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皇帝故事
中國歷代皇帝故事
歷史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史學思想與歷史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你了解多少歷代的皇帝的故事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歷代皇帝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歷代皇帝故事篇一:秦孝公
秦孝公是進行了商鞅變法的秦國國君,他的父親是秦獻公。秦孝公,嬴姓,趙氏,名渠梁,秦獻公的兒子公子虔分明更像秦獻公,那么秦孝公他是如何登上王位的呢?
要知道秦孝公是如何當上秦王的,首先我們要從他的父親秦獻公那里分析,因為決定繼承人的決策大權(quán)在秦獻公的手里。秦獻公早年的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他流落在魏國等地,長達二十九年,就是為了躲避秦王的追殺,后來幾經(jīng)輾轉(zhuǎn)才回到了秦國。秦出公去世以后,繼承王位的是一位幼子,年僅兩歲,于是秦國的執(zhí)政和決策大權(quán)就落到了太后的手里。幼子的母親和宦官勾結(jié)起來,聯(lián)合控制朝政,秦國上下均對他們的這種做法感到不滿。庶長菌改殺出子,秦獻公趕回秦國,被擁立為秦王。
秦獻公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王,我們只知道改變了秦國命運的商鞅變法是在秦孝公時期進行的,卻不知道秦獻公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了改革,只不過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不大而已,但是這也為后來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chǔ)。
由于秦獻公曾經(jīng)在魏國待過,知道魏國經(jīng)過李悝變法以后,國家的法治嚴謹,國力也變得強盛起來,他身處其中,體會很深刻。所以,秦獻公繼位以后,就開始在秦國進行變法改革。秦獻公不是一個糊涂的君王,他在魏國避難的那段時間,拼命的學習魏國變強的方法,到了他自己當王的時候,他將從前學習到的經(jīng)驗運用到秦國的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秦獻公很是謹慎,他不想選錯了后繼者,讓變法之事無法繼續(xù)下去。
秦獻公有兩個兒子,他們分別是贏虔和贏渠梁,但是秦獻公在兩個兒子之間很是糾結(jié),他不知道應該選擇誰來繼承秦國的王位。按道理說他都五十多歲了,古時候的五十多歲就算是老人,而且也沒幾年可活,秦獻公為何遲遲不立儲君?
一般來說,當君主在選擇下一任繼承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那個一定是跟自己很像的孩子,其他的因素都要靠后。就像是后來的漢高祖劉邦,他一直吵著說太子劉盈不像自己,而趙王劉如意更像自己,因此,他想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這就是一個明晃晃的例子。如果秦獻公想要找一個跟自己很像的人,那么毫無疑問,這個人一定不會是嬴渠梁,而是贏虔。但是秦獻公最終沒有選擇贏虔,這就說明了,他要找的人并不是要像自己,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帶領(lǐng)秦國走得更遠的君王,而不是一個自己的復制品。
在這件事的考慮上,秦獻公真的謹慎到了極點,他招來朝中的國相甘龍。甘龍是秦國的老臣,政治閱歷非常豐富,秦獻公自己想不通的問題,常常和甘龍一起探討。這次這件事和往常的事情有些不同,他不想聽甘龍的最終答案,他只想知道在甘龍看來,自己的兩個兒子究竟有著怎樣的特點,其中有什么是自己還沒有考慮到的。于是他關(guān)起門來,屏退左右,問甘龍對兩位王子有和看法,哪一位更適合接替自己的位置?甘龍長篇大論的分析了許多,秦獻公也聽得很認真和仔細,但是就在甘龍即將要得出結(jié)論的時候,卻傳來了秦獻公的鼾聲。秦獻公真的是睡著了嗎?他只不過是不希望甘龍說出那個最終的結(jié)果,他只需要他的分析,甘龍的結(jié)果并不是自己的判斷,所以,未免自己的決策受到打擾,他只能選擇用這種方式打斷了甘龍的解說。
秦獻公確定了要立嬴渠梁為儲君的那一刻,就連最像自己的兒子贏虔也考慮進去了,他害怕在他死后,贏虔不服嬴渠梁,發(fā)動對秦國不利的內(nèi)亂,就在清理法理規(guī)章制度上雙重保證了贏渠梁的領(lǐng)導地位。秦孝公就是在秦獻公為他鋪好了所有路的情況下,繼承了秦國的王位。
中國歷代皇帝故事篇二:趙武靈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突然離世,留下秦王的位置,無人繼承。歷史上有記載說是秦武王立了一道遺詔立公子稷為秦王,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畢竟誰在23歲的時候,受傷奄奄一息,還有心情去管誰來繼承王位,那時候最在乎最關(guān)心的難道不是希望自己能夠活下去嗎?
在《大秦帝國之崛起》中,我們看到公子稷和秦惠文王的妃子羋八子是從燕國回到秦國的,其中燕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都幫助過他們。但是,仔細一想就會覺得奇怪,他們的動機是什么呢?讓公子稷回到秦國顯然不能得到明顯的好處,他們?yōu)楹我@么做呢?尤其是趙武靈王,若是知道贏稷回國繼任新君以后的許多年,會跟趙國有長平之戰(zhàn),那么他一定會殺了贏稷,堅決不會放他歸國。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贏稷若是沒有回到秦國,時局會如何變化?戰(zhàn)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其中,秦國在秦孝公時期進行了商鞅變法,發(fā)展起來,國力強盛遠勝當年。而趙國、齊國、楚國一直就是幾個國家中的強國,只不過最近這些年其他國家也發(fā)展起來了,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實力差距縮小了很多。各國之間結(jié)成聯(lián)盟,成兄弟之國,幫助兄弟之國,在面臨危機的時候??墒牵貒匚渫跎先稳晖蝗凰劳?,他死得很突然,連后人也沒來得及安排。這時候秦國王位的空懸就是秦國的一大危機。若是其他國家趁此機會攻打秦國,秦國必然大亂。新君遲遲不立,出現(xiàn)的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秦國被其他六國瓜分。
秦國送贏稷到燕國做質(zhì)子,到底贏稷在秦國的勢力和地位如何呢?一般來說,送去做質(zhì)子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不被王所喜愛的王子,才會被拋棄在異國。第二種是被王器重的太子,因為有利用價值,所以才會被派到其他國家去。贏稷在秦武王死的那一年還沒有滿二十歲,也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加上常年待在燕國,試問他在秦國有何勢力?
好在贏稷有一個極富智慧和心機的女子羋八子,還有一個在秦國擔任大將軍的魏冉舅舅。也是這兩個人將贏稷送上了王位,還為贏稷消滅了那些反對派,季君之亂的平定,魏冉當居首功。贏稷背后有這兩個強者撐腰,自然是有條件被趙武靈王看上的。
趙武靈王派人護送贏稷和羋八子回秦國,想來是想送個人情,希望將來秦國和趙國能夠結(jié)盟。而且,在秦武王死的這一年,趙武靈王正開始胡服騎射并進攻中山國,他根本沒有多余的心力來插上一腳秦國的儲君之爭。他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維持好趙國的國際關(guān)系,而不是四處樹敵。為了趙國的安定,他也只好放過這個機會,還做了個順水人情,讓人送贏稷回國繼位。
那么,燕國呢,燕國為何會派大將樂毅一路護送贏稷和羋八子到秦國?贏稷到燕國不是去玩的,他是去當質(zhì)子的。質(zhì)子說白了也就是人質(zhì),能過得多好?況且,燕國國弱,還好有樂毅將軍在,燕國才不至于被大國欺負得太慘。秦國那個時候雖然和燕國結(jié)為盟國,但是這種盟約并不穩(wěn)定,燕國應該也看得見這樣淺顯的道理才對。在回國路上,贏稷和羋八子遇到了樂毅將軍的馬車,他們還上了樂毅將軍的馬車,來了一招偷桃換李,躲過刺客的刺殺。到了進秦國函谷關(guān)的時候,也是樂毅將軍提供了方法,讓他們躲過了秦軍的搜查。到了秦國,贏稷他們才算是真的平安了。
燕國怎么能輕易地就將質(zhì)子放回國,會不會和趙武靈王的想法一樣,燕國國力不敵秦國,害怕和秦國發(fā)生戰(zhàn)爭。
中國歷代皇帝故事篇三: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一共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但是他的子女的命運似乎都不怎么好,但是他的兒女們在后面的歷史中,都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
秦昭襄王的大兒子是悼太子,嬴姓,趙氏,具體的名字已經(jīng)無法查證。由于是秦昭襄王的長子,悼太子從小就很受重視,他也很得秦昭襄王的喜愛,早早的就被封為了太子。不過他的人生很不走運,因為他遇到了秦國和魏國結(jié)盟。戰(zhàn)國時期,國家與國家之間結(jié)盟,一定要有一件信物,一般都是把本國受寵拔尖的王子送到對方的國家,就當做是人質(zhì)一樣的存在。若是其中一方背叛了盟約,那么另外一個國家就可以殺掉你的王子,以作懲戒。
魏國和秦國結(jié)盟,秦國為了表示誠意,就只能將秦昭襄王最喜歡的兒子悼太子送到魏國去。做質(zhì)子的生活,并不一定是非常窩囊和受氣的,相反,若是兩國關(guān)系十分親密,你在別國還有可能享受到極高的待遇。不知道魏國的悼太子過得到底是什么樣的生活。
在公元前267年的時候,在魏國做質(zhì)子的悼太子去世了,最后安葬在了芷陽。喪子之痛,讓秦昭襄王萎靡了兩年,兩年后,他不得不再立一位太子,將來繼承自己的王位。秦昭襄王已經(jīng)老了,再不確定繼承人,萬一他哪一天死掉了,秦國王位怎么辦?該由誰來統(tǒng)治?他可不想讓外戚鉆了空子。
繼悼太子之后,第二個太子就是秦昭襄王的次子贏柱,他是唐八子的兒子,也是后來的秦孝文王。秦昭襄王最初封贏柱為安國君,無奈大兒子已經(jīng)死了,就只能立小兒子為太子。和父親秦昭襄王子嗣極少的情況不一樣,贏柱光是兒子就有二十多個,還有好幾個女兒。贏柱被立為太子以后,立馬就將自己喜歡的妾氏華陽夫人提為正妻,但是華陽夫人一直不曾生下子嗣。
后來,秦國丞相呂不韋就是借著這一條件,讓華陽夫人收嬴異人為義子,將在趙國邯鄲做質(zhì)子的嬴異人迎回秦國,做了秦王。異人在安國君的許多兒子中,排行只能算中間,既不是最大的,也不算最小的,他的母親夏姬在秦宮不受寵,所以秦孝文王將她的兒子異人送到趙國去做人質(zhì)。異人在趙國邯鄲做人質(zhì)的那段日子是他最艱難的時候,那時候,秦國和趙國之間的盟約并不穩(wěn)定,作為質(zhì)子的王子的命運就如同水中的浮萍,無法安定。
呂不韋看中了異人的才能,想盡辦法勸說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又勸說秦孝文王,最后秦孝文王以玉符為信物,承諾將來會立嬴異人為太子儲君。后來,秦昭襄王去世,贏柱繼承了王位,封嬴異人為太子,并且追封自己母親唐八子為唐太后。
贏柱在位時期,對秦國的罪人進行了赦免,看得出來,他還是很善良也有心機的一個人,知道為了鞏固王位,得到百姓的擁護,釋放刑徒,受到他們的感恩。另外,他還善待先王時候的功臣。秦昭襄王繼位以后,有過許多的功績,其中軍事方面的功績尤為突出。而且,在秦昭襄王在位時期,還出現(xiàn)了殺神白起這樣的人物。贏柱繼位后,對待父親時代的功臣,有禮有節(jié),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他做了前面這兩件事以后,還對宗室親戚們進行了豐厚的賞賜,開放苑囿游樂。
總的來說,贏柱在位的時候,秦國并沒有發(fā)生什么大的變化,他只是按照了先王們的心愿和政策,將秦國繼續(xù)發(fā)展壯大下去。
秦昭襄王還有一位女兒,姓氏名字不可考證。她嫁給了在秦為人質(zhì)的楚頃襄王太子,生下了昌平君。昌平君是幫助秦始皇平定了嫪毐之亂的領(lǐng)導人物之一,在楚國長大,卻在秦國受到秦始皇的重用。
中國歷代皇帝故事相關(guān)文章:
1.歷代皇帝的故事
3.古代歷史皇帝故事
4.古代帝王勵志故事
5.古代帝王故事
6.帝王勵志故事
7.歷史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