己的孤獨。但無疑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孤獨一旦破壞,一旦一種孤獨被另一種所復制,它就不再是孤獨,而是一種伙伴關(guān)系。”這里的無論寫作還是翻譯都具有了一種擺脫不掉的形而上的孤獨感。
是不是正因為這種無法消除的孤獨感才讓桑塔格如此鐘情于作家的身份和小說創(chuàng)作?因為只有小說家才能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可替代的語言和生動的形式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獨特的新世界;然后,作家還能與其他人共同分享這個新的世界,“小說寫作是一種需要孤獨的活動,但它的命運卻是需要公開的、共享的”。對作家而言,分享的經(jīng)驗無疑就是從孤獨中突圍而出的過程。
在《世界作為印度》一文中,桑塔格說:“一位作家首先是一位讀者。我從閱讀中建立標準,再通過這些標準衡量我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根據(jù)這些標準我看到了自己的可悲和不足。我是從閱讀開始成為一個文學群體的一部分的,該群體的作家中死者多于健在者。”現(xiàn)在,她也已經(jīng)加入了那些偉大的死者的行列了?,F(xiàn)在,讓我們這些喜歡她的書的讀者成為她的仰慕者,讓這個她一直戀戀不舍的世界成為她的仰慕者... ...
讀《同時》后心得有感二:
2004年12月28日,蘇珊·桑塔格因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之并發(fā)癥在紐約與世長辭。四年之后的2008年底,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她的最后一部隨筆集《同時》,以紀念桑塔格逝世四周年。
《同時》的書名取自蘇珊·桑塔格最后一次演說的標題。本書由作者的朋友編定,作者的兒子作序,具有非同一般的紀念意義。
本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在作者生前已大體成型,作者以一如既往的銳利與敏感論述了美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爾納克、茨維塔耶娃、里爾克等經(jīng)典和當代作家及其作品,并涉及“9·11”等敏感時政話題,凸顯作者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身份。同時收入作者的幾次受獎和講座的演說,全方位展現(xiàn)出集新銳批評家、公共知識分子與魅力女性等多側(cè)面于一身的蘇珊·桑塔格的鮮明形象。
讀《同時》后心得有感三:
蘇珊桑塔格,怎么說呢。我承認一開始是沖著這個人買了這本書。
這個女人的一生很傳奇。
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漢娜·阿倫特被并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她擁有一大堆桂冠,比如“美國公眾的良心”、“文學批評的帕格尼尼”等等,然而她卻這樣解釋自己為什么經(jīng)常發(fā)表對時政的看法,是因為“我有一種道德感,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作家,而是因為我是一個人”。
結(jié)婚生子,然后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同性戀。發(fā)表的報刊評論可以成為輿論標桿。貌似他的情人是名利場的首席攝影師??傊?,這個女人的思想值得探究。
一開始我就撇開了她的小說,在選書對的時候?qū)iT選了這本?!锻瑫r》是他的演講稿的合集,還有一些評論什么的。自認為這樣可以比較直接地了解這個女人。
事實證明,我真是深深地錯了??催@本書讓我回想起大一時的一件趣事。那天中午我在圖書館里竄來竄去,不知道看點什么好。然后我信手拿了本黑格爾,準備好好讀一讀。呵呵,結(jié)果很慘淡。雖說全是中國字,但是我一個字都讀不懂。那次應該是我自不量力的初體驗。這次買了這書,開始雄心壯志,到最后壯志未酬。
以我現(xiàn)在的積累,真的讀不懂。說實話,那些關(guān)于美學的東西真的太晦澀了。不光是理論性的東西,整個譯本就像是個從句大集合。以往,我覺得中文的句子都挺簡單的。沒有必要用從句來表達,因為可以拆分成很多句。這樣看著不累人嘛。但是這部書真是堪稱翻譯的心血積累。能把這書翻譯過來,語法功力肯定是一等一的好呀。反正我對這翻譯是佩服了,除了語言的知識外還得了解那么多書中所涉及的專業(yè)領(lǐng)域。做個翻譯真是難呀。
就讓它靜靜地躺在書柜里吧,等我積累夠了再來慢慢細讀。這書是面鏡子,讓你了解自己。其實你什么都不知道。有時候自卑的原因正是源自于此,我自卑,因為我知之甚少呀。
所以,如果想了解這個女人,我建議大家還是先從她的小說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