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安全用藥常識
家庭安全用藥常識
家庭用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家里面的小病小痛,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依賴家里的小藥箱,哪幾種對應的藥物服用,但是,你應該搞清楚,哪些藥跟哪些藥不能混著吃,否則會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或者降低藥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_家庭用藥安全指南,這些錯誤的用藥方法你犯過嗎?
家庭安全用藥常識
遵循醫(yī)生用藥
對大多數藥物,如果醫(yī)師無特別囑咐,一般在飯后兩小時左右服用,通常需一天口服二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醫(yī)師也會指示患者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xù),有利于更快地緩解癥狀、減輕病情。
中西藥相沖 同服應相隔半個小時
但對于中藥與西藥同時服用情況,從臨床經驗看,應相隔半小時服用。因為大部分西藥開始被身體吸收約需半小時左右,經新陳代謝后對中藥的影響很小。相反有些中藥,如醫(yī)治傷風、感冒的藥材,其藥性發(fā)揮會較快,同樣約半小時后可吃其他藥。如果是具有滋補作用的中藥處方,相距時間應再適當延長一些。
中西藥相沖的情況,對于長期病患來說威脅會更大一些,因為像哮喘、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或長期需藥物抑制病情的患者,除了需要定期服用西藥外,多會選擇中醫(yī)藥治療、調理。兩藥相撞后,有可能相互抵消了功效,或令藥性過猛,產生不良副作用。
服藥時間有講究
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在服用時間上都頗有講究。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呈現(xiàn)明顯的生物節(jié)律性,不同時間服藥,其療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所以要充分發(fā)揮藥物療效,同時讓不良反應降至最低,就必須掌握最佳的服藥時間。
1、首先,在用藥前請仔細閱讀說明書或取藥時仔細聆聽藥師的提示。通過餐前餐后間隔給藥、服中西藥間隔半小時的原則既能增強藥物的有效性,又可以減少藥物的相互作用。
2、其次,可參考“時辰藥理學”,針對病情選擇最佳給藥時間能最大限度發(fā)揮藥物作用,盡可能降低毒副作用。例如氫氯噻嗪宜在7點服用,不良反應最少;呋噻米于10點服用,作用最強;地高辛在8—10點服用,血藥濃度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應最大,下午2—4點給藥,則血藥濃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暴風雪和氣壓低時,人體對強心苷的敏感性顯著增強,這種情況下用藥劑量應減少,否則容易發(fā)生中毒等不良反應。
五種有損藥效的吃藥方法
藥片掰開吃
有些人看著藥片太大,就會把藥片掰開吃,但是這樣的吃法會影響藥效,如果藥片有緩釋、控釋、腸溶等標示,一定要整片服用,這樣體內藥物濃度更平穩(wěn),藥物作用也更持久。若掰開來吃,會加速藥物釋放,使血藥濃度在短時間內升得過高,導致危險,同時還會縮短藥物的作用時間,影響療效。
拿果汁送藥
在吃藥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注意最好不要拿果汁送藥,不然可能會影響藥效的發(fā)揮,果汁、牛奶、茶水等,可能與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藥理學家已確認,近50種藥物會與果汁發(fā)生反應。服藥最好用溫白水,以保證藥效和用藥安全。
服藥跟飯點
飯前飯后吃藥,并不是代表一定要在吃飯之前吃藥,如果吃藥緊跟飯點的話,也會影響藥效,注明飯前(或空腹)服用藥物,是由于食物會影響藥物吸收。注明飯后或餐時服用,多是因為此類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減輕這種不適,或其中含有的脂類物質能促進藥物吸收。一般飯前指的是在飯前0.5~1小時,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后。一日3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點,下午2~3點,晚上10點;一日兩次則應該安排在早上7點和晚上7點。
不忌口
在吃藥物的時候,有很多食物都需要忌口,不然就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影響藥效的發(fā)揮,補鐵時,要少吃油,因為油脂會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胃腸道對鐵的吸收。服用降壓藥、抗心絞痛藥時,忌吃含鹽高的食品。苦味健胃藥、助消化藥,和甜食“犯沖”。醋是酸性調料,最忌與堿性藥物同服。醬油里含有豐富的金屬離子,容易和四環(huán)素等抗生素結合,形成不易被胃腸吸收的結合物。
躺著吃
吃藥的時候躺著吃藥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給我們的食管也帶來一定的傷害,不少人還有躺著吃藥的習慣,這種姿勢很可能使部分藥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附著在食道壁上,不但影響藥物吸收,還會刺激食管,引起食道發(fā)炎,甚至潰瘍。正確的服藥姿勢應該是以正坐位置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