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辛亥革命有感3篇
觀辛亥革命有感3篇
觀辛亥革命有感1
今天,我看了《辛亥革命》這部電影。雖然我沒有參加過革命,但是這部電影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當年辛亥革命的種種,仿佛我也在參加辛亥革命一樣。
這群人為了拯救即將滅亡的國家,而付出的巨大犧牲,但他們沒有怨言。記得在開始的廣州起義中,革命軍打得很艱難,但還是沒有成功,并且中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活了下來。林覺民臨死前與一位官員的對話至今還在我的心里記憶猶新。為了革命,他們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而革命又是為了什么呢?在電影中,孫文先生回答道:“革命是要救治整個民族。”而在紹興被殺害的同盟會員秋瑾的回答是:“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和平溫和的世界。”在黃花崗的烈士林覺民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是啊,列強侵略中國,而清王朝又腐朽無能,中華岌岌可危。在這民族危機時刻,如果不革命,就會等待著中華民族背列強瓜分,國家被滅亡。
在四川,清廷又一次喪權辱國的行為,引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湖北新軍被緊急抽調前去鎮(zhèn)壓。在武昌,新軍當中的革命黨名單泄漏,湖廣總督瑞澂開始對名單上的革命黨人逐一捕殺,革命形勢十分危急。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熊秉坤、金兆龍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經(jīng)過一夜的激戰(zhàn),武昌起義的革命軍攻占了總督府。武昌起義成功,舉國震驚,消息傳到美國,孫中山和同盟會成員歡欣鼓舞。立即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戰(zhàn)場,大大振奮了革命軍士氣。不惜以熱血和生命保衛(wèi)飄揚著革命紅旗的武漢三鎮(zhèn)。至此,辛亥革命獲得了勝利。在這之后,中華第一次進行了民主選舉大總統(tǒng)——這便是革命的成果。
雖然最后的結局很讓人難過: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但是辛亥革命卻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從這次的辛亥革命中,我學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為此,我們以后一定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中華振興,讓那段血腥的歷史不再重演。
觀辛亥革命有感2
國慶假期正在火熱上映電影《辛亥革命》,近日觀看了這部由眾多大牌明星主演的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歷史大片。通過觀看這部電影,不僅對其中人物的鮮明特點和著名的歷史事件所有了解,更對掀起歷史波瀾、完成重大歷史使命的辛亥革命感慨萬分。
辛亥革命是由孫中山、黃興等進步民主人士領導的一場資產(chǎn)階級革命,其主要成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統(tǒng)治,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且建立了共和制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辛亥革命無疑對推動社會和歷史的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場革命都是要歷盡艱難困苦,少不了流血犧牲,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明白了從清朝末年以來,各類進步人士建立興中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為爭取國家富強、民族獨立,結束封建腐朽統(tǒng)治斗爭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從戊戌變法以來,許多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富強、獨立、民主、自由而不斷奮斗努力著,但是,最終的革命果實還是付之東流。
《辛亥革命》這部電影描述的是從廣州起義前夕到武昌起義勝利,清帝退位,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到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短短幾年時間。從中既可以看出革命黨人對民主、自由等新興思潮的追求和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的堅定決心,又可以看出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局限性。一是沒有真正掌握絕對的武裝力量,缺乏強有力的軍隊。在辛亥革命勝利后,南方有17個省相繼獨立,但是這些省的真正權力還是掌握在擁有軍隊的地方軍閥手中,南京國民政府并沒有真正掌握軍權,也就喪失了在政治上的主動地位;二是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和妥協(xié)性。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后,為了促使清帝盡快退位,在未征求他人意見的前提下,向公眾提出了“誰讓清帝退位,就將大總統(tǒng)的職位讓給他”這個觀點。然而,袁世凱作為清朝和革命黨之間的中間人物,左右逢源,兩頭得利,利用革命黨的勢力,來逼迫奄奄一息的清朝結束政權,同時又堂而皇之的面向公眾剪掉辮子,就職大總統(tǒng)。但是他并沒有真正想過要建立共和,踐行三民主義,而是背道而馳,復辟稱帝。三是革命黨雖然提出了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口號,但是并沒有提出長遠的發(fā)展目標,對于國情、社情的了解并不充分,提出的指導思想也不符合當時中國實際情況。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積貧積弱,人民窮困潦倒,此時解決人民的溫飽,爭取國家富強、民族獨立乃當務之急。而在全國局勢混亂的前提下,真正的全民民主并不能夠實現(xiàn),陸續(xù)而來的是全國軍閥混戰(zhàn)和列強的進一步入侵。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對辛亥革命這段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果從整體上評價這部電影,我認為既是一部歷史寫實電影,又是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電影的結束看似歡喜,實則悲憂。從袁世凱當上大總統(tǒng)后那閃爍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并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能夠真正領導中國走向繁榮昌盛、富強民主。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從維新變法到舊民主主義革命,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再到改革開放的今天,通過一代代革命先輩的不斷努力和艱辛付出,如今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孫中山作為我國革命的先行者,他對追求國家富強民主、人民富裕安康的愿望和理想在如今的中國得到了實現(xiàn)。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天安門廣場上樹立了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像,這使我們更加緬懷革命先驅,繼承革命精神。我們要珍惜當今國家富強、和平的美好生活,要知道革命的成果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輩歷盡艱難困苦換來的,要不斷鞏固、發(fā)展好革命成果。辛亥革命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其主要目的和成果是結束封建制度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政權,但是沒有徹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爭取了民族獨立和解放,成立了新中國,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當今正處于全面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改革與革命同等重要,甚至比革命更加重要,因此,正確處理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問題,是鞏固好革命成果,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的重要基礎。改革要求不斷進行經(jīng)濟、政治體制改革,不斷適應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要求。從政黨學的角度來看,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一種社會制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之分。從哲學的角度來看,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一個國家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上層建筑也需要進行不斷調整,以更好地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要意識到鞏固和加強國防,強大的軍事力量是保障國家和平發(fā)展的強有力手段。
總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還要牢記革命先行者的信念,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民生,使社會更加美好和諧,這也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教育意義所在。
觀辛亥革命有感3
2011年10月10日是一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永遠記住的日子,在100年前的今天,武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華民族在在反封建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結束了統(tǒng)治中華大地達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政府,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巨大解放。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紀錄片,講述的是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到19112年2月12日孫中山辭任臨時大總統(tǒng),圍繞武昌起義前后的歷史畫卷。辛亥革命以秋瑾就義開始,廣州起義的準備、過程與失敗,孫中山在美國的募捐演講,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革命?為什么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寧可犧牲生命要去革命?為什么參加廣州起義的20多歲的小伙子們要犧牲生命去革命?為什么海外的華僑要捐款甚至賣掉祖宅贊助革命?
孫中山在演講中清楚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滿清政府已經(jīng)不能給中國人民生活的尊嚴,中國要擺脫被世界歧視的命運,只有革命這一條路。武昌起義后,黎元洪指揮漢口炮臺轟走了蔭昌的軍艦,成為了袁世凱出山的導火索。袁世凱率領北洋軍順利攻克武昌后,停止了進攻,開始在清政府和革命軍之間找押注的機會。革命之火在軍事上完全可以被撲滅,但袁世凱明白自己的命運,他不能再給滿清權貴一個兔死狗烹的機會,實際上,確實是袁世凱的私心,是清政府覆滅的真正推手。
為什么說辛亥革命不是一次普通的兵變、暴亂,或者是改朝換代呢?是孫中山先生及同盟會高舉的“共和“理念,成為推翻清政府及2000多年封建君主專制的思想”杠桿---從辛亥革命之后,中國大地上任何一個企圖復辟帝制要做皇帝的人,都將成為人民的公敵。這就是思想的力量。革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讓這一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從此,不管什么人,多大的權勢也無法改變人民心中的共和理念。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現(xiàn)在的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zhàn),但是社會發(fā)展的堅冰已經(jīng)被打破,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jīng)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yōu)楦淖冎袊婷捕M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xù)前進的寶貴資源。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盡管1911年的革命有著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后發(fā)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tǒng)治秩序再也無法穩(wěn)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fā)勞動群眾,使他們創(chuàng)造奇跡。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社會成功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正以舉世矚目的姿態(tài)昂首前行。我們有理由為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更應該居安思危,看到面臨的問題,從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層面超越自我,特別是擺脫消極的歷史重負,驅除靈魂深處的“毒氣”和“鬼氣”,冷靜理性地邁向未來。
這樣說,并非妄自菲薄,更不是危言聳聽。當年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封建主義殘余從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來說,主要是官僚主義現(xiàn)象,權力過分集中現(xiàn)象,家長制現(xiàn)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xiàn)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xiàn)象。其中特別指出官僚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并具體列舉它的主要表現(xiàn)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好擺門面,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成規(guī),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人,打擊報復,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時候,我們務必要記住:反封建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最后,謹以此文也表達我們心中對于革命先輩的緬懷之情,也希望我們這么作為晚輩的,能發(fā)自內心的去保持對于前輩先賢的崇敬,并以此為榜樣,激勵自己,為一份信念、信仰,勇往直前,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