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清明節(jié)習俗有哪些
蒙古族清明節(jié)習俗有哪些
蒙古族的節(jié)慶日是比較多的。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都是他們歡慶的佳節(jié)。一般他們祭祀完后就聚在一起聚餐、載歌載舞,悼念親人。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蒙古族清明節(jié)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族清明節(jié)習俗:
不同地區(qū)的蒙古族祭奠習慣也略有不同。在通遼市,清明節(jié)要到祖墳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后到附近打獵。在興安盟,清明節(jié)當天吃烏審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時分送給鄰居,清明節(jié)前后3日上墳祭祖。蒙古人不哭墳,就是祭祀奶食白酒。
按照蒙古族傳統(tǒng),清明節(jié)要燒“吐勒希”給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黃油、鮮肉、茶葉、棗、布塊和紙錢等。蒙古族每年要在除夕傍晚和清明節(jié)對祖先供奉兩次圖勒希(焚燒飲食物等祭品以祭祀祖先)祭祀。這些祭祀,通常只有男性成員參加。前往祖墳上土燒紙的圖勒希作為固定的圖勒希祭祀,只有清明節(jié)時在埋葬地進行,這時女性也是不前往的。
一般情況下,蒙古族的女性一生當中一次也不祭拜祖先的埋葬地,只有在女孩小的時候也就是處于上小學階段時才會被帶領著參加傳統(tǒng)的圖勒希祭祀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逐漸遠離與祖先的祭拜活動。女性禁忌習俗廣泛地存在于阿爾泰語系諸民族中。有些村屯還要宰殺豬羊并在墳地上搭起鍋,向先人墳墓獻饈斯(全羊)。
蒙古在清明節(jié)時大都選擇和家族一同祭奠已故先人,一般對老祖宗(五世以上者)墳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后,把祭奠后剩下來的酒食聚集在一處,人們按輩分、長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長者給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贈者向長者請安問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輩和失去的親人。
完成祭祀活動之后大家聚在某一家,大多是在世老人所在的兒子之家進行聚餐,大家共同緬懷已故祖輩和失去的親人,感激在世長者為這個家族的昌盛而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精神付出得以換來今日的幸福生活。這樣不僅可以相互促進感情而且可以加強團結(jié)提高家族凝聚力。
蒙古族清明飲食習慣:
蒙古人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傳統(tǒng)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nèi)蒙鄂爾多斯地區(qū)風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人民間傳統(tǒng)糕點;烘干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圣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人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