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與師愛學習心得3篇
師愛是一種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生的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師德與師愛學習心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師德與師愛學習心得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播者、能力的培養(yǎng)者,更是學生思想品德的引導者。育人的重大責任就落在了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肩上。這次培訓我重點學習了《師德與師愛》這一內(nèi)容,讓我受益匪淺。
前教育部部長周濟曾在全國師德論壇上提出:“師德師教師最主要的素質(zhì),是教師之靈魂„„教師的理想信念、師德、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書。”作為當代教師,為了培養(yǎng)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人才,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愛崗敬業(yè),以德育人。
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從點滴做起,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我知道這道理做教師的都明白,但真正做到就不是那么的簡單了。我深知,只有這樣的愛才是教育學生的基礎,學生才會慢慢體會到。另外,愛要有原則,我對學生始終堅持嚴格、平等,嚴慈相濟,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做人都毫不松懈。并且課下耐心輔導有困難的學生,經(jīng)常查閱資料,上網(wǎng)搜一搜好的教育成功案例。因為我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所以我要學會用無私的愛照亮孩子的心靈。
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教師每個人的自我修養(yǎng)。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須自己先受教育,可見,為人師表必先修養(yǎng)鍛煉自己的品德,才能成為學生的表率。每次學習和培訓,都讓我收獲頗多,也有所感悟:今天的學生應該如何去教育?我們教育第一線的工作者該如何提升自己?我想,首先要有高尚的師德和師愛;二要樹立較強的科研意識,要有刻苦鉆研教學藝術的精神,善于反思,敢于探索。三要不斷學習,努力去提高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做好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yè)。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遠程培訓中《師德與師愛》的學習,我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yǎng)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為人師表。
21點的撲克游戲,結果他很有興趣,回家也玩這個游戲,這樣一來他的口算能力進步很大,也喜歡上數(shù)學課。最后向他提出要求:上什么課都要專心聽講、作業(yè)要認真完成,他誠懇地接受了。只要該學生稍微有進步,我就肯定表揚他,課堂上給他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適當多提問,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回答問題,得到更多的鼓勵和幫助。一段時間下來,該學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進步,再也不想逃學了。
三、愛學生,要尊重和信任學生
學生在教師的尊重下學會了自尊,學會了做人。如果教師對學生 不尊重、懷疑、諷刺、挖苦,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挫傷他們的自信心。相反,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這也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篇二:師德與師愛學習心得
師愛是一種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生的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到這種愛之后,便會激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熱情。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去愛學生呢?
一、愛學生,要了解學生
不了解學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對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視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愛好和才能、歡樂和憂愁。不僅要觀察他們的表情和行為上的細微變化,而且要窺探孩子心靈的奧秘。使每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教師要愛所有的學生,不但要愛聰明 、活潑、可愛的學生,更要愛差生、特殊生、頑皮搗蛋生 、一般生。特別是對毛病較多的學生,更要親近他們,了解他們,熱忱地關懷、幫助他們,控掘他們心靈深處埋藏的良好品質(zhì),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我班有個學生,常常上課鈴響了還不回教室、聽課走神,作業(yè)不想做,甚至要逃學。開始,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了解到他怕困難,不想做作業(yè),喜歡玩游戲。我就用第二課堂的時間跟他玩
篇三:師德與師愛學習心得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如何教學生做一個真正的人,這既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教育的過程,還是教育的歸宿,離開了培養(yǎng)人這一點,教育也就不復存在。這句話包含著這樣一個道理:教育必須以人為本、方能興教育人。也就是說,教育必須在尊重、理解、關心和信任的基礎上進行,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即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發(fā)揮人的潛能、發(fā)展人的個性,使孩子們成為和諧的人、完整的人、全面發(fā)展的人。那今天的我該如何做一個老師呢?古人說天地君師親,可見為教師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師有極好的人品。因為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明辨善惡與真?zhèn)?,并使人傾向于真與善,排斥惡與偽。所以教師有教給學生怎樣做人的重大責任。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的人格魅力無時不在影響著他的學生,所謂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師德不但可以感染學生,也能為教師樹立起自己的教學形象,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因此,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堅持原則,有錯就改,心胸豁達,莊重熱情,同時還要有一顆愛心。要嚴字把關,愛字當頭,這樣,他才能贏得學生。如果說過去的教育是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主的應試教育,那么現(xiàn)代教育越來越以人的本身發(fā)展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這樣,熱愛學生仍然是教育的一個永恒的命題,古往今來的優(yōu)秀教師無不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是愛的職業(yè),從事的是愛的教育。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廣的愛,這樣的愛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頑石、能點鐵成金。都說母愛無私,其實最無私的應該是師愛。在現(xiàn)代教育中,熱愛學生自然具有了時代的特征。有人說過: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的原動力??梢哉f,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愛學生就要公平地對待學生,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學生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
進入新世紀,當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改變的同時,教師所面臨的一些老問題變成了新問題,而更多的新問題則層出不窮。面對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所帶來的深刻變革,面對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教師要能抵御誘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顆冷靜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纏萬貫,風流瀟灑,也要看到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甚至丟了小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樂,教師就要志存高遠,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潔身守志,獨立于世。這正是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學。因此,做一個好老師崇高的師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氣,為人師表。
新的世紀,新的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教師應做好充分準備,轉變理念,迎接挑戰(zhàn)。我們己經(jīng)進入了知識經(jīng)濟時代,網(wǎng)絡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jīng)濟。這就給培養(yǎng)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教育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方面轉變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并做到兩個轉變,一是由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轉變,二是由技能型向藝術型的轉變。在和諧、互動、探索、創(chuàng)新的基本教學模式中不斷鉆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迎接課改。
過去有句形象的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而在今天僅有一桶水的觀念是不夠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yè)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zhì),不斷地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葉圣陶說過,他并不稱贊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一堂課究竟怎么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
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和身心發(fā)展的。比如常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和說明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從教學觀念上來看,教師仍然把自己作為教學的中心,擔心學生讀不懂課文,于是就包辦代替,結果適得其反。在21世紀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方法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也可以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教師。
在本世紀,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將發(fā)生變化。教師將更多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只會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輸,不是表演,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審美,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機會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傊裉煲鲆晃缓细竦睦蠋?,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攀登,與時俱進,才能去迎接一個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