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飲食原則是什么
肝硬化病人的飲食原則是什么
肝硬化是一種惡性肝病。肝硬化病人有什么飲食的原則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一下的肝硬化病人的相關飲食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肝硬化病人的飲食原則
1.保證足夠的熱能
通過各種途徑保證足夠的能量。一般采用高蛋白飲食,尤其是血漿蛋白水平偏低、伴有浮腫及腹水者。高蛋白飲食能糾正低蛋白血癥,利于腹水和水腫的消退,同時促進受損肝細胞修復和再生??砂大w重每天供給70~100克可食用優(yōu)質蛋白質(魚肉、雞肉、牛奶等)。但并不是一味強調高蛋白,要以不增加病人的代謝負擔為原則,否則超過耐受限度有誘發(fā)肝性腦病的潛在危險。
2.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肝糖原貯備充分時,可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每日供給碳水化合物300~450克為宜。
3.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減少腸道產氨作用,還可以利膽、通便。但對于伴有食管靜脈曲張者,應避免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黃豆芽等)的攝入,以防止靜脈破裂出血。蔬菜以葉類、瓜類、茄果類為主,食用時宜切碎煮爛;水果宜做成果泥、果汁食用。
4.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
如前所述,肝硬化往往是因為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而這些物質往往參與肝細胞的修復功能,平時需注意攝入富含鋅的食物如豬瘦肉、牛肉、蛋類、魚類及含鎂多的食物如綠葉蔬菜、乳制品和谷類等。
5.低鹽飲食
肝硬化病人平時就應采用低鹽飲食,每天鹽的用量不超過6克;如出現水腫和輕度腹水,食鹽用量不超過2克;嚴重水腫,宜無鹽飲食。
6.科學烹調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采用多樣化烹調的方法(宜煮、氽、熬、燴、燉、蒸),忌辛辣刺激食物,以細軟易消化、產氣少的軟食和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一切生、硬、脆、粗糙的食物,如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則應禁食。
肝硬化的檢查診斷
1、此外有助于診斷和實驗室及各種輔助檢查
免疫功能改變;超聲顯像可發(fā)現肝區(qū)聲像圖的典型變化及脾腫大、肝門靜脈擴張、腹水等門脈高壓癥表現。失代償期肝硬化有明顯癥狀表現和肝功能異常,診斷不困難。代償期肝硬化診斷有困難時可進行肝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
2、肝組織學檢查
肝硬化有纖維隔形成且小結節(jié)性或混合結節(jié)性增生者可通過此項檢查確診亦可了解肝纖維化的程度,可鑒別診斷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以及是否伴有活動性肝炎。
3、體格檢查
早期肝硬化在體格檢查時,??捎|及腫大的肝臟,部分亦可觸及腫大的脾臟。
4、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多在正常范圍或輕度異常,早期肝硬化比較突出的是蛋白方面的異常,如白蛋白減低,球蛋白升高,血中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5、肝纖4項血清學檢查
即透明質酸、層粘連蛋白、Ⅲ型前膠原、Ⅳ型膠原。其中2~3項有顯著增高,可考慮早期肝硬化的可能。
肝硬化的原因
1、營養(yǎng)障礙
慢性炎癥性腸病是誘發(fā)肝硬化的原因之一,長期性食物中缺乏蛋白質、維生素、抗脂肪肝物質等,可導致肝硬化病人的吸收不良和營養(yǎng)失調、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還有下降肝對其他致原因素的抵抗力等。
2、代謝障礙
因為遺傳或先天性酶缺,致其代謝產物沉積于肝,引起肝硬化患者的肝細胞壞死和結締性組織增生,如肝豆狀核變性(銅沉積)、血色病(鐵質沉著)a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和半乳糖血癥。為此,這也是誘發(fā)肝硬化的原因的重要因素。
3、酒精中毒
長期大量飲酒(每日攝入乙醇80g達10年之上面)時,乙醇及其中間代謝產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繼而發(fā)展肝硬化。
4、病毒性肝炎
常常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疊感染,平常經過慢性肝炎階段演變而來,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發(fā)展為肝硬化。這些都是屬于肝硬化的原因。
看過“肝硬化病人的飲食原則是什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