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勵志書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很注重讀書勵志。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勵志書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書讀書心得范文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體會
“在美國,這本書的影響力僅次于《圣經》。”
《圣經》的影響力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夠理解的,而能夠與此相提并論的我尚未耳聞。出于這種好奇,這句廣告詞吸引了我。
在大學,我就研讀了這本書。但是,真正學習一本書的內涵根本不是讀完就結束的。讀書就像是一種交流,和大師之見的溝通,同時也是去尋找某些的認同感。讀書真正的樂趣在于學習大師的思維方式,同時在閱讀的不斷深入,人的思維方式也會隨著書中邏輯而去,最終會形成一定共鳴?!陡咝苋耸康钠邆€習慣》這本書給了我不間斷的共鳴。在讀此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從中學習一個高效能人士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從中,我不斷去批判自我的錯誤觀念與行為,之中對自我也有很好的觸動,相信在今后的行為中也會存在些許影響。
17世紀的美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土地,是一個投入勤勞和智慧就能產出財富的土地。一批又一批的人登陸美國去尋求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為美國成今日的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在閱讀此書的同時,不斷讓我想起一個個能人志士的那種激情與拼搏精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美國精神的書籍,字里行間透露著美國人的那種改變命運的決心,當然還有他們特有的美國式的幽默與思維。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規(guī)則逐漸建立,民眾的不斷渴望成功的意念,國人大有一掃先人儒雅之風的傾向。隨著80后,90后的不斷成長與崛起,屬于新新人類自己的那種拼搏精神的建立,此書在中國的風靡熱銷也是不難揣測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系統(tǒng)。要求我們以完善自我開始,進而尋求團隊,最終要以終為始,使每個有志向的人走向自己的巔峰。對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決心至關重要。做事的恒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個人修為。本書沒太多修飾性格的字眼,但頻繁的用了"習慣"二字。習慣是知識,技能和意愿的交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應該怎么做,更有這個意愿去做,三者的交匯構成個人行事做人的習慣。通過改變個人的習慣,從而實現(xiàn)個人性格的改變,最終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習慣一:積極主動
主動積極即采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xiàn)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并依據(jù)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huán)境來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揚棄被動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懟別人,發(fā)揮了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覺,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時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擇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習慣二:以終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擁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xiàn)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xiàn),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chuàng)造,是夢想(你的目標,愿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針對〖要事〗而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順位?!家隆绞悄繕耸虑?,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則為重心"的目標,這樣的事才應該被稱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難以把時間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于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非不足的敵對式競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并協(xié)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信息,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雙贏思維〗我認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層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學說,既現(xiàn)實又大愛,這一點很難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舍棄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系。要培養(yǎng)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達,但卻常常疏于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于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yǎng)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tài)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擾和博采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系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六:統(tǒng)合綜效
〖統(tǒng)合綜效〗談的是創(chuàng)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歧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tǒng)合綜效的利基,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到的是,如何在四個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組織而言,七個習慣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斷的改善,使組織不至呈現(xiàn)老化及疲態(tài),并邁向新的成長之徑。對家庭而言,七習慣透過固定的個人及家庭活動,使家庭效能升級,就像建立傳統(tǒng),使家庭日新月異,即是一例。
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為了養(yǎng)成適合自己的習慣,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為自己所用。閱讀的本質不是我們“看過了”,而是努力的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進行嘗試,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chuàng)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通過培養(yǎng)這七個習慣,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使自己成長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職場精英。
勵志書讀書心得范文2
《細節(jié)決定成敗》讀書心得體會
這些年來,每每有人問起你在單位里如何,我總是一臉茫然無奈地說,還是那樣,平平常常,每天無非是對付幾筆帳,周而復始,瑣瑣碎碎,談及別人如何如何輝煌那等那等成就,總是報之以羨慕感慨以至失落的神情,有如面對一座雄偉的高山險峰,遠眺他人已登臨顛峰之上,而自己仍徘徊于山腳下踟躕不前,感慨前途茫茫,何處是秋霜??墒?,今日有幸一讀《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書,自己頓覺,在蕓蕓眾生迷茫彷徨之中找到了奮斗的方向。
書中表述,所謂細節(jié)處理,就是要從自身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道流程著手,通過抓好過程,導致好的結果;通過評價結果,不斷改進過程,形成處理事務的良性循環(huán)。想過之后頗多感慨,回看今天我們身邊,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似乎仍然還是不絕于耳。就在這些詞匯一再使用的同時,核算上的差錯,內控中的問題,服務上的投訴,履查履犯甚至違章犯紀不講原則的事情也是屢禁不止。而與“差不多”的觀念相應的,是人們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好小事。汪中求先生在書中一下點中要害:“蕓蕓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shù)人的多數(shù)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于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專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也要求人們做事認真、精細,否則會影響整個社會體系的正常運轉。例如三株管理上的混亂和大肆鋪張浪費,凱瑪特高層管理者對小問題的熟視無睹和推諉扯皮,擁有百年基業(yè)的巴林銀行對違規(guī)的賬戶事權劃分的漠視,終于使他們在市場的汪洋大海中翻船落馬,折戟沉沙!
由此看來,狠抓細節(jié)管理,刻不容緩。
我想首先,我們要做好服務規(guī)范和人力資源中的細節(jié)管理。注重服務的全過程,特別是要加強對重點客戶挖掘維護工作,做好細節(jié)服務文章。細節(jié)其實最能體現(xiàn)工行員工的服務素質和服務技巧,也最能讓客戶感受服務的優(yōu)劣。因此,讓客戶對工行的服務滿意,必須從服務的細節(jié)入手,站在客戶的角度審視和查找服務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逐個問題、逐個細節(jié)加以持續(xù)改進,切實促進網點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細節(jié)上不斷磨練。還要重視產品的后續(xù)服務,使我們的金融產品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所謂“于細微處見精神”。 同時對人員實行細化管理,經常進行思想上溝通交流,掌握行為動態(tài)管理,合理調整勞動組合,切實做到人崗匹配、人事相宜,不斷培養(yǎng)積聚人才。適應前臺綜合化、后臺集中化的改革,通過業(yè)務流程的再造和組織機構、操作流程的有效整合,挖掘潛力,促使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和員工結構的優(yōu)化,同時抓好執(zhí)行力的約束力的強化。強化員工崗位職責落實。促使網點人員自覺抓好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落實。強化員工溝通和激勵機制,獎罰分明切實提高員工嚴格執(zhí)章、嚴肅執(zhí)紀的意識。以人為本,塑造輝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大量案例反復證明,一家銀行不論規(guī)模有多大、質量效益有多好,都有可能由于對某個環(huán)節(jié)、某個員工管理的疏漏而毀于一旦。因此,內控管理必須精細化。首先從小處著眼,從細節(jié)抓起,認真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落實整改,防范風險。作為一位網點營業(yè)經理,必須對自己分管專業(yè)、部門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隱患漏洞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從細節(jié)抓起,把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對一些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要增強敏感性,采取針對性的風險預防措施,防止因預防不及時、不到位而釀成案件風險。當前特別需要對核算管理一體化改革的后續(xù)管理以及新興業(yè)務的風險防范要有提前預警機制。
總之,無論企業(yè)也好,人也好都應該有一個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并將其做為生活習慣。讓我們摒棄一切好高鶩遠、眼高手低的不切實際的空想和異念,勇于戰(zhàn)勝自己的惰性,以強烈的責任意識以堅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去工作,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善于做小事,善于深究細枝末節(jié),把自己的工作做扎實、做到位,做出高水平,不折不扣地履行職責,認真勤勉地對待一切事情,盡職盡責,假以時日,相信到那時,無論何等高山峻嶺,都為我們所征服,何等豐功偉業(yè)都為我們說笑爾。正如書中所說“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jié)構成的,如果一切歸于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jié),細節(jié)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讓我們以優(yōu)秀的細節(jié)管理去奠基輝煌的未來吧!
勵志書讀書心得范文3
《致加西亞的信》讀書心得體會
有這樣一本小書,它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也沒有高談闊論人生理想,而是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出了人生處事的哲理,然而它卻一度風靡全世界,印數(shù)高達四千萬冊,它就是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亞的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這本小冊子深得人們的喜愛,廣為流傳呢?它的魅力何在?
《致加西亞的信》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1881年畢業(yè)于西點軍校的美國軍人羅文與美國陸軍情報局一道完成了一項重要的軍事任務——將美國總統(tǒng)的信送給古巴將軍加西亞的故事。美國在與西班牙交戰(zhàn)之時,古巴人民也正在為擺脫西班牙的殘酷壓迫和統(tǒng)治,為爭取民族獨立而戰(zhàn)斗。美國總統(tǒng)急切地希望得到有關情報,他需要立即與西班牙的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lián)系。然而,加西亞將軍在古巴叢林的深山里——沒有人知道他確切的藏身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這時,美國情報局局長向總統(tǒng)推薦了年輕的陸軍中尉羅文。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羅文,長途跋涉,翻山越嶺,穿過槍林彈雨,躲過明查暗檢,歷盡千辛萬苦,最后終于把信交給了加西亞,勝利地完成了任務。羅文因此被授予杰出軍人勛章。
故事情節(jié)極其簡單,但它卻向人們深刻傳達了這樣一個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Loyal ,忠誠。對自己的職業(yè)忠誠,對家人朋友忠誠,對自己的國家忠誠,我想,這永遠都不是一個落伍的動詞。
羅文正是通過他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
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干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正是他們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yè)的進步。企業(yè)需要能“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忠誠與信念是企業(yè)和個人事業(yè)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的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對于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于職守,積極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時下,我們卻常??吹竭@樣一種情況,很多年輕人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領導一轉身就松懈下來,沒有監(jiān)督沒有工作。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反省,卻以種種借口來著遮掩自己所缺乏的責任心。
本書的翻譯者和出版者也談了他們的想法:“現(xiàn)實世界里,到處看到的都是有才華的窮人”,他們“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yè)精神”,因此有必要發(fā)揚加西亞的“送信”精神。在譯者看來: “送信”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行為,是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yè)、服從和榮譽的象征。“忠誠和敬業(yè)并不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是整個社會。一種職業(yè)的責任感和對事業(yè)高度的忠誠一旦養(yǎng)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在書中還提到這樣一個例子,一份英國報紙刊登一則招聘教師的廣告:“工作很輕松,但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事實上,不僅教師如此,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
這是我們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從書中獲得的啟示。
那么,如果從一個組織和企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去看呢?毫無疑問,我們會發(fā)現(xiàn)想要追求永續(xù)成長和永續(xù)經營,重點是要找到更多的“羅文中尉”。而這正是公司高層領導者必須要去反思的問題:你這個公司的領導人,能不能做到一點,就是讓下屬對你的信任,猶如羅文中尉對美國總統(tǒng)的信任一樣?
我們來看看這個熟悉的人物,比爾·蓋茨。他的微軟團隊從一開始就一直跟著他,蓋茨對團隊的充分信任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十三歲那年,他與微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保羅·艾倫相識,而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和他在哈弗大學時就成了好朋友,正是這種牢固的私人關系提供了一種超越工作范疇的信任度,而這種信任度保證了員工將為他最賣力地做事。
每個領導者當然都希望大家忠誠勤奮,有主人翁精神,可是你要不斷反問自己:憑什么讓人信任你,憑什么讓人義無返顧克服困難努力不息,你有這樣的能力嗎?
我相信如果有這樣的領導者,如果有這樣讓人深感神圣的任務和使命,那么,絕大多數(shù)的人還是會像羅文中尉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