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觀后感心得
《慶余年》改編自貓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有著神秘身世的少年范閑,自海邊小城初出茅廬,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錘煉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慶余年觀后感心得,感謝您的欣賞。
慶余年觀后感心得1
人民文學出版社在電視劇《慶余年》正在熒幕熱播之際,推出了貓膩老師的同名原著小說。精彩的故事,火爆的口碑,加上有老戲骨陳道明、吳剛的加持,以及張若筠、郭麒麟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傾情出演,更加讓我對這部小說原著充滿了期待。當我第一時間讀到人文社的《慶余年》原著時,內心是充滿了欣喜和激動的,精美的封面,豐富的同名劇照明信片,彩印的文字內容,加上從開始至結尾都很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閱讀興趣。
在我看來,電視劇將小原著小說的主要故事用視覺和表演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給廣大觀眾帶來了極大地視聽滿足。不過在我看來,原著小說要比電視劇更加精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故事的架構方面。原著小說要比電視劇呈現的歷史框架和格局要大得多。這里也不能說點事就呈現不出這種大格局來,而是受視覺藝術和拍攝藝術的限制,電視劇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展現出最符合劇情發(fā)展需要的場景來,就不可避免地要省去許多大背景、大格局的畫面來(實際上,這也是電視藝術很難真正達到的),而去呈現符合人物現場、故事需要的視覺畫面來。相比而言,我們可以從原著小說的語言里,感受到穿越的時空變換,感受到明暗交錯的勢力交鋒和權謀爭奪,還有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比如對范閑身世之謎的交代,小說的敘述永遠讓人有想象的空間,而電視劇則稍顯單薄。我覺得,這是讀原著最明顯的感受。
再次是文化的多元性方面。讀過原著小說,才知道貓膩老師的學養(yǎng)之深厚和文學功底廣博。因為范慎作為一個從現代時空穿越到慶國的主角范閑,既有現代人的思維和現代文明所給予他的常識、能力,還有他成為慶國戶部尚書范建的私生子,從小享受到了特別的待遇:既有文學的修習,還有武學的修習,更有各路高手交給他的特殊技能,都成為他集合當世大才獨一無二的人設。我們都喜愛英雄,都喜歡像范閑一樣既有自己本色、又能一次次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主角。在小說里,貓膩老師將自己研習《紅樓夢》等經典小說以及唐詩宋詞的積養(yǎng),信手拈來的融入到小說的對話和清潔之中,甚至是不是還可以看到現當代詩人的作品,這些不同時代的詩詞作品都為了營造出小說多元多樣的文化氛圍,可以說這樣的多元化文化表現手法,既增添了小說的可讀性,也豐富了人物的性格,為小說打上了多元化的底色。相比較而言,電視劇的表現上要稍微欠缺一些。
其三是略帶作者個人喜好的寫作習慣。比如,貓膩老師為小說中許多人物取的姓名都很有特色,如范若若、陳萍萍、司理理、戰(zhàn)豆豆等名字就很有點現代化的風格,實際上古人是較少用這樣的名字的。再比如,作者筆名取叫貓膩,本就有調侃玩味的意思。由此可見,作者在寫作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寫作習慣和風格,也讓這部小說多了許多的趣味。而在電視上,則不容易產生有如在讀小說里這些名字的時候會心一笑的感覺。
不過,電視畢竟作為一種大眾所喜愛的藝術形式,其受眾要比小說多很多,而且電視的熱度由觀眾評判,反過來也會推動更多的觀眾去閱讀原著小說。比如,我首先是因為這部電視的精彩,才促使我特別想要去閱讀原著。我想,和我一樣由“觀眾”變?yōu)椤白x者”的人肯定不少。并且我也相信,《慶余年》后續(xù)的故事也會繼續(xù)跟拍,電影也極有可能拍攝,相關的文創(chuàng)產品和周邊也會隨之衍生而出。希望,“慶余年”引發(fā)新一輪經濟熱潮。
最后,以《慶余年》為代表的武俠小說的火熱,再次證明了我們的文學走向和讀者需求是非常契合的,我們需要這樣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文學,而且是越多越好。
慶余年觀后感心得2
歷時不知多久,但終究是看完了這本慶余年,也是第一本讓我有些讀后感愿望的網文,不同于其他網文,也許充斥著不合理,充斥著幻想,主角依舊幸運的無可附加,光環(huán)始終籠罩,但終究還是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因為慶帝,因為陳萍萍,也許因為范閑,帶著情感的牽掛,帶著對后面人物的期待,靜靜的看完了這本書,它終究沒有讓我失望,也許有些問題依舊沒有答案,但已足夠讓我新潮彭拜。
故事好像太過于冗長了,情節(jié)也記得不是很清晰了,那就從人物說起吧。
慶帝,一位從出場到結束,強大到不能稱之為人的角色,清晰的頭腦,縝密的思維,強大的武力,堅韌的心智和常人無法企及的毅力,大智慧。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皇帝,做到了一位好皇帝該做的一切,從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殫精竭慮,為了慶國,為了自己的英明,他努力的把國家治理的好,他開拓疆土,整頓吏治。我一直都是喜歡這個人物的,也從沒有覺得他做錯了什么,身為帝者,怎么能沒有沉浮,又怎么能不冷血無情,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是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不在乎身邊人的生死,不能因小失大,這難道有什么不對嗎?對待自己的兒子,方法也許過激,但就不應該磨礪嗎?結果如何又怎么能預料呢。
我為他鳴不平,為他沒有完成的豐功偉績感到悲哀,無論是葉輕眉,亦或是范閑,他們都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理想主義者,怯懦是深深埋藏在他們心中的,他們可以完成些什么呢?什么都做不了,只是在自以為是的解決問題,解決那些根本不能解決的問題,沒有制度,沒有法令,不知道未來怎么辦,維持著搖搖欲墜的和平,但卻不知道究竟該往何處發(fā)展,就是這樣一群理想主義者阻礙了慶帝的道路,阻礙了那個世界的統(tǒng)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就是天下大勢,難道因為必然的大勢,國家就不再統(tǒng)一了嗎?
慶帝的悲哀,不在于自己,慶帝的悲哀是來自于理想者帶來的思想,無論是陳萍萍,或是高虎,君君臣臣才是封建的大道,本不應有的一切問題,都被那所謂平等的思想打亂,但如果平等的思想真的席卷那個世界的時候,國家,未來卻不知道變成什么樣子,平等更美好,更理想,但卻和那個世界格格不入,一味的追求平等,災難遠遠大約幸福的可能,消滅了他們,又有什么不對嗎?
陳萍萍,一個被理想主義者毒害的悲劇人物,擁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也擁有著無上的智慧,沒有做錯什么,只是被毒害的可憐人。他喜愛葉輕眉,是因為帶給他那種平等的溫暖,當做一個朋友的溫暖,為了這份溫暖,他拼命的報復慶帝,但又不愿報復慶國,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這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那平等的感覺本就不應該存在,不是說他就應該可憐,就應該忍受著那非人的痛苦和孤寂,因為那個情感本不屬于那個時代,如果不是因為這本不存在的情感,他應該對慶帝感恩戴德,忠心報效,這就是陛下手中最鋒利的武器。但因為這情感一切都不存在了。
我佩服陳萍萍,因為他的心智,把慶帝,范閑,身邊一切一切的人都設計到他的局中,從沒有刻意,只是在每個關鍵點上推波助瀾,恰到好處的推動著事件的發(fā)展,不漏痕跡又凌厲無比。因為他的赤誠之心,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用一生在踐行的這句話。
范閑,我討厭他,好像是一直都討厭他,感覺自己感受不出來他有什么優(yōu)點,算是勤奮,算是智慧,但是不足以稱的上上選的勤奮,和一些小智慧。帶著過去時代背誦的文章充當大家;對小人小事充滿同情心,在大是大非上缺少決斷;智謀談不上,沖動魯莽。
充滿著理想主義,想左右天下的大勢,希望天下太平,但什么又是真正的天下太平呢,又有多少人希望開疆擴土呢?也許他代表著普通人最初的渴望,但終究是不適宜啊。我覺得他不虛偽,他的理想是真切存在的,也為之付出了努力。他也不是愚蠢,只是那個過去時代給他的印記太深了。
誰都沒有錯,在這個故事里的每一個人都沒有錯,他們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認為對的事。
慶余年觀后感心得3
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閑,自小跟隨奶奶生活在海邊小城澹州,隨著一位老師的突然造訪,他看似平靜的生活開始直面重重的危機與考驗。在神秘老師和一位蒙眼守護者的指點下,范閑熟識藥性藥理,修煉霸道真氣并精進武藝,而后接連化解了諸多危局。因對身世之謎的好奇,范閑離開澹州,前赴京都。
在京都,范閑憑借過人的智謀與勇武成為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他先以詩文冠絕京都,而后出使鄰國,營救人質,整合諜報網,查處震動朝野的案……這個過程中,范閑飽嘗人間冷暖并堅守對正義、良善的堅持,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與錘煉,書寫了光彩的人生傳奇。
網絡文學影視化的熱潮隨著互聯(lián)網的蓬勃發(fā)展走向巔峰,有改編潛質的IP作品迅速被開掘、瓜分殆盡,十余年前貓膩寫的《慶余年》是“滄海遺珠”。反常的現象說明兩件事:原著展現出超長待機的生命力,本身具有經典IP的價值;影視化開發(fā)的難度大,至少在過去的十年里,影視化的時機還不夠成熟。
在過去的十年間,《慶余年》的版權幾易其手:從2009年被盛大文學賣出,海南電視臺先發(fā)制人買下改編權后卻不了了之,隨后又被深藍和華娛收入囊中。隨著2015年騰訊文學和原盛大文學整合成為閱文集團,《慶余年》隨之進入閱文的內容池,到2017年才被騰訊影業(yè)拿到。然而,騰訊影業(yè)版權的生效時間是2018年3月,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內容,騰訊影業(yè)說服前版權方共同進行開發(fā),同時聯(lián)手“老伙計”,做內容起家的新麗,包括IP源頭閱文在內,幾方團隊聯(lián)合起來為《慶余年》的影視化改編保駕護航。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作為傳統(tǒng)編劇起家的王倦給《慶余年》尋找到了加分項:把人物做扎實,讓人物可愛有趣。在這方面,王倦首先考慮的不是創(chuàng)新和求變,而是豐富人物、夯實情節(jié)。“我既不想靠‘爽’吸引觀眾,也不給人物開‘金手指’放大主角光環(huán)。我覺得這部劇是群像戲,我想做人物、做情感,爽的一面有,沉重的一面也會有?!彼a充道。
確定了整體改編的大方向,正式進入影視化的環(huán)節(jié),還需導演和演員的二度創(chuàng)作。用導演孫皓的話說,王倦的劇本“解渴”。同為書粉,有契合的改編追求,孫皓用影像的手法進一步強化人物的力量感。
客觀地說,《慶余年》的演員班底,在國劇市場上下數5年,都算得上高配:陳道明、吳剛、李建義等戲骨云集,張若昀、李沁、宋軼等成長迅速的年輕演員齊聚,放到任何一部劇中都能獨挑大梁的演員們聚到同一部作品中潛心詮釋角色,是作品本身的魅力。
慶余年觀后感心得4
難得的兩天假期休息,回老家喝喜酒,與朋友聊天中,談到現在很火的電視劇《慶余年》,出于對朋友的信任和好奇,打開了他推薦的電視,看了起來。
不看還好,一看,這兩天的空余時間,都在追劇,讓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我居然還對熱播劇有這份心?,F在回想,是什么原因,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呢?
開篇劇情還是很老套的穿越,帶著前世的記憶,投胎重新成長,與現在很火的國漫《斗羅大陸》有異曲同工之妙。與眾多穿越劇相似,帶著21世紀的信息,穿越到古代。主演張若昀,帥,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那看完第一集,基本就可以棄劇了,怎么我,這么無法自拔?
細細想來,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是讓我觀看下去的理由:
女主李沁的美貌與氣質,我很喜歡
第一集出現了2019年度火的不行的袁泉,實力演員袁泉不是隨便接戲
江湖各個門派,這種題材我還是有興趣的
接下來就是燒腦的政治斗爭,皇權的爭奪,這里面涉及的謀略、權術,對于現在社會的為人處世、職場溝通還是有啟發(fā)。
第一個驚喜:陳道明飾演的慶帝
第二個驚喜:“達康書記”,吳剛飾演的陳萍萍
田雨(王啟年)、高曙光(范建)、崔志剛(侯公公)、李建義(梅執(zhí)禮)等老一輩的藝術家相繼出現在熒幕上,讓我很是期待下一個熟悉的面孔會是誰。因為劇情更新有限,百度了一下,后面還會出現很多熟悉的面孔。
肖戰(zhàn)我不熟,但是作為流量明星,還是很受年輕一輩的追捧,那么加上老一輩的藝術家,這部劇的陣容相當強大。
劇中傳遞的價值觀很正能量,人生而平等,不應該有貴賤之分。
現在回頭看看,我之所以寫觀后感,我主要是覺得這部劇的價值觀,同時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希望在電視熒屏上,娛樂放松的同時,能看到對自己有幫助的作品。
慶余年觀后感心得5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慶余年》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近抽空看了一部電視劇——《慶余年》第一季。和同事談起此事,覺得如果不寫個觀后感,時間花得太不值了,遂寫了感想來發(fā)。
這是講述一個帶有現代記憶的人,降生在了封建專制、南北對峙的南朝,不斷陷入權力爭斗、陰謀殺戮、家國情仇,依靠自己的智慧、高人的相助、忠誠的情誼、天降的救兵,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故事。情節(jié)緊湊、人物鮮明、波瀾迭起、輕松愉快,大棋局套著小陰謀,雖然劇情還有一些邏輯上的瑕疵,但應該算是中等以上的國產劇集了。故事從網絡“爽文”小說改編而來。所謂“爽”,就是故事里的人很爽——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人生一個巔峰接著另一個巔峰;看的人也爽——跟著主角一路春風得意、峰回路轉、高歌猛進,起朱樓、宴賓客,決沒有樓塌了,只有驚心沒有揪心,“寶寶健康、媽媽放心”,觀眾開心就好。
現在的“影視作品”,最好就是家庭倫理、穿越言情、宮廷爭寵,再加上流量明星、帥哥美女、豪宅豪車,滿足對精英、高端、富豪的憧憬和對政治的想象,完全不必寄予思想含量的預期。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直接告訴你“我是虛構的”、“我就是要很爽”的劇集,雖然少了點深刻,也不會引起內心反思和共情,但比那些移花接木戲說歷史、誤導小朋友的編排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娛樂也經不住思考,一旦思考,輕松的氛圍也就變得嚴肅起來。劇中主人公常說常想“每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但他所關心的“每個人”并不是兩國百姓、蕓蕓眾生,而是自己的親人和圈內人。自己的朋友仇一定要報,那些被他害死、殺死的無名兵丁就如同螻蟻草芥。所有的圈內人,都是靠血緣、權力聯(lián)系在一起,結成牢不可破的聯(lián)盟。無論在南朝還是北朝,越是底層民眾,國家認同就越強烈;上層反而思想自由,有的為了國家以身赴死,有的在兩國之間、不同勢力之間隨時改換門庭,有的只看重文化認同強調文宗文脈。同時,每個人又都是國家的機器中的一員,甚至絕大多數是暴力機器的一部分。這些設計,一方面是有意為之,主動迎合觀眾對政治想象的需要,那就是激烈的朝堂斗爭、深幽的宮闈陰謀、驚心的算計弄權,另一方面又是無意之舉,從主角到路人、從原著到主創(chuàng),都沒有想傳遞什么確定的價值觀,因此出現了求平等的皇子、愛自由的權臣、憫眾生的殺手等等,而且完全沒有諷喻隱射的意味。上述這些并不是這部劇能吸引人的原因,重要的是主人公聰明、自信、調皮、善良,愛自己的家人朋友,他異于常人、高高在上、機緣際會,寄托著觀眾們的自我期許、美好愿望和白日夢想。而這些懷揣著自我期許、美好愿望、白日夢想的人們,就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凡的.大多數。
在眾多精神生活方式中,讀書顯得高端而深刻,刷劇就顯得低廉而淺薄。對于圍著孩子轉、圍著老人轉、圍著鍋臺轉的朋友,這種最廉價的精神生活就像背景音,讓流動的畫面充實到時間中,使得生活顯得不那么單調;對于白天枯坐辦公室、守著流水線、穿行在街巷的朋友,就像天天吃著食堂營養(yǎng)餐,偶爾來了一頓火鍋、燒烤加啤酒一樣,那感覺確實挺爽;對看著直播打著賞、刷著抖音點著外賣還天天追劇的朋友,這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沒有高低貴賤,看書或是刷劇都可以在反思、體悟和創(chuàng)造中提升精神境界?;蛟S有人能達到主人公反復吟誦的老杜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沉郁頓挫境界,或許能做到劇名由來的“勸人生濟困扶窮”的《留余慶》這個程度,也或許就是明白了他常說的“只想好好活著”這個最簡單的道理。
慶余年觀后感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