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論文格式
對傳統(tǒng)文化的日趨忽略是中國現實社會的一個弊端,傳承中國文明雖然一直重復被國人提起,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把它實現。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論文,歡迎閱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論文篇一
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摘 要:對傳統(tǒng)文化的日趨忽略是中國現實社會的一個弊端,傳承中國文明雖然一直重復被國人提起,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把它實現。王澍,2012年普利茨特將獲得者,立足于本國文化,并將其和現代風格很好的結合起來。從他的建筑中,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韻味以及本國文化的傳承和延續(xù)。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現代文明;建筑哲學
一、當今世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乏,王澍立足于傳統(tǒng)獨樹一幟
王澍,2012年普利茨特獎的獲得者,用他獨特的思想以及對文化的傳承精神開辟了中國建筑界的新道路。
尊重并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一直是設計方面獲得成就的一個很重要的點。不管是哪個行業(yè),哪個方向,都要立足于傳統(tǒng)。如果缺失了傳統(tǒng),那么作品也不會再讓人觸動,從世俗之中脫穎而出。就建筑而言,建筑在中國被賦予了太多的功利性和實用性,王澍這次獲獎事件表明國際在建筑設計方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和重新回歸,王澍的建筑極具中國文人世界的精髓,它呈現出來的整體文人氣息明晰而強大,含蓄內斂、收放自如的運用國際性思維,表達傳統(tǒng)的氣息和地方的內容,彰顯出新時代知識分子對文化和現代化和諧運用的獨特氣質。在他的建筑觀里,有著對中國文化的認可和追尋。他的作品融合著中國文化和現代氣息,將古舊具有中國文化韻味的材料和現代的元素形式結合到了一起,而在普利茨特獎獲獎原因中也很好的證明了中國在發(fā)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他將造園的手法融入到了現代建筑,用古代工匠的手法詮釋自己”。那種尋根的意識也讓別人去感知到了那種美。包括他看待建筑的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是否與傳統(tǒng)結合,因地制宜相結合。所以,立足于傳統(tǒng),才是我們最終應該回歸的,才是我們實現國際化過程當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二、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讓王澍立足于傳統(tǒng)
第一次知道王澍,看到他本人的照片,就感覺他臉上有一份歲月的沉淀有一股傲氣,卻還是給人感覺很親切。王澍生于60年代,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很深的追求,60年代的人們60年代的環(huán)境,自始自終都能保留著一份尋根的意識,他們有著淳樸又真摯的傳統(tǒng)情節(jié)。
說到王澍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這點,我們佩服,欣慰并且尊敬,他的童年成長經歷在很大程度影響著他。童年總是與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難以割舍的關系。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親是一名老師兼圖書管理員,從小王澍就飽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較早的接觸了一些西方的哲學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思想,他從小練書法,點評畫冊,培養(yǎng)鑒別的敏感能力,這也為他的文人氣質打下了厚實的基礎,王澍也自詡自己首先是一個文人,其次是一個帶有藝術氣息的建筑藝術家。這個自詡為業(yè)余建筑師的人固執(zhí)的保持著不事張揚的習性,父輩們吃苦奉獻而不計名利的精神。在那樣環(huán)境中長大的人,傳統(tǒng),正值,透明,剛直固執(zhí),甚至有些呆板。所以說這樣的環(huán)境讓王澍很好的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熱愛傳統(tǒng)文化,也造就了他的成功。
三、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突破了時代現狀,打開了普利茨特獎的大門
分析了許多獲得普利茨特獎的大師例如安藤忠雄,湯姆梅恩等,不難發(fā)現,元素,造型,材質再多變,關鍵一點還是要立足于本國文化。他的實驗性建筑實踐與其說主要是結合當代中國特定的技術、文化語境“自下而上”地展開設計探索,不如說是更多地通過橫向移植西方歷史中的建構觀念以看似建構的方式表達一種對中國當代商業(yè)文化的反抗。西方一些設計的確讓人震撼和觸動,那是因為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文化背景,它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設計師內心深處對于本土的真摯情感。沒有心靈觸動的建筑只是個軀殼而已,毫無生命生動可言。王澍,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執(zhí)著,源自內心,表現到建筑上毫不遜色,因為現在中國的建筑太浮躁,充斥著模仿,崇洋媚外,功力等等。而普利茨特獎的評委們,需求的就是看到這樣一個還能堅持自我的王澍。這象征這一種希望一種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可,象征著一種崛起。
四、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讓他的建筑更加令人感動和震撼
王澍不喜歡刺激,就像就因為建筑材料或者形狀“所帶來的虛化的刺激”,相反,他追求一種安逸的感覺。寧波歷史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匯,它在那兒,引人深思給人無限遐想。首先說說他的形狀。簡單模仿中國傳統(tǒng)無意義,特意選擇24米之下不是很高的高度與周圍玻璃幕墻高層建筑形成對比。底層簡單長方形朝上生長的時候開始呈現開裂狀態(tài)。下面統(tǒng)一上面自由開裂的狀態(tài)類似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對于山體的表現。但又體現為一種幾何形狀的抽象玩味.再說說他的材料,磚瓦都為當地被拆落的石頭,廢墟,就地取材這樣可以把回憶收藏在里邊--因為博物館用來收藏時間和回憶的。另外一個材料,混凝土--用毛竹做模板澆鑄混凝土,讓人工材料帶有自然感覺,這樣兩個材質可以對話了。材料這種氣息的回憶,留住我們對于過去的生活,建筑的回憶。并且把一種精神重新塑造出來把我們淡忘的東西喚醒。
走上去之后感覺像是在一個峽谷,古村落,古城之中,似山似城。其實據王澍說,這個寧波歷史博物館的靈感來源于宋朝山水畫《溪山行旅圖》,《萬壑松風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將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運用到建筑,這樣賦予了建筑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畫作的氣息。走進一點,也許可以看見博物館周圍的文人墨客的身影,這樣讓人觸動的一個建筑怎么能不吸引人的眼光?
五、結語
無論王澍是以建筑師、文人、學者還是以教師的身份出現,他的作品與思想呈現出一脈相承的特點――對傳統(tǒng)的關注、對園林的運用、對理論的還原、對思想的傳播。其實解密王澍成功之道,我們可以歸納出很多方面。他的原創(chuàng)性,自身的反叛性等等。但是站在一個青年人的角度,立足于當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嚴重缺失的現狀之下,王澍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無疑是點出了我們缺失的東西,原本需要關注的東西。這是他對本國文化的一種傳承精神,同時,也必然成為他獲得普利茨特獎的重要原因。
下一頁分享更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