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體會
《丑陋的中國人》收集的都是以20世紀80年代初期,柏楊在各個學校所做的演講文章為主。而該書所有文章,都圍繞一個相同的中心主題,即是作者序言所說的:"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丑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歡迎欣賞。
丑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一:
“我們丑陋是因為不知道自己丑陋”。——柏楊
我認為這句話正是柏楊先生寫出這一本書的原因,“知錯”才能改過!
柏楊先生深切期盼著中國能夠有真正意義上的進步,他嬉笑怒罵、憤世嫉俗,對中國人的劣行猛烈抨擊不留一絲余地,像個眼疾手快的大夫一針見血地刺穿了病人的病脈,讓中國人的丑陋赤裸裸的暴露于眾人的注視下,所以他本人在恨天恨地恨鐵不成鋼地批判的同時,也遭受到潮水般的批判,引發(fā)了長期的爭議和暢銷,也曾經中斷出版。但我想大部分讀過這本書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些“丑陋”大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中國人總是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柏楊卻說:“中國人逆來順受,其實并非是因為我們真的有涵養(yǎng),真的那么有忍耐力,而是因為我們一怕報復,二怕麻煩?!睂嗔Φ目謶趾蜔o知然我們忽略了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泛起了維護個人權益。人人如此。自然而然就導致了公權力的擴張和膨脹,什么都要管,卻大多數都沒有起到預期效果,就像工商管理局認證的注冊資金一樣,只是個花架子。
“我們總覺得只要不徹底牽扯到自身的利益,就可以泰然處之的過著自己所謂的幸福生活,”古代中國農民的造反都是在不起義就要死的情勢下才揭竿為王,而只要統(tǒng)治者把踩在他們臉上的腳稍微放松一點,那么他們就會感恩戴德,大喊仁政。
這么認為的并非柏楊一個人,王小波說中國人是沉默的大多數,感慨中國人你為什么不憤怒,李敖認為中國人早就喪失了俠義和情義,孫觀漢覺得中國人根本就是只在乎個人利益的一盤散沙。這些人是思想界的先鋒,促使中國人民主意識的覺醒,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才令中國人不時被刺痛一下,不至于一直麻木下去。
中國的民主進程緩慢,被外國詬病,成我們?yōu)閷V茋?,不僅是因為民眾民主意識的缺乏,也因為中國幾千年來幾乎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的官僚體制。官僚制是社會由農業(yè)社會走向工業(yè)社會的必然要求,曾一度發(fā)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但其內部依舊內部存在著不可祛除的痼疾,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這些痼疾不可避免地日漸顯露,成為困擾公共行政的弊病。 韋伯說:“官僚制是民主政體的“奴役式外殼”,是最好的防范非理性的野蠻人復辟的手段。”但在現實中,官僚制下的行政人員往往給人民留下高高在上、脫離群眾、不切實際、不思進取、保守僵化的官僚主義印象。這個官僚體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機器,其動力(即權力)來源于人民,但人民卻難以對其做出干涉。歐文·休斯說:“在與官僚制組織接觸的過程中,公民面對的是一個龐然大物,它擁有全面的技術和力量,公民僅是這個復雜過程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參與者”??梢哉f,官僚制是實現民主政治的一種工具,但這個工具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這時,不民主的官僚體制就需要民主的權力制約機制來制衡,但由于民主意識缺乏以及權力自身的膨脹性等多種原因,我國的權力制約機制并不完善,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導致官僚制發(fā)展走上了歧途。
而在實際運作中,官僚們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千方百計的尋求權力的擴張和預算的最大化,結果造成機構龐大臃腫和預算的不斷膨脹。而官僚之間爭奪權力和利益的競爭也會在組織內部形成一個相互傾軋、勾心斗角的氛圍,造成整個官僚制體系的內耗增加,效率下降,背離組織本身存在的目的。
民眾民主意識的缺乏、傳統(tǒng)觀念的根深蒂固,再加上官僚集團的權力膨脹,以及事不關己的官老爺心態(tài),就造成了王小波、李敖、孫觀漢等知識分子所痛恨的稀里糊涂的膠著局面,也就是柏楊先生說的“醬缸”。關系錯綜復雜,實力盤根錯節(jié),有心改變,卻無從下手。
柏楊先生在出版了《丑陋的中國人》這本備受爭議的書后,又完成了許多抨擊丑惡社會現實的文章和書籍,甚至以84歲高齡出版了《我們要活的有尊嚴》,來論述在“知錯”后,中國人要“怎么做”,取得了一定效果,其本人被稱為“中國人尊嚴之師”。
但是,隨著的落幕,“醬缸”終于有了打破的期望,衷心希望中國越變越好。
丑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二:
相信不少人聽到或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的時候,都會為之一震,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當然不允許有侮辱性的詞語加在我們的民族名字前。
這本書的作者是“人文大師”柏楊,他的言論與作品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爭議,這本書更是飽受爭議,對于這本書,有人贊之、有人罵之、更有人恨之。其原因都是因為柏楊先生在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中國人的缺點與不足,甚至丑陋之處。
記得我在學??催@本書也引起了同學們的非議,大多都是不能接受這麼刺眼的題目與主題。但是就像文中寫的那樣不只有《丑陋的中國人》還有《丑陋的美國人》、《丑陋的日本人》等,但它們受到的待遇卻大為不同。《丑陋的美國人》一書中充滿了對美國外交人員的自大驕傲的抨擊。據說,美國國務院曾對這本書深入研究,認為這是一本“確實刺激思想”的好書,并要求本國每個外交工作人員人手一本,仔細閱讀與反省。而另外兩本書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受《丑陋的美國人》這本書啟發(fā)與鼓舞,誤以為此舉也可以讓自己的國民受益,但自己卻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圍攻。同樣的,柏楊先生當時也受到了批評。那么為什么一類的書遇到了不同的遭遇呢?看來,這是我們遠東文化共同體的“鏡像綜合癥”,我們恐懼在鏡中的形象,卻不看自己的原因,反而竭力指責鏡子的低劣,進而打破鏡子,以“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名義,終止一切自我治療的程序。
在《丑陋的中國人》一書中,柏楊先生以“恨鐵不成鋼”的態(tài)度,強烈批判中國人的“臟、亂、吵”、“窩里斗”、“不能團結”、“死不認錯”等,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種過濾性疾病使我們的子子孫孫受感染,至今也不能痊愈,主要內容是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
難道這些都不是實話嗎?
最讓我好笑的一點是:一起買東西,你賣5元,我就賣4元,你賣的低我就買的價格更低,以至于我們的稀土資源以“白菜價”銷售,引得日本與韓國爭相購買。這不是不團結嗎?前幾天看到大陸游客在香港地鐵內吃東西等不太文明的行為被香港本地人大罵的事情,看來連我們自己人也受不了我們的行為,更不要說外國人。我們的“臟、亂、吵”有目共睹,我們“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三條蟲”也是事實,我們因為悠久的面子問題“死不認錯”,就好像梁思成故居被拆除美名其曰“維修性拆除”,讓人不禁贊嘆厲害厲害。
不過,人人都是有劣根性的,我相信不光我們中國人有不好的地方,不管英國人、非洲人、俄羅斯人,即使是工作認真的德國人也是有不好的地方和缺點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承認錯誤并改正錯誤、彌補缺點的能力,只要有了這種能力并認真反省與行動,我們盡管是只有這一個優(yōu)點其他一點優(yōu)點也沒有的話,也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民族。我相信在中國發(fā)生的種種不好的社會現象,在國外也發(fā)生過,我們有先進的制度,有悠久的文化,為什么就不能認認真真認清錯誤,認認真真改正錯誤呢?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一直讓我們引以為傲,我們自稱禮儀之邦,我們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僅存的一個。我們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我們還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劣根性。望大家都放下“愛國主義”,好好閱讀這本書,并反省我們的“丑陋”。
丑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三:
想必大家都聽說了下面這則新聞吧:
12月11日,兩名中國乘客在泰國曼谷飛往南京的飛機上,因要開水泡面,(由于廉價航空不提供免費的開水,提供了的話是要收費的),兩人隨后與空姐發(fā)生矛盾,兩名乘客將泡好的方便面潑到空姐臉上并謾罵、恐嚇和威脅空服人員,并揚言要炸飛機。兩人的無理行為導致全機乘客都跟著一起在飛機飛行一個多小時后又返航泰國。事件發(fā)生過程被同機乘客拍下并上傳到網上,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調侃兩人將中國人的臉“丟到天上去了”。
雖然事后有關部門對涉事的人員和旅行社作出了相應的處罰,但是,這一事件的背后,卻引起了我們的反思。因為中國人在國內外航班上吵鬧、打架、與空乘人員發(fā)生矛盾被媒體爆光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們不禁要問,我們中國經濟騰飛了,中國人也越來越有錢了,可是有錢之后,為什么國人的素質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反而處處丟臉呢?
這讓我又想起了此前讀過的臺灣作家柏楊寫的一本書,名字叫《丑陋的中國人》。柏楊先生在書中就說到了與上述事件有關的一種中國人的心理:“沒有包容性的性格。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了主人!獨獨的,沒有自尊。自卑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狗屎;自傲的時候覺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顧,變成了一種人格分裂的奇異動物?!边@次大鬧亞航的兩名乘客,就是
這種典型的心胸狹窄、缺乏包容,自大自傲的人。以為自己花了錢,就真成上帝了,這種“花錢就是大爺”的心態(tài),讓他們不曉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無理取鬧,為所欲為,結果又一次嚴重損壞了中國大陸游客的整體形象。
類似的事件,還聽我媽媽說過一個(講述大陸游客隨地吐痰的事件)白楊先生也同樣指出了中國人的“臟、亂、吵”,他說我們的廚房臟亂、家庭臟亂。很多地方,中國人一去,別人就搬走了。因為到處是冰淇淋盒子、拖鞋;小孩子到處亂跑,到處亂畫,空氣里有潮濕的霉味。中國人聲音大。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嗓門特高,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只要聲音大,嗓門高,理都跑到我這時里來了。柏楊說:因為吵、臟、亂自然會影響內心,窗明幾凈和又臟又亂,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除此之外,《丑陋的中國人》還指出了中國人的窩里斗、缺乏同情心,愛看熱鬧,愛瞎起哄,喜歡講空話、假話等許多中國人身上的陋習。作者以“恨鐵不成鋼”的態(tài)度,將傳統(tǒng)文化種種弊端喻之為“醬缸文化”,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種濾過性疾病,子孫后輩永遠受感染,且持續(xù)不斷。 雖然這本書寫于上世紀80年代,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再來讀這本書,看看身邊隨處可見的不文明行為,不得不讓人感到慚愧和焦慮:為什么我們物質上在不斷進步,精神上卻仍然停滯不前呢?
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問題。白楊先生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感,指出了我們民族的弊病所在,這些弊病很丑陋,但只要我們去發(fā)現它、正視它,改造它,最終總能讓它成為美好的東西。如果沒有這種勇氣、覺悟、決心,死要面子,羞羞搭搭,遮遮掩掩,硬是要為自己的丑陋找出美麗的借口,讓錯誤永遠發(fā)揚光大,那從個人到社會還怎樣發(fā)展呢? 柏楊在《丑陋的中國人》一書中,不僅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中國人的丑陋之所在,還指出了改變我們中國人丑陋形象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每個人想辦法把自己培養(yǎng)成鑒賞家。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好的鑒賞家,我們就能鑒賞自己,鑒賞朋友,懂得區(qū)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并努力讓自己成為真、善、美的人,讓我們的社會成為真、善、美的社會,國家成為真、善、美的國家,當我們走出國門的時候,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 在這里,我也推薦大家讀一讀《丑陋的中國人》,對照檢視一下我們自己的日常行為,時時警醒自己:遠離陋習,親近文明,永遠不做“丑陋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