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長征的經(jīng)典小故事感人
關(guān)于長征的經(jīng)典小故事感人
80年前,回首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重要的是學(xué)習(xí)偉大長征精神,為此,學(xué)習(xí)啦小編分享幾篇關(guān)于長征的小故事 ,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關(guān)于長征的小故事1:董必武
一、董必武的“特制草鞋”
紅軍在爬雪山、過草地以前,進入到一個崇山峻嶺的地帶。
那天晚上,下著傾盆大雨,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往北去的山路,崎嶇不平,又特別滑。
董必武和警衛(wèi)員小王,沿著高低不平的羊腸小道,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摸索著趕路。小王不小心踩翻了一塊石頭,重重地摔了一跤,當(dāng)他爬起來的時候,滿身是泥,嘴里也摔破了,流著血。最倒霉的是,腳上穿的鞋子不見了,他沒有對任何人說,決定咬咬牙挺過去,只好光著腳丫子趕路。
第二天清早,雨過天晴,大地像一座水晶宮一樣,雨珠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亮。董必武發(fā)現(xiàn)小王的光腳丫上有幾條血口子,就知道他的鞋子丟了,便從馬褡褳里取出一雙自己的舊布鞋,遞給小王說:“要取得革命勝利,現(xiàn)在就要吃大苦。你光著腳,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快拿去穿上吧!”
小王堅決地說:“我不怕苦,就是打赤腳,也保證在長征路上不掉隊,走出雪山草地沒問題!”這是多么好的戰(zhàn)士啊!董必武聽了心里十分感動,仍舊把那雙鞋遞到小王手上,說:“這是命令,你拿著穿!”
小王說:“我知道首長只有這雙鞋,還是您自己留著穿吧。”
董必武把腳往上一蹺,得意地說:“這不還有一雙草鞋嗎?”
小王說:“那雙草鞋已經(jīng)很破了。”
董必武笑了笑,說:“不要緊,我還準備了一批‘特制布鞋’。”
小王十分疑惑,心想從長征開始,就一直跟隨著首長,這種鞋,別說沒有見過,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小王望著董必武,眨眼問道:“什么特制布鞋?我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
“哈哈哈,”董必武笑了起來,然后指著馬背上的馬褡褳說,“那不就是嗎?”
小王知道,馬褡褳里,除了董必武的一些辦公用具和簡單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東西都是在行軍途中撿的破爛,像破布、破鞋、破襪子、破麻袋、破棕片等。平時,由于工作忙,董必武沒有給小王解釋。今天,他親自從馬褡褳里取出幾塊棕片,在自己的腳上嚴嚴實實地包扎起來。包扎好以后,在地上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過去古人作戰(zhàn),用鐵甲做衣服。我們把這些破爛撿來做鞋穿,用壞了一層,再包扎一層,不就是‘特制布鞋’嗎?”說完又得意地笑起來。
從此以后,董必武又多了一個撿破爛的伙伴,就是警衛(wèi)員小王。正是董必武發(fā)明的這些“特制布鞋”,在長征行軍中廣為流傳,陪伴紅軍爬過來雪山,走過了草地。
二、董必武兩次讓馬
部隊越過了夾金山,臨近下山時候,董必武的馬夫掉隊了,沒有人牽馬。就臨時讓一個叫鐘珠瑞的年輕小伙子給他牽馬。
前面有一條冰河溝,小鐘在前面拉著馬,董必武跟在馬后。水流特別急,又特別冰冷,每個人的臉都凍青了。大家咬緊牙關(guān),小心翼翼地往河里走去。小鐘牽著馬往前一跳,刺骨的冷水讓馬突然受到了驚嚇,蹄子向前一蹬,猛地拽了一下韁繩,小鐘沒有防備,一不留神就被拽到河里去了。他還沒來得及喊救命,一個漩渦就把他卷了進去,幾秒鐘的時間就把他沖走了五六十米遠。大家見狀立刻去救小鐘。最后,毛主席的擔(dān)架隊里有幾個水性特別好的,才把他拉了上來,雖然嗆了許多水,還好沒有生命危險。
上來后,小鐘冷得瑟瑟發(fā)抖,牙齒咯咯響。董必武就把自己的馬讓給他,說: “小鐘,你騎著,革命的路還很長。”
“不,我能堅持住,您身體不好,還是您騎吧。”小鐘推讓著說。
董必武指揮其他戰(zhàn)士,硬是把小鐘抬上馬。自己則大步向前走去。
翻越第二座大雪山時,小鐘又面臨一次危險:他的腳凍得不聽使喚了,好像沒在自己身上長著,連麻麻的感覺都沒有了。實在走不動了,就對董必武說: “我走不動了,你們別管我,先走吧,”說完就大哭起來。
大家絕對不能讓他掉隊,也不能讓他停下來,因為一旦停下來就意味著死亡。
這時候,董必武讓勤務(wù)員拿出暖瓶,倒了一碗水給小鐘,先讓他暖暖身子。果然,一小會兒,他就緩過來了。接著,徐特立從懷里摸出一個干辣椒,謝覺哉從懷里拿出一小塊生姜,成仿吾把萬金油往小鐘太陽穴上涂。面對這么多的關(guān)懷,小鐘的淚水再一次流了下來。
開始行軍了,董必武又下了馬,直接對小鐘說: “我命令你,給我騎上馬去!”小鐘知道董必武的脾氣,沒有反抗和辯解,就乖乖地上了馬。
關(guān)于長征的小故事2:難忘生死長征路
楊獻珍一生曾參加、支援過無數(shù)次戰(zhàn)斗,全身多處受傷。
然而,令楊獻珍老人終身難忘的,還是她參加紅軍長征途中遭遇的一個個生死時刻。
1935年3月,楊獻珍隨部隊長征。8月的一天,軍隊在行軍途中休息燒水時,炊煙讓敵人發(fā)現(xiàn)了目標,敵機突然在紅軍上空低空盤旋,來回投彈轟炸。第一輪炸彈投下來,當(dāng)場炸死炊事班8人。第二輪炸彈離她僅3米多遠,好在沒有爆炸。當(dāng)?shù)谌喭稄棔r,不知咋的,一位姐妹突然站起身來,情急之下,楊獻珍猛撲過去將其壓倒在身下,后來,她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當(dāng)她醒來時,戰(zhàn)友們告訴她,她已整整昏迷了一天。原來她在救那名戰(zhàn)友時,彈片把她的右腿給炸傷了,身上也多處負傷。受傷后,她在簡陋的醫(yī)院里療養(yǎng)了近半個月。
長征途中,雪山陡峭寒冷空氣稀薄,草地一望無際,讓紅軍歷盡千難萬險。在翻越夾金山時,為鼓舞士氣,楊獻珍和女子宣傳隊員們一起,站在十字路口、半山腰上打快板、唱軍歌,為指戰(zhàn)員吶喊助威,加油鼓勁。站在風(fēng)口上的楊獻珍,臉被吹變形了,嘴唇也裂開了口子。姐妹們勸她休息一下,她擺擺手,依然不停地為大家打氣。
楊獻珍所在的婦女獨立師曾兩越雪山三過草地,最后隨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走廊。在強敵圍攻并與上級失去聯(lián)系的情況下,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長眠于祁連山下。想起當(dāng)年并肩作戰(zhàn)的姐妹,楊獻珍流下思念的淚水。她說:“我是幸運的,我們獨立師一萬多婦女姐妹最后活著的沒幾個;我是幸福的,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
關(guān)于長征的小故事3:巴西會議
毛爾蓋會議后,1935年8月底,右路軍(中央紅軍)穿過茫茫草地到達班佑、巴西一帶,等待與左路軍會合。
但張國燾率左路軍到達阿壩后,違抗中央命令,拒不與右路軍會合,并要挾右路軍和黨中央南下,甚至企圖危害黨中央。針對這種情況,中共中央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內(nèi)連續(xù)召開政治局會議。29日在巴西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著重研究教育與宣傳問題,張聞天、博古、毛澤東、王稼祥、李維漢、凱豐等出席會議。中央政治局于24日將毛兒蓋會議決定電告張國燾。中央政治局于9月2日在巴西召開會議。會議討論一方面軍工作方針問題。出席會議的有:張聞天、博古、毛澤東、王稼祥、凱豐、陳昌浩、劉少奇、彭德懷、楊尚昆、李富春、徐向前、傅鐘、李卓然、鄧發(fā)等。周恩來因病未參加會議。
9月9日上午,張國燾給陳昌浩來了份密電,參謀長葉劍英首先看到此電,電報的大意是命陳昌浩率右路軍立即南下,并提出“徹底開展黨內(nèi)斗爭”,企圖危害黨中央。葉劍英識破了這一陰謀,立即報告了毛澤東。毛澤東、張聞天、博古隨即趕到了三軍團駐地巴西,連夜召開了政治局緊急會議。
會議分析了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抗拒中央命令的種種表現(xiàn),分析了張國燾仗優(yōu)勢兵力,妄圖凌駕和危害黨中央的危險處境。毛澤東等同志一致認為,在此種危急關(guān)頭,再繼續(xù)說服、等待張國燾率領(lǐng)左路軍北上,不僅沒有可能,而且會招致嚴重后果。為了堅持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jù)地的方針,同時為了給整個紅軍北上開辟道路,會議決定采取果斷措施,立即率紅一、三軍、軍委縱隊一部,組成臨時北上先遣隊,到阿西集合,繼續(xù)北上,向甘南前進,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聶榮臻,行動方針有變,要一軍在原地等待。會議還決定以后右路軍統(tǒng)歸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指揮,并委托毛澤東起草《中共中央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
9月10日凌晨黨中央率直屬縱隊離開巴西地區(qū)向甘肅俄界進發(fā),同時發(fā)布《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
黨中央和毛澤東率紅三軍、軍委縱隊和紅軍大學(xué)一部,離開巴西迅速北進,于9月11日晚陸續(xù)到達甘南俄界(今甘肅迭部縣高吉村),與先期到達的紅一軍會合。
這次匆匆開始、匆匆結(jié)束的會議就是著名的“巴西會議”。巴西會議又一次將紅軍從危機中解救了出來。巴西會議是決定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一次關(guān)鍵會議,在中共黨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關(guān)于長征的小故事4:戰(zhàn)士渡烏江
1935年元旦,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團長耿飚化裝到烏江江邊偵察,他剛剛接到強渡烏江的任務(wù)。
烏江素以天險著稱,為遵義的天然屏障。江面寬約250米,深不可測。水流湍急,水溫僅有10度,對岸敵人密布崗哨,工事堅固。這么寬的江面,如沒有渡河工具,渡過幾乎不可能。二師立即趕制竹筏,同時挑選出習(xí)于水性的18個戰(zhàn)士,準備派他們游水過江,以擾亂敵人的警戒,掩護后續(xù)部隊強渡。
第二天9時左右,18人中的8個勇士,每人各備駁殼槍一支,奮然躍入江中,帶著架設(shè)懸橋的繩索,向?qū)Π队稳?。江寬水急,人雖游至對岸,可繩索怎么也拉不過江。只得以竹筏強渡,竹筏至中流時被敵擊沉,強渡無功而返。當(dāng)夜,又組織第二次強渡,將單層竹筏改為雙層竹筏。4只竹筏同時強渡,3只被江流阻回岸邊。三連連長毛正華的第二筏劃至江中后也沒有了消息。
第二天,強渡繼續(xù)進行,當(dāng)竹筏劃至中流,只見從敵人工事下的石崖里,跳出幾個人來,向著敵人一陣猛烈掃射,敵人被打得暈頭轉(zhuǎn)向,落荒而逃,我們的竹筏這才順利地登了岸。這些接應(yīng)的人是誰呢?
原來,毛連長于2日晚偷渡時,率戰(zhàn)斗員4人登第二筏,這個竹筏不知怎樣竟然靠了彼岸。在他們登了岸后,等待其他竹筏靠岸,卻都不見來人。這種情況下,5位戰(zhàn)士只能圍坐在一堆,在烏江邊石崖下過了一夜。
第一批強渡的十幾個戰(zhàn)士與毛連長等會合了,在占領(lǐng)了敵軍的崗哨陣地后,繼續(xù)向敵人仰攻,接連幾個手榴彈,在輕機槍掩護下,刺刀用上去了,敵人陣地被徹底奪取了,一個排死傷過半,其余的倉皇逃竄。因此,天險的烏江,就這樣的被突破了。
下頁還有更多長征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