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文章
農(nóng)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jié)又是“老人節(ji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文章,歡迎閱讀。
關于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文章篇【1】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兩個陽數(shù)相疊,故為重陽。重陽節(jié)自遠古興起,從金秋走來,傳統(tǒng)的這一天,人們出戶郊游,登高望遠,賞菊,侑朋相聚。這一天,古人今人心境迥異。“自古逢秋悲寂寥”,是說從古以來,文人到了秋天總是悲傷,感到寂寞空虛。于是就有了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里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之類的遺作,或亡國之音,或懷才不遇、大志未酬,或離親喪友,故紙里凄楚悲涼的秋詞不勝云云。
追溯重陽濫觴,源于趨利避邪,在民間也只是個用作推算季節(jié)變換的時令,時值深秋而已,是那樣的平淡乏味,多少年就那么不覺地過著。自國家將重陽這一天定為老人節(jié)之后,它便成為傳承華夏民族尊老愛老傳統(tǒng)美德的圣誕,一種人本情結之所在。時光在不覺中流逝,昔年漸顯邈遠,我親近了重陽。
一提到這一天,人們就會想起老年人的生活,進而關心起電視里的“夕陽紅”和“激情廣場”,以及各種報刊及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知識介紹。尊老愛老,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成為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時尚,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寶庫中突顯出孝道文化。如今,人民政府在一個地區(qū)還評選“十大孝星”,他們能與追星族眼里的歌星、影星、球星媲美。“孝星”算是開了一個時代的先河。
我身邊有那么一個人令人感佩:一株原野勁草正值芳華,自小在父母的保護傘下生活,是個聽慣了蟲唱、蛙鳴、風吟的單純女子,喜歡像螢火蟲那樣尋找白云丟失的恬靜,只知道在自己的位置閃爍自己應該閃爍的光,孜孜不倦地飛翔,像流水,像流星,并不因了亮的微茫,光的渺小而在滿月面前熄滅自己。是歲月的磨礪使她成為名副其實的頂梁柱,雖要居高崗,卻謙恭得像個懂事的孩子,尤其是老人們的感受最直接。
關于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文章篇【2】
獨立金秋,群山綿延,菊花怒放,紙鳶漫天,放飛金色夢想。
在那連綿不絕的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一個個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化作無數(shù)晶瑩的浪花,翻滾而來,其中李東陽的一句“萬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見證了重陽佳節(jié)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眾所周知,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因為古老的《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從古至今,重陽節(jié)在人們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的豪爽,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哀傷,如此名篇數(shù)不勝數(shù)。今天,我們吃重陽糕,登最高峰,賞菊花,放紙鳶,敬老人,獻愛心,體現(xiàn)了一代又一代人積極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氣爽,萬里無云,人們結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艱難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陽節(jié)給了億萬炎黃子孫一次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立于山頂,俯瞰腳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金色的果實是農(nóng)人一年勞作的汗水結晶,金色的落葉裝點了群山大地,詮釋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上的人生價值。瞧,遠處的孩子們正在放飛他們“親手制作”的紙鳶。五彩繽紛的紙鳶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這是孩子們金色的笑臉,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風帶來絲絲涼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綻放。重陽又稱菊花節(jié),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jié)俗的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來被看作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與梅、蘭、竹并稱為“四君子”。唐代詩人元稹的《菊花》一詩“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韻清奇的特點。菊花有的形神一體,風流瀟灑;有的群芳簇擁,體態(tài)婆娑;有的玲瓏俊秀,生動傳奇。重陽節(jié)給我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欣賞,還是精神上的升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吟出了南宋詩人鄭思肖對菊花那種堅持正義、矢志不渝精神的贊美之情。菊花還是長壽的象征,讓我們在這重陽佳節(jié)里向長者們獻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給老人們帶來了長壽與活力。每逢重陽佳節(jié),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熱鬧非凡,我也有幸能身臨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靜謐的小巷一改常態(tài),腳步聲、歡笑聲在院子里蕩漾起伏。原來是重陽佳節(jié)熱心的人們都來看望這些孤寡老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我也趕去四宜糕團店買重陽糕以贈老人。門口大紅的燈籠,里面朱紅的雕梁畫棟,張顯這節(jié)日的喜氣,這是老人們的金色假日。提著糕團,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帶著自己最真摯的祝福,與老人們共度佳節(jié)。我急忙獻上熱乎乎的重陽糕,軟軟的甜糕是愛的傳遞。老人們那些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正如窗臺上那株迎風怒放的黃菊。
金色的重陽,帶給我們金色的希望,奮斗的汗水,澆灌祖國壯麗的河山。讓我們將愛傳遞下去,讓愛之芳香沁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關于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文章篇【3】
九月初九兩陽相會,俗稱“重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每到這個節(jié)日,都會讓我想起家鄉(xiāng)的親人和朋友。
我最喜歡在家鄉(xiāng)過重陽節(jié)了。重陽節(jié)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著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凈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后和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xiāng)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jié)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jié),奶奶用野菜活著一點面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盡管心里饞得要命,卻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著慢慢品嘗。誰知就在這時,家里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我又氣又急,追著狗打,奶奶看見了,也一邊罵狗一邊想把桐葉粑搶回來??扇四挠泄房?,一會兒狗就叼著桐葉粑無影無蹤了。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安慰我說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jié),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和大人們一起吃著粗糙而難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現(xiàn)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xiāng)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xiāng)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xiāng)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F(xiàn)在過重陽節(jié),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xiàn)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里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了吉首??擅慨斘乙鞯酵蹙S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想到重陽節(jié)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
猜你喜歡:
關于重陽節(jié)的經(jīng)典文章
上一篇:關于重陽節(jié)的歷史
下一篇:關于重陽節(jié)的英語介紹