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針草的藥用價(jià)值
鬼針草的藥用價(jià)值
鬼針草屬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采收最好時(shí)節(jié)在夏、秋開花盛期,收割其地上部分、去除雜草,鮮用或干用。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鬼針草的藥用價(jià)值,供大家參考!
鬼針草的藥用價(jià)值
【藥名】鬼針草
【別名】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鉆草、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脫力草,蝦尾草,方骨苦楝。
【來源】為菊科植物鬼針草的全草。
【性味】味苦;性微寒。
【歸經(jīng)】肝經(jīng)、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能】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活血消腫。
【主治】咽喉;腫痛;泄瀉;痢疾;黃疸;腸癰;疔瘡腫毒;蛇早咬傷;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倍量;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禁忌】《泉州本草》:孕婦忌服。
鬼針草的形態(tài)特征
鬼針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100厘米,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徑可達(dá)6毫米。
莖下部葉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開花前枯萎,中部葉具長1.5~5厘米無翅的柄,三出,小葉3枚,很少為具5 (~7) 小葉的羽狀復(fù)葉,兩側(cè)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有時(shí)偏斜,不對稱,具短柄,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較大,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具長1~2厘米的柄,邊緣有鋸齒,無毛或被極稀疏的短柔毛,上部葉小,3裂或不分裂,條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有長1~6(果時(shí)長3~10) 厘米的花序梗??偘勘欢倘崦?,苞片7~8枚,條狀匙形,上部稍寬,開花時(shí)長3~4毫米,果時(shí)長至5毫米,草質(zhì),邊緣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外層托片披針形,果時(shí)長5~6毫米,干膜質(zhì),背面褐色,具黃色邊緣,內(nèi)層較狹,條狀披針形。無舌狀花,盤花筒狀,長約4.5毫米,冠檐5齒裂?;ü?~10月份。
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棱,長7~13毫米,寬約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長1.5~2.5毫米,具倒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