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育孩子有哪些方式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讓年輕父母絞盡腦汁的問題。為了幫助父母們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名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希望可以幫到你!
名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一、曾國藩:飽讀詩書
曾國藩教育子女不謀做官發(fā)財,只求讀書明理。在封建社會謀出路的捷徑就是做官,當時官僚子弟都想憑借權(quán)勢擠入官場,曾國藩卻再三叮囑子孫:我不愿兒孫為將領(lǐng),也不愿兒孫為大官,只希望成為飽讀詩書、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勞節(jié)儉,自我約束,吃苦耐勞,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國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沒出領(lǐng)兵打仗的將領(lǐng)。他們絕大多數(shù)留學英、美等國的名牌大學,學貫中西,成就卓著,成為教育界、科技界、藝術(shù)界的名家大師,飲譽五洲四海,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楊瀾:多陪陪孩子
楊瀾很忙,可謂一個空中飛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成為孩子鋼琴學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著他游歷了十五個國家,真讓人驚訝。如今的楊瀾經(jīng)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飛來飛去,但為了多一點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回到家中,楊瀾即使再累再忙,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地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孩子們都很聰明,知道媽媽辛苦,是擠出時間來陪他們的。
三、潘石屹:富不過三代
眾所周知,作為地產(chǎn)大亨的潘石屹家財萬貫,但是他們卻像個普通工薪家庭那樣教育孩子。潘石屹從小生活在艱苦環(huán)境中,長大后知道財富可貴,所以他對孩子約法三章:能在家吃家常便飯,就不外出吃;每次進商店只能買一件玩具;過節(jié)只給一百元壓歲錢。兩個孩子從小就知道“富不過三代”這個道理,所以有同學好奇地打聽他們家有多少錢,兩個孩子總是回答不出來,因為他們從不關(guān)心,更不打聽家里有多少財產(chǎn)。
名人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夢想
阿姆斯特朗與母親的對話
孩子:“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媽媽:“好呀,但是,別忘記回來喔!”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童年時與母親的一段對話。
二、包容
媽媽,我把咱們家燒了
“孩子,別害怕!為了科學研究,你就是把咱房屋全拆了,把咱田地全毀了,我也決不埋怨你。”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卡曼林·昂尼斯小時候一次做實驗把自家樓火不慎燒毀,十幾歲的他怕父母責罰躲到效外,父母找到他后第一句就是這么說的。
三、接納
你只是想得比較快而已
“你有點口吃,正說明了你聰明愛動腦,想的比說的快些罷了。”
——兒子從小就口吃,可母親說這算不了什么缺陷,甚至還表揚他。她要求兒子一切從自信開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個口吃的男孩就是杰克.韋爾其,他長大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被稱為世界第一經(jīng)理人。
四、堅信
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教授
“我的孩子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了解,他不是發(fā)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母親帶小男孩到郊外去游玩,別的親友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獨這個小男孩一人默默地坐在河邊,凝視著湖面。這時,親友們悄悄地走到他母親的身邊,認為男孩神經(jīng)有毛病,趕快趁早帶他去醫(yī)院檢查。母親這樣回答親友的疑問。這個男孩就是愛因斯坦,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三位名人教育子女的小故事
司馬光教子節(jié)儉
司馬光系北宋大臣、史學家,他的一生不僅自己生活十分儉樸,更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重要內(nèi)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jié)用。
他常說:“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于名”。他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為了使兒子認識崇尚儉樸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糜,極力提倡節(jié)儉樸實,并明確指出:古人以儉約為美德,今人以儉約而遭譏笑,實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誡兒子:“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司馬光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樸,具備這些道德品質(zhì),才能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并以儉樸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謄于后世。
居里夫人的家教藝術(shù)
居里夫人原籍波蘭,后為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緊時間對子女進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發(fā)展的年齡優(yōu)勢。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兒不到1歲時,就讓她開始所謂的“幼兒智力體操”訓練,讓她廣泛接觸生人,到動物園看動物,讓她與貓玩;讓她到公園去看綠草、藍天、白云,看色彩絢麗的各種植物和人群;讓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點后,居里夫人又開始了一種帶藝術(shù)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孩子唱兒歌和講童話。再大些,就開始智力訓練和手工制作,如數(shù)的訓練,字畫的識別,彈琴、作畫、泥塑,讓她自己在庭園種植植物、栽花、種菜等,并抽出時間與她們散步,在散步時給她講許多關(guān)于植物和動物的趣事,如種子是怎樣在花里長成的、小老鼠和鼴鼠是怎樣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窩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從實物開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興趣。她還教孩子騎車、烹調(diào)等。全方位幼兒早期“智力體操”訓練,不僅使孩子增長了智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錘煉了性格。
馬克思教女之道
馬克思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親。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說教,而是將正確的思想寓于生動的故事之中,通過故事啟發(fā)教育孩子。在女兒愛琳娜很小的時候,馬克思就給她讀完了荷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有一次,愛琳娜被馬利亞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動,盡管當時她還不懂船長是怎么回事,但卻被故事里的船長的事跡深深感動。她說,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長”。她問父親,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個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軍艦”。父親告訴她說,這當然是完全可以的,不過在計劃還沒有完全成熟之前,不應該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對于女兒提出的問題,馬克思和燕妮總是給予具體又透徹易懂的解答。孩子提問題,有時提的不是時候,有時講的過于固執(zhí),但誰也沒有看見馬克思惱怒過,他總是那么溫和、有耐心。雖然,有時他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來跑去向他提問題,他都耐心解答,他從來不讓孩子感覺到她打擾了父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